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胡慧教授关于八髎穴应用的临床经验

 事不宜急缓则圆 2015-04-02
       八髎穴是一组临床应用范围较广、使用频率较高的穴位,但因其解剖结构的复杂性,使得临床医师在对八髎穴的定位及针刺操作上存在一定困难。导师胡慧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教授,对于八髎穴的临床应用有独到的见解,现将胡教授对于八髎穴的定位、针刺手法、功效主治及临床应用的经验介绍如下。
 
1八髎穴的定位
       八髎穴是指双侧上髎(BL31)、次髎(BL32)、中髎(BL33)、下髎(BL34),属于足太阳膀胱经穴,左右共8个穴,合称八髎。关于八髎穴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素问·骨空论篇》,将其定位描述为“八髎在 腰尻分间”。此后在《针灸甲乙经》《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针灸资生经》《针灸聚英》《针灸大成》《针灸逢源》等诸多文献中,均有相似的描述,“八髎穴为位于腰骶部、正对四对骶后孔的八个穴位”的概念已非常明确,但因骶后孔深在,通常不易触摸,且患者高矮肥瘦存在差异,给临床取穴带来一定困难。为准确地定位八髎穴,有人已从解剖结构上对此进行了系统研究,如田顺亮等及余汝堂等的横纵坐标定位法、蔡国伟及王龙海等的线性回归方程法,前者是以骶后正中嵴为Y轴,两骶角或两髂嵴高点连线为X轴,分别计算出四对骶后孔的坐标根据各穴点与X轴、Y轴间的平均距离来取穴。余汝堂等在田顺亮等人研究的基础上将个体差异及性别差异等影响因素考虑在内,将不同患者的髂间距和骶髂距代人方程即得到各自骶后孔距骶嵴的水平距离及各孔到髂后上棘连线的垂直距离,这较前者更加精确。胡教授认为,以上对八髎穴取穴的研究虽然精确,但不够便捷,不适宜于临床及教学的应用,胡教授在继承杨甲三名医独特的三边三间取穴法的基础上,总结出了简便而准确的定位方法,即由纵横2个坐标来准确定穴,纵向指的是传统取穴所讲的骨度分寸法,横向是指三边、三间,取八髎穴时先让患者俯卧,以食指尖按在小肠俞与脊椎正中的中间,小指按在尾骨上方有小黄豆大的圆骨突起(舐角)的上方,中指与无名指相等距离分开自然按放,略呈弧形,各指尖所到之处分别为:食指尖为上髎、中指尖为次髎、无名指尖为中髎、小指尖为下髎,4个穴基本在一条直线上,故在用四指定位之后针刺时,次髎、中髎应稍向内移,使四针排列成一直线。
 
2八膠穴的针灸方法
       关于八髎穴的针刺深度及角度,有人从解剖学 角度进行了研究,如余汝堂等对28例成人尸体骶骨标本进行测量后认为,八髎穴针刺时针刺方向与矢状面的夹角分别为:S1 (6.3°±2.5 °),S2 (4.8°±1.6°),S3(4.0°±2.0°),S4(3.6°±1.7°)。胡教授在临床针刺时考虑骶骨的解剖因素,认为针刺下髎时稍向外斜刺容易进针、得气,其他诸穴当直刺。关于其进针深度胡教授则认为通常在1~1.5寸之间,但关键是要以患者前阴、尿道口及肛周有放电样针感为度,若病情所需,也可用3寸毫针进行针刺。另外还可以在同侧加电针以加强针感或用灸法。
 
3八髎穴的功效主治
       八髎穴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腰骶部,向内与泌尿生殖系统及大、小肠有密切联系,上髎为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阳胆经的交会穴,中髎为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的交会穴,下髎为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的交会穴,在经络循行上膀胱经属膀胱络肾,故八髎对膀胱、肝、脾、肾及胆经病变均有治疗作用,临床应用较为广泛。胡教授认为八髎穴具有补肾强腰、调补冲任、通调二便的功效,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盆腔疾患、前后二阴疾患及腰慨痛等,并在以八髎穴为主治疗术后尿浦留方面进行了研究,胡教授主持的课题研究结果认为早期电针介人有利于宫颈癌术后尿潴留患者膀胱功能的恢复,电针干预的最佳时机为术后7-14d。胡教授认为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在主治上各有偏重,其中尤以次髎治疗范围最广,针刺次髎穴为主的穴位可使膀胱收缩残余尿显著减少,并随手法加重而效应加强次髎穴还对妇科盆腔炎、附件炎及痛经效果明显。上髎主要用来治疗腰慨部疼痛,中髎、下體则主要治疗肛周疾患。另外,针刺的疗效不仅体现在穴位的选择上,也反映在针刺时电针的使用上,如针刺尿潴留时可将电针置于次髎穴,针刺腰髁部疼痛时将电针置于上髎效果更明显。
 
4配穴规律
       针灸选穴及操作手法均是建立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故在临床治疗中还需要针对不同的病机配伍其他穴位。胡教授认为,在针刺八髎穴的基础上,配肾俞、命门、关元可滋肾益精、补肾助阳、强腰健脊,治疗肾虚之腰痛、遗精、阳痿等下焦诸疾;配肾俞、中极、归来、带脉、地机、三阴交可补肾调经,治疗妇科多种疾患;配中极、秩边、委阳、阴陵泉、三阴交等可调理下焦、通利水道、治疗小便不利;配天枢、长强、二白等可调理下焦、通利大肠,治疗大便秘结。
 
5典型病例
       金某,女,39岁。主因宫颈癌术后排尿困难1周,于2011年10月26日来诊,患者于2011年10月19日因“不规贝帽道内出血1年”于外院确诊为宫颈癌II-B型并行“子宫全切并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常规保留导尿管1周,1周后撤出导尿管后出现排尿无 力、小便点滴不畅等症状,遂前来就诊。就诊时患者症见:保留导尿管,自述拔出尿管后有尿意,但排尿无力,小便点滴不畅,无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神疲乏力、畏寒。舌质淡红,舌边有齿痕、荅白腻,脉濡缓。术后1周B超测残余尿量为350mL。西医诊 断:术后尿满留。中医诊断:癃闭,证属肾气不足、湿浊内蕴。治法:补益肾气、利湿化浊。针刺选穴为八髎、秩边、阴陵泉、三阴交、太溪,均为双侧取穴,针刺后予双侧次髎、下髎以电针刺激,八髎穴区予红外线照射,留针20min。嘱其针刺后多饮水,每日2~3 L,并定时夹闭尿管,2h开放1次,夜间持续开放。针刺1次后患者自述夜间尿管中排出少量瘀血块,考虑为术中损伤,继续原治疗方案,1次/d,连续6d后拔出导尿管后可自行排尿,B超复测残余尿量为30mL,未复插尿管,临床疫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