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典臆解之三:《定性书》

 病毒1213 2015-03-22

定性书

程颢

(综悟:动静一体,内外一致。《大学》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止于至善,则心定神安。物来而顺应,不存常心,喜怒哀乐随境随物而发,应而心定止,发而情不动。如此,则能性定神安矣。故《老子》曰:“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又曰:“太上无情。”此之谓也。此《定性书》实为明道先生修行之心法,明以示子厚,并告诸天下,后学当倍珍之。)

承教,谕以定性未能不动,犹累于外物,此贤者虑之熟矣,尚何俟小子之言!然尝思之矣,敢贡其说于左右。

所谓定者,动亦定,静亦定,无将迎,无内外。苟以外物为外,牵己而从之,是以己性为有内外也。且以性为随物于外,则当其在外时,何者为在内?是有意于绝外诱,而不知性之无内外也。既以内外为二本,则又乌可遽语定哉?

(臆解:性无内外,动静皆定。内外动静为性之用,非性之本,定者,定性之体之本,岂能逐末而舍本耶?)

夫天地之常,以其心普万物而无心;圣人之常,以其情顺万事而无情。故君子之学,莫若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易》曰:“贞吉悔亡。憧憧往来,朋从尔思。”苟规规于外诱之除,将见灭于东而生于西也。非惟日之不足,顾其端无穷,不可得而除也。

(臆解:好一句“廓然大公,物来顺应”!性者,本也体也,百用皆出于体,归于体。廓其体,公其心,则百用皆入吾体吾心,则普万物、顺万事皆为自然。子厚《正蒙》有《大心》篇,于此相通也。)

人之情各有所蔽,故不能适道,大率患在于自私而用智。自私则不能以有为为应物(一作迹),用智则不能以明觉为自然。今以恶外物之心,而求照无物之地,是反鉴而索照也。《易》曰:“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孟氏亦曰:“所恶乎智者,为其凿也。”与其非外而是内,不若内外之两忘也。两忘则澄然无事矣。无事则定,定则明,明则尚何应物之为累哉?

(臆解:以有为为应物,以明觉为自然,是为性之用也。性之用,物来而顺应,事去而空心,一秉明觉,一任自然。两忘者,亦不失为反性之道,然犹泥于行迹。真定者,无内外、无动静,随性而为而已,何需两忘。)

圣人之喜,以物之当喜;圣人之怒,以物之当怒。是圣人之喜怒不系于心而系于物也。是则圣人岂不应于物哉?乌得以从外者为非,而更求在内者为是也?今以自私用智之喜怒,而视圣人喜怒之正为如何哉?夫人之情,易发而难制者,惟怒为甚。第能于怒时遽忘其怒,而观理之是非,亦可见外诱之不足恶,而于道亦思过半矣。

(臆解:喜则当喜,怒则当怒,不系于心,惟随应物。)

心之精微,口不能宣;加之素拙于文辞,又吏事匆匆,未能精虑,当否伫报,然举大要,亦当近之矣。道近求远,古人所非,惟聪明裁之!

注:程颢(1032年—1085年),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宋明理学开宗祖师周敦颐的得意门生。河南洛阳人,出生于湖北黄陂。北宋五子之一,著名理学家、诗人,与其弟程颐(世称“二程”)共为宋明理学的奠基者之一。程颢提出“天者理也”、“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便须“以诚敬存之”。倡导“传心”说。承认“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其学说,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

虽与其弟程颐共称为“二程”,其实程颢与程颐(伊川先生)无论为学法门、所抵造诣,皆有较大区别。程颢是最为接近周敦颐的,并得其真传。为人洒脱,道行深妙,深为心学大家陆象山、王阳明所称许。

著名作品有《定性书》、《识仁篇》等,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遗书》、《文集》等,皆收入《二程全书》。

《定性书》实为程颢给北宋五子之一张载的一封书信,但因此书义理精微,后世干脆更其名为《定性书》,其经典语录实为后世心学大家修行之楷则,如“所谓定者,动亦定,静亦定,无将迎,无内外”、“夫天地之常,以其心普万物而无心;圣人之常,以其情顺万事而无情。故君子之学,莫若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圣人之喜,以物之当喜;圣人之怒,以物之当怒。是圣人之喜怒不系于心而系于物也”。后世心学诸大家,如陆象山、杨慈湖、王阳明、王龙溪、王心斋、罗近溪均深受其影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