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方辨治失眠四则

 山东中医竹林 2015-04-14
经方辨治 不寐四则

按 此例患者素有不寐病史,近因过食辛辣,大量饮酒,致使脾胃损伤,宿食停滞,湿热互结,聚湿生痰,壅遏中州,痰热上扰神明而发不寐。《张氏医通》指出:“脉滑数有力不眠者,中有宿滞痰火。”用小陷胸汤清热化痰,宽胸散结,祛致病之主因。芍药甘草汤,酸甘化阴,养血敛阴,疏肝和脾,缓急止痛。木和土顺,中州健运,水谷得化,气血旺盛,五脏六腑得养,以绝生痰之源。半夏配薏苡仁取半夏秫米之意,通调阴阳,饮邪消退,胃气和顺,神安自寐。远志配石菖蒲通心窍,交心肾,益肾健脑聪智,开窍启闭宁神。炒枣仁配百合、茯神,炒枣仁内补营血而安神,清心除烦,益阴敛汗。《药品化义》云:“枣仁,仁主补,皮益心血,其气炒香,化为微温,藉香以透心气,得温以助心神。凡老若伤血,用智损神,致心虚不足,精神失守,惊悸怔忡,恍惚多忘,虚汗烦渴,所言必多。又取香温以温肝、胆,若胆虚血少,心烦不寐,用此使肝、胆血足,则五脏安和,睡卧得宁;如胆有实热,则多睡,宜生用以平胆气。”百合为补益之品,能养心阴,清心热而安神,且性质平和,补虚而不碍邪,祛邪而不伤正,尤以热病后期余热未清,虚烦不寐用之更宜。《日华子本草》云:“安心,定胆,益志,养五脏。”茯神养心安神,补心气,渗湿和中。《药性论》云:“疗风眩,风虚,五劳,口干。止惊悸,多恚怒,善忘。开心益智,安魂魄,养精神。”三药相伍养营血而安心神,清心热而定魂魄。大黄力猛善走,能荡涤肠胃,推陈致新,痰热毒邪从消化道排出,消化道通畅,全身血管、淋巴管、气管、汗腺、各脏腑联络管道、经络皆通畅,通则不病,上方清热泻火以治阳,滋养营血以助阴,阴阳协调,阳入于阴则寐,阳出于阴则寤。药中病机,不寐则愈。

桂枝汤愈不寐

佟某,女,41岁,2009年4月5日初诊。主诉不寐半年余。半年来夜间一直口服地西泮、多虑平等调节睡眠,白天神疲乏力,头晕目眩,而影响工作。故求治于中医治疗。刻诊:不寐多梦,神疲乏力,精萎靡,头目眩晕,胸中窒闷,纳谷量少,舌质淡红,苔白根较厚,脉濡细。

此为中州虚弱,痰湿内停,卫气失运。方用桂枝汤加味。

方药:桂枝10克,白芍药10克,炙甘草10克,远志肉10克,茯神12克,合欢皮30克,夜交藤30克,灵芝10克,制半夏10克,生龙骨30克,生姜10克,大枣12枚。服上方6剂后,夜梦减少,能较前入睡为快,但仍感胸中不适,易惊易醒,纳少,苔白。继原方加炒谷麦芽各30克,广陈皮12克。上方服6剂后,睡眠时间延长,无易惊易醒,诸症消失,按原方继服3周,不寐病愈。

按 《灵枢·邪客篇》:“黄帝问于伯高曰:夫邪气之客也,或令人目不螟不卧出者,何气使然?伯高曰……厥气客于五脏六腑,则卫气独卫于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阳,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蹻满,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螟。黄帝曰:善,治之奈何?伯高曰:补其不足,泻其有余,以通其道,而去其邪。”本例患者中州虚弱,痰湿内停,卫气失运,故选桂枝汤疏理脾胃,调和营卫,和其卫气之行。陈慎吾认为理解桂枝汤的关键在于“桂枝本为解肌”。肌与脾相合,解肌即能理脾,脾为后天之本。营卫者,皆生于水谷,源于脾胃。营行脉中,则“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卫行脉外“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营和卫“阴阳相随,内外相贯”。通过桂枝汤的滋阴和阳来达到调理脾胃、以协理全身的阴阳气血。卫阳正常出入营阴,气血调和,心神得于濡养。调理脾胃以堵生痰之源,用桂枝汤意在治本。制半夏、远志肉去其内阻之痰湿,通其被阻之经络,卫气得入于阴而得寐。

配茯神、合欢皮、夜交藤、灵芝等养心益阴、安神定志之品,以增调治不寐之效,实为治标,标本兼治,功效颇佳。

防己地黄汤除不寐

张某,女,33岁,2012年10月3日初诊。主诉顽固性不寐2年余。患者患病前为某省保险公司大堂经理,因和领导不和被免职,免职后一直在家,不和其他人交往,情绪不稳,昼夜不寐。经多家医院诊治,服用中西药物多种,不寐无好转。时有默默自语,时有狂躁呼喊,家人与患者十分苦恼。经朋友介绍延余诊治。刻诊:不寐多梦,心烦意乱,面黄无光泽,两目满布红血丝,默默自语,时狂躁不安,时声泪俱下,不思饮食,大便偏干且黑,2~3日1行,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滑大。

证属肝郁气滞,郁久化热,痰热内生,蒙蔽心窍。治宜:舒肝解郁,清化痰热,养心安神。

方药:生地黄90克,防己10克,防风10克,桂枝10克,甘草10克,酒大黄10克,桃仁10克,栀子15克,淡豆豉12克,柴胡12克,黄芩15克,生龙牡各30克,磁石30克,炒枣仁30克,浮小麦40克。5剂,水煎600毫升,分早、中、晚服,临睡前加服谷维素30毫克、地巴唑20毫克、多虑平25毫克。服上方3剂,泻下黏腻恶臭大便两次,夜间能进入浅睡2小时左右,已思饮食,上方酒大黄改为6克,加制半夏10克,继服10剂。服10剂药后,患者已能入睡,故停服西药,继原方再服14剂,服后患者能安然入睡,诸症消失。

按 患者因肝气郁滞,克制脾土,水湿失运,郁久化热,痰热蒙蔽清窍,心神失养而发不寐。伤寒大家高齐民老先生指出:“防风疏肝解郁,舒所郁之肝气。防己利湿,湿去则痰不生,先防痰迷心窍。桂枝通心阳、伐肝气;肝木最怕桂枝,所以有‘木得桂而枯’之说。生地甘寒养心阴,安心神,心安神才能藏住;生地大剂量能清肝郁所化之热,热泄神欣然而安。甘草调和诸药。所以防己地黄药能‘不安神而神自安’。”配桂枝、甘草、酒大黄、桃仁取桃核承气汤之意,破血祛瘀,清泄瘀热,醒神开窍;栀子豉汤清心除烦;柴胡、黄芩、生龙牡、磁石、大黄、桂枝、半夏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取其和解少阳,疏肝和胃,清热镇静;“损其肝者缓其中”,甘草配浮小麦缓肝之急,养心之气,和血健脾。方药切中病机,顽症之不寐而告痊愈。通过本病例的治疗,笔者深深体会到“治内伤如相”的深刻含义。
本空间绝不转载网络医方所有医方均出自祖国经典医学书籍或各医学报告及《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医药配方,一百三十个病种,计四万多个专利医药配方。更有近代各家名老中医的祖传秘方,师传方,民间验方。有的是在五十年代献方运动时,当时医界人士出于爱国热忱献出了自己的家传绝技,家传秘方。最具代 表性的有清末御医马培之后人马泽人所献之方这些处方在临床应用中屡见奇效。

这里是中医的殿堂,中医知识的海洋,让我们在这里共同进步医路成长。
qq:2602780061 中医交流群391537384在群文件夹会不定期上传国家专利医药配方。
相识是缘来的都是朋友。落字是吾师。用了方子的朋友请及时反馈信息,好于不好欢迎反馈。如果您有好的方子也可以告我我会上传到这里替您行善积。转载是美德(剽窃,抄袭者可耻)。

郑重声明: 本人不是医生也不是医师,充其量算是一个中医爱好者。如果您想自行配药务请在咨询医生或医师之后安全用药。本人不求任何利益回报也没有任何义务承担任何责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