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庫全書史部政書類-欽定武英殿聚珍版程式》清-金簡

 南靖草堂 2015-04-01

史部 政書類 考工之屬

欽定武英殿聚珍版程式

金簡

 

《欽定武英殿聚珍版程式》一卷,乾隆四十一年,戶部侍郎金簡恭撰進呈。初,乾隆三十八年詔纂修《四庫全書》,復命擇其善本,校正剞劂,以嘉惠藝林。金簡實司其事,因棗梨繁重,乃奏請以活字排印,力省功多。得旨俞允,幷錫以嘉名,紀以睿藻。行之三載,印本衣被于天下。金簡因述其程式,以爲此書。考沈括《夢溪筆談》,稱「慶曆中有布衣畢升,始爲活版。其法用膠泥刻字,薄如錢唇。每字爲一印,火燒令堅。

  先設一鐵版,其上以松脂蠟和紙灰之類冒之。欲印則以一鐵範置鐵版上,乃密布字印。滿鐵範爲一版,持就火煬之。藥稍熔,以一平版按其面,則字平如砥。若止印二三本,未爲簡易。若印數十百本,則極爲神速」云云。活字之法,斯其權輿。然泥字既不精整,又易破碎。松脂諸物亦繁重周章,故王楨《農書》所載活字之法,易以木版。其貯字之盤,則設以轉輪,較爲徑捷,而亦未詳備。至陸深《金台紀聞》所云鉛字之法,則質柔易損,更爲費日損工矣。是編參酌舊制,而變通以新意。首載諸臣奏議,次載取材雕字之次第,以及庋置排類之法。凡爲圖十有六,爲說十有九。皆一一得諸試驗,故一一可見諸施行。乃知前明無錫人以活字印《太平御覽》,自隆慶元年至五年僅得十之一二者(案:事見黃正色《太平御覽序》),由于不得其法。此亦足見聖朝制器利用,事事皆超前代也。

 

 

 欽定武英殿聚珍版程式(景印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