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惑 | 为什么很多农场主都赚不了钱?

 那山_那水 2015-03-28


种田大户的赚钱问题,不仅是农民的问题,也是整个农业产业链的问题,这其实给农资企业和商业机构提供了机会,谁能提供服务让他们赚钱,谁就能够在种田大户时代获得领先优势。

我们在农村调研时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几十至几亩的种田大户基本上是赚钱的,但上千或上万亩的种田大户,很多并不赚钱。我们很奇怪,既然普通农户都能赚钱,按照规模经济的概念,农户的规模越大,应该越赚钱,为什么很多大户反而不赚钱了呢?

在与农资行业的人交往中,有些人也在困惑这个问题。有些种田大户享受着国家补贴,但种田的亏损超过了国家补贴。

种植经济作物有大年、小年的概念,小年不赚钱很正常,大田作物应该没有大年小年的问题,粮价也比较稳定,一定有其它原因影响着农民的收入。


经过我们了解,发现大户不赚钱大致有两方面的原因:

商业资本进入农业,很多不赚钱

现在的种田大户大致有三类人,一是种田能手发展成种田大户,规模一般在几十或几百亩。这类人有丰富的种植经验,规模扩大在正常的能力之内,赚钱不是问题;另一类是商业资本进入农业,他们本身对种植不熟悉,看好的不是农业的现在,而是农业的未来。这类一般不亲自参与管理,而是委托其它人代为管理。农业领域的“职业经理人”或“委托人”还是个新鲜事物,不赚钱也很正常;第三类大户志不在农业,看中的是国家对农业的补贴政策,没有在地上下功夫,把功夫下在跑关系、跑政策上,这类大户不赚钱也属政策。


种田大户不会当“大户”

种田大户并没有学会如何当大户。种植面积扩大了,小家经济的经营方式并没有变化。

中国农户的平均耕地面积目前只有7.5亩,属于家庭农业。家庭农业的种植方式,农民“自我雇佣”,没人给自己发工资。所谓的收入,其实不过是自己的“功夫钱”。如果按照严格的财务制度,扣除农民个人的收入后,农民是没有利润的。

种植面积扩大后,家庭劳动力已经不够了,要么雇工,要么用机械规模人工。无论那种方式,都需要付出成本。所以,种植规模较小,除了农资成本是显性成本外,其它成本是隐性成本。当种植面积扩大后,原来的隐性成本变成了显性成本。

根据有关资料,2012年,中国有家庭农场87.5万户,经营耕地1.76亿亩,是全国承包农户平均耕地面积7.5亩的27倍(200亩左右)。平均每个家庭农场有劳动力6人,其中家庭成员4.33人,长期雇工1.68人。

一般来说,100亩以下可以基本不请雇工,或短期雇工。如果超过这个面积,除了使用机械外,是一定要请雇工的。这意味着,种植规模越大,显性成本的比例越大。

雇工耕种的精细化程度一般赶不上自己种地,如果再加上管理不善,规模化种植的收益不一定很高。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大户”?

规模化种植的显性成本增加,这点无法回避。那么,规模化种植怎么才能提高收益率呢?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怎么当种田大户的问题。

家庭农业与家庭农场,除了规模上的区别外,最重要的区别是什么呢?我认为是生产与经营的区别。家庭农业,平均只有7.5亩耕地,农民是农业生产者。家庭农场,平均耕地面积200亩甚至更多,农民除了是生产者,更重要的是经营者。中国农民,主要扮演生产者角色。美国农场主,主要扮演经营者角色。

农民作为生产者,获得的是自己的“苦力钱”、“功夫钱”;种田大户作为经营者,除了作为生产者的收入外,还有经营的收益。比如,过去农民的粮食基本上被“二道贩子”收购了,农民是生产者,“二道贩子”是经营者。在规模很小的情况下,这是不得已的做法。当种植规模扩大后,农民就要成为经营者。


从小户到大户,除了种植规模扩大外,我认为还有五个方面的变化:

|心态的变化

过去靠省钱增收,现在要算投入产出比。比如购买农资,原来一袋化肥便宜10元钱,可能减产100斤。现在多花20元钱,可能增收200斤。以前农民购买农资过程中有很强烈的“贪便宜心理”,我们调查大约占40左右。真正具备投入产出意识的只有20%左右。

|种植方式的变化

以水稻育秧为例,原来家家搞育秧,现在有了育秧专业户,种植方式开始分工了。种田大户的土地平整后,使用机械的效率会提高。比如,由于人力成本提高,种肥同播得到推广,缓控释肥虽然价格稍高,但不施追肥可以省一遍工,种肥同播还可以省一遍工。

|成本结构发生了变化

美国农业成本,排第一位的是机械。中国农业成本,原来排第一位的是化肥(排除劳动力的隐性成本)。未来农业机械的劳动力的成本都会提高,农资的比例则会下降。2012年农业机械化率已经达到57%,目前仍然在以3.3%的速度递增,10年后就会达到90%。

|经营方式发生了变化

首先是种什么的问题,大田作物作为中国的战略物资,价格是相对稳定的,但经济作物就不同了,如果信息不灵,跟风化种植的话,有可能总是在高价时种植,低价时销售。其次是种植结构问题。如果要雇工,就要尽可能确保四季作物的均衡,否则,劳动力成本就难以分摊。第三是如何与上游农资供货商合作的问题,上游供货方是否有技术、信息、服务能力与优势,如何通过规模获得的地位获取更大的利润。第四是粮食经营问题,“农超对接”既能了解信息,又能减少商业环节。

|利润来源的多样化

除了生产收入外,种田大户还可以获得规模利润,基于规模所产生的上游成本的降低和下游收入的增加。

中国的种田大户产生的速度比较快,但服务于种植大户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跟进速度比较慢。在传统的体系中出现的种田大户,还需要一段时间才会学会怎么做种田大户,社会化服务体系也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调整过来。


如何提升中小农场的盈利设计能力?

|盈利设计能力很重要

农场为什么一定要靠农产品赚钱?农产品为什么一定要赚钱?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家耳熟能详的两个案例:

案例一、小米的逻辑

小米手机基本上是成本价出售也就是“硬件免费的逻辑”,小米为什么一定要靠手机赚钱?这太颠覆了,做手机的不靠手机赚钱靠什么赚钱?手机只是小米传播小米文化的介质,是不赚钱的,当时小米刚推出的时候很多手机大佬都不看好,小样,看你能支持多久。小米做的是一个生态圈,当小米的手机发行量有几千万部的时候,也就拥有几千万的“米粉”,拥有上百万的“忠诚”粉丝。那么软件商愿意付费、广告商愿意付费、风投愿意付费……愿意付费的大把大把,随着粉丝数量级的增加,小米也在不断扩充硬件直到智能终端走向大数据这条康庄大道,那等着付钱的就更多了。

案例二、360的逻辑

360永久免费,晕,搞杀毒的不靠杀毒软件赚钱还免费?小子,你能玩多久?当时360做免费时瑞星们都不屑,也很排斥,你把杀毒行业的人得罪光了在这个行业怎么混?其实瑞星们真的不懂我们用户的心,读大学的时候我从来都是下载破解版的免费杀毒软件,从来都是反感流氓软件,360读懂了我们成功逆袭。360做的也是生态圈,当有几亿人使用时总有千把万人愿意买些增值服务吧,第三方软件愿意付费吧(排名也需要付费吧),广告商愿意付费吧,风投愿意付费吧…….


农产品为什么很难赚钱?

农产品的属性是什么?农产品是解决人生存需要的产品,是人最基本的需求,农产品价格普遍太高就剥夺很多人生存的权利,所以农产品是具备生命属性的。部分发达国家对于贫穷公民都是免费发放食品的,生存权是人最起码的权利。因此农产品本身不赚钱是很正常的。



农场有什么?

目前大部分农场主只停留在我们农场只有好的农产品,这就需要来看看农场有什么?

第一:有土地(平面的价值)。

第二:有空间(空间的价值)。

第三:有生产劳动(过程的价值)。

第四:有万物的生长(时间的价值)。

第五:有农产品(产品的价值)。

第六:有产品的再加工(产品的价值)。

第七:有人(服务的价值)。

第八:有合作伙伴(合作的价值)。

第九:有从事农业的朋友(合作的价值)。

第十:有游客和爱好者(人流的价值)。

第十一:原产地(稀有的价值)。

第十二:政策的支持(国家的支持价值),等等只要想还可以细分出很多价值。



那农场如何盈利?

一:实现土地的增值,这很多朋友们不屑,这不就是房地产的做法吗?是的,就是房地产的做法,用土地的增值来补贴农产品的低价这不是件好事吗。

二:实现空间的增值,中小农场如何利用移动社交媒体聚合人气?实现持续盈利?两点:一是生意,二是生活。

三:实现过程的价值,大家会忽视自己生产过程的价值,那么建议大家看看张艺谋的《印像》系列,不就是过程价值的艺术化吗?光门票一年就好几个亿。

四:万物生长的价值,这是什么?万物成长是多么神奇,这不是活生生的教育产品和体验产品吗?

五:人,情感的建立,农场和用户情感的维系,这是最大的价值。

六:合作伙伴,产业链合作的价值。

七:从事农业的朋友,联盟的价值,一个农场生产的产品系列有限,一个农场的体验价值有限,联合起来对于用户而言就是无限的价值。

八:游客和爱好者,有人流的地方就能带来商业和广告价值。


价值的多样化才能更好的实现自己的理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