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藏网

 醉文明 2015-03-19

结晶分明显和不明显两类:(a)明显者目测可见,多呈雪花、松针、菊花、植物叶、小棒条、放射、爆炸、米粒、冰茬条痕、不规则线条状、梨皮斑等大小不同的各种状态;(b)不明显者可用显微镜观察,亦是多姿多彩,形态各异;有些次生结晶体多发生于质变较重处或胎釉结合处,有的结晶体在釉面呈众多细小星光点密集成团状、带状或片状或星云状;有的呈旋涡、流水、流线、水草、蝗股、浪花、霉丝、癣皮等纹状,此类纹也可归纳到老裂纹范筹;还有的

呈银波晕散白雾状结晶态,釉面呈云母状或蒙胧结霜感;质变结晶体易发生在较大的棕眼、水泡眼、凹点、爆釉点、蛀蚀孔等易积潮处。有的照片能明显反映出结晶折射晕散现象,有的结晶呈较强银光聚散不一的状态,个别结晶体能发出刺目的光泽。        

有的古瓷釉面产生窑变结晶,五光七色星光闪烁,煞是好看。如山东淄博窑、耀州窑古瓷多有质变结晶者,有的釉面内竟五彩缤纷十纷漂亮,不见实物很难相信,比玛瑙釉好看多了,有的在气泡中可见灰白扩散状闪光结晶斑。部分古瓷质变部位往往有星光满目之感。

釉面的梨皮斑、石花斑(凌斑状)、饭糁斑等也属质变结晶。

自然形成的结晶体多姿多彩,而人为结晶体形态单一。

(2)银化

古瓷的银化现象(亦称泛铅、泛银)既属次生结晶,星、斑、片膜、全化者皆有,多有呈芥籽、米粒状斑点者;银化层同水锈一样,湿水既失,显出釉面本色,而钙化者却不能;汉绿釉、唐三彩古陶常有银化者,五代疑似柴窑古瓷中亦见银星、银斑及片状银化现象;宋代以后古瓷未见有此状态,由此可推见古瓷银化须千年以上;银化真品湿水后原釉色显现清晰,伪者无此现象。

(七)如何观察气泡及无气泡古瓷的老化质变  

气泡在任何空间都有自行衰退、老化、消亡的过程,在地下则能加速这一过程。古瓷分有气泡和无气泡两种情况,但部分古瓷无气泡主要是因年代久远气泡消退而成。

古人手工配制釉药,质地相对粗糙有间隙,内含水气多,一般古瓷气泡稀疏廖若星辰、大小不一、分布不均且呈无序状态;釉层厚者,气泡因质变往往呈聚沫攒珠状或呈饭糁粘稠状。有的古瓷釉下见多层面色调的气泡,如饭糁状泛白、泛灰、淡黄、黄褐、红褐、黑褐等质变死气泡等,完整的气泡壁内往往渗入杂质或形成结晶类钙化物质,很多朋友称元青花的气泡是白色的,其实这是因钙化而变白的缘故。

釉层属玻璃相,其抗氧化能力远远高于胎体;胎体的氧化质变首先会影响到气泡的氧化质变,进而加速釉层及气泡的氧化质变进程,促成釉层黄化、气泡质变等现象的发生!

气泡壁被蚀破形成薄逾蝉翼的小开窗、自然暴裂或逐渐消退为古瓷特征之一。

古瓷完整的气泡壁中间有一至两个大反光点,周边有较多个小反光点,如众星捧月一般;反光点皆具晕散现象,有的还会带彩。部分古瓷气泡消退萎缩明显,气泡消退轻重依次显现,自然过渡明显。有的气泡消退后会仅留下隐约的圆形泡痕。

釉面质变萎缩、气泡逐渐衰退老化、边界模糊、渐至消退,这是高古瓷的共性。釉面气泡壁相对薄弱,年代久远后易发生质变,从气泡变化可得到很多信息。这种质变状态一般为:

凹处积釉易玻化,垂釉厚处观气泡,

概率高者方为据,气泡个变不为凭。

要细心观察气泡的氧化质变、老化、黄化、消退、萎缩、黑死及钙化及自然过渡状态。

有的釉面见大小不一的“水泡眼”,大者可如硬币,水眼泡为窑内降温时气泡慢慢秕下,形成周边凸中间凹的孔币状,突起边沿有空心也有实心的,比毛孔状棕眼大而醒目的多。笔者见绿釉贯耳瓶一件,黄赭色开片,水眼泡象熟透脓疱状,  晕人!有的入窑煅烧时因釉汁未熔透而出现釉泡,形成疙瘩如蟾蜍瘤状,大小多少不一,有的釉泡竟大如豌豆;有的气体逸出形成大棕眼,从棕眼大小可看出当初气泡大小;有的因胎釉结合不牢而暴釉或缩釉;这是古窑烧制器物时升温与降温慢,胎釉间气体演化形态不一而形成的不同现象。

现代窑炉升降温快绝无此状。

施干粉釉者无气泡,但无气泡者未必施干粉釉,这要看其所处环境及整体质变状态,古瓷质变多伴有钙化、银化、石花、结晶等老化特征。   

用化学药物处理过的器物气泡也会发生质变,但这种质变仅限于表层,这要细心观察釉面有无人工做旧痕迹。

现代瓷釉料由机械加工,质地细、密度高,气泡呈密小而均匀的有序状态。

(八)古瓷老裂纹的形成机理及呈色      

同等条件下釉层越厚开片越稀疏,反之,釉层越薄开片密度越高;宋代官窑釉层厚于哥窑,故开片也大于哥窑。

开片是因胎釉热胀冷缩指数不一致所造成,老裂纹缝隙越大年代越久远。不少唐宋古瓷釉面有翘边现象,此系年代久远所致。古瓷一般都具被异物充填的老裂纹,凡多层次鱼鳞开片者釉药中定有金石类矿物质,用微观法一望便知。古瓷釉面虽有陈旧感,但却晶莹光洁。    

古瓷因长期热胀冷缩、氧化质变釉面弹性会逐渐减小而易开裂,釉面老化值数越高,脆裂、开片密度也越大,如细箩纹为目测可见的细小孔眼状,非逾千年难达如此细小。入窑煅烧时,釉汁熔化越好与胎体渗透结合亦越好,开片相对要少甚至不开片。传世或出土品中亦见不开片者,此类器物往往保存环境相对较好。但从微观角度看似变化不大的釉面却另有千秋。

古瓷年代越久远,老裂纹及充填物晕散痕迹愈宽,观察下隋唐以前的古瓷釉面此特征最为明显。

部分窑口器物年代久远后会产生只有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得见的更细小的细微纹,当属另类老裂纹,它必需借助仪器观察。老一辈的文物工作者由于受技术条件所限是见不到这类微纹的,下面所提及的蝇翅纹等网状纹,就属此类;但它又不同于古玩行所称类属唐三彩蛤蜊光的蝇翅纹;另外还有蝗股纹、旋涡纹、流水纹、流线纹、蝌蚪文、水藻纹、癣皮纹、霉丝纹等等;总之用微观法观察到的老裂纹形态比目测法观察到的要多的多!因此单凭传统目测法来鉴别器物是滞后的,误差也是很大的。

瓷器所处环境骤变会引发釉面开片甚至胎体开裂,例如深埋地下的古瓷出土后,会因气温、气压、潮湿度骤变而开片,这也是出土古瓷的典型特征之一;瓷器也象木器一样,直到没“性”了,也就不开裂了。不过瓷器这种转化比木器所需时间要长久的多。此类开片属无色的后开片。        

受含酸碱水土沁的原开片古瓷老裂纹有冒盐碱或泛潮现象,阴雨天明显。

古瓷老裂纹有原开片和后开片之分,开片逾久裂纹内所充填的异物逾牢固充实,一般有水锈、土锈、尘埃、汗渍、胎铁外析氧化等之分,受土沁者一般会呈明显的金黄等颜色与土色一致的开片。                       

凡老裂纹的呈色一般非本色,因土沁、尘埃、汗渍、沁染等外因作用颜色一般呈灰白、褐黄、褐红、褐黑等色,凡本色者一定是还未充填杂物的后开片。

部分老裂纹颜色明显是由胎铁外析氧化而非人为,此类颜色一般为黑、褐等色;鳝血、赫黄、赫红、紫褐等自然生成的色纹,成因应是胎内含有玛瑙、金、石、铁等物质,因年代久远矿物分子游离析出后经氧化所致,这种现象极有可能需特定胎釉、特定条件才能形成奇异而倍受欢迎的老裂纹。

如果釉面出现带色星点,星点颜色一定与老裂纹同色,星点有的属大小黑死气泡类,有的是由胎内铁或其它矿物质分子经釉面毛细管道渗出氧化而成,星点一般是经由赫黄、赫红向褐黑——颜色由浅到深转化这一过程。因此金丝铁线现象应是先后开片、年代远近、含铁离子多少而出现呈色不同的结果;凡开片顔色与星点颜色不一致者,一定是后开片或后染色。  

出土古瓷往往有同器物釉面出现两种以上颜色的开片,有色开片(原开片)是因年代久远胎铁外析氧化或杂物沁染所致;而在本色开片部分多能见到糠玻透晰现象,这是因该部分在出土前埋于湿度较大的水土中,水土中的酸碱长期与釉面作用化合的结果,而本色开片则是出土后的新开片,特征稀疏不一,类属后开片,再经漫长岁月后仍可因氧化而变成有色开片。       

用显微镜观察,一般原开片都有黄化晕散、漫沁现象,施石灰釉者因其熔点高硬度高,釉虽薄但这种漫沁现象反而不明显。各种老裂纹都是老化、脆裂、质变的象征,有的古瓷开片迎光观察会有很多晶点闪烁。

老裂纹的名称很多,目测可见的如龟裂纹、冰裂纹、冰片纹、多层纹、大开片、小开片、文武片、金丝铁线、鳝血纹、鱼鳞纹、鱼子纹、百极碎、细箩纹、蟹爪纹、牛毛纹、网状纹、蝗股纹、梨花斑等等,称谓繁多,同一种开片可能有不同称谓。釉面开片至今缺乏统一规范,概念有点模糊。有趣的是唐宋以前的老裂纹有的翘边,有的下陷,此现象及各种开片的形成机理值得进一步研究,有些研究项目恐怕不是个体爱好者能够独力解决的!

比如鱼子纹,究竟什么是鱼子纹?有人指出汝窑器物能见到鱼子纹,由于汝窑的珍贵更增加了鱼子纹的神秘性!上网一查众说纷纭!有的称细小开片为鱼子纹,有的说是汝瓷釉面上有片状泛黄有异于汝瓷天青釉面的色块,还有的认为众多小釉泡就是鱼子纹,莫衷一是;笔者认为鱼子纹是一象形术语,要解决这一问先弄清鱼子的概念或许有助于思考;大家都见过从雌鱼腹中取出的鱼卵块,也见过孵化鱼苗的受精卵,这种卵都呈黄白色半透明结团颗粒状而存在,顾名思义即可想象出鱼子纹的大致形态!        

其实不止汝窑,在其它窑口器物上也能见到鱼子纹!古瓷釉面内气泡及釉膜因氧化而自然生成的混合质变颗粒斑块状物质,形态确如鱼子状,目测可见,有的还很清晰,有的若隐若现!用显微镜观察如小团柳絮状的漂浮物,有动感,生机盎然,这就应是“鱼子纹”!

观察老裂纹属一般收藏常识,但其表现形态千奇百怪,好多现象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九)胎质优劣、窑温高低、釉药熔点、釉药品种及粘稠度不同,作品釉面会出现不同状态。              

如釉面开片,实际是因胎釉膨胀系数不一致而出现的工艺缺陷,而被聪明的工匠所利用而形成哥窑的视觉美,并被世人视为珍品;哥窑的水渍纹、定窑的泪痕同理,实际也是一种工艺缺陷,垂釉在器物的不同部位形成了不同的形状;其实在烧制工艺与摆放位置恰到好处时也不会出现这种缺陷的!工艺更完美的器物就没有泪痕、水渍纹之类现象!

至于有人把某种特征作为绝对鉴定依据来推广,显然是幼稚欠妥的!

(十)古瓷釉面的蛤蜊光现象

蛤蜊光多呈不规则的五彩毫光状,向光侧视毫光游离浮动,视觉效果极佳。真品系在地下年代久远,因地下潮气杂质沁润,胎釉内矿物质游离表面与其它物质化合而成,千年以上的蛤蜊光有的达到凝重闪烁斑驳陆离状,有的竟在圆器内荡漾如水。笔者见一件唐青花白釉蓝斑四系罐,整体密布细箩纹,蛤蜊光斑驳闪烁,古韵诱人。

古瓷传世品也可产生蛤蜊光,但多不及出土者明显。明清古瓷蛤蜊光则以五彩最具代表性,应与釉药中的矿物成分有关,反映部位亦有局限性,直觉相对鲜嫩,外观与古瓷蛤蜊光有一定区别。  

识别蛤蜊光在柔和光源下进行:

灵活巧用反光面,转换角度釉面搜,

若有浮游五彩现,此物可遇不可求。

——抛砖引玉,望朋友多指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