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字系列讲座——(二)所谓的“拼音化是一种进化的历程”,“实际上根本没这回事儿”

 东方竹马 2015-03-25

法国著名哲学家、解构主义代表人物德里达19302004针对文字拼音化的问题说∶许多人以为拼音化是一种进化的历程,没有文字能摆脱此一进程,可是实际上根本没这回事儿。因为连所谓“拼音”这个概念都是虚构的。他说∶由于结构上或本质上的原因,纯表音文字是不可能的。(德里达《论文字学》第三章第三节,1999上海译文出版社,汪堂家译


迄今为止,世界文字的发展史实是:拼音文字与表意文字是各自独立发展的。没有任何历史证据证明各种拼音文字是由各种象形的表意文字发展来的。考察一下拼音文字的出现与使用情况,不难发现,印度文字一下子从“原始”跳入到“最高级的字母阶段”,是因为古印度文明的突然毁灭。苏美尔楔形文字与埃及圣书字的断层,也都是因为其文化毁灭所致;而使用拼音文字的民族占据了他们的故地,才造成这些地区的文字由古典时期“进化”到字母时期的假相。至于后来的拉丁字母(拼音文字)的推广,则是使用拉丁字母(拼音文字)的欧洲殖民者的全球扩张所致。这些,都不是什么文字本身的进化规律。


一种语言文字的国际认同度,主要取决于使用该语言人群的国际影响力。如古代中东黄种人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后来欧洲的希腊语希腊文、拉丁语拉丁文,古代东方的古印度语梵文、汉语汉字,再后来的法国大革命后到二战前的法语法文、二战以来的英语英文,都是因为其使用民族的强大而产生了巨大持久的国际性影响。


所以,表意文字与拼音文字,完全是独立产生、并立发展的两种文字系统,它们之间不存在承续关系。


(刘冰清编辑制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