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帮助犯错的学生本来就是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

 庄子吴松柏阅读 2015-03-23

作为教师我们可能总爱站在自己的角度来评价学生:某某学生什么方面不足;某某学生哪个方面的能力欠缺;某某学生怎么那么不爱动脑筋------

也许我们的评价没有错误,因为学生犯这些错误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因为作为学生的他们正处于一个成长期,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总是不可避免地犯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失误,其实这是一件极为正常的事情。要不然学生就不能算是学生,或者说如果每个学生都是那么完美无缺,我们教师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这当然不可能存在。不过在我们每个教师的内心深处都有这样的想法:学生要尽可能听话,按照老师的意见行事,或者他们的行为尽可能符合教师的要求。因为这样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就可以省了很多的麻烦,因为这样教师可以把更多的精力与时间投入到他们认为更有价值的工作中去。

有些教师认为好像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就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好像学生犯错本身就是影响了教师的工作似的,有这样观点的教师在现实中还是不少的。因为在这些老师的心里分量最重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毕竟现实学校考评体系里考核教师的重要指标是学生的成绩高低,而老师如何尽心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如何让一个犯了错误的学生取得进步,往往不能从考试分数体现出来,况且即便老师付出很多的心血去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真的下定决心去改正,这样的案例尽管有一些,毕竟与学生取得学习成绩进步相比较不可同日而语。老师也是现实中的人,是人都有人类的弱点,偷懒,省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是不少人的想法,这些认为帮助犯错学生是影响自己的教学工作的老师,只能说明他们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师,他们顶多只能算是教书匠,因为他们对教育的理解具有很大的片面性,他们将教育只归结为教学、成绩。

这些老师为什么不能仔细想想:不少犯错误的学生如果我们当老师的能够俯下身子走进他们的心灵,将心比心,让他们感受教师的关心与爱,他们的表现又怎么可能老是不好呢?这些犯错误的孩子哪一个孩子是傻,是笨?他们的学业成绩差又哪几个不是因为不爱读书或者不喜欢任课教师?如果我们当老师的是发自内心地去关心这些犯错误的孩子,他们怎么可能无动于衷?他们又怎么可能不去深刻认识自己的不足?即便他们的自控力不好,他们又怎么可能不给那些给自己关心与鼓励的老师面子?

其实如果我们的教师不是简单地追求所谓的高分数,而是能够站在学生成长的角度来理解与关心学生,以真心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犯错的学生,再加上恰当的学习方法的引导与帮助,他们的学习成绩又怎么可能不会有进步?

教育与教学本身就不是矛盾的事情,教育与教学本身就是可以互相促进的事情,教学本来就是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帮助犯错的学生就是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