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论见周之衰的老子是伯阳甫(一)

 修和 2015-03-22

论见周之衰的老子是伯阳甫

 

张立鸿

 

安徽师范大学           物理系

 

摘要

 

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老子》是我国经书著名的代表作,可是老子其人,一直扑朔迷离,老子其事,一直繁乱纷杂老子其书,一直争论不休。其根源在于,一直没有能够抓住实质。本人从老子是“一系列人”这一基本观点出发,分别论述各位老子其人,其事,其年代,其经历等。本文则是根据文献记载,逐点论述“见周之衰”的老子是姓老,名耳,字伯阳,人称伯阳甫,生于周宣王时代,为陈国厉乡曲仁里人。任周守藏史,也称柱下史,为御史大夫。见过周幽王之时和周平王之时,以及周襄王之时的“周之衰”,愤而去周至关(盩厔关)观星望气,并为周至关的关令尹“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至少活了一百六十余岁,也有可能活了二百余岁,因为他“修道而养寿”的缘故。他自己不姓李,他的后代姓李。我国的李姓是因老耳老子而有,与理徵和利贞无关。

 

一、前言

老子其人历来是一个争论很多的话题 ,诸如:老子的姓氏,名字,美称,谥号,年代,故里,享寿,仕隐,出关,著书等事,长期以来,一直争论不休。二十世纪初期以后,甚至引发出了三次较大的争论。例如:老子究竟是姓老还是姓李?究竟是名耳还是名聃,究竟是字聃还是字伯阳?究竟是楚国苦县、陈国相人、宋国之沛、宋之相人、河南鹿邑、还是安徽涡阳之人?究竟是商朝、西周、春秋、还是战国时人?究竟是先隐后仕还是先仕后隐?究竟是西出函谷关、大散关、玉门关、还是周至关(盩厔关)?究竟是述而不作“语之道德五千言”,还是刀削剑刻“著书上下篇”?究竟是活了百有六十余岁,还是活了二百余岁?等等,经过几番争论,一个也未曾能够给予解决。其尤甚者,近年来有一些所谓的研究,更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非但没有能够解决问题,却额外的数次导致一些不明真相的出版商编者,错误地删改《史记》之文字。例如:清初康熙年间,牟相廷引《史记》之文:“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周至关(盩厔关)。”近人罗根泽不懂得“周至关”是关名,因而在《诸子考索》书中将上述文字错误的句读成:“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周,至关”。将本来是连读的“周至关”关名,分解成为“老子离开周朝,去到一个不知什么名字的关。”而一些不明真相的出版商编者,认为连用三个“周 ”字,词义重叠,不合句法,干脆就删去第三个“周”字,将上述文字改印成:“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这样一来就使《史记》的文字含义不清。殊不知“周至关”三个字是关名,不能够分割开,更不能删去此周字,否则就会造成词义混乱。

还有,《史记·老子列传》说:“老子者,姓李氏,名耳,字伯阳,谥曰聃”。《文心雕龙·诸子篇》说:“伯阳识礼,而仲尼访问,爰序道德,以冠百氏”。这说明梁时的《史记》原文是:“老子字伯阳,谥曰聃”的。可是,近人蒋伯潜在《诸子通考》书中认为:“伯阳谥曰”四字衍,加以删去。因而使今本《史记》将上述文字改印为:“老子者,姓李氏,名耳,字聃”。错误的将老耳老子和老聃老子混为同一个人。以致使老子其人变得更为扑朔迷离,老子其事更为繁杂纷乱。这里,有一个关键问题,就是为什么许多人长时间的研究老子,却始终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来,其原因究竟何在呢?其关键的核心就在于混许多位老子为同一个人,将许多位老子的事迹当作“一个人”的事迹来看待。以致是这里说对了,那里又出错,始终是矛盾百出,不能摆平。其实,老子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系列人”。就象周公是“一系列人”,召公也是“一系列人”一样。西周共和行政之时的周公和召公,决不是周武王之时的周公和召公。但是,他们各自都是被称为周公和召公的。老子之称,也同此义。这是因为我国古代爵位世袭的缘故。只要人们改变那种认为:“老子是一个人”的错误观点,则老子研究的一切问题就都能迎刃而解。关于老子系列,按照顺序,已知名字的老子依次为:一、身历两朝的老子老祖老子;二、见周之衰的老子老耳老子;三、孔子问礼的老子老聃老子;四、犹龙之赞的老子老莱老子;五、过关入秦的老子老儋老子。本文论述“见周之衰”的老子是伯阳甫。

 

二、名耳老子其人

《史记·老子列传》说:“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伯阳,谥曰聃,周守藏室之史也”。蒋伯潜认为名耳的老子字聃,而不是字伯阳。那么,名耳的老子究竟是字聃还是字伯阳呢?

1、     名耳的老子不字聃

《韵会》说:“男子二十加冠”,《礼·曲礼》说:“男子二十冠而字”。《仪礼·士冠礼》说:“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君父之前称名,他人则称其字也”。我国古代称字的含义是尊其人而称其字。含有尊敬、客气的意思。称名和称字是有区别的。长辈对小辈或者上级对下级,例如:君父对臣子,可以直呼其名,不会称其字。在君父之前自称,也是称名, 不能称字。因为称字是尊其人,君父不会尊称臣子,自己也不能自尊自称。而他人称呼别人则是称其字,以表示尊敬。《颜氏家训·风操》说:“古者,名以正体,字以表德”。称字是表其德,故称表字。如果按照蒋伯潜的说法 ,名耳的老子字聃,聃字的含义根据许慎《说文解字》说:“聃,耳曼也”,即耳的周边。耳是主体,聃是周边。别人这样不称主体,而称周边,舍本逐末的称呼名耳的老子,这是表其德呢?还是讥其人呢?所以,名耳的老子只能字伯阳,决不能字聃。

2、     名耳老子的美称和尊称

我国古代称呼别人,有称名、称字、称排行之分。《礼记·檀弓上》说:“幼名,冠字,五十以伯仲”。即:幼称名,冠称字,五十称排行。除君父长辈可以直呼其名外,其他人称呼别人,则是称其字。而且,根据被称呼人的身份高低,爵位贵显,官衔等级、职务轻重等的差别,还有称“且字”和称“正字”的不同。并且用“美称”和“尊称”来表示其区分。一般地说对于年龄不大,身份不高的人,称其“且字”,而对于年龄较大,身份贵显的人,则是称其“正字”。那么什么是“且字”,什么是“正字”呢?“且字”是在被称呼人的“字”之后加一美称“甫”或“父”字。“正字”则是在被称呼人的“字”之前加一尊称。例如:称职、称爵、称官衔、称职位等。美称是泛称,对一般人都可以用。而尊称是专指,只有对与其身份相当的人才可以用。还有,根据被呼称人的年龄大小,有称其“排行”者。即在被称呼人的“字”之前,加上表示其排行顺序的“伯仲叔季”之字样。这是因为我国古代对年长的男子,不是单纯的称其名字,而是称其排行,以表示尊敬的意思。《杂记·疏》说:“甫,且也。五十以伯仲,是正字。二十之时曰某甫,是且字,言且为之立字也”。意思是说,除二十岁之前称其名之外,二十岁之时立字是“且字”,在“字”之后加上美称“甫”或“父”字。例如:孔子称尼甫,管仲称仲甫等。五十岁之时称人的“正字”,即在其“字”之前加上表示其排行顺序的“伯仲叔季”之字样。例如:三国时候,东吴孙坚生有四子。长子名策,字伯符;次子名权,字仲谋;三子名翊,字叔弼;四子名匡,字季佐。字后加甫是“且字”,字前加排行(即加“伯仲叔季”之字样 )是“正字”。那么,在二十岁到五十岁之间又是怎么一个称法呢?那就是既在“字”之后加上美称“甫”或“父”字,又在“字”之前加上表示其排行顺序的“伯仲叔季”之字样。例如:伯阳甫、仲山甫等,以表示这是两头靠的意思。

关于“甫”字,“甫”音“府”(fǔ),是我国古代对男子的美称。《说文》说:“甫,男子美称也”。而《仪礼·士冠礼》说:“承受保之曰伯某甫,仲叔季唯其所当”。《注》说:“甫是丈夫(即男子)之美称。孔子为尼甫,周大夫有嘉甫,宋大夫 有孔甫”。意思是说承继袭职,保持爵位的人是排行老大(即长子),称伯某甫,而其弟弟们则按照排行顺序“仲叔季”称他们所应当称呼的字样。

弄清楚了我国古代称名,称字,称排行的规则之后,现在再来看名耳老子的美称和尊称。《史记·老子列传》说:“老子者,名耳,字伯阳,周守藏室之史也”。既然,名耳的老子字伯阳,则他的“且字”美称为伯阳甫。守藏室之史简称藏室史或守藏史,也称柱下史。其官为御史,称御史大夫。《史记索隐》说:“藏室史乃周藏书室之史也”。《张苍传》说:“老子为柱下史,盖即藏室之柱下,因以为官名”。《张汤传》说:“老子为柱下史者,盖朝会之时,位居柱下,执简记事”。《张丞相列传》说:“柱下史为御史,主柱下方书”。《集解》说:“方, 版也。谓书事在版上者也。秦以上置柱下史”。《史记索隐》又说:“周秦皆有柱下史,谓御史也。所掌及侍立,恒在殿柱之下,故老子为柱下史”。可见,柱下史为御史。《汉书·百官公卿表》说:“御史大夫,掌副丞相。有两丞:一曰中丞,在殿中兰台,掌图籍秘书”。则御史称大夫,掌理副丞相之职,管理图籍秘书。丞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而御史大夫掌副丞相,亦皆总揽全局,与他官之专司一事者不同。藏室史、守藏史、柱下史,是同一性质官的不同名称。尽管名称不同,但都是史官,史官称太史。则名耳老子的“正字”尊称为“周太史伯阳”。而史官又是御史大夫,则名耳老子的“正字”尊称也可以称为“周大夫伯阳”。归结起来,名耳老子的且字美称为伯阳甫,正字尊称为周太史伯阳或周大夫伯阳。当然,也可以称为老子伯阳。

 

三、伯阳甫是谁

既然名耳的老子且字伯阳甫,正字周太史伯阳或周大夫伯阳。那么,伯阳甫是何许人也呢?《史记·周本记》说:“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伯阳甫曰:周将亡矣。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今三川实震,是阳失其所而填阴也。阳失而在阴,原必塞。原塞,国必亡。夫水土演而民用之也。土无所演,民乏财用,不亡何待!若国亡,不过十年,数之纪也。天之所弃,不过其纪。三年,幽王嬖爱褒姒,欲废申后,并去太子宜臼。周太史伯阳读史记曰:周亡矣。当幽王三年,竟废申后及太子宜臼,以褒姒为后,伯服为太子。太史伯阳曰:祸成矣,无可奈何”!伯阳甫是周太史伯阳。

上述伯阳甫用阴阳二气失去平衡的原理,来解释三川地震发生的原因,这一段文字在《国语·周语》书中也有记载。《国语·周语上》记载幽王二年,西周三川地方发生地震,周大夫伯阳父解释原因说:“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今三川实震,是阳失其所而镇阴也。阳失而在阴,川源必塞。源塞,国必亡。”这里除了个别字如“填”为“镇”不同之外,《国语·周语上》称周太史为周大夫,称伯阳甫为伯阳父。太史是史官,为御史大夫,称官衔和称职称是一样的,都是尊称。至于“父”字,父音府(fǔ),与甫同音同义,也是对男子的美称。《释名》说:“父,甫也”。《集韵》说:“父,同甫”。《释文》说:“有父字者皆同甫”。《广韵》说:“父,男子之美称。管仲称仲父,孔子称尼父,范增称亚父,皆仿此”。伯阳父就是伯阳甫,他是周幽王时候的太史,则名耳的老子也就是周幽王时候的太史大夫周守藏室之史伯阳甫。

 

四、名耳老子的年代

要知道名耳老子的年代,首先是知道名耳老子年代的上限,然后再弄清名耳老子年代的下限。

1、     名耳老子年代的上限

怎么知道名耳老子年代的上限呢?根据上面所述,被《史记》称为“名耳,字伯阳,周守藏室之史”的老子,他的“且字”是“伯阳甫”,“正字”是“周太史伯阳”或“周大夫伯阳”,甚至是介于“且字”和“正字”之间,而被《国语·周语》称为“周大夫伯阳父”。这说明在周幽王二年或周幽王三年之时,名耳的老子既不是二十岁到三十岁之间的青年,也不是五十岁以上的老年。而是三十岁到五十岁之间偏于较高一端的中年。也就是说,在周幽王二年或周幽王三年之时,名耳,字伯阳的老子,他的年龄是在四十岁到五十岁之间。其年代是在周宣王年间,或者略早于此的周共和行政之时。这就是名耳老子所处年代的上限。那么,名耳老子所处年代的下限是什么时候呢?要了解下限,可从名耳老子的“见周之衰”而获知之。

2、     名耳老子的“见周之衰”

清初康熙年间牟相廷所引《史记》之文说:“老子,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周至关”这里,引起老子乃遂去周至关的“见周之衰”,见的是什么时候的“周之衰”呢?回观历史,《史记·周本纪》说:“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措四十余年不用。昭王之时,王道微缺。穆王之时,王道衰微,乃命伯冏申诫太仆国之政,作《冏命》,复宁。宣王之时,法文武成康之遗风,诸侯复宗周”。这一段时间,周室未衰。即使“穆王之时,王道衰微。”但是,旋即复宁,不是久衰。在此期间,没有久衰给人看到。至周幽王之时,幽王以虢(虢音国guó)石父为卿。虢石父为人奸佞,善谀好利,其用事,国人皆怨,而王用之。幽王二年(公元前780年),西周三川皆震。幽王三年(公元前779年),幽王嬖爱褒姒,竟废申后及太子宜臼。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年),西夷犬戎攻幽王,杀幽王于骊山脚下,虏褒姒,尽取周赂而去。诸侯共立故幽王太子宜臼,是为平王,以奉周祀。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出,而不是由周王出。至周襄王十六年(公元前636年)冬,王弟叔带勾结翟人攻伐周襄王,襄王出奔郑。周襄王十七年(公元前635年),晋文公纳襄王而诛叔带。周襄王二十年(公元前632年年)冬,晋文公召周襄王会于河阳。书讳之曰:“天王狩于河阳”。关于“天王狩于河阳”,孔子读史记至文公,曰:“诸侯无召王,王狩河阳者,《春秋》讳之也”。这一系列事件,从公元前780年到公元前632年,前后相延达150余年之久,都是周之衰,可谓久衰。而此久衰,正是在名耳老子的年段范围之内。则名耳老子所见的“周之久衰”,就是此周幽王到周襄王之时的“周之衰”。据此知,名耳老子所处年代的下限是周襄王二十年左右。

3、  名耳老子所处的年代

知道了名耳老子所处年代的上限是周宣王初年之时,同时又知道了名耳老子所处年代的下限是周襄王中期之时,则名耳老子所处的年代,大致是在周宣王到周襄王之时。

 

五、名耳老子的故里

1、     名耳老子的故里是陈国相县厉乡曲仁里

关于名耳老子的故里在什么地方,《史记·老子列传》说:“老子者,名耳,字伯阳,楚苦县(苦音咕gǔ, 不是音枯kǔ),厉乡(厉音赖lài, 不是音利lì),曲仁里人也”。可是,《史记》之文,历代被人篡改过。单是在唐朝就被篡改过达五、六次之多,更不用说加上以后的篡改了。所以,关于名耳老子的故里有许多说法。例如:唐代孔颖达在《礼记·曾子问》的《疏》中说:“《史记·老子传》记老子故里为:陈国苦县赖乡曲仁里人也”。唐代陆德明说:他所看到的《史记》说老子故里为:“陈国相人”。《庄子·天运篇》讲到老子时,《经典释文》引晋司马彪的《注》说:“老子是陈国相人”。关于名耳老子的故里,除了不同版本的《史记》有不同的说法之外,还有不同的书籍和不同的文章也有不的说法。例如:《后汉书·郡国志》说:“老子,陈国相人”。《注》说:“苦,春秋时曰相”。《隶释》引东汉边韶《老子铭》说:“老子,楚国相人”。释法琳在《广弘明集·十喻篇》中说:“老子,楚国相人”。姚鼐在《庄子章义序》中说:“老子者,宋国沛人也”。马叙伦在《老子考》中说:“老子者,宋之相人也”。谭戒甫在《二老研究》中说:“老子是相人”。并且认为相就是现在安徽省濉溪县北面的相山。《史记索隐》说:“苦县本属陈,春秋之时楚灭陈,而苦又属楚,故云楚苦县”。《史记正义》说:“厉音赖。《晋太康地记》云:苦县城东有赖乡祠,老子所生地也。”根据上述,则老子故里异说颇多。那么,老子的故里究竟是楚国苦县,陈国相人、还是宋国之沛,宋之相人呢?其实,上述种种说法大多数都不对,只有一种说法对。因为,名耳的老子字伯阳,他的“且字”是伯阳甫,“正字”是周太史伯阳或周大夫伯阳。而《史记·周本纪》于周幽王二年称他的“且字”是伯阳甫(二十岁到三十岁之间),于周幽王三年称他的“正字”是周太史伯阳和周大夫伯阳(五十岁以上)。相隔一年,年龄不可能变化这么大。根据《国语·周语》的称呼为“周大夫伯阳父”,则名耳老子于周幽王二年之时的年龄大约是四十岁左右,则名耳的老子大约是生于公元前820年的周宣王八年之时。周宣王八年之时,原厉国已被周武王改为厉乡,划归陈国之相所管辖,并未被楚国所属有,也未曾属于宋国,怎么会称楚国苦县,宋国之沛,宋之相人呢?因此,老耳老子的故里,既不是楚国苦县,也不是宋国之沛,宋之相人,而是陈国相县厉乡曲仁里人。

关于厉国,历史上有二支,其一,头代炎帝神农氏的后代有四支。其中,有一支是以“烧山种田”(刀耕火种)为生的,发展农业,称列山氏,即“烧山种田的氏族”。居于山西介休之烈山。商朝时候,立国于今之河南省鹿邑东的A地,称为厉国 。《姓氏考略》说:“厉,商朝国名,为周所灭”。关于周灭商朝厉国事,周武王伐商之时,连带地攻伐厉国。于是厉国向南(实际上是向西南)迁到河南省商城南的B地,还是称为厉国。而河南鹿邑东的A地,则被周武王改称为厉乡,划归陈国之相所管辖。春秋之时商城南的厉国被楚国强迁至湖北随州的C地(今之湖北省随县北40里处),而改河南商城南的B地为南厉乡,并将湖北随州的C地称为北厉乡。在我国古代,由于厉、赖、濑三个字同音,常被互用。因而,河南鹿邑东的厉乡,就被后人称为赖乡,而河南商城南的南厉乡,也被后人称为南赖乡。至于湖北随州的北厉乡,则一直被人们称为北厉乡,并未被改为北赖乡。这是炎帝后代这一支的厉国。至于另外一个赖国,则是由周武王所封。武王克商,分封诸侯,兼治天下,爵五品(公侯伯子男)而土三等。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不足五十里者为附庸,立七十一国。封兄弟之国十五人,姬姓之国四十人,周之子孙,不狂惑者即为诸侯,以及他姓的亲朋好友,功臣贤士等,共封国达千八百国。其中,周武王封他的弟弟叔颖于河南褒信(今河南省息县包信镇),位于息县城东北35公里(70里)处,为子爵,称赖子国。这个赖子国的所在地,在一段时间内也曾被人们称为赖地。我国的赖姓,就是因为赖子国而有的。鲁昭公四年(公元前538年),赖子国为楚灵王所灭,赖子国君的子孙即以赖为姓。《左传·昭公四年》对楚国灭赖有明确的记载。楚灵王灭赖子国后,迁赖于鄢(在今河南鄢陵西北)。这里的赖是指河南褒信镇的赖,并不是指河南鹿邑东的赖(厉),也不是指河南商城南的赖(厉)。由于这个赖子国的赖地与名耳老子故里厉乡不是同一回事,故不再提它。

名耳的老子生于周宣王之时,此时河南鹿邑东的原厉国,已被周武王改为陈国之相的厉乡了。所以,名耳老子的故里应该是“陈国相县厉乡曲仁里人也”。而不是什么楚国苦县,宋国之沛,宋之相人。因而也就不需要《史记索隐》解释说什么:“苦县本属陈,春秋之时楚灭陈,而苦又属楚”了。知道了名耳老子的故里是河南鹿邑东的“陈国相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因而,就不存在属楚,属宋的国籍之争了,当然也就不存在苦县,相县、沛县、相山的县籍之争了。只要考虑河南鹿邑东的古“陈国相县厉乡曲仁里”的确切地点就行。其地在河南鹿邑东的“厉乡”之“曲仁里”地方。为什么称“里”呢?我国古代,城中曰坊、近城曰厢、乡都曰里,也就是乡中的集镇。

2、     名耳老子故里的确切地点

     关于名耳老子的故里,东汉王阜《老子圣母碑》说:“老子生于曲涡间”。即生于曲仁里与涡水之间的某一个地方。则老子故里靠近涡水。而涡水很长,老子故里在涡水的哪一段呢?

     关于涡水,《水经注·阴沟水》说:“阴沟水出河南阳武县浪荡渠,东南至沛为涡水”。又说:“涡水又东,经苦县(苦音姑gū,在今之河南省鹿邑县以东10里处)西南,分为两支。支流注于东北赖城入谷水,谓之死涡。主涡水又南,东屈,经苦县古城南。《郡国志》曰:春秋之相也(今之河南首鹿邑县东15里处),王莽更之为赖陵。涡水又东而北屈,至赖乡,谷水注之。谷水经苦县古城中,向东,经赖乡城南,自此东入涡水。涡水又北,经老子庙东,庙东院中有九井焉。又北,经涡水之侧,又有老母庙,庙在老子庙北。庙前有老母冢,冢东有老母碑。碑云:老子,楚相县人也。相县虚荒,今属苦县,故城犹在,在赖游乡之东,涡水处其阳,即此城也。涡水又东,经谯县故城北,又东南,经城父县故城,又东,经下城父聚(即现今之安徽省涡阳县城)北。《郡国志》曰:山桑县有下城父聚者也。又东屈,经下城父聚之郎山西。”上面的文字说明老子庙中有九井,据此,确定名耳老子的故里。

1992年5月初,安徽省新闻媒体报道说:“我国哲学界和历史学界许多专家教授,通过新发现的碑文,与历史文献互为参证,以确凿证据论证先秦伟大的哲学家老子故里在我省涡阳县城郊的郑店村。郑店村现有天进宫和天齐庙遗迹。在天进宫遗址下,挖掘出大量的先秦和汉代以后的珍贵文物。其中,元代至顺三年(公元1332年)张启彦撰文的残碑,记载了唐高宗(公元650∽683年在位),宋真宗(公元998年∽1022年在位)来此谒拜祭祀老子的盛况。还有古流星石额一块,古井九眼,与古传老子故里有九龙井相合”。根据上述报道,从考古发掘和分析研究得知老耳老子的故里曲涡间的确切地点在现在的安徽省涡阳县城北五公里处的郑店村。该地南绕涡谷二水,北枕龙山之麓,环境清幽,风景宜人。而且与周宣王时的陈国厉乡之地理位置相符合。

 

六、名耳老子的姓氏

《史记·老子列传》说:“老子者,姓李氏,名耳,字伯阳。”民间有一副对联也说:“骑青牛,出函谷,老子姓李;斩白蛇,入武关,高祖氏刘”。都是说老子姓李的。那么,名耳的老子是否真的姓李呢?

1、老子不姓李

老子姓李氏历来是一个争论很多的问题。因为,我国春秋之时及其以前有老姓而无李姓。虽然争论很多,但是都没有抓住实质。所以,长期以来,关于老子的姓氏问题,一直都未获解决。《史记索隐》说:“老子生而指李树,因以为姓”。则老子的李姓,是因他生而指李树而来,并不是沿袭他父亲家族的姓氏。但是,我为国古代的姓氏,一般都是严格的遵从父姓子延的习俗,没有特殊的原因,通常是不会改变的。名耳的老子是周朝史官,我国古代史官世袭,子承父职。老耳老子应该有他家族世延的姓,而不会因为生而指李树而改姓。更何况我国学术界公认,春秋之时及其以前,我国有老姓而没有李姓。所以, 老耳老子不能因此而姓李。

葛玄云:“老子,李母所生,因母姓也”。这更没有道理。一方面我国春秋之时及其以前有老姓而无李姓,不可能有李姓之母。另一方面,我国夏朝之时女权已经不盛,不再是母系氏族社会。《礼记·祭法篇》说:“严父配天,实始于禹”。夏禹之时,已经帝位子承了,更何况周朝之时爵位世袭呢!作为袭职继爵的周守藏室之史老耳老子,他字伯阳,说明他是长房长子。我国古代长子不出祧,作为承继袭职的长房长子老耳,他能无缘无故的放弃父姓而改为“因母姓”吗?所以,“因母姓”之说也不能成立。

姚鼐在《老子章义序》中说:“沛为宋地,然则,老子其宋人子姓耶?子之为李,语转而然”。魏源说:“《庄子》称老子居沛。沛者,宋地,而宋国有老氏。然则老子其沛人子姓耶?子之转为李,犹姒之转为弋欤?”都是说老子的李姓是“转称”,是子转为李。因为宋国的开国君主微子启及其后代姓子。既然老子姓子氏转为李姓,为什么不称他为李子,而要称他为老子呢?可见,“语转而然”的说法也不能成立。老子姓老不姓李。

2、老子之称的含义

老子之称的含义,蒋伯潜在《诸子通考》中说:“子者,犹云先生也。老子云者,犹今人称老先生也。为泛称而非专名”。显然,蒋伯潜的说法是错的。他既不懂“老”字的含义,也不懂“子”字的含义,更不懂我国古代对别人称谓的用法。老子之称是“爵位”加“姓氏”,并不是老先生的意思。

(1)、先说子字

关于“子”字的含义,王肃说:“子者,有德有爵之通称。”《礼记·王制》说:“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疏》说:“子者,奉恩宣德。”汪中《述学·释夫子》说:“古者,孤卿大夫皆称子。子者五等之爵也(即公侯伯子男中的子爵)”。《周礼·典命》说:“公之孤四命,眡小国之君”。《大行人》说:“大国之孤,眡小国之君”。《春秋传》说:“列国之卿,当小国之君。小国之君,则子男也。”子男同等,不可以并称,故著子去男,从其尊者”。根据上面所述,子是称孤卿大夫的,其含义是五等之爵中的子爵,而不是什么“先生”的意思。名耳,字伯阳,人称伯阳甫的周守藏室 之史老子,是周太史,为御史大夫。大夫有采地(食地),也称“食采”,领有子爵,按例称子。

(2)、再说老字

按照蒋伯潜的说法,老是年老的意思,子是先生。可是,根据上述,子是五等之爵中的子爵,用以称孤卿大夫的,并不是先生的意思。子已经是子爵了,再在子爵前加上“年老”一词,则老子变成年老的子爵,这是什么意思呢?显然,“老”字不能作年老来理解。那么,这个“老”字是什么意思呢?魏源说:“宋国有老氏”,我国学术界公认,春秋之时及其以前,有老姓而无李姓。则这个“老”字应该是姓氏,而不是其他。

(3)、子转为李是多此一举

魏源说:“沛者,宋地。而宋国有老氏。然则老子其沛人子姓耶?子之转为李,犹姒之转为弋欤?。”既然,宋国有老氏,为什么老子不是姓老,而要莫明奇妙的将老子归为宋国微子启的后代来一个子姓,还要再多此一举的子姓转为李姓呢?可见,说老子不姓老的一切说法都是错误的。

(4)、老子之称是姓氏加子爵

我国古代称呼别人,根据被称呼人的身份地位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称呼。有称其泛称者,也有称其尊称者。称其泛称就是在被称呼人的姓或字之后,加上美称父或甫字。称其尊称则是在被称呼人的字之前,加上其官衔、爵位、职务、职称等。例如爵位,称:周公、夏侯、彭伯、老子等,这里,周公、夏侯、彭伯等 ,都是指国称爵位,只有老子是加姓称子爵。因为,周朝自武王克商,分封诸侯,立千八百国,爵五品而土三等,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不满五十里者为附庸。根据封地的大小,而称呼有所不同。公侯地大,往往称都、称邑;伯地中等,往往称邑、称城;子男地小,只能称乡、称里。称都、邑、城,往往都是诸侯国,是指国称爵位。乡、里称不上国,只能加姓称爵位。例如老子之称,就是老姓加子爵,故称老子。

再从老子是周朝的守藏室之史来说,他是史官,为御史大夫,大夫有采(有食邑封地,也就是有爵位),按例称子,加姓氏以别之,老姓加子爵,故称老子。所以,老子之称的含义是姓氏加爵位,即老姓加子爵的意思。老子姓老不姓李。

3、老子姓李氏说法的由来

既然老子不姓李,为什么会有老子姓李氏这一说法呢?这还是因为老子姓老氏的缘故,并且还和老子故里的方言有关系。

我国古代称呼别人,根据被称呼人身份的不同,有称其“且字”者,有称其“正字”者。称其“且字”就是在被称呼人的“姓”或“字”之后,加上美称“甫”或“父”字;称其“正字”,则是在被称呼人的“字”之前,加上尊称如:官衔、职位、职务、爵位等。这个美称“甫”或“父”字,可以放在“字”之后,也可以放在“姓”之后。但是,不会放在名之后。因为,名是谦称,君父之前称名。例如:现在对别人的通称“先生”二字,用来称呼张良和诸葛亮。张良字子房,可以称他为张先生或子房先生,但是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