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是教师】赛课,究竟是成就还是毁了教师的教育理想?

 文渊论教 2015-03-31

感谢您关注中国教育报官方微信!如果您尚未关注,请点击标题下方的“中国教育报”关注我们


前不久,中国教育报微信推送了“赛课,究竟给老师带来了什么,提升还是折腾?”的文章,聚焦中小学盛行的课堂教学比赛,引起了广大教师的热烈讨论。很多教师在后台留言,阐发自己对赛课的看法。有些老师表示,赛课对自己有很多提升,也有老师表示,赛课尤其是获奖虽然光鲜,却也让自己身心俱疲。这不,你看看小A老师的赛课经历,这赛课还真不是个轻松活。

作为省里的唯一代表小A老师参加了全国某学科教学比赛,为了给自己、给学校、给省里的专家和领导,交一份“完美”答卷,从前期的借班上课、课前铺垫到中期的专家团队轮流指导,再到后期的各种准备,小A老师的一节课硬是准备了一个学期。他说对于赛课最大的感悟是“把课堂当做竞技场是对教师智慧和创造最赤裸裸的挑战”。小A老师表示,为了这次赛课,他两个月没见过班上的孩子,辗转各校试讲26次,把自己的教学工作停下来一心准备赛课,光是一堂课的费用就已经超过万元。终于,在种种压力下,小A老师在比赛前情绪崩溃,失声痛哭。

赛课,to be or not to be?声势浩大、外表光鲜的赛课究竟是成就了教师的教育理想,还是将之毁之一旦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老师们是怎么说的吧。

赛课是如何毁了我的教育理想的

赛课不是“家常课”

来自全国各地的选手,无一例外都不用粉笔书写,取而代之的是在黑板上贴字条。老师们呈现的PPT课件,其精美和高超的程度,堪比中央电教馆作品。在这种环境下,老师们以高水平操纵着一堂高质量的课,这简直让人叹为观止。这就是赛课的课堂,在竞赛的环境下,老师们营造出的“概念课堂”。

之所以称之为“概念课堂”,是因为这离我们的家常课太远了些,它更像是一桌可遇而不可求的山珍美味。先不说老师的教学水平,仅仅从师资投入、资金付出就不是一般课堂可比拟的。

“明天比赛用的课堂用具,就有打印机、备用墨盒、A4纸、硬卡纸、彩纸、订书机、钉子、糖、学生奖品、老师礼品、小音箱、剪刀、胶布等。”老师一一罗列着。但这只是一次的开销。算算一学期来的花费吧:给学生复印阅读读物,单色印刷9元一本,一次360元。彩色印刷16元一本,一次600元。前后试讲26次,为孩子印刷的故事书一共花费4000多元。还有各种教具,贴画、卡片、剪纸,给孩子们奖励的“棒棒糖”,共计1000余元。学校另几位骨干教师陪伴备课、说课、评课加班的餐费,也超过2000元。为赛课准备的衣服,2000元。再加上夜晚打车回家,总数早已破万元了,这还不算学校请专家会诊的接待费,在十几位教育理论专家、语言学家、教育研究所研究员的“坐镇”下,一堂精美的课堂由此而生。这种课堂的真实性有待商榷。

还有老师指出,赛课最大的好处,就是剥离了课堂教学中的学生,剥离了课堂教学中的学习,把教师和他的课堂教学行为独立出来了。也就是说,当课堂教学中,把影响课堂的学生与学习都视为定量时,那么教师就成为了课堂教学的唯一变量,这样就可以区分出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高低了。于是,赛课最大的好处,就是在排除非教师因素后,用放大镜来观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一言一行,通过不同评委以不同解释来分析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从而最终对教师个人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诊断性评价和等第性评定。所以赛课并不是在比较具体的课,而是在比较上课的人;只不过对上课的人的比较,是通过他们上的课来进行的。

可是,我们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赛课时上的课,并不是正常状态下的课。而是一种被提纯后的课,是一种故意把教师及其课堂教学行为显现出来的课,是一种压抑了其他课堂教学要素的课

赛课是场不公平的比赛

“大本最笨,大专最憨,中专优秀,文盲骨干。”这是一位老师在赛课后的气话,虽然不足以完全当真,但也足以见得赛课中的不公平现象的确伤了不少老师的心。

“我们市有7个县区,加东道主共8节课,先是各个县区比赛,再选一个到市里参加比赛。比赛是前一天抽取上课的内容,然后第二天上课再说课和互动提问。我本以为比赛是公平公正的。可结果让人意外,一个连知识都讲错了的(不是一般的错,是贯穿一节课的错)拿了第一名。而真正好的课却落到了后面。”另一位老师记录下了自己赛课的不平经历,“结果只宣布了一个就不敢再宣布下去了,因为下面的老师一片哗然,并开始退场,其中还有的赛课老师哭了。我想这样的比赛带给我们每个有责任心的老师都将是一次心灵的摧残。让老师都不再相信有公平的世界,又怎么让老师在教孩子世界是公平的,只要你努力就有收获时能理直气壮了?”

教师不像其他职业:做商人的,每年、每个月挣钱的数量可以清晰地衡量自己的业绩;做工人的,完成的产品数量可以清晰地衡量自己的业绩……可以说,非常多的职业其专业评判的标准都是明确的。但教师很难。我们工作的对象是人,人的成长是一个模糊的,长期的过程。教师的工作业绩,许多时候需要未来来检验,甚至需要学生的一生来检验。从某个层面上来说,教师的真正的工作业绩,是无法在短时间以内得到评判的。

但是,我们的管理部门“等不起”,我们自己也“等不起”。我们还是渴望能够在某一个阶段得到专业技能方面的认可。于是,我们就需要一些渠道,一些机会。

教师的“机会”真是太少了,“渠道”真是太窄了。比较而言,参加赛课和大量发表文章是两个比较便捷的方法。但大量地发表文章更难。于是,参加赛课,成为了我们证明自己的最简捷的方式。这几乎是许多年轻教师脱颖而出唯一道路。

如果连这条道路都被堵死了,被破坏了,那我们的专业成长,真的就没有什么盼头了。


赛课,成就了我的教育理想

赛课能够看到自己的不足

对于每个参加赛课的老师来讲,准备的过程,对自身能力都会有所帮助。毕竟,在这场“强强之争”中,只有让自己变得更强才可以。

每一次的公开课和赛课对于上课老师来说都是一件痛并快乐着的事情。痛是因为一次次的试上、评课、修改,将老师的上课激情消磨殆尽。但即使这样,上课前仍然处于焦虑的状态中。而上完后又会发现存在太多的问题,有的没有预设到,有的预设到了却没有处理好,所以每次上课结束都会懊恼不已。但这个过程却又是那么充满诱惑。每一次的上课,让我们老师获得了比平时更多的收获和提高,在每一次与理想的差距中,都在寻找着自己的不足,弥补着各式各样的缺点。

“经过这次的新教师赛课,让我从中有了许多收获,以前所不解的地方一下子就明白了。之前总觉得自己的课堂缺少了一些东西,可真正去寻找时,却怎么也找不到缺失之处。现在我知道了自己所缺少的是对教材的深入解读,是对学科的详细理解与认识.......虽然在努力地使自己的课堂由教课文变成教学法,可无论怎样,就是发挥不出这个环节的亮点,不能把学法和能力的培养深入到学生的内心。原来一味的模仿,最终学到的只会是皮毛。”似乎每个老师参加完赛课后都能有所收获,这种收获不只是技巧上的,还有认识上的。

通过赛课,老师们看到了自己的不足,课堂的准备工作和教学的丰富多彩,不少老师表示在这个过程中成长了许多,结果不是最重要的,过程才是让人记忆深刻的。

赛课让我向优秀老师学习

赛课带给我的更多的还是看到了优秀老师的内在提升,这恰恰是我所欠缺的。”一位老师这样说道,“我最大的感触是,语文教学不仅要注意提升学生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学习知识之余,品味课文,体味作者的情感,以达到学生情感的提升。要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课文达到教学的情感目标,同时点出重点字,句型。学生很容易轻松达到识字教学,句型教学的目标。这一切对我的教学真是受益匪浅。”

“从教学中看,大多数教师都有较强的独立钻研教材,进行教学的能力,有比较扎实的普通话、朗读、表达、板书、板画和制作多媒体课件等方面的基本功。许多教师力求摆脱传统的、一成不变的串讲或满堂问的教学模式,做到围绕教学重点,学生理解的难点设计教学过程……这些优点都是值得我去借鉴的地方。”在赛课的过程中,接触到各种优秀的教师,对于每个参赛老师来讲,都是一个提升自我的过程。

(中国教育报刊全媒体中心实习编辑梁春玲 房文彬综合网络消息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