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论中医辨证论治理论错误(一)

 johnney908 2015-04-13
王律修 著

(一)、中医把古典“病机”当成“证”

提要:“证”本义是证候的简称。古典医学从证候辨析的“病位”“病性”叫“病机”,近代中医把“病机”当成“证”,以为“证”包含疾病病因、病位、病性、病势,以为辨“证”论治就是治疗疾病“本质”!辨证论治糊涂了中医学疾病观和诊疗对象。
关键词:中医,证候,病机,证,辨证论治

  现实中医学同时使用两个互不相容的“辨证”定义。一个认为“辨证”是辨析证候,一个认为“辨证”是寻求“证”诊断。例如,《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学》说:“分析、辨别疾病的证候称为辨证。”又说:“辨证的过程,实际上即是以中医学的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等基本理论为依据,通过对患者全部病情进行分析和研究,作出诊断的过程。”问题远非辨析对象为“证”和辨析结果为“证”的区别,问题在古典医著从证候辨析出的诊断叫“病机”,近代中医把“病机”诊断当做“证”。从证候辨出“证”的理论,不仅混淆认识对象和认识,而且用思辨的“病位”、“病性”,替代客观病因、病理,模糊了中医学疾病观和诊疗对象 。

1、中医学“证”本义是一组相关证候
  ——“证”本义是“候”,“证”即“证候”的简称;“证候”是一组与中医诊断、用药相关的脉症,而不是从脉症辨析出来的诊断。

1、1 “证”字本义是“候”
  “证”、“候”都是疾病表现在外的征象,二字常合用。《中华大字典》曰:“证,候也。”《辞海》曰:“症,证俗字,病征也。”“证候,谓病状也,亦作症候。”中医学“证”本义也是“候”。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曰:“病有远近,‘证’有中外。”表明“证”是疾病外在征象。张仲景《伤寒论》以“辨病脉证并治”为纲目,所论“脉证”即“证候”。如第5条曰:“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第16条曰:“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第101条曰:“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证”是证候的简称。《伤寒论》含32条“证”字条文,用“证”37次,包括“太阳证”、“阳明证”、“桂枝证”、“外证”、“表证”、“表里证”、“少阴证”、“结胸证”、“血证”等。“证”是可观、见、切的疾病征候。
  古今中医认同“证”即证候简称。如徐灵胎《病证不同论》说:“凡病之总者谓之病,而一病必有数‘证’。如太阳伤风,是病也;其恶风、身热、自汗、头痛,是‘证’也。如疟,病也;往来寒热、呕吐、畏风、口苦、是‘证’也。”近代中医也以“证候”为“证”。如王新华《中医学基础》说,“证,也叫证候”,“证即证候”。《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学.辨证》条说:“证,是证候的简称,其含义是证据或征象。”
1、2 证候是一组与中医诊断用药相关的脉症
  1、2、1 与中医病名诊断相关的证候
  如《素问.热论》曰:“今夫热病(症),皆伤寒之类也。”《素问.刺热篇》曰:“肝热病者,小便先黄,热争,则狂言及惊,胁满痛,手足躁,不得安卧。……肾热病者先腰痛胫痠,苦渴数饮,身热,热争,则项痛而强,胫寒且痠,足下热,不欲言,其逆则项痛员员澹澹然。”古人用一个热症定义“伤寒”,用一组证候定义“五藏热病”。《伤寒论》的“病”也是由证候定义的。如:“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1)。“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2)。“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3)。“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寒已,身灼热者,名风温”(6)。“呕吐而利,此名霍乱”(382)。“脉浮者,病在表”(51)。近代中医所谓的“证名”也是由证候定义的,如《中医辨证学》“表证”证候是:恶寒、发热、头痛等;“热证” 证候是:恶热、喜冷、口渴等;“气虚证”证候是:气短,乏力,神疲,脉虚,自汗,懒言,舌淡等;“血瘀证”证候是:刺痛、痛有定处、拒按、脉络瘀阻(诸如口唇、齿龈、爪甲紫暗)、皮下瘀班、徵积、离经之血、舌质紫暗、或有瘀班、瘀点、肌肤甲错、肢体麻木或偏瘫等。伤寒、热病、温病、中风、三阳、三阴病、霍乱、表证、气虚证、血瘀证——中医学许多病证名都是“证候”定义的诊断。
  1、2、2 中医经验方药治疗的证候
  如《灵枢.经筋篇》马膏(马膏、白酒、官桂、生桑炭,膏熨其颊)主治“季春痹”,证候表现是:“口僻,目不合,目不开,引颊移口。”《伤寒论》桂枝汤治疗证候:“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13)。麻黄汤治疗证候:“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35)。小柴胡汤治疗证候:“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鞭,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96)。《温病条辨》银翘散治疗证候:“太阴风温、温热、瘟疫、冬温,但热不恶寒而渴者,辛凉平剂银翘散主之”(第4条)。白虎汤治疗证候:“太阴温病,脉浮洪,舌黄,渴甚,大汗,面赤,恶热者,辛凉重剂白虎汤主之”(第7条)。中医辨证论治方药治疗对象都是证候,证候病名、病机不过是医家的理性诊断。
  总之,中医学“证”本义是一组与中医诊断用药相关的证候,而不是从证候辨析出来的诊断。

2、近代中医把证候“病机”当成“证”
  ——根据《内经》使用的“病机”内涵,中医从证候辨析出的“病位”、“病性”诊断都是“病机”,近代中医把证候“病机”当成“证”。

2、1 从证候辨析出的“病位”、“病性”叫“病机”
  《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曰: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气膹郁,皆属于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热瞀瘛,皆属于火。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诸厥固泄,皆属于下。诸痿喘呕,皆属于上。诸禁鼓慄,如丧神守,皆属于火。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诸病附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文中热、痛、厥、痿、禁、痉、逆、声、肿、疼、转、掉眩、收引、膹郁、肿满、瞀瘛、痒疮、固泄、喘呕、鼓慄、项强、冲上、强直、惊骇、反戾、浑浊、清冷、呕吐、注下是证候。肝、肾、肺、脾、心、下、上是“病位”。风、寒、湿、热、火是“病性”。《内经》“病机”是从“证候”辨析出来的“病位”、“病性”诊断。
  根据《内经》“病机”内涵,凡是从证候辨析出来的“病位”、“病性”诊断都是“病机”。如《伤寒论》“病位”诊断:如“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1)。“脉浮者,病在表”(51)。“病常自汗出,此为营卫不和”(53)。“尺中脉微,此里虚”(49)。“病人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54)。太阳、表里、营卫是从证候辨析出来的“病位”。《伤寒论》“病性”诊断:如 “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70)。“病人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必吐蛔”(89)。虚、实、寒、冷是从证候辨析出来的“病性”。从证候辨析的“病位”、“病性”即是《内经》的“病机”诊断。推而广之,《伤寒论》三阳病、三阴病、结胸、热结膀胱、营、卫、气、血、表、里、胃,温病学卫气营血病、三焦病,杂病津液气血病、脏腑病、经络病、六淫病、八钢病证等“辨证”诊断,都是从证候辨析的“病机”诊断,而不是“证”。
2、2 近代中医把证候“病机”说成“证”
  《中医基础理论》把证候“病机”定义为“证”,称曰:“辨证是中医在中医学基础理论指导下,收集疾病表现在外的临床证候,经过分析综合,得出包括疾病病因、病位、病性、病势等内涵的证名诊断,用以指导治疗的认识过程。”《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学.辨证》举例说:例如,病人出现咳嗽,吐黄稠痰,口渴,咽喉肿痛,身热恶风,头身有汗,舌苔薄黄,脉浮数等症状(证候),即可运用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外合皮毛和风为阳邪,其性开泄,以及耗津伤液等理论,综合分析其“病因”是“外感风热”,其病变部位在肺和皮毛,其病变性质为表热证,而机体邪正斗争的情况则是疾病初起,邪气盛正气也不虚衰,呈正邪相博之势,属于实证范畴。因此,此病者即可诊断为“风热犯肺”的表实证候。根据《内经》“病机”内涵,从证候辨析出“病因、病位、病性、病势等内涵”,应属“病机”诊断。然而,近代中医把辨析证候机理的循证过程,变成了获取“证名诊断”的寻证过程。“从证候辨析出‘证’”,把《内经》证候“病机”说成“证”,不仅改变了“‘证’是‘证候’简称”本义,而且出现文字表述紊乱。
2、3 同名“证”、“病机”内涵全等
  同名“证”和“病机”认识相同证候。“六因辨证”、“脏腑辨证”甚至引用“病机十九条”定位、定性文字,作为辨析证候病位、病性,获取“证名”的依据。同名的“证”和“病机”内涵相同。如《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学》说,“证,对于疾病处于一定阶段的病因、病变性质、以及邪正双方力量对比各方面情况的病理概括。” 王新华《中医学基础》说:“病机,即疾病发生、发展和演变的机理,又称病理”。《简明中医词典》说:“病机,指病因、病位、证候、脏腑气血虚实的变化及其机理。”可见,“证”和“病机”都表征证候“病理”。所以,同名“证”、“病机”涵义完全相等。
  既然“证”和“病机”认识对象、内涵全等,那么,辨证医家所谓的八纲辨证、六气辨证、六经辨证、经络辨证、脏腑辨证、气血辨证、津液辨证、卫气营血、三焦辨证,就是《素问》、《伤寒论》的八刚病机、六病病机、六气病机、脏腑病机、经络病机、气精血津液病机、痰饮病机、卫气营血病机、三焦病机。“证”和“病机”并存于中医理论体系。近代中医学者梁茂新等人结论说:“病机与证是两个同位语。” 
  辨证论治就是病机诊疗。中医“治证”和“治病机”也是同一套方法。辨证论治原则统率下的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理血、理气治法,以及代表这些治法的方药,既是中医治“证”方法,也是中医“病机”治法。姜春华教授说:“辨证论治就是辨别病机的治疗” 。

3、中医误以为“证”是疾病本质
  ——“辨证”中医以为“证”是疾病的本质,致使辨“证”论治成为中医学术“核心”、“精华”和“特色”,辨“证”论治统率了中医观念。

3、1 中医以为“证”包含疾病病因病理
  病因、病理是疾病本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治病必求于本。”张景岳说:“病有标本者,本为病之源,标为病之变。”(《景岳全书.传忠录.标本论》)又说:“起病之因,便是病本。”但是,什么是疾病病因本质呢?辨证中医以为“证”就是疾病病因本质。如张景岳说:“凡治病者,在必求于本,或本于阴,或本于阳,求得其本,然后可以施治”(《类经》);“万病之本,只此表、里、寒、热、虚、实六者而已”(《景岳全书.传忠录.求本论》)。以“证”(病机)为“本”观念延续到今日中医。例如,吴敦序《中医基础理论》说:“证,既不是疾病的全过程,也不是疾病的某一项临床表现。所谓证,是指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节段的病理概括。”又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说:‘治病必求于本’。‘本’当指疾病的‘病机’而言。病因、病性、病位、邪正关系等,均是‘病机’的要素。病机包涵着病原、机体体质因素及其反应性等因素,被看做为对疾病的本质某一方面的概括。”《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学》、《中医学导论》均保持同样看法。可见,当代中医以为“证”就是疾病本质。
3、2 中医以为治“证”就是“治病求本”
  中医既认为“证”包含“病因、病理”,所以以为治“证”就是治“本”。《景岳全书 传忠录.论治篇》说:“凡看病施治,贵乎精一。盖天下之病,变态虽多,其本则一。天下之方,活法虽多,对证则一。故凡治病之道,必确知为寒,则竟散其寒。确知为热,则竟清其热。一拨其本,诸证尽除矣。故《内经》曰,治病必求其本。”吴敦序《中医基础理论》说:“证,反映出疾病某一阶段的癥结所在。” 因此,针对“证”的扶正祛邪、调整阴阳、调理气血、调理脏腑原则,就是“治病求本”原则,针对“证”的汗、吐、下、和、温、清、补、消“治法”,就是“求本”治法。于是乎,辨“证”论治成为中医学术“核心”、“精华”和“特色”。
3、3 辨“证”论治统率了近代中医疾病观念
  辨“证”论治是中医唯一临床方法。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季仲扑先生发表的观点很有代表性,他说:“辨证论治是比较公认的中医学的核心,是中医学的重要精华。中医学的阴阳、五行、四诊、八纲、脏象、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辨证的总纲。辨证从开始到终结都必须以阴阳为纲,并应用五行相生相克说明‘证’的发展与变化。中医四诊:望 、闻、问、切,主要为了收集临床表现,为辨证作准备。中医治则与方药的采用则是依据辩证的结果。综上所述说明一点,就是中医学的理、法、方、药落到实处就是‘证’。”(季仲朴,关于中医“证”的研究思路,中西医结合杂志,1985,6:366)主流中医从根本上忽略辨“证”论治之外还有治病方法。
  辨“证”论治成为中医教育唯一理论法则。辨“证”论治是贯彻近代中医基础理论、临床医学教材、教学资料、期刊、文献资料的唯一理论原则:例如,高校教材《中医内科学》(上海中医学院主编1979年版)98个病证,从疾病诊断到治法用药,辨“证”论治是唯一的选择。《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学》(下册)载中医内科、妇科、儿科疾病诊断、治疗方法,清一色辨“证”论治理、法、方、药。有中医学家说,“中医的治则、方剂、药物都是针对‘证’来的,是以‘证’为依据的”(廖家桢,浅谈以“证”为纲开展中西医结合研究,中医杂志,1981,7:73)。“‘辩证’是应用中药的先决条件。”(孟琳升,《中医治癌大成》,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115)辨证论治是中医教育的唯一理论模式。
  辨“证”论治原理成为权衡中医学术标准。中医说:“众所周知,中医临床的整个过程实质上就是辨证论治过程。”(雷顺群,建立中医系统辩证的体系,辽宁中医杂志,1984,10:15)在此观念统率下,与辨证论治理论无关的经验医药技术理论被排除在“中医学术”之外。例如,老中医的经验方、民间单验方、专方特药虽然治病很见效,因为辨证论治观念不强,不能荣登中医学“大雅之堂”。近代有人指出单验方“对病证有时有特殊疗效。但是,就是辩证观点不足”。在讨论中医学术标准时,有人认为,“抛开辨证论治来评价中医方药的疗效,就难于得出确切的结果”。专方治病在本世纪五十年代曾引起一些医家的重视。但是,很快遭到辨“证”中医的反对,认为:“中医观察一个病,不是抓住一个病原,不是机械式的搬用一方一药对证治疗一病。在一药一方的疗效上找线索,不但是弯路,更是走入歪路了。”有人认为专方治病是“只治病不治人,与中医学辨‘证’论治理论体系毫无共同之处,应该说是错误的。”辨“证”观念使中医忽略真理和效用标准。
  辨证论治理念规定中医药的研究方向。董建华教授说过这样的话:“今天,建立客观检查法,仍应符合辨‘证’论治精神,只有这样,才能突出中医特色”,“坚持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是急性热病临床研究的基本原则。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体现中医理论对临床的指导,只有这样,才能突出中医特色”(董建华,急性热病临床研究的初步设想,中医杂志,1985,1:62)。1984年全国中医内科科研方法讨论会提出:“辨证论治是科研命题的基本原则”(徐阳孙,内科科研的命题原则,中医药信息报,1985,1:21);“中医科研应以辨证论治为核心”(余雪如,中医科研应以辩证论治为核心,中医药信息报,1985,1:9);“临床从‘证’入手研究中医理论”(陈可翼,临床从证入手研究中医,中西医结合杂志,1981,1:39);“研究中医必须抓住‘证’这个环节,这是由于中医认识疾病和对待疾病的方法决定的”(欧阳绮,试论中医的方法学,上海中医药杂志,1982,8:37);“中医临床研究工作中最主要是对中医辨证论治的规律进行研究”(伟明,中医临床研究工作中的方法论问题,新中医,1982,11:56)。国家卫生部《中药研究基本原则》规定“中药研究源于证,止于证。”(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研究基本原则》一、二辑)辨“证”论治已经主宰中医学术观念。辨证中医忽略人体、疾病、药物的客观认识。
  然而,迷惑中医千年的辨“证”论治,却以虚拟目标为诊疗对象!

博主申明:
欢迎业内人士交流,引用请注明出处(作者姓名和链接)。联系邮箱:wanglvxiu@126.com  。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