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了这么久英语,你可能还不知道的真相

 cntagu 2015-04-08


我们都知道,学英语最基础的就是背单词。那我们通常都怎么背呢?拿下面的单词来说,大部分人应该都是把英语和中文对应,念一次gale,就念一次'大风',念一次yolk,再念一次'蛋黄'。如果我们想不起某个单词的中文,就不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但你有没有想过,这个方法或许是错的?




· 什么才是正确的方法?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玩个游戏吧。请完成下面相应的动作:

·想起一只羊

·想起一张桌子

·想起一片森林

·想起ash

提到羊、桌子、森林时,你的脑海中是不是出现了对应的图像?可能还有一连串其他的记忆:颜色、声音……但提到ash,大部分人立刻会先翻译成中文。




这说明,我们长期以来都在通过'翻译'背单词。但很多人并没意识到,这样反而会加大我们记忆的难度。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大脑在存储图像时比文字更加高效。在语言学习中,有一个概念叫'外语思维',就是说把读音与图像建立联系,而不经过另一个语言的翻译。比如,提到ash,我们的脑海中应该浮现ash的画面,而并不是像现在这样想起'灰烬'两个字。



· 外语思维是与生俱来的

其实我们婴儿时期学习语言正是利用了这种'外语思维'。

婴儿学习语言时什么语言都不懂。这句话的意思是:学第二语言的时候根本不需要以第一语言为基础。但很多人对于这个道理并不安心,这表现在,你想不起一个单词的中文就会觉得不踏实。



那婴儿为什么能学会语言?因为我们的大脑有一种本能,就是把'概念'和'情景'建立联系。比如,父母每次都会一边拍手一边对我们说'拍手',当下一次我们听到'拍手'这个词语时,就能明白它的意思。


· 重拾外语思维,把单词黏在记忆里

那如何来建立自己的外语思维呢?网上有本叫做《象形9000》的单词书,它是这样做的:



它利用象形的方式,把“概念”和“情景”建立联系。

这样记单词,就像你小时候学习汉语。你听到“蛋黄”,就能想到蛋黄的样子,接着就能从语音中辨别它。


这种“外语思维”是绝对必要的,我们不能指望在和别人交流的同时,还能有时间在脑子里把英语翻译成中文。我们面对的关键问题是要去建立外语思维。


所以,如果你想要学好英语,不妨试试用《象形9000》的方法来背单词,重塑自己的外语思维,让学英语更轻松。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淘宝、天猫搜索“象形9000”,选择销量最高的店,就能买到这本书的正版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