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性的本质:性善还是性恶?

 ccxx我问问A 2015-03-23

人性的本质:性善还是性恶?


 

    《三字经》认为,人之初,性本善。基督教认为,人性恶,所谓“原罪”;人生下来就是罪人,所以要“赎罪”。

    香港富人李嘉诚把香港社会的核心价值概括为法治和自由。我想这也没有错。很多很多的概念都没有错,而且看起来很美。然而,这些概念很难搭配起来。比如最近在香港发生的事情,到底是法治,还是自由呢?很难说的清楚。

    自由的核心,认为理性具有无限裁判能力,是一种理性万能论。它强调人类理性的一种超历史的对社会进行设计的能力,崇拜组织,崇拜人为建立的新社会新秩序。假定人有天赋的良善,即道德秉赋,以及智能秉赋,故而能铸造文明。天赋人权,指自然界生物普遍固有的权利,并不限由法律或信仰来赋予。极其推崇“天赋”“与生俱有”等东西的全能性,对人的理性有极高的信赖。“任何法律都有害,因为每项法律都侵犯自由。”

    法治是长期的经验积累的产物,是人类发展出的最明智的典范之一。长期的经验能够获得很多创见,由此所导致的法律上的裁决,往往是当事人的理性不能立刻看出其合理性之所在的,但从久远的效果而言,却是经受得住考验的。法治传统深信法治之下才可能有自由,法治主张有限国家,认为文明是通过试错的过程累积而成。

    文明的构造非常脆弱,必须依赖制度的力量来约束并导正人类的原始本能。这种制度并非人所设计,也非个人所能控制。制度正是适应协调社会上各种利益冲突而出现和成长的。保障生命、自由和财产的,并非天赋自由而是制度。经济学的一条重要原理就是: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而不同的制度安排会对一个人产生不同的激励,从而导致他产生不同的行为反应。制度对政策设计是重要的:制度的改变就是人们行为规则的改变,从而人们行为改变。

    关于人性,法治的传统比较接近基督教的观点,人人必有误且有罪恶。人性中最普遍的动力是“爱己”,人生而具有惰性、放纵、愚昧和浪费等天性,只是由于环境和制度的驱迫,他才去选择取舍,谨慎地运用各种方式去达到目标。法国的唯理派则对人性持天真的乐观态度,认定人有天赋的智能和善良,是一个运用理性的经济人。

    两种不同的思想反映到在经济学上,引出长期的争论,经济发展是靠市场还是靠政府?凯恩斯认为政府的干预能够在市场中扮演重要角色,可以减少不稳定性,克服经济危机,并改善预期;而海耶克却认为政府干预从长远看必将束缚经济发展并使经济形势越来越坏。

    凯恩斯创立的宏观经济学与弗洛伊德所创的精神分析法和爱因斯坦发现的相对论一起并称为二十世纪人类知识界的三大革命。

    一直到今天,当代世界包括中国,对政府的作用大,还是市场的作用大,争论并未结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