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科伦药业分析之12:抗生素中间体业务

 东方小城 2015-04-13

 科伦从20114月开始在新疆伊犁建设抗生素中间体项目,包括硫氰酸红霉素和头孢类中间体,总投资40亿,其中由募集资金投入16亿。硫氰酸红霉素产能3800吨,201212月建设完成。头孢类中间体产能9000吨,201412月完成。按照科伦公告中的测算,项目达产后能实现收入68亿,净利润15亿。

从技术方面看。据科伦披露,硫氰酸红霉素已经于201212月完工,正常投产,质量良好。头孢类中间体项目建设进度正常。二者都属于发酵类工艺,从硫红的正常投产判断,科伦在技术上不存在障碍。

从市场需求看。抗生素国际市场需求比较稳定;国内市场受限抗影响,近两年来有所下降,但是基药制度实施又推动了抗生素需求;兽药也是重要的抗生素市场,其需求增长是比较稳定的。长期看,抗生素市场仍然有较大的成长空间。

从产能方面看,过去几年欧美主要抗生素中间体厂家由于环保原因不断减产,推高了抗生素中间体价格,国内厂家纷纷扩产,如果考虑在建项目,硫氰酸红霉素和头孢中间体的产能都已经大于目前的市场需求。但是由于环保的原因,国内主要厂家产能利用率较低,实际产量远低于产能。目前国内抗生素中间体厂家在东部地区较为集中,随着环境约束日益明显,医药工业十二五规划中已经明确提出原料药产能想中西部地区转移 的战略目标。未来环保方面的限制会更加严格,因此同长期市场需求相比,供大于求的现象是暂时的,科伦抗生素项目的市场生存空间存在。

从成本方面看,科伦在新疆设厂,能使其具有一定的原料和能源成本优势。硫红和头孢中间体的结合,能够降低主要原料玉米的采购价格。

从质量方面看,较大的设备投资对于保证质量水平和质量稳定性有好处。

总之,从外部市场环境和科伦内部成本、质量能力看,抗生素中间体项目生存空间是存在的。

按照科伦的表述,其战略目标目标是抗生素全产业链战略,包括从上游中间体、原料药到下游制剂、再到终端营销的完整产业链。下游的抗生素制剂行业,其潜在市场容量远大于输液,而且近期在基药制度的推动下,潜在市场容量正在快速释放。但由于产品同质化严重、技术和资金门槛较低,厂家必将陷入残酷的价格竞争。科伦在基层市场有强大的营销能力,而且抗生素和输液有较大的临床关联性,科伦也已经拥有一定的原料药和制剂生产能力,因此从外部环境和自身能力看,科伦扩大参与抗生素制剂市场是合理的,问题在于如何在抗生素市场中建立起牢固的竞争地位。

抗生素中间体作为产业链上游环节,是整个产业链中技术、资本门槛最高的环节,一定程度上是整个产业链的制高点。科伦大规模进入抗生素中间体领域,其目的并不在于中间体市场本身,而是为了在抗生素全产业链建立起其他对手都不具备的竞争优势。科伦的硫红和头孢中间体份额并不足以改变中间体市场的竞争格局,其成本优势也并不足以彻底消灭中间体环节的对手。但是在中间体环节如此大规模布局,却是下游制剂厂家难以效仿的。同中间体厂家相比,科伦拥有大量的下游需求来消化产能,降低成本,抵御行业波动;同制剂厂家相比,科伦拥有稳定、充足、低价的原料药供应。所以,科伦的抗生素全产业链战略,并不是为了在某一环节称霸市场,而是为了通过对各环节全面布局,使各环节相互配合,提升整体竞争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