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G-webinar精选|小梁消融术之文献与答疑

 易孜 2015-03-26


2月10日我们邀请北京大学眼科中心张纯教授做客G–Webinar网络视频讲课平台,本次讲课主题是最新青光眼手术小梁消融术Trabectome临床应用,实时上线人数达到400余人。我们将分篇介绍这次讲座的精采内容,请持续关注!


以下为张纯教授手术视频,小梁消融术适应症为开角型青光眼,该患者手术目的就是为减少服药种类。



下面为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文献总结。第一篇文献为小梁消融术10年病例总结,随访时间长达90个月。病例数量达4659例。



下图左图中红色线条为术前眼压均值,在23mmHg左右,术后在90个月随访时间内眼压保持在正常范围以内,大约均值在17mmHg左右;右图蓝色基线为术前降眼压要服药种类均值,大约在2.5种以上,下面曲线为术后服药种类,可见随访时间内,服药种类逐渐降低,最后在1.2种左右。


以下为生存曲线即成功率统计,成功标准为随访时间内眼压在21mmHg以下,眼压比术前降低20%以上,随访期内没有进行二次青光眼手术。单独小梁消融术病例成功率为56%,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成功率达85%。



第二篇文献对比小梁消融术联合白内障和单独白内障手术,单独白内障手术成功率为45%,小梁消融术结合白内障成功率为80%。



第三篇文献比较小梁消融术联合白内障和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前者术后降眼压效果大约为40%,后者效果更显著,眼压水平明显更低。



服药种类对比同样是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效果明显要好。



但是最后手术成功率的对比却是小梁消融术联合白内障较好,原因是小梁切除术患者因术后瘢痕形成等并发症导致复发率较高而不得不进行二次青光眼手术。这也体现了小梁消融术的独特价值,即手术损伤小,辅助作用小,手术疗效维持时间更长。



第四篇文献比较小梁消融术治疗原发性开青和继发性开青的疗效。可以看出小梁消融术对于原发性开青效果肯定,同时对于不同类型的继发性开青也有不同程度的疗效,都达到了一定程度的降眼压和减少服药种类的效果。



第五篇文献为北京大学眼科中心手术效果观察。其中17例为单独小梁消融术,降眼压和服药种类都达到了预期效果,随访12个月时间内100%无二次青光眼手术。


另有7例为小梁切除术后复发行小梁消融术,也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同时在所有手术患者中并发症基本没有,仅有少量术中出血。



小梁消融术手术适应症为开青服药患者有减少服药种类需求,或者SLT激光之后复发患者,或者小梁切除术复发患者。同时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即可起到更好的降眼压效果和减少服药种类效果,又可解决白内障问题。未来也可能会和降眼压一样成为开青一线治疗方式。



小梁消融术手术简单,学习曲线较短。下图为小梁消融术wet lab用上下反置并固定好的角膜缘组织,该组织含有完整的角膜,小梁网以及部分巩膜结构,其中深色条带即为小梁网。



下图为wet lab手术过程,可以体验小梁消融过程,体验手柄尖端在Schlemm’s管内移行的感觉,可以通过牵拉小梁网确认手柄尖端在小梁网内。移行过程中,尖端后即为白色条带,为消融后的小梁网。小梁消融术整个手术非常简单,大约5分钟即可完成。



课后答疑:


Q:手术能量,是否会瘢痕化?


A:0.7w电量,小梁网气化掉,不会瘢痕化。手术原理为内引流,无滤过泡形成。


Q:手术要点?


A:在房角镜下找到房角;手柄尖端先轻压小梁网再开始消融;滑动过程中同时脚踏控制消融能量


Q:适应症?


A:原发性开青及多种继发性开青


Q:消融范围和手术效果有关吗?


A:文献报道比较60度和180度范围,没有明显差异。实际上手术后暴露了Schlemm’管,Schlemm’s管是360度环形相通的结构,房水即可通过环形Schlemm’s管,进入集液管。


Q:术前眼压要求?


A:无要求,40-50mmHg都可进行手术。


Q:患者选择?


A:眼压在服药种类达到极限情况下眼压都无法很好控制的患者,可以选择小梁消融术在服药种类极限范围内,达到降低眼压效果。


Q:上下方小梁网去除范围?


A:小梁网从上到下全部去除,全部暴露Schlemm’s管。


Q:手术中缩瞳?


A:手术中需点毛果芸香碱缩瞳,防止损坏晶体,房角更开放。


【视频在线】如欲观看或重温此次讲座,欢迎登陆高视远望公司网站(www.gvchina.com) G-webinar栏目“往期视频”,精彩皆收录!


本图文为“高视远望G-webinar”原创编写,

欢迎转载,请标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