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德会医生献宝针灸(转)

 johnney908 2015-04-17

 
   我是针灸专业的,平时治病以针为主,自己最拿手的是“烧山火”和“透天凉”。要想理解这两个手法呢,就是要熟悉复式补泻手法。徐凤编著的《针灸大全》里的《金针赋》最早提及。但是由于它的操作手法比较复杂,运用起来有一些个人方面的差异。要想理解它呢,就得讲得稍微往前一点儿。

    第一,做针灸的目的是什么?引用《内经》的话,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阳”,“和形与气,使神内藏”,这是我们用针要达到的一个目的。

    那么用针的法则是什么?用针之法,必有法则,法天则地,第一个是法天,第二个是则地,从大的方面来把这个先把握住。然后再看我们用针对人的要求,不是所有的人都是适合做针灸的。在《灵枢·官能》篇里边明确提到了什么样的人适合做针灸:语徐而安静,语徐……说话要慢要沉下心来,“语徐而安静,手巧而心审谛者,可使行针艾”。学医的人,有适合开方子,有适合做针灸,有适合做导引,有适合做按摩。你想成为一个针灸大夫,那你首先要看看你自己适不适合做针灸。还有一句话“理血气而调逆顺,察阴阳而兼诸方”,这句话实际上我们平时都看前边看得多,“察阴阳而兼诸方”关注得少。我的理解是“语徐而安静,手巧而心审谛者,可使行针艾”,你做到这一点儿,方可以理血气而调身上逆顺,然后察阴阳,才能理通身上的阴阳,最后你才能兼及诸方,兼及中医的各个门类,也就是说:只有真正地理解了针灸,做懂了针灸,你才能真正踏入中医之门,这是个人理解。不妥之处多多批评。

    那么,从这上面来看,《内经》对我们已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然后我们再看针灸通过什么样的途径起作用。《灵枢·九针十二原》里明确提到:“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针灸通过什么方法起作用,一个通,一个调,一个营,“营其逆顺出入之会”就是我们的穴位。

徐文兵:那“营”是什么意思?

许明辉:“营”是营理。

刘德会:不,不完全是这样的。所言节者,节就是我们的俞穴,“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神气在这儿游行出入的时候,如果碰到阻塞,你就要营,支援,有通,有调,我们还要支援,还要调和一下,处理一下,调气,营其神气。

     有人说针灸的第一要素是得气,实际上呢?错!针灸的第一要素是得时,《素问·八正神明论》明确提出,“是故天温日明,则血气易行”,“是故天寒无刺,天温无疑,月生无泻,月满无补,月廓空无治,是谓得其时而调之”。“月生而泻,月满而补,是为乱经”,经气就会给你调乱了。所以说呢,“故得其天时而调之”,那么用针之法呢,必有法则,上刺天光,下刺八正,八正之气。八正之气呢,我一直没有完全理解,对不起,请各位多多指点。这个……徐老师在,是否再补充一下?这是它的法则。

    得到了天时,下边就可以进入“烧山火”和“透天凉”。作为一个针灸医生,要想进入“烧山火”和“透天凉”这个门里边,你要有指力。作为一个针灸医生的指力,并不是单纯的一个指力,它要分成三个层次,第一个是爆发力,第二个柔劲,柔力,第三是合力。爆发力,这根针拿在你手里,可以集中你全身的力量,在指尖上,然后快速戳入,可以达到一针贯地,那么你的爆发力可以成功了。但是这个爆发力开始实际上是第一层,尽管你能一针贯地,但是你在行针的时候,病人的眉头微微一皱,你知道他肯定疼了,为什么呢?你没有做到柔,“天下柔弱莫过于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者而莫能与之争”。你一针贯地,这是刚,那么,在柔的过程中,这个刚劲儿要化,你马上变位,一针下去,慢慢点儿动。反应在临床上是什么呢?一针贯地之后病人没有痛苦,如果你没有柔劲儿的话,行针的时候病人就会感觉到疼痛。这就是它的第二层。但是要想进入烧山火、透天凉,这个境界还不够,还需要有合力。什么叫合力呢?借用内家拳的说法,心与意合全力转内三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属于三合之力。那么三合之力这是你必须由爆发力迅速转向柔劲,由柔劲再转向爆发力。

    我们评价蒲辅周蒲老的时候就说他是新中国建国以来的第一位能用药达到“运斤成风”的地步。针灸也要做到运斤可以成风,你在运用指力的时候做到了既可以刚,也可以柔,随心所欲而不乱于矩。实际上这里面还存在一个劲的问题。劲,第一个,爆发力属于明劲,我们可以感觉到,啪,进去了。这是明劲。第二种就是属于暗劲。那么这几天小慧师兄都带我们做八部金刚。其实八部金刚是很好的锻炼暗劲的一个功法。每次做,在做到最后的时候,啪一动,实际上这就是在锻炼暗劲。你做到暗劲以后,然后就是化劲。由刚进去,然后马上化为柔,由柔呢在针灸的过程中马上做到刚柔并济,这就可以达到化劲。那么,作为这三个指力,你可以练成了,但是,往往我们执着于指力而忘了腕力,实际上这个腕力非常重要。明白了这些,我就继续往下了。

    《素问·宝命全形论》的原话:“故针有悬布天下者五,一曰治神。用针之要,勿忘其神。凡刺之针,必先治神”。要成为针灸大家,无一不强调治神。二曰知养身,三曰知毒药为真,四曰制砭石小大,五曰知脏腑血气之诊。”当然,我们光讲这,实际上大大的缩小了《内经》对针灸的一个范围的界定,后世可能就越走越窄了。

    先讲治神。凡刺之针,必先治神。治并不是我们所讲的治理, 而是等同于天下大治的治。天下大治,民则定矣。天下都非常稳定了,人民才能安居乐业,所以你的神才也会稳定住。等同于天下大治,为稳定之意。再有什么叫做神?《灵枢·九针十二言》中明确地解释:“神者,正气也。”当然,心藏神,脉舍神,是吧?这些《灵枢》都有。

    但是怎么治神?两个方面,第一个医者治神,第二个患者治神。还有两个方面,平时的治神,治疗的时候治神。医者平时的治神,以正气治神。孟子讲:“吾善养浩然之正气”,人有浩然之正气,则真气则行于指端,随于针尖,则通布随针,则病必衰去,关键在于平时讲究有浩然之正气,这是医者平时的治神。当然,我们锻炼,比如平时的八部金刚就是一个治理神。第二个,治疗的时候,《灵枢·九针十二言》中明确提出:“故要以目瞻其神。”在治疗的时候,以目置其病人两目之间,印堂之间,定住病人的神气。如果发现病人有印堂有青气,这时候一定要注意,很可能你这个针还没扎的时候,病人已经晕针了,这个是一个风向。治疗之法,你先用艾灸,在大椎的地方灸上三壮或则是灸上十五分钟,断其退路,他就不会出现晕针。

    在治疗的时候第一先“以言治神”,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也就要求我们医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乃可以长久”。平时要掌握得多一些人文知识,就能马上就缩短和病人的距离。

    第二个“以意治神”。郭玉《后汉书·郭玉传》,“医者,意也”。那么,“腠里至微,随气用巧,针石之间,毫芒即乖……可得解而不可闻也”。腠理,“腠理至微”,我们的用针,“随气用巧,针石之间,毫芒即乖”。以意,你的意要定住。经过我们的四诊合参,辩证,脏腑里的寒热虚实,心里边要非常有数,你的脉就要定住。

    第三“以气治神”。我讲得快了啊,“以气治神”。刚才讲,有浩然的正气,然后针呢行于指端,随气用巧,我们针灸扎的是经络里边,得的是气,随气用巧,然后,“针石之间,毫芒即乖”。

    “以言治神,以意治神,以气治神,”最高境界是“以神治神”。就像现在好多抑郁症这种,他们的神,可能有时候已经有点乱了。“言而微,终日而言者,此神明之乱也”。如果高明的医生,出手就把病人神明治住,治疗马上就可以很快地步入坦途。这是治神。

    我们平时光想到医者“治神”,那么作为患者呢?平时治病疗效不好,有可能是他不遵医嘱。在《灵枢经》里边,讲得气和失气,并不是我们后世讲的得气和失气。针灸之后,“已刺勿内”,就是我们提的刺禁。已刺,扎完针以后,我们刚刚把这个真气,调得非常舒服了,那么你今晚上可能一次全部破坏,这个患者要注意。那么平时的治神,一定要遵医嘱,否则就会容易失气。所以这里边就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素问》的刺禁。针刺有禁忌,“已刺勿內,已内勿刺,已刺勿饱,已饱勿刺,已醉勿刺,已刺勿醉,行车来者,如行十里顷......”来了后一定要慢慢地让他气息稳定住,然后才能进行治疗。平时作为患者,要保养自己的精气,方能与医者的合一。我经常告诉病人,我扎下针以后你要想着这个针的针尖儿,这也是《内经》里边要求作为病人要做到的。为什么?要“必一其神,令志在针”。必一其神,集中我们病人的全部精神的注意力,集中在针尖上,令志在针,在针尖上,则血气宜行,可能气就运行非常快。如果你不想的话,我在起针的时候马上就可以知道你开小差了。为什么呢?因为你的针下的经气的运行,并没有达到我所要的效果。遵不遵医嘱,想不想针尖,治没治神,一起针就知道了。

    这个“必一其神,令志在针”呢,为什么讲,它就在针尖,而不是在针顶?《内经》里边讲:“神在秋毫”, 秋天的毫毛里,指的是非常微小。那么可以往下,这也是腠理呢,是至微,在我们的针往下扎进去的话,那么就是说,在针尖。《九针十二原》里边讲的,我们平时用的大多数属于毫针,那么毫针起作用是什么呢?“毫针以取痛痹”。但是这里边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是以意养意,毫针的作用,长刺的作用在于痛痹。但是,它为什么能取痛痹呢?我们为什么临床用微针这么普遍呢?因为毫针有养气的作用。《灵枢》里边明确地提出来,就这么一个字,就看你能不能感觉到,它有养气的作用。为什么我们的大针没有养气的作用,为什么三棱针没有养气的作用?“微以养也”,这就在这儿。

    在《内经》的作者看来,针灸是能达到养身的一种途径的。甚至再进一步讲的话,它有可能是达到内丹一个辅助的一个手段。在紫阳真人的《八脉经》里边有提及,人身有八脉,平时都是阴气,唯神仙以阳气则能冲开。那么冲开途径在我们用内丹达到之前的话,完全可以用针灸把这个脉通一通,开一开,是吧?甚至有可能在进入更高一级的针法里面,那可能属于比较秘传的针灸法了,可以帮助精气神的方面上达到一个更高的要求。

    我根据这个二曰知养身创出了意境针法,以及各个种种针道各种方面的针法。意境针法刚才徐老师也说过了。春风可以拂面,明白吧?那么在李白的诗词里面写着:“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这个人明明是一个热证。他只要默想的话:“燕山雪花大如席”,我手底下可以做到什么?可以透天凉。可以用把“燕山雪花大如席”的这种意境化到我的针尖上,马上就可以用,那就下回再说。三曰知毒药为真。在座的诸位都是高手,用毒药的人肯定有,是不是?都应该吧,你用的可能大部分都是毒药啊。

徐文兵:把我们都毒死?

刘德会:不。我要讲的是针灸它为什么第三个“知毒药为真”。在《黄帝内经》的作者来看的话,我们的针灸可以知道它是不是毒药,可以知道它是走哪个穴,走哪个经,走哪条经脉的。我们的精气和它的药气可以用针灸把它探出来。

许明辉:鉴别。

刘德会:对,“知毒药为真”。那么“四曰知砭石小大”。作为一个针灸大夫,于操针砭之术,实际上没用砭,砭早就失传了。《灵枢》上讲,“余无用砭石”。那时候可能就有分开的流派。当然《素问》和《灵枢》可能有不同的一种说法。砭为石中之神,砭和针在我们的《刺法启玄歌》里面有一句话,其实很少有人注意到,它讲的是什么呢?“砭针行内外,水火就中推。”在灵龟八法出现的时候,砭石已经退出我们的历史舞台,并不是完全,至少是官方上已经退出来了。为什么呢,砭针行内外,水火就中推?砭和针和在一块儿的话,能使我们的针达到一种非常高的疗效。现在我们讲,砭有远红外的,有各种各样的……那是我们现在的思路。砭会发出一种能量,砭行外,针行内,就可以做到一水一火,水火既济。我们现在都重新发掘了砭石,在砭石与针相互结合这方面会产生更大的舞台。

    最后还有一个关键的,“五曰知腑脏血气之诊”。中医诊断望、闻、问、切,针为什么不可以诊断?针实际上也可以对脏腑血气进行一个诊断。不过你首先要有一个前提基础,就是能够达到针下辨气程度。拳不离手,曲不离口,针不离手。针成天拿在你手里,培养出了感情,变成手指延长的一部分,就会和你的手指一样有触觉、感觉,有时候可能达到一个高的境界——有听觉的作用。你能达到针下辨气的话,就会对各个脏腑或是经络有更多的了解,比如说大肠经里面经气的虚实,对它里面有没有外感的六淫,有多有少,我们都可以做到,这就是针下辨气。题外话,针下辨气达到了以后,甚至可以开创一门学科——针刺诊断学。

    讲过了前面这些之后呢,我们才可以进入“烧山火透天凉”这个境界。“烧山火”是一个大补,“透天凉”是一种大泻。在《内经》里面,对“烧山火透天凉”理论上的基础和它出现的效果早就有明示。《素问·针解》篇里面,“刺虚使之实也”,如果这个人是虚的话我让他实起来。“气实乃热也”。他为什么能发热呢?那是因为气进去了,他实了就热了。那为什么他寒了?反过来气散则寒。他气泄出来以后他就产生一个凉了。明白它这个你就知道,“烧山火”是大补,“透天凉”是大泻。

    补泻有原则。你要知道什么时候当补,什么时候当泻。 “补泻反,则病益笃。”你补泻大概的方向错了,你的手法越高,你对病人产生的伤害越大。所以,不能上来先讲手法,明白吗?你前面这些必须要了解。“烧山火”有标准,寒和热它是一个比较明确的标准。你不能光听病人说,病人可能会照顾你面子。里面热还是凉,要通过脉诊。泻则一方虚,补则一方实。《灵枢》认为脉诊是评定寒热补泻是否有效的一个标准,也包括所有的针灸。有标准,也有原则,也有法则,之后正式进入“烧山火”的境界。

    “烧山火”的口诀在《金针赋》里边,大家都知道,“烧山火,能除寒,三进一退……”我们讲穴位分天人地三层。一针这不是贯地,先贯天部,然后,大拇指往前捻为补。不光往前,往前的时候再有一个合力,天往下进人的时候……在量子力学有一个结论,就是有一个测不准原理。什么叫“测不准原理”?就是你往下扎针的时候,不可能做到完完全全的九十度,针再往下行进的过程中是有一个偏差,这个偏差给我们做这个手法一个机会,什么机会?你往下捻往左捻的过程中,接着往下有一个合力。往这捻……是不是?看清楚没有?一下,两下,三下,然后呢,在中间针尖里头得气。针尖得气到人部。再行九下,然后呢,针尖到地部再行九下。然后退针到天。重复进行,行九阳数。我这是分解,临床现在早已不用这个治病。你先有规矩才能破规矩,对吧?那么这个反复做,再提到天部之后,这地方要透气,如果没有针下辨气,根本谈不到针下透气。你针下那个气什么时候达到针尖,首先要感觉。那么到达针尖这里的话,反复积攒力量,星星之火可以成燎原之势,这个时候马上就可以达到热。

    那么反过来,透天凉。透天凉是一针贯地,针尖得气,往上的时候是往回捻,往回捻但是往上有一个力,前面如果这时候你前面针刺的指力没有柔劲的话,病人可能会疼了。要做到针尖得气,然后往上再提再提再提……反复九次,这个气从深层他的邪气通过六次,对对对,六次。这是六阴数。六阴数做出来以后呢?那么它就凉了。所谓“气散则寒,气实乃热。”这就是“烧山火透天凉”。

仲晨:我提出个异议啊。就是因为我师父他是跟西安的李少成学的,王乐成,都学过中医,男女的行针逆和顺,还有阴经和阳经的逆和顺补泻都不一样。而师兄在这一系列上给大家说说。

刘德会:在这点上啊参考了很多的文献,包括四川的吴棹仙……包括《金针赋》里面,都有不同的这种……

仲晨:你谈你亲自的体会。因为版本太多了。

刘德会:我亲自的体会就是无为……

许明辉:你刚才说的什么我知道了,实际上你是真的做了吗?你刚才说了半天,虽然实际上开始那东西这个针的刺激量并不是个主要点。

刘德会:因为我在讲给大家分解。先有规矩在那里,然后方能逾矩。烧山火、透天凉,现在我一句话你完全可以解决了:纳阳气入内,属于大补,烧山火。引阴(阳)邪外出,为透天凉,为泻,大泻。大补大泻那么还有平补平泻,还有导气,这些前面都要分清楚。

好,时间到了,为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