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词玉十雕》》(上)

 爱雅阁 2015-04-13

《词玉十雕》》(节选):卷首语 


 

汉字词语堪比美玉,反复琢磨爱不释手。

中文似山,汉字是石。石中有玉,异彩纷呈。汉字历经数千年演变,温润细腻宛如奇石佳玉。玉石若无历史碾压和岁月冲刷,恐怕难以成形;玉器若无文化抚摸和心灵呵护,恐也难成大器。古人创造汉字,古代人玉难分,字和玉可谓孪生。古时玉器多为礼器,玉璧礼天、玉琮礼地、玉圭礼东、玉璋礼南、玉琥礼西、玉璜礼北。玉器与汉字仿佛同生共荣,也仿佛存在一段鲜为人知的遥远历史。

古之玉器,举不胜举。汉语词语,言不尽言。

 

中文是色彩斑斓的世界,汉字词语是其基石。认清每一个字、读懂每一个词才会辅助我们去理解、传承文化,特别是古代经典常常会因一字一词的解读而面目全非,用心揣摩斟酌汉字词语很有意义。传统文化有时会不知不觉被扭曲,孰是孰非实在是难以厘清。笔者认为对待传统文化首要的是认识她、记住她、感激她,因为传统文化孕育了我们,孕育了我们炎黄子孙,作为受益者切不可数典忘祖;对待传统文化重要的是理解她、介绍她、丰富她,因为中国文化一脉相承,也还将一如既往发扬光大,作为传承人切不可本末倒置。中国文化像大海似磐石,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中国文化像高山似长河,山抱一水,无形自然;河流万里,有势且柔。中国文化天人合一,追求个体与整体的和谐,既博大也精深。博大是她宽广的胸怀和包容的心态,所以说厚德载物;精深是她深邃的远见和独立的人格,所以说自强不息。


 

《词玉十雕》(节选):文化 


文化可谓妇孺皆知,没有文化人会感到缺憾。

文化是什么?小学生兴许说是认字读书算数,中学生兴许说是数理化地史哲,大学生兴许说是学科学识学问等等,这些说法都正确,不过是狭义的文化范畴。人生阅历不同对文化的阐述和理解也不同,所以当今对文化的定义纷繁复杂、莫衷一是。

笔者认同文化即人化,尚不认同将非人为纳入文化范畴。笔者认为文化至少存在三个离不开:文化一离不开人和人类社会,二者缺一不可。假如一个尚未启蒙的人,赤裸着走进原始森林,从此与人类社会再没有一丝一毫任何接触,若干若干年后这个人的生存状态无异与动物一般;这个虚拟的人一旦回归人类社会,一定会找回人性并创造文化,这是动物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可见人类社会缺少人文关怀的后果将是何等恐怖可怕。文化二离不开人的介入。黄土高坡的土若没有人的介入不过只是土而已,而糊在篱笆上的泥土、晾干的土皮砖、掩埋的土堆、荒废的高粱地却都是文化。文化是人类行为及结果的总和。文化三离不开人的思维。文化不会超出人类所及和人思维想象的范围。人类科技可以触及人尚无法到达的深空、也许不存在的各种神话、仍未获得证实的UFO等等,这些都属于文化。文化是人类思维及结果的遗产。二十世纪70年代后,公认的自然遗产、文化遗产,以及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的概念渐渐进入人们视野。笔者浅见地质、地理和动物(不含驯化的)、植物(不含培育的)自然演变不属文化范畴,地质、地理和动物、植物因人而变化属于文化范畴。举个似乎不恰当的例子,野鸡属自然,家禽属文化范畴;野马属自然,牲畜属文化范畴;稗子属自然,稻麦属文化范畴。人将土烧成瓷,瓷当然属文化范畴,那么经过人类驯化的动物、培育的植物属不属于文化范畴呢?笔者认为,人为和一切人为变化的都属文化范畴。谈说文化要客观、冷静、理性,尽可能避免泛泛而谈,因为文化的内涵极其宽广、复杂、晦涩。

一个人无论文化修养多少,在人类社会的经历都是文化历程。文化伴随人成长,但并不随人亡而亡。人对文化的认知总是越来越宽广,文化随人类社会发展而厚重成熟,可以这样说没有历史的源远流长,哪来文化的博大精深。纵观人类历史的长河,灿若星辰的文明竞相绽放,昙花一现的文明也曾发生。文明的兴衰更迭、历史的前车之鉴留下了许多沉重思考。我们切莫妄自菲薄,也不可夜郎自大。但凡绵延不断的民族,都有不同非凡的文化。细细来想文化既通俗易懂,也深奥难明。通俗易懂说明文化简单明了,谁都可以说出一二;深奥难明说明文化底蕴复杂,至今难以说通讲透。文化的内涵清不见底、深不见底。

统而言之,从“断文识字”到“筑路架桥”是文化范畴,从“柴米油盐”到“九天揽月”也是文化范畴,人的一切活动皆可归于文化。文化是个中性词,其词意本身无有褒贬之分、优劣之别。笔者偶发奇想,文化一词有反义词吗?如果有其反义词又是什么?当然不是所有词语都存在反义词,不过笔者还是颇有兴趣思考这个问题。

思考奇怪的问题,会有意外的收获。

 

文化范畴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学术上早有共识。一般说与人思维直接相关的都可划为文化狭义范畴,比如文字、语言、影画、音乐、雕塑、设计、策划等等;与人生存直接相关的都可划为文化广义范畴,比如进餐、饮水、穿衣、睡眠、聊天、散步、发呆等等。毋庸赘述,广义范畴包含狭义范畴。总之,文化一定与人相关。文化是发展的,社会进步延伸文化范畴,社会变革影响文化进程;文化也是多样的,社会不同造成文化差别,社会交流成就文化升华。从文化层次而言,识字读文和吃饱穿暖等是文化的初级层次;概括文学、艺术、体育和风俗、习惯、方言等是文化的中级层次;有时我们将政治、经济、文化等统称为文化,比如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等等,这些是文化的高级层次。以上粗略划分文化的初中高层次,仅仅为了便于思考比对,不成定论。文化分类分级方法很多,分得越仔细越准确,对文化理解会越深入越透彻。

分类是智慧的翅膀,分类是知识的桥梁。

汉语成语有触类旁通一词,意思是掌握事物的分类,广泛相通。如果将中文比如高山、汉字比如土石、词语比如为玉,那么成语则可为玉中奇玉。倘若将“天人合一”比作玉中之王,那么“触类旁通”就是玉中之相。触类旁通是做学问的金钥匙,可以打开知识迷宫的每一扇门,即使是大海捞针,也可以指点迷津。由于中文造字组词发音极其独特,有时未见过的词语,通过发音和词意就可以正确会意写出,因此学会触类旁通,对融会贯通中文有很好的启发作用。

分类是人类总结归纳一切知识的开始。现代各学科分类越来越细,对事物的认知也越来越深,遗憾之处是削弱了整体性,其软肋终将会渐渐显露,理当加以弥补。古代中国学术分类大而化之,加上分门别派甚烈,学术创新发芽无土、成长无水,存活下来者寥寥无几,终究也逃不脱被学派宏论给同化,此乃旧学病根。恕其妄语,惟愿错言。

言归正传,继续说文化一词。研究文化有许多途径,下面沿着追寻文化反义词的路径,继续在分类中去寻找文化的顶级层次。刨根问底穷极其事,老生常谈物极必反。当然寻找文化的顶级层次,不是去立山头,分门别派的文化充其量是文化的中级层次。寻找文化的顶级层次,不能分地域、国籍,分地域、国籍的文化不会达到文化的顶级层次。文化的顶级层次是什么?还是先自问一串简单的问题,如何获得文化?学习;向谁学习?向师长学习;师长向谁学习?向智者学习;智者向谁学习?向前人学习;前人向谁学习?一直追问下去,最终会明白当初我们学习的对象是自然。再自问一串稍微复杂的问题,文化从哪里来?从积累经验来;如何积累经验?反复探索实践;怎样反复探索?深入实际调查;怎么深入实际?回归自然。正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千变万化,让人类领悟出文化,让文化得到发展,同时也还给文化指明方向。

文化起源于人类社会,源自对自然的升华。盘古开天以来文化的领域一直在不断扩展,文化的层次一直在不断提高。文化让人类在动物灭绝的孤独中醒悟自然的珍贵,在资源枯竭的阴影中明白自然的宝贵,在风景如画的愉悦中懂得自然的昂贵,在人类无助的期盼中感到自然的可贵。随着文化的发展,文化的层次将越来越趋近自然。

俄罗斯民歌《三套车》:

冰雪遮盖着伏尔加河,

冰河上跑着三套车,

有人在唱着忧郁的歌,

唱歌的是那赶车的人……

人类社会也类似有三套车:政治、经济、文化。政治、经济、文化的差别构成许多美丽的国家,气候、地理、风俗的不同造就众多骄傲的民族。国家间虽然政治、经济、文化各异,但气候、地理、风俗终将可以被改变,最终趋同是历史的必然。各国在驾驭自己的“三套车”去探索本民族联合体的归途时,不管“政治、经济、文化”三套车从哪里出发、走哪条道路,终点都是和平安祥。但是,只要世界还有国家存在,我们期盼“和平安祥”的时候,永远不要忘记“铁壁铜墙”。尽管人类历经了数不清的文化磨难,人类社会的“三套车”都还是相继瞄准了自然。当今各国政治上呼唤保卫自然,经济上注重节约自然,文化上向往崇尚自然。自然在人类社会比以往显得愈来愈重要,这是走向趋同的开始。相信二十一世纪文化将悄然登上她的最高境界——回归自然,这是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上古哲学“天人合一”留给现代人的卓识远见,更是人类期盼的福祉。

虽然自然不是文化,但自然却是文化之魂。人生旅途我们向往亲近地球并畅想遨游太空,常常情不自禁接受大自然潜移默化的陶冶,此乃人类感情和责任使然。

 

究竟文化与自然二词存在何种关联?通常我们掌握中文从识字开始,认识了字再认词,认识了词再学词语分类。先明白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后又明白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等,再后理解等义词、同源词等等。学习字和词以及分类,让我们逐步熟练中文、进而认识社会、最终了解自然,我们就是这样一步一步深入文化、成就人生。笔者认为文化在发展,作为文化基础之一的文字、词语、语言也在变化,特别是当前对文字、词语、语言加以规范十分必要。

结束以上短暂的寻觅历程,笔者依然没有找到文化的反义词,自然更不是文化的反义词,自然是文化的同根词。所谓“同根词”不过是笔者一孔之见,观者无妨一笑置之。我们学习中文以《新华词典》为准,那是自然。

文化一词到此即止,以下说自然。


《词玉十雕》(节选):自然 
 

自然我们最不陌生,因为我们就生活在自然。生活中最不陌生的东西往往最陌生,比如自然一词笔者就很陌生。以下尝试从“人”和“大自然”两方面去思考名词自然。

 

    什么是自然?这个问题冷不丁冒出来,一下子还真不好回答。“认知自然自然于自然始”。这句话仅10个字,用了三个自然。第一个自然泛指自然界;第二个自然意指当然;第三个自然专指自然现象。意思是认知自然界当然从自然现象开始。由于自然一词词性多样、涵义复杂,阅读时稍有疏忽理解就会出现偏差。自然用口语化作一般解释可概要为“先天而成,非人而为”,仔细一想其实解释的是自然现象。既然从“认知自然自然于自然始”开了头,那就从自然现象开始,一步步去试析自然一词。

    一只老鼠打了个鼠洞,一群黄蜂筑了个蜂窝,鼠洞、蜂窝对目击者而言虽然不是先天而成,但肯定非人而为,鼠洞和蜂窝当属自然(自然现象,下同),我们会说鼠洞和蜂窝是自然。陨星坠地撞击出一个大坑,改变了地貌,我们也说这是自然。人工开山采矿,历经数十年而掘出一个大坑,也改变了地貌,但我们不会说这是自然。以上说法都对吗?笔者感觉既都对也都不对。何故如此奇怪又矛盾?接下来就从语言逻辑上试析一二:其一,如果达尔文进化论成立,那么人与动物同源,说鼠洞、蜂窝是自然,人工采掘坑不是自然,逻辑上难以自圆其说;其二,如果上帝造人的神话成立,那么人与动物无缘,说鼠洞、蜂窝是自然,人工采掘坑不是自然,就可以自圆其说;其三,如果宇宙“大爆炸”学说成立,那么人与星体同源,说陨星坑是自然,人工采掘坑不是自然,逻辑上又无法自圆其说;其四,如果时间可以倒流,那么宇宙与人无缘,说陨星坑是自然,人工采掘坑不是自然,就又可以自圆其说。为什么同样的概念,在语言逻辑中会出现如此变化、反复和矛盾?自然真是难明其奥。发现问题首先要正视,其次是冷静,然后再分析。第一,在一个体系中,学说与概念出现逻辑矛盾,不是学说存在问题,就是概念表述出现偏差;第二,一个学说对同样的概念出现两种不同的解释,学说就需要修改完善;第三,两个学说不能同时解释一个概念,学说一定有一个存在问题等等。学说的问题笔者无力分清孰是孰非,留给看客去做判断。

    笔者想说,许多学说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创建学说的人功不可没。还想说其实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被自己设置的陷阱所迷惑。有些学说假设提出后,不知不觉背离了整体性原则,迷惑疑团渐渐就会接踵而至,令人无所适从。把深奥的学说假设放进熟悉的语言逻辑里,用学说去解释生活中最基本的概念,如果存在不能自圆其说的矛盾,就应该引起我们关注,而且值得去思考。人类认识自然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同时期提出了不尽相同的学说,这些学说都是建立在假设模型基础之上。在人类科学技术飞跃发展的时侯,不要忘了回头用学说的假设模型去解释一下生活中最基本的概念,这肯定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中国古人留下了一个成语叫温故知新,切莫将其简单解释为经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从而能获得新的知识。那样的话我们就太对不起古人的睿智,也对不起今人的思想。

    再回到自然一词。“自然是天然,先天而成”有时我们也会这样解释自然,“先天而成”有画蛇添足之嫌,显然不能成立。譬如说某一海域突然发生海底地震,震后海面升起一座小岛,对震前的人而言升起的小岛并非“先天而成”,但却还是自然。可见,有的自然是以后形成的,自然与时间前后无关。“自然与时间前后无关”是笔者得出的一个论断。中国古人有天人合一之说,这里“天”指的是什么?可不可以将“天人合一”的天理解为广义文化范畴以外的大自然呢?其实,此乃笔者说尝试从“人”和“大自然”两方面去思考自然一词的初衷所在。一般而言“天”带有神秘色彩,比如天命;有时“天”还代表至高无上,比如天子。天人合一的“天”在笔者眼里就是天明天暗、高山流水、花草树木、沙粒飞尘等等平平常常、普普通通之物,不过是人以外的一切。天人合一说的就是自然,所以笔者判断文化的最高层次是回归自然。

    《道德经》(亦称《老子》)一书可谓中国古代哲学集大成的典范之一,讲了许多上古的哲学问题。据说《道德经》国外版本有一千多种,是被翻译最多的中国书籍。国内《道德经》版本有多少笔者尚不知晓,与《道德经》有关的书又有多少更是不得而知,仿佛有多少人就有多少部《道德经》。笔者也斗胆写过“马王堆汉墓帛书本《道德经》解读”一文,才浅学疏未敢逐字逐句进行通解。为了深入理解自然一词,不妨读一读《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用诗一般的语言给我们描述了古人眼中的自然,也极其理性、富有逻辑的界定了诸多基本概念和层次。首先,笔者认为《道德经》五千言中范畴最广、层次最高的概念不是“道”,许多《道德经》解读的观点笔者不敢苟同,值得商榷;其次,“域”是《道德经》五千言中范畴最广、层次最高的概念之一,“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三,老子所谓的“道”和“自然”属两个概念,且不同层次,道不能等同自然,道只是想效法自然,或者说是在适从自然;最后,“域”指什么?“域”可不可以理解成现代作为哲学名词的自然?值得探讨。老子用一个“域”字,提醒我们认知自然要有整体论。如果不能准确分清《道德经》所用每一个字词的概念和层次,解读《道德经》实在也是枉然。

    曾经有人说中国没有哲学,笔者只敢这样说,以前我们没有系统的归纳、总结好中国上古哲学。从天人合一、物极必反,到触类旁通、温故知新,古人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智慧源泉,为今人提供了吸取的养料。玉不抚摸,难成佳玉。呵护民族传统,民族才能更加发扬光大。中国传统文化丰富的营养我们至今依然是取之不竭。

 

    请恕拙笔《词玉十雕》常常跑题,因为词语已有辞海词典做规范,那是前人辛勤的结晶,笔者只是在漫谈领会而已。那么究竟怎样去理解自然一词呢?

    汉字中有一个字曰风,风是大气冷暖气流运动给人的感受。自然界有风这个物质吗?风是自然现象的一种,应当不在物质范畴。北风呼啸是形容冬天寒冷。风有声音吗?声音也是自然现象的一种。假设地球上没有高山峡谷森林,只是光溜溜一个石球,还能感觉到风的存在吗?还能听得见风发出的声音吗?笔者只能这样回答,风也许是冷也许是热,风声就不知道听不听得到啦。人知冷暖但不一定知风。乐器里有碰铃,碰铃一绳系二铃,二铃相碰其声悠扬。不知道把碰铃带去太空,能否发出一样清脆悠扬的声音。笔者做不了这个幼稚的游戏,也就不敢乱语,只敢说幼稚的游戏其实很有意义,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在游戏中长大成人。将碰铃带去太空或许可以成为基础研究的尝试之一,那样的话至少能回答有没有天外之音?或者回答天外之音来自哪里?认识自然常常从比较开始,一讲究有体系的整体论,二讲究有对象的主体(个体)论。同样的东西放在不同的地方,东西也许就不叫“东西”而叫“南北”。“名可名,非常名”说的对吗?再问一次什么是自然?回答这个问题还得去问老人,因为自然一词是老人们定下来的。笔者问老人悟出,存在的是自然,不存在的就不是自然,自然与人力而为无关。“自然与人力而为无关”是笔者得出的另一个论断。

    综上所述,自然与时间前后和人力而为都无关,不过这里的自然是指自然现象,本文至此依然没有明确回答作为哲学名词的自然是什么。假设我们将所有自然现象的对象和人类的一切都汇聚一起,汇聚到一起的是什么?提问是人思想力量来源的无穷源泉(摘自《亚苏日记》)。

 

    最后再问一次什么是自然?笔者相信您一定找到了自己的答案。罗里罗嗦一段乱语,叽里咕噜一派瞎言,就此打住。自然与人类所及范畴无关,自然最简要的理解是存在。下一节该写存在一词。

 

    (注:本文引用《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为学者研究整理马王堆汉墓帛书本《道德经》69章内容,其与通行本中“独立不改”、“可以为天下母”、“王亦大”、“而王居其一焉”四句略有区别。)


 

《词玉十雕》(节选):存在 


 

存在一词二字,二字有相同的组字结构,其笔划都是六划,前三划一模一样,后三划构成“子”和“土”字。子者小也,土者大也。古人造字,鬼斧神工;后人创词,天衣无缝。汉字真是读不完的书。以下尝试通过三问去阐述存在一词的哲学涵义。一问幻想的是存在吗?

 

    边幻想边闲聊,先给您讲一则有趣的今事。

    刚看一部电视纪录片,中译名《寻找亚当》,说的是遗传学家通过DNA去寻找人类共同祖先“科学亚当”一事。亚当与夏娃是《圣经》中人物,“苹果与蛇”故事让我们认识了亚当与夏娃。《圣经》记载亚当和夏娃是人类祖先。现代人对染色体和DNA肯定不陌生。科学发现人身体中都带有父亲与母亲的染色体,染色体包含一组完整的生存和维持生命的指令,这些指令由DNA组成。科学还发现人体内父亲遗传的某种基因永远不会改变,就像人的姓氏一样无法改变和遗失。通过DNA分析可以找到所带有的“姓氏基因密码”,所以纪录片里遗传学家正在全球范围寻找“科学亚当”。“科学亚当”多美丽的名字呀!纪录片从宗教故事“亚当与夏娃”开始,很快就切入科学主题,如何寻找“科学亚当”。寻找“科学亚当”的遗传学家费尽周遭先找到了成吉斯汗的后人,并从他们身体里采样分析DNA;又不远万里去埃塞俄比亚寻找所罗门的后人……

    笔者没有往下再看,忽然想到“骑驴找驴”的幽默。如果说人类共有一位祖先,且人体保存了“姓氏基因密码”,那么每一个人身体里就都有“亚当基因密码”,何必舍近求远去找呢?难道寻找“科学亚当”的遗传学家身体里没有“亚当基因密码”?寻找“科学亚当”这个命题基于人类有一个共同祖先,人人都是亚当的后人,那还需要去寻找“科学亚当”吗?“科学亚当”存在吗?笔者没有将纪录片看完,笔者只能说真是可惜了科学二字。

    您认为幻想的是存在吗?生活中我们常会说,我不幻想或我要幻想。可不可以这样说,幻想是存在,幻想的不存在。幻想是思维活动,它肯定存在于人的大脑里。那么难道幻想者的大脑里没有“幻想的”吗?如果大脑里没有“幻想的”,那又怎么去幻想呢?如此说来“幻想”和“幻想的”都是存在。汉语中很多词一词多用,比如存在一词。幻想的是存在吗?从语境看这里的存在是对幻想内容进行判断,不作哲学概念存在用。作为哲学的存在与思维一词在同一层次,二者相辅相成。汉语有优点比如语言很简练,也有缺陷比如词语有混淆。不过从语言整体上去分析一些混淆可以厘清,但也应该正视并逐步去加以区别规范。“幻想的是存在吗?”所犯的错误与“科学亚当”同出一辙,研究对象选错命题。

 

    一谈哲学哲学就离生活很远,不谈哲学哲学就悄然来到面前。哲学真是个怪物。那好继续,二问永恒是存在吗?再给您讲一则粗编的寓言。

    道听途说明星界举办“存在之星杯”大奖赛,确定谁永恒存在。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都跑来了,冥王星也跑来。八大行星见冥王星也来了,都不屑一顾。冥王星冷冷地说:“神气什么?你们不就是共有一个旋转的平面吗?懒得与你们同流合污,再说那个平面上转动的星星多得数都数不清,自己还不认识自己呢。”八大行星听罢冥王星的话都很委屈,纳闷什么我们不认识我们自己?八大行星沉默不语时,冥王星又说话了:“无聊的大奖赛,我先走了。”大奖赛开始了,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经评委计算星龄后,一个一个无声无息相继离开。据天界说“存在之星杯”后来颁发给没有来参赛的宇宙。参赛的不是星,不参赛的是星,您说这大奖赛无聊不无聊。

    哲学存在是个概念,概念不接受时间检验,也不接受空间检验。一支照明用的普通蜡烛放在书房的桌子上,蜡烛是实实在在的存在。夜晚点燃这支蜡烛,烛光照亮了书房。三四小时以后蜡烛熔化已尽,书房暗下来,蜡烛也消失不存在了。以上所谓蜡烛“存在”与“不存在”是对实物判断。物质范畴的存在与否接受时间和空间检验,可以用一个标准去尺度。哲学存在没有界限,也不具有形状,因此不能用永恒去衡量。如果这样衡量那么存在最终就只是宇宙的代名词。相对宇宙而言,宇宙中的一切都是周而复始的运动,遵循质量和能量守恒原则。“周而复始”是古代哲学描述,“质量和能量守恒”是目前科学结论。永恒是存在吗?也不算哲学命题。

 

    三问真实是存在吗?好像慢慢开始接近哲学存在了。

    一般说存在肯定真实,但说真实是存在好像不又太完整,也好像离哲学存在有一点距离。笔者读过的哲学书不多,因其文字晦涩,仿佛是在读数学数论。数学中根号2是一个无理数,证明根号2是无理数用的是反证法。什么不存在?这真是一个怪怪的问题,唐突得像似忽然漂浮在空中犹豫不定。再问什么不存在?“不存在”在中文里可以找到一个字“无”。《道德经》四十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德经》很奇妙,仿佛哲学概念都可以找到,当然就看您怎样去读《道德经》了。笔者将《道德经》作为上古哲学书读,一是老子比我们接近上古,二是《道德经》问世初没有派别之称。《道德经》开篇与道教诞生肯定不在同一个时期。道教尊老子为教主,后来又遵《道德经》为道教经典,并加以传承发扬。笔者认为《道德经》是对上古哲学解读之一,笔者在《什么是东方文明的博大精深?》一文中称道的哲学。从所见文字记载分析《易经》是上古哲学的源头活水,《道德经》某些阐述与《周易》部分内容相似,不知看客是否认同。笔者前文曾经有说“古代经典常常会因一字一词的解读而面目全非”,《道德经》可算一例。《道德经》四十八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笔者对“无为而无不为”作这样的详细理解:人如果不主观妄为,还有什么事不能做到呢?(此前二句阐述关于学问与境界的关系,大意粗解是“学习的越深,原始的(愚昧)越少,越来越少,达到忘我(不主观的境界)”。特作补充以免有断章取义之嫌,商榷探讨。)“为”可作行为讲,人的正常行为受主观控制,“为”可以引申为主观。对老子《道德经》中“无为”解读不同理解大相径庭,有天壤之别。有人解读“无为”是不作为,乃至认为老子哲学太消极;有人解读“无为”是不妄为,从而肯定老子哲学很积极。笔者认为要善待古代经典,解读古代经典一要实事求是、精益求精,二要正本清源、责无旁贷,因为文化靠我们去传承,民族靠我们去振兴。

    回到存在一词。笔者借用数学反证法,引出了“什么不存在”这一反问。什么不存在?笔者前思后想、搜肠刮肚也找不到答案,只怕是一生一世也回答不出。“什么不存在”是一个悖论,因为您的任何回答肯定都属于一种精神现象,那么您回答的同时这个精神现象就存在了,也就否定了您的回答。哲学存在是一切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的总和,笔者还认为哲学存在是有也是无。此时您能够体会上古哲人为什么说“有生于无”吗?笔者很想听听您的见解。“有生于无”是一个令人困惑的命题,若将“有”和“无”放进哲学与“存在”一起去思考,一定会有“灯火阑珊”的豁然开朗,其实“有”、“无”与“存在”本就是可以用于哲学的字词。当然如果继续沉思“有生于无”,一定还会有新的醒悟。原谅笔者与您聊哲学存在竟用了三个不伦不类的问句,古人对哲学的阐述笔者自叹不如。

 

    我们仰望星空不是去看星辰,看的是宇宙看的是我们。上善的宇宙何时开出我们的祖籍凭证,让我们从容踏上知晓线路的行程。宇宙寂静没有目的,她才无愧存在永恒。何者为上善?笔者理解不思恶不思善为上善。上善若水是老子给出的一个形象比如,如果仅从水德去解读上善恐怕会有百密一疏。您与笔者是平等交流,您可以尽情表达观点,您是自由。

    下一文就说自由一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