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修炼好六根,莫要染六尘

 石吟 2015-04-07

  参禅、修道,按照佛经上的要求是要选择寂静的地方,选择远离尘劳,连牛羊都不到的地方。山林深处,最适于修禅、修定。古代的寺院都是修在山林里,慢慢地寺院周围也就有了人家。

  有人家有好处,但也有影响。我们这七天的禅修,前几天安安静静的,本来挺好。今天是第六天,就被高音喇叭吵了一整天,不但在禅堂打坐受到严重的影响,连午休都受干扰。

  现代社会提倡环保,在一个符合环保要求的环境里,首先是没有垃圾污染,其次就是没有噪音。检查一个地方是否符合环保的要求,有没有噪音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在河北这个地方,要一下子改变当地的乡风民俗的确很困难。

  我讲这些,就是想提醒大家修习禅定要选择环境,否则对修定会有严重的影响。佛经把主观的器官分为六部分,叫六根。把客观的对象大体上也分为六部分,叫六尘。

  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这六根面对的就是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法尘里面包括有颜、有色、有形、有相、有声音的尘,也包括意所缘的,没有形象、没有颜色、也没有声音的,它也是尘。


  法尘指哪些呢?就是我们语言、思想、活动所留下的那些影子。包括文艺演出、电影、电视,看了以后会在我们的脑海里留下影子,尽管离开了现场,但那些影子还会起作用,还是我们心意所缘的对象。缘者,攀缘。意所攀缘的那些对象,就叫做法尘。

  六尘当中,色、声、香、味、触都在当下,眼根所缘为色尘。到了第二念是什么呢?虽然我们的视觉已经远离了色尘,但并不等于色尘就没有了,在主观印象中还有那个影子。

  在现场,在当下眼所缘为色尘,到了第二念就成法尘了,为意所缘,所以法尘的概念很广。

  尘是什么意思呢?染污意,正所谓六根被六尘所染污。佛学上面把色、声、香、味、触、法看做是染污我们身心,破坏我们生存环境的尘垢。佛法在讲环保的时候,讲得最彻底。可是我们又不可能老是闭着眼睛,塞着耳朵,堵着鼻子,更不可能把舌头割掉。只要有六根,就随时都会攀缘六尘。

  怎么样才能够使我们的六根清净呢?这就要讲到功夫上。在任何情况下,不分别,不攀缘,一念不生,六根就不会被六尘所染污。所谓染污者,就是在六根缘六尘的当下,起了种种的分别心,起了种种的妄想,那就是被染污。

  不起分别心,让心念处在现量境,一种不分别的境界,它就不会被染污。现量境是什么呢?当下一念,我们的心地,我们的六根与六尘接触的时候,就像一面镜子,万象森罗,影现其中。镜子里面虽然可以宛然出现森罗万象,但是不留任何痕迹。

  做功夫就要在这个地方下手,就要在这个地方用心,见到任何事不动念,就像镜子照物,不留痕迹。功夫在这个地方做,这就叫做“照见五蕴皆空”。


  《心经》讲完了,希望各位每天要念诵心经。在念诵的时候,也要思维其义。五蕴是什么,十二处是什么,十八界是什么,这些法相名词基本的道理是什么,和我们的修行有什么样的关系,我们究竟要从哪里下手?如果不思维这些道理,听了以后就一点效果也没有。对于修行来说,也就起不到任何指导的作用。

  第一天讲到有三种般若: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有时候又把这三种般若叫做闻、思、修三慧,闻慧、思慧、修慧。闻慧由文字而来,思慧由观照而来,修慧由修证而来。

  我们的智慧从哪里来,就从闻、思、修这三个方面获得。听经闻法,听开示,看佛经,这些统统包括在闻慧当中。什么是闻慧呢?从文字上去理解,从道理上去理解;什么是思慧呢?通过思维、观照而得到的智慧;什么是修慧呢?在思维观照的基础上,见到诸法的实相,诸法的实相从修证而来。


  在这“三慧”当中,只有具备了修慧,才能“度一切苦厄”。修慧者,就是到达了那个地方。到达了哪个地方呢?到达了彼岸。不修就等于只看地图不走路。看地图等于是闻慧,仔细地辨认地图牢记不忘,等于是思慧,根据地图的指示,一步一步地向前迈进,那就是修慧。

  闻、思、修这三者要贯穿于我们学佛的全过程,要落实在学佛的每时每刻。每时每刻都与闻、思、修分不开,只有在每时每刻把闻、思、修打成一片了,修行的进步才会突飞猛进。

  懂得闻、思、修三慧,才不会盲修瞎练。不懂得闻、思、修,说句不好听的话,等于跟着瞎起哄。


  各位学佛一定要在闻、思、修上面下功夫。一点都不要放逸。七天的禅修,时间很宝贵,机会很难得。总在强调随时观心,随时摄念,随时处在闻、思、修的修持当中。哪还有时间去闲谈杂话,人我是非啊?观照自己都来不及,怕自己有妄想,怕外边有东西来干扰。

  出了禅堂就是闲谈杂话,这种现象虽然不是很突出,说话的声音也还比较低,但它是一种打失念头的表现,要使念头不打失,就要时时刻刻照顾自己所做的功夫。语言表达出来了,它就是声音,声音是一种污染。禅定书把声音叫做“禅刺”。

  修禅定的人,希望安静。语言就好像是禅定的一根刺,刺一下,禅定功夫就受影响,所谓“声为禅刺”。大家要记住这样的要求,把这个要求记住了,自己不管走到哪个道场,都会保持安安静静,不要大声喧哗,不要没完没了地唠家常。所谓散心杂话。

  散心杂话就是打失念头的一种表现,所以任何时候都要照顾好自己的六根,使六根与六尘接触的时候不受影响,不受污染,保持六根的清净。


  我们通常说这位老菩萨不错,六根清净,那就是说这位老菩萨的修养好,功夫好。也有很多人说:“唉,我不行,我六根不净。”就是说六根贪着六尘,在六尘上起分别,打妄想,那就是六根不净。修行归根结底是要做到六根清净。

  把六根收拢来,就变成三件事:身、口、意。修行就是要净化身、口、意。身、口、意得到彻底地净化转变了,我们这个血肉之躯当下就是清净法身。


  修生活禅,就是要在生活中“勤修戒定慧三学,息灭贪嗔痴三毒,净化身口意三业”,这是修行现成的茶饭。把这三件事朝如是,夕如是地做好,修行就会有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