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程建钢:国人对“慕课”认识的六大误区

 图书馆的狮子 2015-03-24

  记者:MOOCs对高等教育的变革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程建钢:首先,高等院校可以借助MOOCs真正推进混合教学改革。MOOCs已经进一步使得传统大学认识到在线学习的优势和重要性,深入理解了Bricks(砖块)与Clicks(鼠标)深度融合是高等教育的未来,所以,要抓好这一良好的机遇,在理论体系、技术体系和组织体系等全方位、深度推进包括面向课程层面、专业层面和学校层面的系统化的混合教学改革。

  其次,应借鉴MOOCs重构开放教育体系,明确高等教育职能,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基于互联网的社会生态圈已经形成,高等教育踏入到了互联网生态圈之中,并与工作职业生态圈融为一体,工作目标即是学习目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教育委员会发表的《学习:财富蕴藏其中》指出:“人类社会正在转型,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是唯一的答案,所有的大学都应该开放办学,推行开放教育”。因此,可以借鉴xMOOC在高等教育运作模式方面的探索经验,传统的品牌高校、地方高校、开放大学以及相关企业等多方参与并找准各自的生态位,重构开放教育体系,优化生态链,并要未雨绸缪,制定自己的应对之策。

  最后,促使高等院校进一步基于信息技术、传播科技与学习科学的成果,不断优化面授教育与在线教育的课程设计,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汇聚多方资本和技术资源,强化高等院校面向社会的服务功能,走国际化合作办学的道路,从而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否则,不进则退,终将被淘汰。

  误区六:高校无需跟风签约国外慕课平台中国应当打造具有自主创新的慕课系统

  记者:国内四所知名高校与美国两个MOOCs平台签约并发布了一批中文课程,据说还有一些学校计划跟进。对这种发展趋势您有什么看法?

  程建钢:国内四所大学签约了两个美国MOOCs平台,具有一定的标志意义,不仅在国际MOOCs热潮中有我们中国大学的位置,而且可以提高这些高校的国际影响力,但从长远发展看,我认为非长久之计,因为我国在教育科研网建设、远程教育办学和网络教学实践方面已经具有一定基础和优势,另外面对人口众多,且在基础教育、职业与成人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和社区教育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地区差距和数字鸿沟的具体国情,此外还有我国接入国际互联网的流量计费问题等因素,我觉得借鉴我国高铁发展之路可能更为合适,也就是系统地构建具有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的在线教育系统。所以,2013年9月以前我曾呼吁,签约有必要,再签要谨慎,但今天我想说,无需再签了。

  记者:那对于发展我们自己的MOOCs,您有什么建议?

  程建钢:首先,在认识和理解层面,我们要肯定MOOCs的战略意义,从“形而上”去认识MOOCs,但是要充分借鉴国内外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发展完善MOOCs。在当前方方面面热议或实践MOOCs之际,建议教育管理部门尽快组织专门研究小组,系统研究MOOCs与在线教育,对上、对下、对领域内、对领域外讲清楚。进一步组建专家组,制定国家战略层面上的基于cMOOC思想的在线教育规划与相应的顶层设计,分类指导不同地区和不同办学类型又好又快地开展在线教育。要吸取国家精品课程建设10年来在共建共享实效上不尽人意、三年前大规模录制的视频公开课效果不是很理想的经验教训。值得指出的是,教育信息化和远程教育领域内的专家要抓住难得的机遇,积极参与并勇于讲真话,避免再出现“专家”扮演事后诸葛亮。

  其次,在实践层面,大家知道在线教育从整体来讲有六大核心要素:网络环境、教学平台、网络课程、资源库(中心)、应用服务、评价认证与质量保证等,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路”、“车”、“货”、“库”、“用”和“评”6个方面,是有机的整体而不是仅仅把课程发布到网上。2013年下半年,美国的MOOCs平台已经开始着手专业建设、学分认证和学位授予问题,英国政府直接把英国排名前21名院校的MOOCs课程统一搭建在英国开放大学的Futurelearn(未来学习)平台上,这些都表明MOOCs正在开始回归开放远程教育路径。所以,应该从在线教育的6个核心要素寻求创新发展。如针对网络环境问题,需要促使互联网运营商提高网速和克服计费偏高的问题;针对教学平台,鼓励企业和高校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统平台,尽量避免使用或购买国外平台;针对网络课程,建设一批具有cMOOC优点的高质量网络课程;针对资源库,建议政府搭台,企业参与,学校加盟,构建若干个不同办学门类的国家级资源中心;针对应用服务,建议对于校内教学开展混合教学改革,对于校外教学加速开发与共享,完善在线教育支持服务体系;针对评价与认证,既要发挥体制内高校和教育管理部门的作用,也要引入第三方评价与认证机构参与。另外,不能运动式地为MOOCs而部署开展工作,要与教育部正在实施的“三通两平台”项目有机结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