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9、第五十二章 了悟生死大事→安心自在

 如水的小屋 2015-04-10

第五十二章 了悟生死大事→安心自在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习“常”。


  这都很深!我们一开始有跟大家讲过,佛陀、老子、耶稣他们所诠述重点不同的地方。佛陀是比较重视在现象界的生生灭灭,告诉众生它的实相就是无常、缘起,让众生了解实相之后,才不会去抓取、去黏着。能够不抓取、不黏着,才会放下、才会比较有距离地来看清万事万物的真貌。所以,佛陀是比较重视在现象界的解析。那老子呢?他是比较重视在“道”的解析。佛陀把这方面归纳为涅槃界、涅槃智,告诉众生:“你要先知法住智,后知涅槃智。”老子:“反正我讲出来,看得懂就看,看不懂也没办法。看不懂,你要骂我的时候,我已经……你们不知道我去到哪里!”老子就是这样啊!

  “天下有始”,我现在把这个“天下”,用大家比较容易理解的来讲,就是太阳系。这个太阳系、这个天地父母是有个开始的、它是有个源头的。这个源头,也就是“道”。“以为天下母”,那个开始,就是“道”。而这个“道”,就是日、月、星辰、山河大地……这些。众生的源头,“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如果你能够体会到“道”的重要,宇宙本体“空”的奥妙、重要,又能够知道万事万物现象界的无常——生灭变化,了悟缘起,也了悟现象界,都是来自于“道”的这个源头。这时候,你就是体道、悟道啦!

  “既知其子,复守其母”,这就是佛陀所讲的,“先知法住智”喔!“既知其子”,你能够知道万事万物现象界的生灭变化、缘起甚深,你就不会抓。然后,你也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复守其母”,你就能够心与空相应,回到这个“道”。“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有一点像上次跟大家讲过的,心与空相应,外相随顺缘起。心与空相应,就是“复守其母”。“既知其子”,因为你了悟现象界的生生灭灭和缘起,所以你能够来到外相随顺缘起。但是你的心“复守其母”,你的心会与空相应、与“道”相应。

  你能够来到这种境界,真的是能够体道、悟道,而稳定的话,“没身不殆”,因为你会溶入不生不死的法界,体道、悟道而行道,与道合一。这时候,你才是真正的得“道”。得“道”之人是“没身不殆”啊!生死对他而言,那是世间界定的名词。对一个真正体道、悟道的人而言,他是来到不生不死的世界啊!

  前面这里再跟大家解析一下。“天下有始”,就是这个“道”,也就是“空”,能够生妙有。它是所有万事万物的总源头。“既知其子,复守其母”,你能够清楚知道现象界是怎么来的,从哪里来的。你又了解现象界是不断地生生灭灭、不断地变化。所以,你不会迷执在现象界上面、你不会成为天涯流浪人,在那里抓那些世间法。你能够外相随顺缘起,心与空相应。

  所以说,这里的解释就是“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所有的现象界,它的总源头,就是来自“道”“既得其母,以知其子”,你能够体会到“道”的重要,你的心会与空相应。“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你能够掌握到总源头、掌握到心与空相应,然后,外相又能够随顺缘起,但不是消极悲观。那你就能够来到不生不死的世界,也就是佛陀所讲的涅槃界。

  “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塞其兑,闭其门”,就是佛陀所讲的守护六根。你能够守护六根,不到处去攀缘。这样的话,“终身不勤”,也就是说,你的生命真正地活起来,生龙活虎过一生。“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如果一个人不知守护六根,到处去攀缘。像这样的话,因为你不知道涅槃界的家在哪里,你也不知道“一”归何处,所以你就到处去攀缘,把身心弄得很疲惫,变成在那里痛苦、烦恼不安啊!这就是“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见小曰‘明’”,“见小”就是说,你能够从最微小、最平凡、最平实、最平淡的地方,见到最深奥、最伟大、最玄妙,这叫做“见小”。你能够在一花看到一世界,一叶见到一如来,这都是“见小”的意思。三法印就在眼前处处都呈现啦!你能不能在眼前的人、事、物现象,或是一花、一草、一木里面体悟到三法印呢?如果你真的能够看到的话,那你就能够见到法、能够体悟到“道”、能够把无明转为明,这就叫做“见小曰‘明’”啊!因为“道”是无所不在,法印也是无所不在。如果从眼前的这些,你找不到,那你要到哪里找呢?

  “守柔曰‘强’”,一个真正体道、悟道的人,他的身心是很柔软的,他是慈悲善待一切众生啊!他不会逞强,没有我慢。所以,他展现出来的是三妙行,身心柔软啊!“守柔”,而且他又是心与空相应。这个“空”,它是没有界线、没有阻碍。就是那么的柔啊!像这一种人,他所展现出来的是很有道骨的。“守柔曰‘强’”,他是身心很柔软,但他却是很有道骨的。就像在《阿含经》里面,佛陀一样有提到,阿罗汉讲经说法——有他说法的原则,也有他不说的原则。

“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习‘常’”,“用其光”,太阳不只提供给我们光明,而且提供给我们生命的能源。现在是白天我们不用点灯,事实上,就是在用太阳的光。我们是善用、利用太阳的光,才可以不用点灯。还有,太阳的能源又是普照大地,让这个大地能够这样生生不息,你才能够种花、你才能够种菜、你才能够有种种成就。但是,一般众生是这样喔!你用这个光,还有用这个能源,你却看不到背后它的重要,很少去感恩。然后,在那里认为我是、我能。

  这里就是跟我们讲,你要“用其光,复归其明”,你除了善用太阳的这些功德、恩赐以外,你还要能够来到看到这个主体,看到这整个太阳,对我们众生的重要啊!恩赐啊!你才会感恩啦!如果你看不到背后这些的话,你会展现出我慢:“你看我这么行,我能够品种改良、我能够种出这么大朵的花来,喔!你看我多么行。”然后你用这些去赚钱、显现我能,你却没有看到后面整个法界提供的恩赐。这就是说,你要“用其光”,然后要“复归其明”啦!这样的话,你“无遗身殃”,因为你又能够知恩、感恩,“是为习‘常’”。这样,你才算是真正体悟到“道”,体道、悟道而行道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