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印度本土造像源头

 九日图书1976 2015-04-11

总第0065期

输入“目录”|搜看历史内容


马图拉:印度本土造像的真正源头

学术界经常为佛像的起源地争论不休:犍陀罗?还是马图拉?

——这是一个没有结论更没有意义的问题。

目前公认的是佛像起源于公元1世纪前后的古印度贵霜王朝时期,这是由于贵霜特殊的历史地理环境和大乘佛法的兴起为佛像的出现提供了机缘,而既然在这个时代产生了佛像,就不会仅仅出现在犍陀罗或者马图拉,事实上,它应该出现在贵霜的每一个佛像制作中心。

而马图拉,就是贵霜王朝的两大佛教艺术中心之一,它同时还是贵霜的副都。

如果说犍陀罗创造了东西方文化融合的奇迹,那么马图拉则是真正印度本土造像的源头。

马图拉位于恒河流域,地处西北印度与中印度的交通要冲,是文化交流和商品流通的中心。

这里传说是印度教主神毗湿奴的故乡,佛陀和耆那教祖师也曾在此说法,因此印度三大宗教都在此地流行,商业和文化的发达促进了马图拉雕刻艺术的发展。

马图拉造像完全延续了印度古风艺术风格,与巴尔胡特和桑奇大塔的造像风格一脉相承。

这一点从大量出土的药叉女题材中反映最为明显。

药叉女是印度民间崇拜的一个重要女神,从孔雀王朝到簨伽王朝多有制作。

在贵霜时期马图拉依然在制作此类造像,与此前不同的是,贵霜时期的药叉女造像比古风时期更崇尚肉感,几乎全裸的造型、夸张的乳房和臀部、纤细的腰肢、妩媚的面部,甚至连女阴也毫不遮掩,反映了民间对于丰饶和生殖的崇拜。

三屈式的身材充满活力,成为后世女神以及佛教女性神格的造型粉本。

马图拉药叉女还有一个重要的特征,是足下通常踩着一只匍匐的侏儒,这象征着大地的繁殖能力。

马图拉雕刻崇尚肉感除因农耕文化的生殖崇拜之外,与其气候特征及商业文化也有关联。这一地区夏季炎热、土地丰腴、商业发达。

据《大唐西域记》载:马图拉“土地膏腴,稼穑是务……出细班毷及黄金……气序暑热”。

细班毷是一种细纱薄布,大约类似现代的“丽莎”式的批巾,这也许是后期佛像衣薄如纱的最初源头。

另一方面,由于商业文化发达,马图拉贵族和富商竞豪逐奢,沉湎酒色,当时名妓的财富与地位不亚于贵妇。

因此有学者认为马图拉药叉女的形象也许直接取材于当时的名妓形象(如名妓春军)。

在马图拉雕塑中,体现男女欢爱和醉饮的题材并不鲜见,如大腹偏偏的财神“俱毗罗”醉态雕刻。

这种纵情享乐的市井艺术与犍陀罗禁欲苦行的僧院艺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与药叉女的妩媚妖娆相反,马图拉的佛像雕刻显得粗犷孔武。

现存于马图拉博物馆的卡特拉佛陀坐像是其风格代表。

此造像以马图拉特有的斑点红砂岩为材质,佛陀结金刚跏趺坐,左右胁持帝释天与大梵天,身后呈太阳纹头光,佛陀右手上举做施无畏印,左手支撑在左腿上,全身肌肉紧绷,姿势刚硬,充满阳刚气概。

从服饰看,马图拉佛像衣纹薄透,下身为长及小腿的薄裙,上为袒右肩僧衣,这种服饰也成为后期“湿衣派”造像的起始。

从开脸看,马图拉佛像开脸较为宽平,鼻翼饱满、下唇肥厚,眼睛大睁为橄榄形,直视前方,头顶盘为塔式的发髻,面露古风式的机械微笑。

这些特征与同时代犍陀罗佛像希腊式开脸有着显著的区别,开创了印度本土佛像艺术风格。

这种本土佛像艺术对其后的各个流派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比如程式化的贴身衣纹成为笈多时期马图拉造像的标准,大睁而无神的眼睛被斯瓦特和克什米尔造像所继承,而马图拉药叉女的三屈式身姿甚至一直传承到千年之后帕拉艺术。

当然,作为同属贵霜王朝的两大艺术中心,马图拉艺术与犍陀罗不可避免地产生交流与融合。

从公元3~4世纪马图拉制作的一些浮雕作品中,我们可以从图案布局、衣纹雕刻等许多方面看到犍陀罗艺术的影响。

正是贵霜王朝和后期寄多罗贵霜时代数百年的融合与发展,为印度佛教造像的高潮——笈多艺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