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八十四篇三皇七说五帝成九人是儒家弟子误讹三《坟》和五《典》北辛文化青莲岗文化乃少昊后裔

 文化龙乡 2015-03-20

                  第八十四篇  三皇七说五帝成九人  是儒家弟子误讹三《坟》和五《典》

                             北辛文化青莲岗文化  乃少昊后裔是为“少皞”与“东夷”

    我国秦汉之前的文籍里,多累累提及有三皇五帝。然而由于秦始皇“焚书”,尤其是项羽占领秦都城咸阳之后,火烧咸阳3个月大火不灭,因此包括秦王朝皇家府库以及高级官员们所收藏的“典籍”、“史料”,皆被焚毁殆尽。加上汉武帝“独尊儒术,罢黜百家”,又致使原本主要是出身于史官的“道家学派”流传的有关大量史话史料,遭受到社会的冷落淡化而逐渐被消亡、失传。故而早从西汉时期开始,对于“三皇五帝”历史面貌究竟是什么情况?已经是不能够确切知晓。如第1篇里说过,东汉时章帝诏命“将、大夫、博士、议郎、郎官及诸生、诸儒”,汇集在白虎观“讲议五经同异”,之后大史学家班固奉皇帝之命,将会议讨论的情况汇总整理撰著为《白虎通》,其中也未能够将“三皇”、“五帝”的原本历史面貌,释说清楚明白。后来对于“三皇”、“五帝”的解述,更是众说纷纭。依据《辞海》以及近代著名史学家吕思勉先生等的考释,“三皇”的异说多达7种,甚至董仲舒所撰《春秋繁露·三代改制》里面,则称说五帝之前是为“九皇”。

    笔者在随附的《致对“人类起源;中华文明起源;三皇、十纪、五帝、虞、夏、商、周传说史话;氏族社会;酋邦社会;专制王朝”等话题感兴趣朋友们》(续四)里辨析说明,依据《左传》等的记载,儒家学派创立者孔子,他的十一世祖弗父何是宋厉公的同胞嫡长兄,原本可以成为宋国国君,却未继任,在当时的“宗法”制度下,身为国君的同胞嫡长兄,在宋国享有最高贵的显赫身份地位,连续几代是为宋国的重臣。然而由于孔子六世祖孔父嘉遭遇重大变故灾难,家族衰败,子孙在宋国难以生存,孔子的曾祖父孔防叔被迫迁徙到鲁国。孔子父亲叔梁纥虽然被聘任为陬邑宰,具有下大夫的贵族身份,因为孔子生母颜氏徵在没有“聘娶”的妻子身份,孔子作为“妾”生之子,三岁时父叔梁纥即亡故,家境因之困难,所以孔子青少年时生活艰辛,尽管他得以进入国君办的贵族子弟学校学习,且好学广闻,却没有条件能够研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等的上古史话史料。后来孔子被鲁国国君差遣到洛邑“小聘”东周王,得以从老子聃那里求取获赠3330篇“简策”,是为东周王所藏典籍更新换代下来的零散文篇。由此,孔子悉知了一般大夫们所不知晓的大量史话史料,在当时被人们崇敬为“学识渊博”者。正因为3330篇“简策”只是零散的文篇,孔子也未能对于三皇五帝有着系统完整确切的认知。

    虽然孔子在当时被崇敬为“学识渊博”者,但是孔子具有的知识,相对于当时整个社会所存在有着的知识文化而言,只能够是其中的很少一部分。比如军旅战阵、格斗厮杀、龟甲占卜、天象历法、地理物产、农桑纺织、水利工程、渔猎畜牧、舟桥城防、百工建筑,等等的有关知识,孔子在教授弟子的所谓《诗》、《书》、《礼》、《乐》、《易》、《春秋》六艺里面,尚且未有系统提及讲说,其中有的亦是孔子不知悉。

    值得特别一提的是:有学人提出《春秋》是为孔子撰著,甚至说《礼》是为孔子所创立,竟然这一说法还会受到一些人们的吹捧,实际乃是极大谬讹,是对我们中华上古历史情况的无知与瞎扯。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里明确说,孔子“乃因史《记》,作《春秋》”,这里的“作”,不是原创著作,而是指为删取编辑,即孔子只是删取了鲁国史《记》里的很少一部分内容,编辑成为所谓孔子作《春秋》。而鲁国的史《记》,就是《左传·昭公二年》里记载的“晋侯、韩宣子,来聘。……观书于大史氏,见《易》、《象》,与《鲁春秋》”,所说的《鲁春秋》。其作为鲁国的史料史书,因为伯禽是以周公姬旦嫡长子的身份,承继姬旦始封“鲁国”的国君,所以,《鲁春秋》应该就是从姬旦被封“鲁国”国君开始,直到孔子生活的当时,是由代代国君随身的左史和右史,记录记载的“所有国君们的每一天的言语与行为”之总和,用现在话说,即是“实录”。这样我们也就可以知晓,孔子作的《春秋》里面,仅是记述鲁国隐公元年至哀公十六年二月的一些事件,而且每年仅仅只有简要的数件事件被撷取,其余90%以上的绝大多数事情,都是被孔子删除掉了。

    还有,人们一般多认为今传的三《礼》,即《周礼》、《仪礼》、《礼记》,就是春秋和西周时期全部的标准性的礼仪规范,其实也是为误讹。不仅今传《周礼》里的“冬官考工记”,原本应该是为“冬官司工”,司工即是司空,是总管各种各类工匠们制造工作的职司职务,因为《周礼》中的“冬官司工”内容在西汉时已经失却,后人只是假借以《考工记》代替之。而且今传三《礼》本身,就存在有着许多的残缺或误错。再说,《仪礼》和《礼记》,也不过是孔子向弟子们讲述卿、大夫贵族之外的,主要是为“士”阶层的有关礼仪规范,《仪礼》里的“士冠礼”、“士昏(即婚)礼”、“士相见礼”、“士虞礼”,等等,即是专门指当时介于卿、大夫和平民之间的“士”阶层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所应该遵循恪守的礼仪规范。至于有关国君、卿、大夫们所应该遵循的礼仪规范,虽然也有,则是零星不全。这是因为孔子的绝大多数弟子们,都只能被聘任为“士”的职司职务,也就是各种职能职务部门里面的“小头目”。只有很少人员被聘任下大夫的职司职务,个别人如子有、子路,是因为有了孔子的褒举,被季康子前后聘为“季氏宰”,季氏家族是连续数代的鲁国执政正卿,故而“季氏宰”是具有中大夫爵位的职司职务。孔子之所以向弟子们主要讲述“士”的礼仪规范,正是为了使得这些平民出身的弟子们,通过文化知识的学习而得以侪身于“士”身份地位,了解知悉“士”阶层人员社会交往之中应该遵循恪守的礼仪规范。

    据《左传·昭公四年》里记载,楚国灵王想要自己以“伯主”的身份,在申邑会合诸侯国君们,因此椒举向灵王建议说,在会合诸侯国君们的活动过程中,必须严格恪守遵循“礼仪”规范,这样,众诸侯国君们才能够心悦诚服地崇敬服从于楚国。灵王于是派椒举向宋国左师和郑国子产求教:当年齐桓公被东周襄王封为公之“伯”之后,会合诸侯君主们时所行使的“礼仪”规范是怎样情况?他们皆答应说愿将诸侯会聚时的“礼仪”规范呈告,于是左师讲述了“公”国国君们会聚之时的有关“礼仪”六项;子产亦讲述了伯、子、男等国国君们谒见“公”国国君时的有关“礼仪”六项。灵王随即命椒举筹划操办会合诸侯国君们时,所需进行的各项活动情况进行预先演练,让左师和子产对其中有不符合于“礼仪规范”的地方提出,予以纠正。然而直到演练结束之时,左师和子产却没有能够提出说明公国国君们拜见“伯主”时应该行使什么样的礼仪。灵王听椒举汇报后,于是亲自询问左师和子产,为什么没有能够说明公国国君们拜见“伯主”时应该行使什么样的礼仪?他们回答说,他们对于这种的“六项”礼仪规范尚且不知晓,故而无法能够提出说明。实际就是齐桓公被东周襄王封为公之“伯”之后,他的身份地位相对其他“公”国国君是高了半个等级,在与其他“公”国国君们会见时,是有特定的“礼仪”规范。可是宋国的左师和郑国的子产,都没有能够参与这样的“盟会”,都不知晓。子产是郑国国君亲族,担任郑国辅政卿与执政正卿,连他也不能知晓这种“礼仪”规范,可知当时的“礼法”是何等繁缛与等级森严。

也就是说,被称为是由周公姬旦制定的周王朝之“礼仪”规范,比今传三《礼》里的记述应该多得很多,应该是周公姬旦将商王朝时期已经有的“礼仪”规范加以修订完善。孔子即使在鲁定公时被聘任(实际是执政正卿季桓子聘任)鲁国中都宰,转任小司空,又升任大司寇,得以有着“上大夫”的爵位,即便如此,他也没有资质参与鲁国国君朝拜周王,或者周王朝会诸侯国君们的典礼,也就不会知晓其“礼仪”规范。再说,怎么可能由孔子来制定出西周王朝的整个“礼仪”规范呢?唯有周公姬旦才能够是“周礼”的制定者。

    正如《大戴礼记·五帝德》篇里孔子自己亲口所说,他对于久远的上古历史情况,不是十分清楚了解知悉。兼之儒家弟子们多是平民出身,只能在农闲之时挤出一点时间学习文化知识,故而孔子只能是将3000多首古诗中的305首,即今传《诗经》;3000多篇文籍中的120篇,即今传《尚书》(包括《中候》)的原版善本;再加上有关蓍草卜筮之《周易》;有关乐舞之《乐》;主要是“士”所需知晓的礼仪规范之《礼》;简略的鲁国史之《春秋》,即所谓“六艺”传授弟子。由此可以说明,孔子传授弟子的学业,实际不足孔子所拥有知识的十分之一,还有大量各种各类知识没有教授弟子,有些知识亦是孔子不知晓。

    如是也就可以知晓,之所以导致对于我们中华上古三皇五帝历史面貌误解错释讹传,根本原因正是在于:孔子原本没有研读过三《坟》五《典》,没有正确传授三皇五帝的史话。然而从汉武帝时儒学开始独霸“官学”,儒家学派学士们不但是误解错释了“先师”的传言,如董仲舒《春秋繁露·三代改制》里说的“九皇”,戴德《大戴礼记·五帝德》里说的“五帝”,而且儒家弟子们恪守“师传”,将这种的“讹传”奉为绝对正确。笔者在随附的《致对“人类起源;中华文明起源;三皇、十纪、五帝、虞、夏、商、周传说史话;氏族社会;酋邦社会;专制王朝”等话题感兴趣朋友们》(续三)里已经辨析说明,我国先秦古文籍中累累提及到的“三皇五帝”,实质就是《左传·昭公十二年》中记述楚灵王与楚国右尹子革说及到的,左史倚相“是良史也,子善视之。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之三《坟》、五《典》,并且也是西汉孔安国在《尚书·序》中所说的,“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大应训为太)道也;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之三《坟》、五《典》,是记载记述我们中华的上古史话史料。可是长时期以来,《三坟》、《五典》被解说是为两部典籍,成为误解错释讹传。

    依据摩尔根的“氏族社会理论”,和我们中华已经发现到的大量成系列考古文化,《三坟》、《五典》应该是为《坟》有三,《典》有五。即:记录记载记述“有关天皇—五龙纪里的五龙氏等—摄提纪里的燧人氏等—连通纪里的虙牺氏、女娲氏等—禅通纪和流讫纪里的太昊部落联盟,及其属下的诸多部落们,的史事史料”,为一《坟》,或称为天皇之《坟》;记录记载记述“有关地皇—合洛纪里的合洛氏等—序命纪里的先啬、司啬、厉山氏、烈山氏等—禅通纪和流讫纪里的炎部落联盟,及其属下的诸多部落们,的史事史料”,为一《坟》,或称为地皇之《坟》;记录记载记述“有关泰皇—九头纪里的九头氏—脩飞纪里的巨灵氏等—因提纪里的混沌氏等—禅通纪和流讫纪里的黄部落联盟,及其属下的诸多部落们,的史事史料”,为一《坟》,或称为泰皇之《坟》;合称即为三《坟》。

    在前面83篇里,笔者对我国古文籍里记述的被认为是荒诞不可理解的“神话”之“天皇—太昊部落联盟”;“地皇—炎部落联盟”;“泰皇—黄部落联盟”;等的历史面貌,作以与现今通常说法大相庭径,是为一种全新观念理论的考释解说,对于他们形成、消亡的来龙去脉,产生有一个系统完整的切实可靠的“史话性”说明论证。欢迎有对三皇五帝传说史话感兴趣和探究的“志同道合”者们,给予批评、斧正、建议、商榷。

    再者,西汉儒家学派大师戴德,原是搜集到了孔子向弟子宰我讲述的黄帝轩辕氏、颛顼高阳氏、帝喾高辛氏、帝尧放勋、帝舜重华、禹文命,等的历史面貌情况,戴德除却禹,将其“篇目”称为《五帝德》。非常遗憾的是,由于司马迁不能知晓人类上古时代曾经是为“氏族社会”,不能知晓黄帝、颛顼、喾、尧、舜,等,原本都是为上古时期各自生存有着几千年之久的部落联盟组织,不能知晓孔子是说自己是从五《典》之外的小《典》,即3330篇获悉这些情况,却是误解错释讹传认为他们都只是一个“君主”,认为黄帝仅是轩辕氏一个个人;帝颛顼仅是高阳氏一个个人;帝喾仅是高辛氏一个个人;帝尧仅是放勋一个个人;帝舜仅是重华一个个人;禹仅是文命一个个人。司马迁从少昊的名称上就会知道,少昊是为太昊的后裔,绝非黄帝的后裔,所以以黄帝、颛顼、喾、尧、舜为“五帝”,少昊则不在其内。可是后世人们或者将黄帝之子“青阳”释说就是为少昊;或者将少昊硬是塞入,成为“五帝”实是6人;皆是误讹。

    后世的“五帝”异说产生有6、7种之多,还有史家学者将帝太昊、炎帝、黄帝、帝少昊、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等,合称为“八帝”。其实禹也是被称为“帝禹”,加起来成为是“九帝”。另外,《山海经》里记载的“共工”、“禺强”、“禺号”、“帝俊”、“骆明”、“白马”、“夷人”、“十日”、“氐人”、“羌人”、“戎人”、“牝犬”、“牡犬”,以及还有诸如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青龙泉三期文化、桂花树三期文化、山背文化、筑卫城文化、薛家岗文化、北阴阳营文化、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河姆渡文化、马桥文化、湖熟文化,等等的人群群体,实际也都是为部落联盟组织或者酋邦组织,他们的最高首领死后,也同样是被祭祀成为“帝”。可知我们中华上古时期的“帝”,是何等众多与复杂。因而传说史话里可谓各执己见,莫衷一是,成为公说公有理,婆讲婆也对。似乎永远都不可能被破译释说清楚明白的上古历史“谜团”。

    对于我国上古时期如是众多复杂的“帝”说,笔者发现认为:秦汉之前文籍里累累提及的三皇五帝之“五帝”,乃是五《典》,即记录记载记述“有关少昊部落联盟的史事史料”,为一《典》;记录记载记述“有关颛顼部落联盟的史事史料”,为一《典》;记录记载记述“有关喾部落联盟的史事史料”,为一《典》;记录记载“记述有关尧部落联盟的史事史料”,为一《典》,;记录记载记述“有关舜部落联盟的史事史料”,为一《典》;合称五《典》,而不是一部书之《五典》。他们都是属于“天皇—太昊部落联盟”、“地皇—炎部落联盟”、“泰皇—黄部落联盟”,或者其后裔们,所分离产生出来的部落联盟组织。

    第28篇里辨析说过,依据晋代王嘉搜集、撰著《王子年拾遗记·少昊》里的记说,约17500+-1000年之前,生活在今京、津、唐及周边地区的太昊部落联盟,因为人员增加较多,感觉到食物资源匮乏,于是包括玄鸟氏、凤鸟氏等等在内的一些以鸟为名称的部落们,他们经过协商决定离开原本生活的今冀东“唐山—秦皇岛”地区,觅寻开拓新的生活领地。他们乘坐木筏,沿着海岸向西,尔后又向南行进,一直航行到今山东省莱州湾小清河河口处。当时这里生长有着延绵望不到边际的桑树林,桑葚是为人们所喜爱的食物,于是他们弃木筏上岸,在这里分散开居住生活。因为这里桑树林延绵无边无际,被记说为“穷桑”,就是生长有无穷无尽桑树林的地方。《太平御览》卷一百五十五引《帝王世纪》说的“少昊氏,自穷桑登帝位,……登帝位在鲁北”,正是此历史事件的记录记述。并且说明少昊人群群体迁徙到“穷桑”地区后,便产生出部落联盟的最高首领,活着时被称为“少昊”,死后即被祭祀称为“帝”。不过他们自称是为“鸟”人群群体,别的人群们因为他们是从“太昊”人群群体分离出来的子辈人群群体,故而称他们为“少昊”。

    又如第63篇里说过,黄帝人群群体由于和炎(帝)人群群体共同打败蚩尤人群群体,占有冀中地区为领地。生活了数百年后,约15000+-1000年之前,与鲁北地区的“少昊”人群群体之间经常冲突不断。后来双方“决战”,少昊人群群体被打垮,于是一些部落们的残剩人群向东南逃往到今鲁东南地区,经过生养繁衍获得恢复发展,别的人群们称他们为“少昊人群群体遭受灾难后,聚合而获得恢复兴盛又愉快生活的人群群体”,这一涵义在后世文字形成产生与演绎过程中,成为了“皞”字,原本的“少昊”即演绎成为了“少皞”,也就是古文籍中“少昊”与“少皞”的差别,以及演变的原因由来。后来炎(帝)人群群体逃亡到了豫东淮阳地区,之后黄(帝)人群群体也离开迁徙到了豫中地区,“少皞”人群群体于是又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兴盛,人员增加比较多,分离成为两个部落联盟,其中一个部落联盟生活在鲁东南和苏北地区,考古发现到的“青莲岗文化”人群,就是他们的晚期人群们在7000多年至6000多年之前生活的遗址遗迹遗物,侥幸得以现在被考古发掘发现。他们也就是传说史话里的“夷人”,或称为“东夷”。另外一个部落联盟则生活在鲁中地区,考古发掘发现到的“北辛文化”人群,就是他们晚期人群们在7000多年至6000多年之前生活的遗址遗迹遗物,侥幸得以现在被考古发掘发现。他们也就是传说史话里的“少皞”,《左传·定公四年》里说的“因商奄之民,命以《伯禽》,而封于少皞之虚”,说的就是伯禽被封的鲁国,即是他们“少皞”生活过的遗址。由此还说明,虽然青莲岗文化和北辛文化内涵相同,考古学同称为北辛文化,实际上却是同一时期的两个部落联盟人群群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