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金融十大青年书法家”

 杨关桥 2015-03-30


肖慧,一九七八年生,浙江绍兴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金融书法家协会理事,兰亭书会副秘书长,中国银行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绍兴市书法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副秘书长。


提名理由:

肖慧书法根基北碑,在此基础上又追踪汉碑,着眼甚高,对《龙门二十品》《张猛龙碑》《云峰山刻石》及《张迁碑》《礼器碑》《天发神谶碑》等下过大量功夫,体悟笔法之妙,含而化之。对结体、笔法把握较好,方峻与圆浑并重,聚锋与铺毫兼施,求老辣之质,刀切般的点画中寓含笔意。充分运用多种魏碑经典元素,作品整体气息的厚重和统一,融合汉隶、行草等元素,使得魏碑写得厚而古,雄而柔,方而圆,静而动亦不失魏碑古拙、含蓄的意趣。



肖慧书法评论

白 砥/文


去年秋天,在杭州西湖美术馆孙伯翔先生书法展上碰到肖慧,我对他说:什么时候你来杭州做个展览,让大家见识一下你的魏碑书法。今年3月我回绍兴的一个晚上,肖慧过来告诉我准备做这个展览,告诉我时间、场馆等情况,并让我为展览作品集写篇文字。

绍兴是越文化发源地,历代书风鼎盛。自东晋王羲之在此写下《兰亭序》以来,名家辈出,其中赵之谦、陶濬宣、徐生翁是近现代的碑学大家。赵之谦由颜入魏,酣畅儒雅;陶濬宣善书魏体,宽博结实;徐生翁碑帖结合,天真古拙。继之,目前绍兴老一辈沈定庵先生,年轻一代何来胜君也承碑学一脉,以隶书为书坛瞩目。由此来看,绍兴历史上不仅有以“二王”为代表的帖学宗师,也是碑学书法重镇集结之地。肖慧君崇尚碑学,以魏碑面目在书坛崭露头角与此不无关系。




碑学和帖学是书法史上两大流派。清中季阮元提出“北碑南帖”之说,力倡碑学,经包世臣和康有为的尽力鼓吹,至晚清民国,碑学巍然成风。其间出现了邓石如、伊秉绶、何绍基、赵之谦、康有为、于右任等大家,这些碑学书家借古开今的创造意识,使近现代书法生机勃勃,异彩纷呈。然而,尽管碑学已有着两百年的探索实践,古代碑刻所蕴藏的丰富资源及美学元素直到现在,还未被充分认识与挖掘,这就需要有志于碑学学习与探索者的努力开拓与挖掘。

肖慧出生在绍兴农村,90年代初受乡贤钱彰武先生启蒙,勤奋好学。初以唐楷入门,后曾以写苏轼行书脱颖而出,多次在全国、全省各种展览中获奖、入展。10余年前经过反复思考与实践,他逐渐将自己的创作理想由帖转碑,主攻魏碑。肖慧本职从事金融业,所有学书创作的时间全凭工作之余。但他多年来临池不缀,也常常出门求教于名师大家,可以算得上极其勤奋,对于一个不在专业岗位的作者而言实是难能可贵。



魏碑是书法史上由隶入楷的一种过渡字体,有些隶意较重,有些楷则已很明确。以北魏时期碑刻最具影响,故亦称“北碑”。不少人看魏碑往往只见其方笔,但其实魏碑笔法十分丰富,除方笔之外,圆笔也见不少,而其运笔中旋、捻、提、按、挫、顿、转、平铺、反绞这些笔法也多有运用。毛笔写碑,必须还原笔之特性,所谓“透过刀锋看笔锋”即是此理。赵之谦当初弃颜而就碑,一开始亦板滞,及至“见郑僖伯所书碑,始悟卷锋。见张宛邻书,始悟转折。见邓山人真迹百余种,始悟顿挫。然总不解‘龙跳虎卧’四字,及阎研香来,观其作字,乃大悟横竖波磔诸法。”可见,卷锋、转折、顿挫及至波磔诸法,赵之谦也经历了一个笔法的完善过程。肖慧书法根基北碑,在此基础上又追踪汉碑,着眼甚高,对《龙门二十品》、《张猛龙碑》、《云峰山刻石》及《张迁碑》、《礼器碑》、《天发神谶碑》等下过大量功夫,体悟笔法之妙,含而化之。其方峻与圆浑并重,聚锋与铺毫兼施,求老辣之质,刀切般的点画中寓含笔意。




学古的目的不是为复古,而是要充分借鉴古法技巧,表达自己的审美理想。肖慧在勤奋、执着地学古的同时,更需要善于化古及融会贯通的能力。就现阶段而言肖慧作品有着对北碑元素很好的把握能力,并在当今年轻一代书家中引人注目。若能更多关注清代以来碑学书家的成功范例,在碑学阵营中独树一帜,甚或能在碑帖融合上再作探索,则书路眼界会更开阔。

2014年夏初于杭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