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90%的人不知道,睡前刷朋友圈危害有多严重…

 香君李 2015-03-20

资讯早知道,互动不间断,优惠、大奖享不停!明天就是世界睡眠日,主题是“健康心理,良好睡眠”.江苏省疾控中心调查发现,两...



明天就是世界睡眠日,主题是“健康心理,良好睡眠”。江苏省疾控中心调查发现,两成江苏人睡眠时间不够,只有三成人睡眠质量良好。怎样得知睡眠质量如何呢?


一些智能穿戴设备就设立了睡眠监测,不过,权威专家表示,这些监测并不靠谱,如果睡不安稳,想知道问题出在哪里,还是要去专业医院的睡眠监测中心。


此外,很多人睡前最后一件事就是刷朋友圈,专家指出,这严重危害大家的睡眠质量。



微信越来越火了

睡眠时间越来越少了


“最近不知怎么的同学微信群聊突然火了,有小学群、中学群及大学群,白天大家工作忙,偶尔聊几句,晚上忙完孩子,等孩子睡了就开始和同学天南海北地聊天,还有同学发大红包,抢得那是不肯睡觉,常常十二点了还捧着手机,没有睡意。早晨那是一点都爬不起来,一睁眼我就得打开微信,看看昨晚有没有错过什么精彩的聊天内容,赶上好玩好看的图片、段子不是转发就是臭贫几句。全天挂QQ、刷微博、刷朋友圈,发动态。”


在南京工作的刘女士说:“现在晚上上了床就是睡不着,有时自己也知道晚睡不好,就早早地上床。可是还是要玩手机到很晚。好像是得了强迫症一样。”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理精神科主任袁勇贵介绍,现在的70后80后90后,甚至60后都加入到微信中来,都是晚上睡前玩手机,直接影响了整夜睡眠,导致晚上不睡早上也起不来。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过分依赖手机和电脑,现在和朋友出去聚会,常常看见大家一人抱一个手机,手指在屏幕上划啊划,身边也有人会抱怨啊,说难得出来小聚,结果大家都沉浸在微博、微信、游戏等手机应用里。



电子设备蓝光影响睡眠


晚上躺在床上玩手机,已经是很常见的现象,其实这种习惯对身体的危害非常大,最直接的就是影响睡眠质量。赫特福德郡大学的研究机构发现手机和平板电脑发出的蓝光会影响睡眠质量。很多青少年每天晚上睡觉之前要躺在床上发信息或刷新微信朋友圈,但是这样的习惯会毁了一整晚的好睡眠。


国外一项新的研究表明超过90%的青少年受到电子设备的蓝光影响,暴露在电子设备发出的蓝光下,从而引发睡眠问题。BBC新闻频道报道一项调查,显示英国人每晚常规睡眠时间不足七小时。在被调查的两千名成年人中有超过四分之三的人承认自己睡觉前使用电子设备。调查中,这个数据在18-24岁的青少年中为94%。


赫特福德郡大学的研究机构分析说“从电子设备发出的蓝光会抑制诱导睡眠的荷尔蒙褪黑激素”,袁勇贵指出,所以在睡觉前远离电子设备很重要。一般认为,成年人每晚最少需要7-8小时的睡眠,而青少年则需要9个小时。因为每晚睡眠不足7小时不仅不值得提倡,而且还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如增加患肥胖、心脏病、糖尿病和癌症等的风险。




上床后手机最好别放房间


专家建议,要想早点睡觉不玩手机,最好的办法就是手机不要放房间。据悉,在床上使用1个多小时的手机、平板电脑或者其他一些会发出光线的电子产品都会使人们减少生成褪黑激素。而一旦人们的褪黑激素受到了这种程度的抑制,那么人的生理周期也将受到影响,直接影响便是让人始终处于浅睡眠,甚至大大减少人们的睡眠时间。也就是说,玩了手机1小时后,你或许不得不再玩上3小时,因为你已经睡不着了。


袁勇贵介绍,每天睡眠时间不足7小时、睡前玩电子产品导致睡眠质量差,会使记忆力、学习能力、创造力、生产力和情绪稳定性都受到极大的挑战。可以通过锻炼身体、睡前不用手机等方式提高睡眠质量。建议在夜晚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时候,尽量调低亮度,并且控制使用的时间,最好别超过45分钟。




良好睡眠的“12条军规”


假如您睡眠不好,该去如何应对呢?南京脑科医院心理科副主任医师郭苏皖总结了12条应对的原则:


1.睡眠时间因人而异,只要白天不困倦就说明睡眠时间足够。


2.瞌睡了再上床,不要过分在意上床的时间。


3.合理利用光照,取得良好的睡眠,晚上避开过强的光照。


4.睡前避免服用刺激性食物,尽量自我放松。


5.固定时间起床,不是早睡决定早起,而是早起带来早睡。


6.三餐有规律,适当做运动,良好的运动习惯可以促进深度睡眠。



7.如果午休,在下午3点前午睡20-30分钟左右。


8.睡眠中有打鼾、呼吸暂停、腿部肌肉抽动或者蚁走感等现象需要注意。以上现象可能有与睡眠相关的疾病,必要时需进行专门的治疗。


9.靠饮酒代替催眠药常常加重失眠。酒精代替催眠药会减少深睡眠,增加夜间觉醒次数。


10.睡眠浅的时候,应该积极地晚睡早起,躺在床上的时间过长会降低熟睡感。


11.在晚上睡眠充足的情况下,白天仍出现难以抗拒的困倦时应该及时就医。充足的睡眠也不能改善白天的困倦,并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时,应到睡眠专科门诊就医。在这种状态下开车外出尤其要慎重。


12.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催眠药是安全的,按时服用,勿与酒精合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