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学生实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反思)

 读书,诗意生活 2015-04-05

我先讲一个真实的小故事。

去年下学期期末考试前的最后一天课,我去252班上课,复习完内容,我对学生说:“昨晚我做梦,梦见你们班在全镇统考中考了第一名。”马上有学生说:“那是不可能的!”我说:“是真的!我特别开心,就问你们进步怎么那么大(月考是全校第三),你们说,放假两天都带历史资料回去读了。”说到这里,有个别学生听出来了,说:“郭老师,你其实就是要我们带历史资料回去读,根本没有做梦。你肯定在其他班级也这样讲了。”我马上回应:“我真的做了一个这样的梦(确有其事),也没在其他班级这样说过,如果你们不信,你们可以去问我任教的另三个班级的学生。”稍停片刻,我又故弄玄虚地说:“我是心理咨询师,我会解梦,我相信我这个美梦会成真的。也就是说,我相信你们班一定能考个第一名,只要你们把资料带回去读。”学生虽然对我的话还是半信半疑,但都听话,真的带资料回去复习了。不出所料,期末考试,252班的历史在全镇名列第一。

真的是我有预感吗?会解梦吗?其实不然!而是我对学生进行了积极的心理暗示,让他们充满信心,觉得只要努力了就能取得预料中的成绩。心理学上把这种心理暗示称作“催眠”(广泛意义上的催眠)。如果老师经常对学生进行如此的“催眠”,形成积极的心理暗示,那学生会越来越优秀,越来越能达到老师所设定的目标。我记得去年,我对240班和241班的学生经常说:“你们今天表现真不错!做作业特别安静!”“你们今天回答问题很积极,我相信明天表现肯定会更好!”“你们善于动脑筋,讨论问题很认真。”“你们如果每天这么认真努力,肯定能考第一的。”其实,在我刚刚说这些话的时候,他们并不是很优秀,但我的鼓励和暗示,让他们觉得自己是优秀的,就应该表现得越来越好。事实确实如此!这两个班我上课感觉特别轻松,学生特别可爱,成绩不是第一就是第二。

有些老师也每天在对学生进行“催眠”,不过他们对学生进行的是消极的心理暗示,经常骂一些违纪的或成绩差的学生“笨猪”,“白痴”,“教不变的猪牛”等,那么久而久之,本是聪明只是有点调皮的学生,也认为自己是笨蛋,对自己失去信心,破罐子破摔,每天不学习,尽干捣蛋的事,那么到最后,他有可能真的变成“笨猪“了。由此可见,老师对学生的心理暗示影响很大。所以,老师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而尽量避免消极的或负面的心理暗示。有老师会说,有些学生常犯错误,屡教不改,我怎么对他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这就需要老师去发现他的闪光点,抓住他的闪光点表扬他,鼓励他,暗示他,你其实也是一个好学生。241班的阳静,是全校出了名的“潜能生”,我上第一节的时候,就因多次胡言乱语被我狠狠批评了一顿,后来又喊到办公室教育了一番,第二节课去,发现他收敛了不少,我及时表扬他知错就改,是个好学生,我不断的表扬和鼓励,让他觉得自己真的是好学生,以好学生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上课不再吵闹,并且听课很认真,到中考,成绩由原来的二三十分提高到了七十多分。

曾经听过这么一句话:你说孩子行,孩子肯定就行;你说孩子不行,孩子肯定不行。以前不能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后来学了心理咨询的一些知识后,终于明白了,如果家长(老师)认为孩子(学生)不错,就会经常予以鼓励、表扬,就对孩子(学生)形成了积极的心理暗示,他就会充满自信,就会朝着你说的优秀的方向发展。反之,如果家长(老师)今天说孩子(学生)这里不行,明天说那里不行,就会挫伤孩子(学生)的自信,让孩子(学生)认为:我肯定如他们所说的是个笨蛋,是个不听话的孩子(学生),既然是笨蛋,还努力干嘛呢?反正已经是个不听话的人了,就听之任之吧。孩子(学生)会越来越消沉,越来越叛逆,最终确实不行了。

所以我再次呼吁老师们:多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吧, 让他们越来越优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