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疑释惑】血压与季节变化相关吗?

 宛平2008 2015-04-02
  体血压受很多因素影响,季节、气候便是其中的一个因素。排除特殊因素的干扰,在自然状态下,高血压病患的血压,在秋冬季节偏高,在春夏季节则偏低,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血压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又该如何调整?
    高血压作为一种常见病,发病率很高,会引起头晕、眼花、心跳等症状,严重时会产生靶器官损害、冠心病、脑卒中、肾功能损害等疾病。
    相关研究发现,气候因素是影响血压的重要因素。高血压患者在不同的季节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血压存在一定差异,许多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冬季血压会增高,夏季血压降低,特别是在温度突然变冷的季节或温差过大时,血压变化就更明显。
    在治疗上,因为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当前很多患者还是采用长时间服用抗高血压药的治疗方案。夏季根据血压的降低情况,应适时减少降压药的剂量,以防止血压过低及因此引起的脑、心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而在冬季,应加大降压药用量,以防血压突然升高并由此引发的心脑血管事件。
    春季是血压波动较大的季节。这个时节天气气温变化大,忽冷忽热,人体预防机制还不能较快适应冷暖交替的变化,容易引起血管痉挛,造成血压波动。如果患者容易激动,平时血压又稍高,日常生活要注意调节情致,心态平和,缓解精神压力,低盐饮食,按时服药,适量运动。
    夏季,不少患者会出现血压过低的情况。患者如服用降压药仍按照冬季的使用量,会造成血压降得过低,会出现诸如头晕、脑供血不足、浑身无力甚至出现脑梗塞或是心绞痛发作,所以应适时减少降压药的剂量。
    秋冬季节高血压病患的血压要比夏季高,因为寒冷会使身体周围血管收缩血压增高,气压降低会使血压也降低。因此,秋冬季节服用治疗高血压、抗高血压药相应也要增加一些。
    季节、天气等这些外界因素的变化,对血压影响的程度也与个人体质有关,有的人可能反应敏感一些,患者要根据季节和天气变化,调整生活饮食和治疗药物。陈漠水特别提醒,海南的夏天来得早、时间长、气温高,患者要注意血压变化,适时调整用药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因此,医生提醒:高血压患者服用降压药的剂量要根据季节、气候变化,适时调整。无论加量、减量,还是停药,都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同时要注意观察血压的变化情况,发现异常应及时就诊,避免产生严重的并发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