分享

互动答疑来喽:同修伤寒论

 txw40 2015-03-18

刘观涛按:

我们开通“经方医学:六经八纲读懂《伤寒论》”互动同修班。

定期为读者互动答疑[答疑并非标准答案,仅供大家参考,欢迎来信批评]。

互动回答邀请北京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陶有强等委员志愿奉献。

学习班以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刚出版的《经方医学:六经八纲读懂伤寒论》为教材。

本书为经方大家胡希恕、冯世纶两代教授逐条注解《伤寒论》,运用“六经—八纲—方证”经方医学体系,帮助让您真正读懂《伤寒论》。

枫寰

老师好,以前拜读过胡老讲稿,现在重新再读,加上冯老师的讲解,觉得又有一种新的感觉。

不过学生有一个小问题,第二条中风单言脉缓,第三条伤寒却言“阴阳俱紧”,此处“阴阳”有所指吗?为何“缓”前不加“阴阳”?谢谢老师。

互动答疑:对于脉紧,此处阴阳,是特指上、下,脉上下(寸关尺)俱紧。

对于脉缓,是指阳浮阴弱。此处阴阳,是特指轻按、重按。脉轻按为浮,重按为弱,此即脉缓

东方逸学

看胡老讲读伤寒论,觉得真实,问一下,许多人认为第6条讲的是太阳温病,属于太阳病一类,也就太阳伤寒、中风及温病,本来就是一个分类不同,但临床上应该如何看待。

互动答疑:对于第六天所讲“温病”,理解成为“太阳温病(即太阳阳明合病)”,是一种观点;也有一种观点理解成“温病(即阳明病)”。这时候要根据具体的脉证,进行具体辨证,看到底是太阳阳明合病、还是单纯的阳明病。

栖梧

太好了!这本书正在通读第二遍,好多问题没琢磨明白,感谢师承学堂的礼物!

第一个问题: 请问太阳病的辩证要点是提纲症三症必备还是但见一症便是?

互动答疑:对于太阳病的提纲证,实际上并不全面,需要我们补充新的提纲,比如,瘙痒、水肿等。除了桂枝汤、麻黄汤,羌活胜湿汤、川芎茶调散证等,也属于太阳病。

所谓但见一证便是,是指一组能够达到辩证目的的特定症状,并非是所有的症状,但要是足以能够进行某证的诊断。

第二个问题: 太阳病提纲症中的脉浮和风温为病所强调之脉阴阳俱浮有何区别?

分别见第一条与第六条中。谢谢!

互动答疑:

脉浮,是指表证的脉浮。

脉阴阳俱浮,是指里热证的脉浮。此处阴阳是特指上、下,脉上下(寸关尺)俱浮。

梦琦

疾病如何从由表入里,再入半表半里呢?

互动答疑:麻黄汤证,传变为麻杏石甘汤证,再传变为小柴胡汤证。

梦琦

对于发热而渴,不恶寒的温病来说,可否用白虎加人参汤优于白虎汤,以人参可有益气生津的作用?

互动答疑:可以啊,如果热盛津虚较甚,优先选用白虎加人参汤;对于热盛而津虚不甚,可用白虎汤。

有一问题不解:胡老第二条注解讲,恶风甚于恶寒;第三条注解又讲,麻黄汤证的怕冷比桂枝汤证的怕冷更严重!请问该如何理解这两个解释呢?

互动答疑:中风(恶风)的性质属于“表寒+里虚”,所以,相对于伤寒(恶寒)的性质“表寒”,中风比伤寒要病之程度更深重。

具体到麻黄汤证和桂枝汤证的怕冷,此处特指“表证”而言。则麻黄证因为表闭更为严重,故可比桂枝汤证的怕冷更严重。

11.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胡希恕注:病人的身表虽似大热,但其人反欲加覆衣被者,是外假热而内真寒也;病人的身表虽似大寒,但其人反欲去其衣被者,是外假寒而内真热也。

胡希恕按:寒热有真假之辨,医者不可误于表面的假象,便处方药,如于足逆冷的白虎汤证、颜面潮红的四逆汤证均属其例。

【冯世纶解读】本条的“皮肤”、“骨髓”,作内外解,说明疾病的内在本质和外在现象有矛盾时,当从病人的征象和喜恶作周密的观察和分析,才能判断出寒热在里还是在表,才能判定寒热的真假。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前11条小结

以上共11条,可视为太阳病的总论。太阳病即是表阳证,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为此证最正确的概括特征。太阳病又可分为中风和伤寒二种类型,它们的区别,以自汗和无汗为主要鉴别点。中风由于自汗出,脉内水分被夺,故脉按之缓;伤寒以无汗,脉内血液充实,故脉按之紧。此外,另有一种形似太阳病的温病,不过太阳病热在表,虽发热而必恶寒;温病以热盛于里,故不恶寒但发热而且渴,亦易区分。急性病初作,大都出现表证,表证有阴阳二类,太阳病即表阳证,少阴病即表阴证。最明显的鉴别法,为发热恶寒和无热恶寒,即论中所谓“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此均关于辨证的重要事项,学者应熟记。

【冯世纶解读】于11条后做小结,仅见于胡希恕老师后期笔记,显示经多年研究仲景书,体会深邃,学术思想臻于完善,亦显示此11条在冯世纶解读全书上,居于重要地位。

首先应明了,以上11条,是由神农至商周积累的《汤液经法》经验,又经汉晋诸多医家包括张仲景、王叔和等,经多次整理的《汤液经法》原文,其条文是在古代积累的方证经验基础上,上升到理论的总结,这便是古代一代一代的经方家,用八纲理论总结的方证经验,至张仲景时发展为六经辨证理论体系。这11条体现了反复整理、反复临床实践的结果,因此具有纲领性、逻辑性、系统性,也就最具科学性。惜王叔和以《内经》的学术观点注释仲景书,使后世难于理解原文。

胡希恕于此做一小结,是正告医家,读仲景书首先要具备正确的入眼功夫,这便是以八纲解六经,伤寒、中风、温病、风温等病证概念,在仲景书有明确科学地说明,是经方原有的理论体系的概念,是与《内经》不同的概念。真正读懂这11条,再读全书将变得容易理解。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明确指出“七日愈”、“六日愈”、“欲解时”是附会运气学说,不可信,明此可以解脱误解传统。

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胡希恕注:外为阳,内为阴,阳浮而阴弱者,谓脉有浮于外而弱于内的形象,即轻取则浮,但重按则甚缓弱之意。阳浮者,热自发,谓阳浮之脉,为发热之应。阴弱者,汗自出,谓阴弱之脉,为汗出之应。啬啬,为缩缩状。啬啬恶寒,即缩缩然而恶寒也。淅淅,为身被冷水状,淅淅恶风,谓淅淅然而恶风如身被冷水也。翕翕,为合而不开状, 翕翕发热,谓邪热郁集于体表,翕翕然而难开也。气冲热壅,故鼻息有声而干呕也,此为太阳中风证,桂枝汤主之。

胡希恕按:如前所述,太阳病本是机体欲借发汗的机制,自体表以解除疾病的为证反应,亦即《内经》所谓“邪气交争于骨肉者”是也。邪指病邪,气指精气(即津液),今得汗出,理应表解不复发热,而反复发热表不解者,是精气虚,不足以胜邪也,故以甘温滋液的桂枝汤,复汗以解之。

【冯世纶解读】岐黄之术与农伊之术,皆产生于我国古代,其理论各具特色,但有相通、相同之处,如八纲理论,胡老所引即属此,为了更容易理解桂枝汤,引用了《内经》有关内容。胡老笔记仅引“邪气交争于骨肉者”,但每次讲解,皆详述“阴阳交”内容,即《素问·评热病论》:“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为何?岐伯对曰:病名阴阳交,交者死也。帝曰:愿闻其说。岐伯曰: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今邪气交争于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却而精胜也。精胜则当能食而不复热,复热者,邪气也。汗者,精气也,今汗出而辄复热者,是邪胜也,不能食者,精无俾也。”这里主要是说:汗出身热是邪气盛,精气虚。汗出为精液外溢,此时邪乘虚入于肌表,正气为阳,邪气为阴,正气与邪交争于肌表故称阴阳交。此时精气流于外,邪气入于里,故病死。桂枝汤证虽不全同于《内经》所说的阴阳交之死证,但正邪交争于肌表、汗出身热的病机是相同的。桂枝汤的主要性能是甘温健胃,通过调和营卫使精气胜而表固,邪气不再入侵,故使汗止而热除,也即甘温除热的道理。而后世有注家认为,中风是中于风邪,桂枝汤是辛温发汗祛风邪,是望文生义、片面猜测,未能理解桂枝汤本方证,更不能理解桂枝汤加减诸方证。因此,有必要解读一下有关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炙)二两,生姜(切)三两,大枣(擘)十二枚。

右五味,呚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歠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胡希恕按:《金鑑》曰:“桂枝汤,桂枝下有去皮二字,夫桂枝气味辛甘,全在于皮,若去皮,是枯木矣,如何有解肌发汗之功?宜删此二字”,此说是也,故去之,后仿此。

【冯世纶解读】后世注家皆认为是去皮外之粗皮,宜从后世注家。

胡希恕方解:桂枝、生姜均属辛温发汗药,但桂枝降气冲,生姜治呕逆,可见二药均有下达之性,升发之力不强,虽合用之不至大汗,并以均有健胃作用,合于大枣、甘草纯甘之品,益胃气而滋津液。芍药味苦微寒,既用以制桂、姜的辛散,又用以助枣、草的滋津。尤其药后少食稀粥,更有益精却邪之妙。故本方者,既是发汗的解热药,又是安中养液药,即所谓的“甘温除热”的良方也。

【冯世纶推荐处方】桂枝10克,白芍10克,炙甘草6克,生姜15克,大枣(擘)20克。

上五味,以冷水600毫升毫升浸泡1小时,煮沸后改小火再煎15~20分钟,取汤150毫升,温服,之后喝一碗热稀粥,并覆盖棉被而卧,觉身有微汗则去被,在室内活动或坐卧休息,注意避风保暖。证解,停后服。不解煎第二煎服。

【冯世纶解读】原书药用剂量,结合现代煎服法,折合现代剂量有大概标准,即古之一两,今为一钱、或3克,书中桂枝三两,今用三钱,或9克、或10克,为约略之数,实际用量要结合临床。古代煎药用水,多以容积(合、升、斗)估算,煎得后,多是先服三分之一,之后据病情决定用药。故用药剂量与病情、服法紧密相关,书中有多处论述,宜注意。

桂枝汤方解,是认识桂枝汤方证的起步,真正认识还要看以下诸多方证。

仲景书把治疗中风的桂枝汤方证首先列出,是因表证以桂枝汤方证最多见,因表里、半表半里合病以桂枝汤加减的方证更多见。由临床观察可知,桂枝汤方及其加减方,不但能治疗急性病,亦能治疗慢性病,不但能治疗外感病、传染病,亦能治疗内伤杂病。

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胡希恕注:凡属太阳病,只若见其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即宜桂枝汤主之,不要以为它是中风的专用方,自在言外。

胡希恕按:中医讲辨证施治,只若方证适应,用之即验,不必管它是什么病也。

【冯世纶解读】在这里,胡希恕老师强调:不能以为桂枝汤是中风专用方,要细心体会。同样不能以为麻黄汤是伤寒专用方,提示经方治病,重在辨方证,而不在辨病。因此有关桂枝汤方证的论述就有22条(包括《金匮要略》1条))之多,由桂枝汤加减的方证就更多了,以下集中论述桂枝汤和其加减方证。

14.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胡希恕注:几几,为伸颈状,即项背强急,俯仰不自如的状词。太阳病汗出恶风,是桂枝汤证,今以项背强几几,故更加主治是证的葛根治之。

胡希恕按:葛根汤,治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而桂枝加葛根汤治项背强几几汗出恶风者,因谓为反汗出恶风,暗示二方应用的鉴别点,而用一“反”字传其神,古文简妙如此。

【桂枝加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桂枝(去皮)三两,芍药三两 ,生姜(切)三两,大枣(擘)十二枚,甘草(炙)二两。

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注:原书本方方名为桂枝加葛根汤,但实际组成是葛根汤,林亿有说明,故本书直改方药组成为桂枝加葛根汤。

胡希恕方解:葛根清凉解热解肌,主治项背强急,加于桂枝汤,故治桂枝汤证而项强急者。

【冯世纶推荐处方】葛根12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生姜15克,大枣(擘)20克,炙甘草6克。

上六味,以冷水600毫升浸泡1小时,煎开锅后15~20分钟,取汤150毫升,温服,再续水煎一次温服。

【冯世纶解读】葛根,《神农本草经》谓:“味甘,平。主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胡希恕老师对药味的解说,多依据《神农本草经》及仲景书,同时出自亲身多年体会,“葛根清凉解热解肌”即如此,是分析了有关的方证,对比麻黄、桂枝辛温而体会葛根为清凉。桂枝加葛根汤治桂枝汤证又见项背强几几者,仍是强调辨方证,而不是辨病。葛根有治项背强几几的特能,有汗出恶风者加于桂枝汤中治之;若无汗恶风者加于麻黄汤中;若喘而汗出、下利不止者加于黄芩黄连汤中……现今临床常见,不问寒热虚实,凡遇项背强几几即用葛根,甚至以降血压、扩张血管为目标,皆与经方理论相违,临床亦难以取效。

15.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

胡希恕注:太阳病为在表,宜汗不宜下。误下后,其气上冲者,说明未因误下而邪内陷,病还在表,故可与桂枝汤,如前食稀粥覆取微汗法以解表。若不气上冲者,则已成误下的坏病,以无表证的存在,当然不得再与桂枝汤以解表了。

胡希恕按:古人于长期临床的实践中,得知气上冲为下后表未罢的应征,依此而用本方当可无误,不过为了探讨其所以然之理,仍有加以说明的必要。太阳病,原是机体欲以发汗的机转,自上半身广大的体表面,以解除疾病,此时自里以下之,正给机体机制以相反的打击,若机体的机能较弱,便不能保持原来的抗病机制,则病当去表而内陷;若机体的机能旺盛,反而振奋地与此逆治以回击,坚持了原来的抗病机制,气上冲即此振奋回击的一种反应。由于下伤中气,损津液,虽病还在表,也不宜用麻黄汤,而宜用桂枝汤。

【冯世纶解读】胡希恕老师强调桂枝降冲逆体悟于此。标明桂枝汤有调和营卫、益气解表作用外,还有降冲逆的特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