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4、第二十八章 了悟实相 返璞归真

 如水的小屋 2015-04-10

第二十八章 了悟实相 返璞归真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这里,老子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你真的体会到‘道’——大自然的真理实相之后,你会很自然地展现出与“道”相应的这一种德行来。“道”的特性,前面我们已经陆陆续续有介绍,后面还会再介绍。

  “知其雄,守其雌”,这里老子是用一般的那种世间的语言来一个对比,让我们知道,一般人都想要求那一种自我的肯定,一般众生都想要自我得到肯定。想要得到肯定,然后就会怎么样呢?一直的用有为法去追求、去展现,展现出一副我是、我能、我慢。当你有所成、有所作为之后,你就会有那种沾沾自喜,觉得说:“喔!我这样可以衣锦归乡、我这样可以光芒万丈。”所以,众生都会想要出名啦!想要出人头地啦!都有这样的想法。

  问题是,当你这样做了之后,你反而会遭受到众生更多的嫉妒、排挤、攻击、毁谤。老子他就是看穿这些,“你如果想要出名啦!想要功成名就啦!这样,你反而会遭到更多的陷害、攻击、排挤。”那你要怎么样呢?你了悟这些世间的真理实相,然后你默默地去做,虽然你也知道出了名之后,那一种风光的好。但是你却愿意默默地当一个无名的小子,小卒啦!

  要知道!你要能够有这种认知,做出那种实质的意义,然后又愿意排在最后面。这相当、相当不容易喔!“知其雄”,你知道那种出名的好,展现出那种大气魄、大有为,受人肯定的那种光明面。但是,你能够“守其雌”;你能够静得下来,也就是说你能够谦卑、谦下,默默地去做,有功劳,你可以让别人去享用,没关系。要做到这样不容易啊!

  “为天下溪”就是说,你总是处在虚怀若谷的这一种情况,功劳让别人去分享。自己就是默默地做、默默地做。你能够“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像这样,你展现出的这种德行跟法界、跟大自然展现出来的无我、无私的德性,就已经是不离了啦!也就是说,你已经能够展现出法界的那种品质、特性出来了。

  再来,“复归于婴儿”也就是说,你渐渐会来到那一种纯真——返朴归真。你讲究的是,生命品质的那一种真实、那一种快乐,你不会去要那一些虚名啦!浮名啦!那种利益、名利会于我如浮云。你是那种展现出生命的实质意义,又不会去跟人家争名。这时候,你就是“复归于婴儿”,返朴归真啦!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你知道众生都希望展现出光明的一面、美好的一面,你跟众生呢?你又能够好的方面,就让给别人。然后你呢?“守其黑”就是,不与人争光,不跟众生争功劳,也不去炫耀。但并不是不做喔!而是你默默地去做,不跟众生争出风头,也不炫耀。这样的话,你这一种作为,才能够真正展现出那种大自然、大道的法则啊!天地之德,才会在你身上展现出来;才会形成一个榜样。

  你能够“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就是跟这整个大自然所展现出来的品德、德性没有什么差别了啦!也就是说,真的!你体道、悟道而行道了。所以,一个真正悟道的人,他所展现出来的,一定是返朴归真、回归大自然。如果说一个开悟的人,他所修行或是所知见,离开整个大自然的法则、离开整个法界的话,那绝对不是真正的开悟。真正的开悟,他一定是了悟大自然法则之后,然后体道、悟道而行道。

  真的看到无我,一定是看到整个法界、大自然的实相。像这样的人,他不是用嘴巴讲而已,他是实际真的展现出来啊!他是“复归于无极”,与道合一。他就是展现出来与道合一啊!这也是佛教所讲的,回归到空、溶入空啊!包括《心经》所讲的世界——心与空相应——“溶入”整个法界、“溶入”里面啊!所以“复归于无极”,“无极”,绝对不是抽象的,那都是实际的存在啊!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知其荣”,你知道光荣的好,大家都想要出名。但是你“守其辱”,因为有人要出风头,总是有人要被排挤;有人一直要站在最高、最上,总是有人要被践踏啊!“知其荣”,你能做出那种实质意义来,但是你又能够“守其辱”,也就是说你不去跟人家争功劳,就算被攻击,或是背黑锅,也无所谓啦!

  真的要做到这方面,这都不容易喔!这也不是用压抑的,不是说:“喔!我实在很委曲”不是的,绝对不是压抑的。而是真的了悟众生在颠倒梦想的世界。所以,你不会跟众生争,然后一方面呢?因为看到整个法界无我、无私的这种精神,很自然的,你也会展现出跟整个法界合一的这种精神、特色来。所以“为天下谷”,也就是说你都是这样处在那个最低的地方。“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你所展现出来的特性,都是跟整个法界一致。像这样呢?“复归于朴”,你就会来到返朴归真,成为一位真人啦!

  我们上次在上《阿含解脱道次第》的时候,有跟大家讲“至人只是常”,那个“至人”,就是真人啦!如果你还有种种结缚的话,还有那十个结的话,还有贪、瞋、痴、我慢这些的话,你都还戴着很多的面具,你没办法成为一位真人啦!

  所以,要把那十个结一一地去除;把贪、瞋、痴这些一一地去除掉。这样的话,《阿含经》里面有讲,这就是来到四果阿罗汉的世界,贪、瞋、痴永尽无余。这样,你才能够真的不假;才能够来到成为一个解脱者、真人。至人只是常,他只是回复到成为一位平凡、平实、平淡的人,绝对不会在那里“作鬼作怪”、不会在那里哗众取宠。

  “朴散则为器”,真正的那些解脱者,你看他就是一个很朴实的人。像这么样朴实的人,如果他做起什么事情来,他就是无为而无不为,能够成为国家社会的栋梁、成为人类的栋梁啊!看起来你觉得他没什么,但是他吐露出来的就是真言、就是真理啊!

  “‘圣人’用之,则为官长”,像这样的人,假如有那种像伯乐这样的人,能够重用这样的人,他的那种智慧,更能够回馈这个世间啊!而且像这样返朴归真的人,他能够“则为官长”,就是说能够成为世间的瑰宝啊!

  “故大制不割”,一个真正体悟到真理实相的人,他是“不割”,也就是说他是没有界线、没有分割的。什么叫做分割?如果你还有“我”,你就有“我所”跟“非我”;如果你还有这是我的宗教、这是我的国家、这是我的种族,我的种族才最好、我的宗教才是最好、我的民族才最优秀、我的宗派才是最好。还有这些的话,你就还有很多的框框把你界限住。那你本身就是个分割、分裂的存在,你没办法来到一个完整、没办法来到整体。所以说“大制不割”啦!

  再来,一个真正有体道、悟道的人,他是能静,也能动;能动,也能静。“不割”,包括说如果你还在那种二元对立的世界,那都是有分裂啊!所以,“不割”也包括说你超越所有的二元对立,能静、能动;能提、能放;能放,也能提;能出三界,也能入三界啊!一个真正的解脱者,他不执着在出三界,他是能出、能入啊!

  第二十八章这里,也告诉我们就是说,一个真正了悟法界真理实相的智慧者,他一定是返朴归真啦!

  老子这一本《道德经》他讲出很多,真的都是非常、非常珍贵的真言,他不但告诉我们“上帝”是长得怎么样、“法界”长得是怎么样,“道”是什么,都很清楚地告诉我们,只是众生看不到而已。你静下心来,慢慢地就可以体悟到、体证到。

  再来,老子又告诉我们,真正一个得道、体道、悟道的人,他展现出来是怎么样的德行,老子也都告诉了我们。你要怎么样去做?如果说你的视野很狭小、心胸很狭小的话,那你绝对看不到,老子所要指引我们的那一种,真正来到不生不死的世界啊!因为你要的是世间的名利、世间的思维。但是,老子就是告诉我们,你在这个圈圈里面绕,你绝对绕不出来的啦!这也是佛陀跟我们讲的,如果你在欲界里面绕,到最后都是死路一条,一场梦、一场空啊!所以,佛陀也是希望我们大家,你要离开欲界、离开三界,清楚看到三界的实相,然后你再入三界。这样,那种品质就不一样啊!

  老子也是希望大家要清楚地了悟整个众生的实相、了悟整个“道”所展现出来的那一种无上甚深微妙法。这时候,你再回到滚滚红尘,一方面你的生命品质不一样;一方面你才能够真正把生命的意义发挥出来。所以,像佛陀、老子他们所讲的这些,都不是你用世间思维,所能够体会得到的,你一定要把过去的那种世间思维来个一百八十度的转换、超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