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川江最早的航道管理机构

 陆安桥1871 2015-04-01

        在千百年的木船运输年代里,川江上自然没有什么航道管理机构。从二十世纪初叶起,川江上开始有轮船通航。由于轮船航行的快速性及川江特殊的航道条件,航业界人士感到有建立航道管理机构的必要。

      1915年初,当时的重庆海关呈报中华民国海关总署,请示设置长江上游航道管理机构。同年三月十三日,经海关总署批准,建立了川江上最早的航道管理机构——长江上游巡江工司。

        长江上游巡江工司,由宜昌和重庆两地海关共同领导,在两地均设有办公室,配置有制图员、木船驾长、水手、勤杂人员等共计13人。巡江工司的主要任务是担负长江上游航道助航设施的建立和维护管理工作,还负责管理维持川江航行秩序,调解和裁决区域内发生的行船纠纷,处理海损事故等。巡江工司的设立,开拓了川江航道和航政管理的先河,对发展川江航运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由于当时掌握中国海关权力的都是英国人,因而首任长江上游巡江工司为英国人蒲兰田出任。巡江工司,既是机构名称,也是职务名称。

        蒲兰田是英国福兰林岗镇人,早年从事航海生涯,1900年来到中国,对川江航道经行过多次考察,先后担任“肇通”“蜀通”“蜀亨”轮船长,对川江航运较有经验。蒲兰田受聘为长江上游巡江工司负责人之后,致力于开发川江航运,对川江航道之测量、安装浮樁、标杆等一系列助航设施做了许多工作。其间他还主持制订了《川江行轮章程》,曾著有《川江航行指南》一书,培训了川江上第一代引水员,对发展川江航运,治理川江航道作出过重要贡献。

      1921年蒲兰田在巡江工司任上病故,巡江工司一职由英国人皮托谦继任。1929年,长江上游巡江工司改称为——长江上游巡江事务处,直属宜昌海关领导,原巡江工司之职也改称为“巡江事务长”。

       蒲兰田于1921年2月26日在回国途中病故,享年55岁。蒲兰田的专业建树和敬业精神,感动了很多中国同行和他的学生后辈们。在他去世后,这些人自发捐资为蒲兰田建立了一座纪念碑。

        1922年12月,纪念碑建成。由于蒲兰田生前曾在秭归县新滩镇居住,纪念碑也就建在新滩镇,矗立在长江北岸半山坡上。高高的碑塔,俯视着川江著名的险滩——青滩,似乎象征着蒲兰田生前执着关注川江航运事业的精神。

          纪念碑碑文如下:

     蒲兰田君,英国福兰林岗镇人,中国海关任以巡江工司之职,清光绪二十六年长江上段第一次航行汽船司驾驶者即君焉。君生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六月二十八日,民国十年春航海返国,一月十九卒于途次,君之旧友及有志振兴长江上段航业诸人,感君情愫,思君勤劳,醵金刻石,以志不忘。

 

       不过碑文中“长江上段第一次航行汽船司驾驶者”一事有误,长江上游第一次航行气船者应当是驾驶“利川”号的立德,不是蒲兰田,但蒲兰田是川江上最早的商船船长。

 

1985年6月12日凌晨3时45分,由于连日暴雨,青滩北岸新滩镇背后的姜家坡至广家岩一带发生大规模滑坡。滑坡体总量达3000万立方米,约有400万立方米的滑坡体从800米高处直冲山下新滩镇,将这个拥有457户、1371口人的古老集镇全部推入江中,转瞬间就使这个集镇化为乌有。

由于蒲兰田纪念碑建在青滩镇旁,在这次滑坡体的边缘,神奇地存在下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