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上最全的杭州茶园餐厅手绘地图!采茶喝茶去咯~

 真友书屋 2015-03-19




所有餐厅均能看得见茶园,边吃饭边赏茶,人生最大乐事不过如此。


如果没有寒潮之类的意外,今年龙井新茶大规模开采,就在这几天。


陈小香和老公郑利毫已经忙碌了很久。采茶工要早早联系好,炒茶的家什也要整理出来。接下去的一个月,他们将和所有杭州茶农一样,进入没日没夜的状态——或许他们还会更忙,因为家里开的山庄,也将迎来一年里最旺盛的生意。


与此同时,林玮和小敏应该正窝在青芝坞茶田中央一座小楼的三层阁楼里,悠闲地啜茶。几年前他们开了这家以“茶田”为名的餐厅,绝大多数的时间,都躲在阁楼里喝茶——在朋友眼里,与其说他们开了一家餐厅,不妨说是给自己找了一个喝茶的地方。


这是一组有趣的对比,做茶与吃茶,农家乐遇上文艺范,只有绵延的茶山是相同的,还有杭州骨子里那种对茶的牵挂。


#双浦不止有樱花#


陈小香和郑利毫都是双浦人。这个地方不久前因为“樱花”名噪一时,甚至让人们忽略了它原本最出名的物产:九曲红梅


这是杭州特产,西湖景区周边好几处产茶区,都有制作这种红茶的传统。陈小香和丈夫都是茶农世家,从小就侍弄惯了茶叶。两口子也曾经去转塘镇做了十几年的手机生意,但终究还是选择回到村里,种茶。


地和山庄的茶树


陈小香嘴里的原因很朴实:镇上太吵了,空气也不好,老公想来想去,总是要回来的。他们租下了村里的十亩茶园,把房子改成了农家乐,叫做“地和山庄”。农民觉得“地”是最亲切最靠得住的东西,“和”则是最幸福的事情。


这座“山庄”连接着大片大片的茶园,你很难说清楚是茶园在山庄里,还是山庄被茶园包围着。就在这几天,茶园里必然是一派繁忙景象,各地来的采茶工云集于此,挎着竹篓早出晚归,争分夺秒。



地和山庄


清明前采下的茶叶通常都不过夜,茶农家的男主人会一宿一宿熬夜把它们炒成上好的龙井绿茶,而女主人通常则是坐镇全局负责后勤供应,此时进村,必能闻到弥漫的茶香,浓得醉人;待到谷雨前后,采下的茶叶滋味浓郁,就会被做成甘醇的红茶。


茶香炒鸡


双浦有红茶入菜的传统。陈小香从小就吃母亲做的“茶香鸭”——当然不是经常能吃到,独特的香味却让她记忆深刻。如今这道菜已经成了她的招牌,鸭汤色泽泛红,也沁着九曲红梅的茶香,很受欢迎。再比如茶香排骨、茶山鸡,不仅用红茶汤处理,炒制时用的也是茶树油。最纯正的茶香,把茶农和茶山,牢牢绑在了一起。


地和山庄地址:西湖区双浦镇双灵村110号


#茶田如何变吾舍#


林玮和小敏是多年的校友加朋友。他们还在浙大念书的时候,就常常穿过西校门外大片的茶地跑出去玩。后来,林玮做了设计,小敏做了外贸。再后来,他们一拍即合,决定合伙开一家民宿。民宿就得在这片茶园里。


他们起先给这家店起名“城外”,但没能通过注册。于是两人互相提供了满满一张纸的名字供对方审阅——小敏选中了林玮的“茶田”,因为简单形象;林玮选中了小敏的“吾舍”:他们都很怀念一墙之隔浙大里的“五舍”(五号宿舍),而且无论哪里,最高的境界就是像家一样。再去注册,两个名字都可以用,实在舍不得,就合二为一了。


但是阴差阳错,民宿最后开成了餐厅,还火的很。原本占据房子三楼的客房最终都变成了包厢,但他们还是给自己留了一间阁楼。推门进去,是一张老木窗改的茶桌,上面总有一个小水钵,插一支应季的花,这个时节用的是海棠。桌上摆满各色茶具,还有几十个不同的瓷杯,用来待客。茶桌边上有两张沙发,以及一些蒲团,还有一面鼓。朋友多的时候,这面鼓也是拿来坐的。




来讨茶喝的朋友络绎不绝,林玮会坐在对门的沙发上,从手边取出各地好茶与人分享。小敏通常靠在另一张沙发上,有时边上还会坐着他们养的猫和狗。


两人都是老茶客,得益于多年练习,泡茶动作简洁轻盈。闲暇时光,林玮还有各种围绕茶而生出来的小乐子,比如自己动手把树枝做成茶则和勺子,甚至还学会了修补茶具的金缮工艺。




虽然背靠茶山,但茶田吾舍并不以茶入菜。两位老板兴之所至,也会做些应季的茶事,比如春天得了上好的西湖龙井,拿竹筒装好,亲手写上字,当做手信;夏天里,取些朋友送来的白茶,做冷萃茶待客。


在他们看来,茶叶早已是生活的一部分,且又置身茶田,尽可信手拈来,茶田,真的成了吾舍。


茶田吾舍地址:青芝坞石虎山路1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