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湖上中心学校创建教科研共同体的设想和规划

 风虎神韵114 2015-04-11

教科研共同体是为了完成真实任务、解决实际问题,成员之间相互依赖、探究、交流和协作的一种教研方式。它强调共同信念和愿望,强调各个成员分享各自的见解与信息,鼓励各个成员探究,以达到对学习内容的深层理解。在县级教科研共同体创建的精神引领下,我们中心学校也相应地构建起“区域教科研共同体”,本着“资源共享,交流研讨,合作互助,共同提高”的方针,以课堂教学和课题研究为主阵地,努力创设教科研交流平台,拓展校本教科研功能,发挥区域教科研优势,优化区域教科研资源,增强教科研实效,有力地促进了我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同时也有力地提升了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不断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以下就我中心学校创建“区域教科研共同体”谈两点设想及三项规划。

一、区域教科研共同体的设想

(一)、建立共同体,提升区域教科研水平

“同”是学校发展共同体存在的基础,没有共同的愿景,共同体就失去了核心和灵魂,有其形而无其质;没有联手的行动,共同体就会徒具空壳,有其名而无其实。所以,建立高效的区域内教科研协作共同体,真正集中优势,突破教育难点,找到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纽带,形成教育合力,切实提高区域内教科研共同体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当然,每所学校都有着自己的学校文化和教育追求,都有自己的发展路径和运行轨迹,差异也是一种资源,不同学校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甚至是冲突都是共同体建设的养分,有效地加以引导和利用,能够使学校发展共同体更显丰富和多元,更具张力和活力。因此,尊重差异,包容差异,于差异中寻找共同体的生长点,是区域教科研共同体健康运行的前提和基础。为此,我中心学校按办学规模和教育教学质量等标准对各小学进行优化组合,成立两个教科研共同体:第一组:中心小学、慈恩小学、沙堤小学;第二组:盛富小学、珍地小学、雪山小学。中心学校教导处牵头,组织制定详细的共同体教科研计划,并付诸实施。本学期,我校对两个教科研共同体的任务进行分工安排,第一组侧重从语文、品德与社会(生活)、音乐三个领域进行探讨,第二组侧重从数学、科学、体美等方面进行探讨,每个教科研共同体制定确实可行的方案,负责规定教科研活动的实施,同时两个区域共同体既分工有合作,共同参与各自的有关活动,这就为广大教师提供了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通过活动,从而实现共同体内各成员学校理念共享、资源共享、管理共享、成果共享。老师们也将在共同完成各类教育研究任务的过程中,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相互支持和共同提高,有力地促进各协作校教科研水平的提高。

(二)、形成机制,追求区域教科研特色

建立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培训机制、激励机制、导向机制和保障机制,尊重和保护教师专业成长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教师的职业信心,创设一切便利条件,充分发挥教师个体创造力和教师群体合作力,形成一种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氛围,并凭借着群体间持续不断的互动学习与实践,使个体价值与群体绩效得以最大限度的显现。具体做法:

 1、打破校际界限,完善教科研共同体机制

为了确保教科研共同体建设的顺利推进并取得预期效果,我们采取措施鼓励共同体双方学校打破校际界限,根据教学工作的需要和学科均衡发展的情况,统筹安排任课教师,各教科研共同体学校之间可选派同等数量的教师到对应学校,通过带班上课、参与教学研讨等形式跟班学习与交流。同时我们还建立了共同体建设的评价机制和责任机制。制定了教科研共同体建设评价方案和教师的考核办法,对教科研共同体实行捆绑式考评,考评结果纳入学校综合考评,并作为评选优秀校长的重要依据。对教科研共同体交流的教师进行全面考核,并予以必要的奖惩。要求教科研共同体各方不断健全教学业务一体化机制,做到在教学计划、教学进度、教研活动、教学常规检查、教学质量评价等方面统一标准,统一要求,统一考评。同时在文体活动、教学研究等方面注重协调和统筹。

2、采用多元培训形式,提高教科研共同体水平

(1)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促进学习型教科研共同体的建设,是深化教科研的一项重要工作。本学期组织各教科研共同体的教师阅读教育名著《教育的55个细节》,交流读书心得体会,把读书学习和实践反思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继续学习各科《新课程标准》,组织观看专家的录像讲座,学习课程改革的一些成功经验,厚积而薄发。

(2)搭建平台,施展才华和发挥潜能。继续组织教科研共同体内教学设计评选、现场听课评课比赛、听课笔记评选等活动,激励广大教师积极参与,为教师施展才华和发挥潜能提供平台;继续组织各区域教科研共同体中青年教师开展沙龙研讨活动,培养教师反思、总结、归纳、演讲等方面的能力,提高教师素养;继续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教学研讨、培训等活动,给教师成长提供良好的学习机会。认真组织开展好各级研讨课,并选送教师参加各级各种教学竞赛活动,每一节研讨课都由教科研共同体成员校组织骨干老师进行研讨并形成方案,这样,不断给他们施加压力,在压力中切实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刊物的投稿活动。展示师生的风采,提高区域教科研共同体的科研层次,让师生共同发展。通过课题的开展,研究的深入,改变原有的课堂状态,让课堂呈现生命活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教科研共同体发挥最大的功能。

(3)深化教学改革。各区域教科研共同体建立学科专业教研组、备课组合作研讨制度,举办多种形式的合作研讨活动。共同体内各小学派出学科优秀教师代表到其他小学开展送课、评课、理论讲座等。充分利用校园网、教育网、远程教育等手段,建立名师网络工作站、网上博客、网上视频,达成备课、课堂教学等优质资源共享。       

3、借助信息化平台,凸显教科研共同体特色

 教科研工作信息化的宗旨是更好地实现学校教科研作为一个新兴职能,为广大教师提供一方了解教育、谈论教育、享受教育的虚拟空间,活跃学校教科研学术氛围,从而以“信息化”模式促成教科研发展,从而有力地推动科技教育的发展,凸显学校教科研特色。

(1)、以信息化促进教科研共同体的管理

 建立规范的教科研网络,使各教科研共同体的网络、制度、研究过程等高度信息化,使课题研究条例更清、过程更明、教科研的管理内容进程、措施等一目了然。本学期将继续把各区域教科研共同体的相关资料全部上传到校园网,以便于广大教师的交流学习。

(2)、以信息化促进教科研共同体的展示

 要求各区域教科研共同体在中心学校的“课题研究”这个平台上,及时上传各自的课题研究成果,包括获奖与发表的论文、论著;课题公开课的展示情况;研究报告、精彩的教案;教学设计案例、评优课的获奖等情况。

(3)、以信息化促进教科研共同体的提升

 运用学校“他山之石”这一信息化平台,要求各教科研共同体的老师关注课题研究相关领域的发展,广泛搜集课题相关资料,上传到平台,供全体课题组成员学习。运用学校的网络、多媒体技术,进行网络培训,大力推进“春晖工程”,组织教师下载、使用及上传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区域教科研共同体合作的规划

1.以县级片区教研共同体为着力点

县局组织的教科研共同体活动,以“王牌校”为龙头开展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通过观摩学习,受益匪浅,这为教育教学的发展,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非常好的学习、研讨平台。我们还从中取长补短,并针对为我校实际开展相应的活动,当前我们中心学校也充分地借鉴县级的这种做法,充分利用这一平台,从上个学期开始逐渐形成一种制度,让各基层小学也轮流做东开展一系列的教科研活动。那么基层小学如何在学区教科研共同体中开展活动呢?我们具体分两步来实施:第一步:每所学校根据学校学科的优势确立学科教研共同体的活动内容,并由这所学校的教研组长任教科研共同体的具体负责人,邀请其它的学校老师一同来参加研讨。第二步:每学期由各学科东道主负责人召集各校的组长制订活动方案,并组织开展一系列的活动,有上课、说课、技能比赛等。这样一来,每个学科每学期都会在全乡范围内开展2到3个活动。各学科的成员一般都在10人以上,25人以下,这样一个团队,大家聚集起来搞活动也非常方便,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也必定会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

2.以区域教科研共同体为发展点

一位教师要想成为一位名优教师,就一定要在更大的范围,更高的层面抛头露面,如上课,发表文章等,充分地展示自己,让人家认识自己,承认自己,非常希望得到大家的认可,如果能在区域层面内向同行们展示自己的专业素养,是每位教师心中热切的向往和追求。也由于我们湖上中心学校是属于规模比较小的学校,每所基层学校每个年级基本上都只设一个教学班,我们很多的小学学科老师在校内找不同有共同话题的同伴,他自然会找同学科的同伴交流,研讨。那么乡内同学科的同伴是首当其冲的选择对象,因为相对而言,彼此对所教的教材比较熟悉,交流起来也方便。因此,我们中心学校就针对这种现状,成立区域教科研共同体。哪一所学校在开展教研活动,中心学校教导处就会以中心学校的名义组织邀请其它学校的老师一同来参加研讨。大家的关系也就越来越融洽了,即是竞争对手,又是合作伙伴。成立诸如上述形式的区域教科研共同体在一定范围内帮助教师创设许多的锻炼平台。目前这种形式的教科研共同体,也已在其它的学科延伸开来,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3.以网络教科研共同体为研修点

网络教科研具有时空自由、资源共享、系统开放、便于协作等优点,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很好的新途径,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通过网络的学习,充分利用和通过网络资源的学习来提高自己的专业成长。我们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

(1)、观看案例。我们可以利用视频资源库,观看各种教学视频案例,体会各个特级教师的教学特色,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2)、参与论坛。让我们的老师积极参与到专业性的论坛当中,和全国各地的老师们进行互动,互相交流,互相探讨、协作,同时向各地的名优教师拜师学艺,从中受益,提高自己专业素养。

(3)、撰写随笔。及时反思教学,认真撰写随笔,建立自己博客,并与同伴,专家进行博客链接,比如我们在中心学校的网站上开辟了博客专栏,公布最近更新的博客,最近更新的文章。同时也鼓励广大的教师到上面去发表自己对教育教学的独特见解,不断地提升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素养和写作水平。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4)、即时交流。利用网络的即时信息工具,与同伴、专家即时交流,排忧解难,获取帮助,这也是非常便捷的一条途径。

总之,教育科研共同体这种教研方式的建立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以学校教育教学发展、以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为目的,以课堂教学研究为主线,以课例研究为载体,以课改中的教学难点、疑点、重点为突破口,以交流互动研讨为手段,为不同学校的教师搭建集中展示、交流互动的平台,为一线教师创设扩大视野、丰富资讯、绽放智慧的氛围,是各协作校在合作中共享,在互补中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