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隔药艾灸神效(闭经痛经病例)

 负鹏载舟 2015-03-26

隔药艾灸神效(闭经 痛经病例)_中医白亚鸿_新浪博客

(2012-04-19 17:26:15)
分类: 个人病案

    艾灸在远古时期就被人们认识,并用其治病保健。早在三千年前,聪明的中国人就发现了艾草用作灸的原料最为适宜,能宣理气血,温中逐冷,除湿开郁,生肌安胎,利阴气,暖子宫,杀蛔虫,灸百病,能通十二经气血,能回垂绝之元阳。用于内服治宫寒不孕,行经腹痛,崩漏带下。外用能灸治百病,强壮元阳,温通经脉,驱风散寒,舒筋活络,回阳救逆。

   在古文献记载最早《黄帝内经.灵枢经》:“针所不为,灸之所宜;阴阳俱虚,火自当之;经陷下者,火则当之;经络坚紧,火所治之,陷下则灸之;经满络虚刺阴灸阳。”《素问·异法方宜论》曰:“北方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

   《医学入门》记载;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孟子》曰.七年之疾.当求三年之艾。 晋代《范东阳杂病方》中有灸法防霍乱使人“终无死忧”的记载,扁鹊心书》曰:“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外台秘要》:“三里养先后天之气,灸三里可使元气不衰,故称长寿之灸。”唐代孙思邈是艾灸“治未病”的积极倡导者,他指出“膏肓灸无所不治”,“此灸讫,令人阳气康盛”。明代的《针灸聚英》也说“无病而先针灸曰逆,逆,未至而迎之也。”意指病未至灸之。清代《针灸逢源》云:“瘟疫六七日不解,以致热入血室,发黄,身如烟熏,目如金色,口燥而热结,砭刺曲池出恶血,或用锋针刺肘中曲泽之大络,使邪毒随恶血而出,极效。”清代《太乙离火感应神针》灸气海穴,治疗“凝滞若痞,山岚瘴疠

   现代科学证实,艾灸燃烧时产生的热量,是一种十分有效并适应于机体治疗的物理因子红外线。艾灸在燃烧时产生的辐射能谱是红外线,且近红外线占主要成分。而艾灸施于穴位,其近红外辐射具有较高的穿透能力,可通过经络系统,更好地将能量送至病灶而起作用,在近红外线的辐射刺激下,也能够激发人体本有的一种特殊的物质——“免疫激活素”。

  这种免疫激活素具有免疫和调节的作用,它能够有效的调节女性的荷尔蒙和雌性激素的分泌,能够增强卵巢的功能,消除和改善女性的痛经、闭经、性冷淡、不孕症等等。也能够有效的调节男性的荷尔蒙和雄性激素的分泌,能够有效的消除男性的阳痿、遗精、早泄等疾病。中医艾灸疗法可起到无病防病有病治疗的功效

 

   在经过古代的经验和现代科学证实艾灸在治疗 /保健方面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在多年的实践及老师的指导下我对艾灸也是有了自己的一些见解,以艾灸为主,配合针灸,中药,刺血对疾病有更好的疗效。以下为这几年隔药灸病案,效果显著,共其参考。

 

病例 1:

    闭经

     张某 女  35岁

      主诉:闭经八年,八年前一直正常,后因工作压力大,饮食不良,后体胖,慢慢月经不按时来,一开始没上心,近三年婚后才注意严重,吃西药,中药一年半不见好。

      现:体胖82公斤/161厘米,腰酸乏力,舌暗有於点,脉沉涩。

     辩证:气带血瘀,痰湿壅阻。

     治法:补血温肾,化痰逐於。

     取穴:气海 关元 天枢 归来 蠡沟 血海 三阴交 肾俞留针30分

     艾灸:用干姜 附子黄酒成饼灸气海 关元 神阙,肾俞。

     茶饮;月季花。

     治疗三月后月经正常。一年后访月经正常。

 

 病例 2 ;

     痛经

     周某  女   25  学生

     主诉:14岁初潮正常,18岁后来经第1——3天腹痛难忍,腰骶部剧烈甚至昏厥,7年来每到行经必卧床三日,,非常痛苦,月经周期基本正常,血色紫有块,行经7天。体瘦面无光色,舌薄白,脉玄。

      辩证:气血亏虚,

      治法:经前理气,经期活血,经后补虚。

      取穴;关元 合谷 三阴交为主 。气海 归来 肾俞 足三里 太冲。

      艾灸:生姜 附子 艾叶和好涂脐 关元 归来 肾俞灸,并让在家里灸三阴交 足三里 关元。

      茶饮;生姜 红枣 艾叶 泡红茶,快来经前5天喝。

       经前后5天左右治疗频率多一些。三月后基本不在疼痛难忍,面色有红润。

    

   隔药艾灸神效(闭经 <wbr>痛经病例)隔药艾灸神效(闭经 <wbr>痛经病例)隔药艾灸神效(闭经 <wbr>痛经病例) 病例来源:兆麟堂白亚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