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一种思考叫成长……

 tuzididie 2015-03-24

    编者按

    “思”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意思是“想,考虑,动脑筋……”思字小篆从心,从囟。“囟”为脑门,代指人脑、思想、思维等;“心”为心脏、内心。古人认为,人体之精髓在脑,心则是一个人思考的器官。正如《说文·心部》的解释:“思,容也。”人生在世,每时每刻都离不开思考。对于孩子们来说,开启“脑洞”、学会思考,不仅能更深刻、更全面地认识世界以及我们身边的万事万物,而且,思考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哦……

    乌突突的铜镜为什么叫“难得糊涂”镜

    ■龙婉昭(18岁)

    恐怕没有女生不爱照镜子,我也不例外,我家里的镜子又亮又大,随身携带的小镜子同样锃亮。

    妈妈也爱照镜子,可她经常用的是一个用了近三十年仍然光亮如新的镜子,还有一面长把儿的铜镜,古色古香,边上还刻有花纹,似乎更适合当工艺品摆着。那面镜子乌突突的,和那面30岁的镜子对比鲜明。但妈妈似乎更爱那面铜镜。

    每每问及,妈妈总说,这铜镜叫难得糊涂,别看乌突突的,却有种朦胧美。 这镜子啊,就跟历史、人生一样。

    我不理解。镜子一定要明亮透彻,要不怎么叫镜子呢?要不铜镜怎么被淘汰了呢?还难得糊涂,还人生,哪跟哪啊!

    妈妈又在擦拭她的两面镜子,又在端详那面铜镜。我走过去拿过那面30多岁的镜子照,镜子里的自己明眸皓齿,镜子里的妈妈有了岁月的痕迹。我若有所悟,又拿过铜镜,昏昏暗暗的泛着光,照出的自己不甚清晰,照出的妈妈朦朦胧胧。

    我似乎明白了妈妈的意思。

    镜子明亮自然是好的,一面明镜不但可以照出美丑,更可以帮助一个人认识自己的不足,哪怕有一点点瑕疵也能照出。

    明镜也可喻人,刚直不阿的包公,清正廉洁的海瑞,不都是明镜一面吗?明镜高悬也是古往今来人们对公正廉洁的清官的期盼和赞誉。

    从古至今身边有人如明镜,都是每个朝代繁荣兴盛的时候。诸葛亮之于刘备,魏征、房玄龄之于李世民,刘墉之于乾隆都是如此……

    明镜,还可以时常审视自己的言行得失。照出不足,加以改正,就是进步,就是成长。对于我们而言,谁不想自己的朋友多为明镜呢?

    但是,也有句古话,水至清则无鱼。这是尽人皆知的道理。水过于清澈,鱼难以生存,这隐喻现实社会里,人太精明而过分苛察,就不能容人。这恐怕就是妈妈说的那面铜镜叫难得糊涂的缘由吧。

    明镜高悬固然需要,难得糊涂也未尝不可。铜镜虽昏,却也能完整地照出自己,只是对于细枝末节不妨忽略不计。难得糊涂,不是没有原则。是一种境界,一种控制能力。对自己一面明镜,对别人一面昏镜。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天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本文作者女,出生于1996年11月,现就读于北京市第二中学高三(9)班。

    脑袋里的“虫”是怎么来的

    ■王楚笛(11岁)

    看展览,有这样一幅漫画令我感慨万千。图中,一个伐木工人,拿着闪着寒光的斧头,正奋力地砍着树林里的一棵树。一只小小的啄木鸟站在伐木工人的肩上,盯着他那像榆木似的大脑袋,愤怒地啄着,它还不停地喃喃自语:“这段木头里一定有虫……”

    看完这幅图,有的同学微微一笑,还有的同学只是沉默不语,而一股愤怒却涌上我的心头,但同时,我感到的更多的是一丝可悲:这些砍木头的伐木工人为什么只能看到那不值一提的金钱?为什么他们就不能为保护环境而出力?我们刚学完一篇课文,课文中的老人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绿化环境,可是这些伐木工人们却将葱郁的树林破坏,让许多弱小的动物没有了家园。是,伐木工人的脑子里的确住了一只“虫”,而那只虫子的名字,就叫做贪婪。这只虫子本身不大,可力量大得惊人。它控制着人们的思想,逐渐将他们的思想吞没,最后留下的,只有欲望和金钱……

    但是,这些可悲的伐木工人不知道,他们砍毁了树木,便会让雾霾、沙尘暴等自然灾害有机可乘,更导致土地沙化等现象更加严重,让我们那原本慈祥、美丽的地球母亲变得如此憔悴、破烂不堪。人类啊,你们知不知道,你们破坏的可不只是那原本葱翠、茂盛的森林,而是你我赖以生存的地球妈妈啊!

    本文作者女,出生于2003年5月,现就读于崇文小学六年级(4)班。

    青铜器向我们诉说着什么

    ■刘宜睿(12岁)

    从夏商周,到春秋战国,直至秦皇汉武;从祭祀的礼器,到生活中的各种用品,甚至世界上最早的蒸锅和冰箱,一尊尊青铜器凝结着久远的历史记忆,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后母戊鼎,四羊方尊,子龙鼎……无数古老的青铜器静静地立在展柜中,无声地回应着我们敬仰的目光和意想不到的惊愕。一件件古老的青铜器,精美的花纹透出一种粗犷且恰到好处的沧桑,绝妙的设计让我们不由得感叹先民的创造力,虽然这些青铜器早已远离了人们的生活,但它们却作为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代代相传。

    青铜器在先民的心中,早已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没有了青铜器,生活都受到影响,祭祀的效果会大打折扣,饭食不会可口,就连醇香四溢的酒,也似乎没有了滋味,青铜器在他们的心中,似乎早就不是一种器具,而是一种智慧的象征和创造力的舞台。而在现代人的眼里,青铜器还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青铜器内雕刻的铭文,让当时的文化变得历历在目……青铜器的价值不可估量,源于它的古老,也源于它的文化底蕴深厚!

    青铜低语,告诉我们中国历史的久远:过去,从大禹到夏桀,从商汤至商纣,从武王到幽王,从春秋五霸到战国七雄,一直到秦皇汉武盛世,青铜器一直默默凝望着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的拼搏;今天,它向我们讲述着久远的故事,诉说古老的传奇;将来,千百年之后,不知道这些青铜器又将为后人诠释我们的哪些故事?

    本文作者女,出生于2002年4月,现就读于清华附中永丰学校初一(6)班。

    “美”字

    意味着什么

    ■高艺恒(13岁)

    那是一个上午,我走在去往少年宫的路上。想到要去弹钢琴,还可以跟小伙伴们玩,我的心情格外高兴,我一边哼着歌,一边又蹦又跳。到了公交车站,我才静下来,站在那里等车。这时,我感到一个人在拍我的肩膀,我回过头去,一位男士站在我身后,那个人拿着一本书,上面写满英文。他穿着一件土黄色衬衫,外面凌乱地披着一件灰色的破旧的外套。他用手指指着上面的一行字,口中说着什么。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明白他的意思:原来他是一个外国人,来到中国旅游,书上面写的是他要去游玩的地方——景山公园,他想问我是不是在这里坐车。哎,巧了。少年宫离景山公园很近,中间只隔一站地,我上完课也经常去那里爬山、游玩。于是我点了点头,说了一句:“Yes!”那位外国人很高兴似的,礼貌地回了一句:“Thank you!”我也很开心能够帮助他。

    上了车,我就开始犯困,于是,我就闭眼睡了一会儿。这一觉睡得真是刚刚好,到了我要下车的那站,我正好醒来,于是匆忙跑下了车。啊?!我的背包呢?我着急地原地打转,几乎要跳起来了。怪不得我觉得身轻如燕?包里有我的书、钥匙,还有钱啊!我上哪去找那辆公交车啊!就在我心急火燎的时候,我似乎听见有人在叫我。咦?那不是那位外国人吗?只见他喊着"Wait"小跑过来,手上好像还拿着一个东西……是我的背包!我还没有反应过来,他已经跑到了我的面前。他气喘吁吁的,把背包递到我手里。他用英文和手势尽量地说得让我明白:原来,我醒来以后,没有拿背包就下了车,他刚想追上来,车门就关上了。坐到下一站,他又怕来不及,于是干脆跑了过来。听了这些,我非常感动。他虽然是外国人,但是他对我们中国人也是那么的诚实、友善。我想,他这么做绝不仅仅是因为礼尚往来,这里面更蕴含了他更高贵的品质——心灵美。就在我跟他道谢后准备离去的时候,他用他那不标准的口音说了一句中文:“注意安全,再见。”我回过头,又仔细地看了看他,他穿着一件土黄色衬衫,外面凌乱地披着一件灰色的破旧外套。可是他看起来并不难看。没错,是心灵的美好让这位外国人变美了。

    本文作者女,出生于2001年11月,现就读于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分校初二(2)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