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多学科会诊:医生理想中的诊疗模式

 drwxj 2015-04-17


导读:“一个原本认为需要开刀的病例,内科医生看了说,这个可以用药;而另一个内科病例,外科医生看了会说:还在用药?赶紧开刀吧!这种不同学科的碰撞很有意思。”


作者:林菲菲 来源:“医学界杂志”微信号


  亮的读片灯上,CT片上的小结节在几位医生的眼中暴露无遗。



  呼吸科主任问道:“会不会是隐球菌感染?”


  影像科主任指着图像上的一点:“这里还有一些小粗粝点。”


  “但这里也是结核的好发部位。你见过隐球菌感染的结节球吗?像豆腐渣一样。”胸外科主任提醒。


  “结核没有足够的依据,反复查痰都是阴性。空洞也比较干净。有没有可能是肿瘤?”


  胸外科主任摇摇头:“不太像。”


  影像科主任:“它的壁薄,光滑,通透,感觉更像炎症。”


  --你也许以为这是一个院内会诊的场景。的确,在形式上,它像是一种“会诊”,但与普通会诊不同的是,它每周都在固定的办公室举行,参与人员也相对固定,还对门诊病人开放。从今年4月开始,每周四下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南院(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来自胸外科、呼吸科、结核科、介入科、影像科等多个科室的专家都会坐在这里,而这个多学科综合治疗(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办公室,专为肺结节患者开设。


  “小结节,大问题”


  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胸外科主任宋言峥解释说,肺部的一个小阴影有多种可能:可以是纤维结节、钙化点、霉菌感染、良性肿瘤、癌症、结核、胸外畸形等等。


  “小结节,大问题。越小越麻烦。”宋主任表示,对肺结节,究竟是什么诊断、需不需要开刀,没有哪个专科医生能直接给出肯定的判断。由于有较多的疾病需要鉴别诊断,肺结节极容易被误诊、误治。在公卫中心,不少辗转寻来的患者身后都有一段波折的求医经历。


  “病人先跑去内科,内科又转给外科,外科发现是结核,又跑来我们医院结核科。中间可能做了许多不必要的检查,不必要甚至是错误的治疗。”


  通过多次讨论,公卫临床中心决定组建肺结节MDT门诊,专门接收肺结节患者。


  MDT模式源于上世纪90年代,最早由美国提出,即多个科室专家通过定期会诊形式,制定适合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在欧美等国家,MDT模式已成常态。2007 年,英国 NHS 甚至还做了立法,规定每一位癌症患者都需经过MDT综合治疗。


  宋主任介绍说:“MDT模式在肿瘤的诊治上开展较早,应用也较成熟。有些肿瘤,单科医生无法明确是做化放疗还是手术,而MDT就让不同学科医生各抒己见,提供自己的专业知识,通过讨论得出最佳的治疗方案。而肺结节也和肿瘤一样,存在相似的问题。”


  智性的碰撞


  通过MDT,患者可以一次就把相关科室的医生都看了,避免了误诊、误治,也节省了患者的时间,提高诊疗效率。而且比起单科诊疗,MDT能得出最优的诊疗方案,使患者最大化地获益。


  不过,患者并非MDT的唯一获益者。门诊部副主任高加林负责MDT项目的人员调配,他向《医学界》介绍说,目前MDT门诊收费是一次200元,“我们请来会诊的不少专家一次特需门诊就收200,这么多专家也还是200,但大家的积极性都还不错,吸引这些医生参与的,绝非经济效益。”


  宋主任表示,MDT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交流平台,并通过讨论做出规范化诊疗--而学习的机会,以及一个疑难杂症的最优诊疗方案,对许多医生而言都具有无法抗拒的吸引力。


  “可能一个原本认为需要开刀的病例,内科医生看了会说,这个可以用药;而另一例内科病例,比如一个3厘米的肿瘤,外科医生看了会说:还在用药?赶紧开刀吧!这种不同学科的碰撞很有意思。”宋主任笑道:“像我这样在一个学科待久了,虽然说积累了很多经验,但思维难免会受限。在MDT,别的学科医生一提醒,思维一碰撞,就会有‘哦,确实是应该这样’的惊喜。”


  因此宋言峥认为,对医生而言,MDT带来的,更多的是智性上的启发、专业上的获益。


  专科医院的转型需求


  在各国,MDT模式主要应用于肿瘤诊治上,它会以肺结节联合门诊形式出现在公卫中心,则与医院自身的特色和发展需求有关。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原以传染病专科医院著称。高主任笑道:“现在提到我们医院,许多人还以为就是只看传染病的。”


  早在几年前,这个传染病医院就发现,即使作为专科医院,只做传染病是远远不够的。


  “很多病人去了医院,发现他们合并感染了结核、肝炎,不管主诉是什么,就一股脑儿都转到我们这里来了。他(她)们也许是孕产妇,也许是心血管病患者,也许是肿瘤患者。”


  原先公卫中心并没有相应的专业科室,但又不能将这些来寻求最后的“救命稻草”的患者拒之门外,所以刚开始的做法是请外院医生会诊。为提高诊疗效率,公卫中心也逐渐成立了自己的功能科室,包括配备强大的影像科。高加林主任介绍说:“目前,我们医院是全上海唯一一家当天就能取得影像检查报告的三甲医院。”


  这些科室的组建,特别是去年底,加盟本市医疗航母--中山医院,变身中山医院南院,形成“大专科,小综合”的格局。首先应运而生的是肝病临床中心MDT,紧随其后的就是肺结节MDT门诊,它整合了胸外科、呼吸科、结核科、介入科、影像科多个科室的资源,希望能成为医院向综合医院转型路上的又一支探路先锋,开辟出新的综合诊疗服务。因此目前医院给MDT提供了充足的资源,由院长张志勇为首席、肺外科领域的权威专家宋言峥主任担任组长、门诊部副主任高加林为行政负责人,为患者的检查开通绿色通道,以确保MDT的顺利开展。但这又引出项目是否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MDT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在MDT门诊中,据《医学界》观察,每位患者得到的平均会诊时间为24分钟,现场有5位副高及以上的专家,两位病例汇报及记录人员(由胸外科医生兼任),即医生的时间投入共168分钟--这在普通门诊,甚至特需门诊,都是不可想象的。


  《医学界》不免提出自己的担忧:在医院高度重视的情况下,MDT能有这样的配备和投入。但考虑到单次门诊200元的挂号费,MDT能持久运作下去吗?


  高加林主任表示,后期医院在管理上肯定还会继续完善,调整出医生和患者都满意的收费。而宋言峥主任则认为,医生们追求的不止是经济效益,还有专业上的获益和社会效益。“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诊疗效率来说,MDT还具有不可忽视的社会效益。而且,病人把一条鲜活的生命交到你手上,把他治好了,医生是有莫大的满足感的。”


  宋主任还希望引入他在马里兰大学医学院时学到的经验:“他们是在每周五下午开展MDT讨论,每次大约有二、三十人参加,坐满一整间会议室。每个人从一周收治的病人中,拿出不能确诊的疑难病例开展讨论。这是非常好的学习方式。目前,我们的MDT都是大专家,但不排除将来也纳入一些小医生,加强学习和思维碰撞。只有当每个人都获益了,这个项目才能持续发展下去。”


  对MDT的推广,宋主任还认为:“是否能良性运作,可能在管理模式上还需要继续摸索。但我觉得每个医院都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特色尝试一下,这对开拓科室医生的视野非常有帮助,同时也是让患者获益。因此,这种尝试非常有必要。”


(本文为“医学界杂志”微信原创文章,转载需经授权并标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