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营卫气血津液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

 昵称535749 2015-04-18

2015-04-16 10:25:57

营卫气血津液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浅谈阴阳在六纲辩证体系的应用+"阴阳不离交合,气血不离营卫,脏腑不离经络"+六经阴阳(精气血津液)辩证营卫气血津液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

山西医科大学附属晋中第一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兼副教授(退休)郝守玉

在中医学理论中,营卫气血津液学说,能够统领阴阳五行经络脏腑三焦辨证理论,而成为中医理论的

纲领与核心。其他辨证理论可以围绕这一学说展开。

营卫理论在《内经》中论述颇详,营卫在伤寒六经中的重要地位,历代医家如孙思邈、方有执、喻嘉

言等虽倡于此,但仅限于太阳病范畴。其实伤寒六经病理的中心环节是营卫失调。徐培平认为六经通过“

开、阖、枢”作用,控制和调节营卫在人体各部位量的虚盈分布和功能效应。六经病的实质是六经的“开

、阖、枢”功能失常,导致营卫失调,并造成的脏腑气血津液功能紊乱。

伤寒六经病内涵着,营卫气血津液阴阳的多少及运动变化。营卫在脏腑经络之间的联系中处关键地位

。脏腑是六经的基础,而其基本的病理环节是六经中运行的血气失和,更深入一步讲是营卫气化失和导致

气血津液的紊乱。血与津液同源,相互既济,津液伤时,营气亦济泌脉血以济津,营卫气化必须以津血为

基础,营卫阳气与津血之间病变常相互影响,结合营卫谈气化,气化方不玄虚,结合营卫气化谈脏腑经络

气血津液变化,才能揭示六经发病的底蕴,才不失仲景创立之大旨。

以卫气、营血、津液为基础,以经络、脏腑、三焦为场所的人体整体活结构,形成了相互联系、密不

可分的,相互交错、相互渗透的网络。由于卫气、营血、津液是流动的活结构,所以与其密不可分的经络

、脏腑、三焦场所,也是网络状态的相互联系的活结构。与西医学的静态部位场所概念,不属于同一范畴

,不属于同一概念逻辑体系。例如营卫与脾气的关系就十分密切,难以区分。“营卫之气,出入脏腑,流

布经络,本生于谷,复消磨其谷。营卫非谷不能充,谷非营卫不能化。”(《存存斋医话稿》)营卫赖脏腑

充助,靠脏腑以生以化以行。营卫根于下焦,受先天水火温润蒸腾气化,肾之先天元气为其胎孕之根;营

卫出于中焦,由后天水谷精微化生,脾胃为营卫之本,肝胆主变理枢转营卫;在上焦,则受心肺充布,洒

陈脏腑,充达皮毛,温分肉而达腠理。同时,营卫气化有助于脏腑气血生化出入,“人身上下,脏腑肌表

,阴阳固有定位,然则必赖营卫与之相傍周流,与之交媾,协助脏腑气血上下循环合度,出入生化。营卫

之气行于内外,固有从其过而发痛病者,亦必有所不至之处而病者,所不至则气不化。上焦主行营卫气不

化,则营卫不复布,与邪相滞。中焦气不化则不能消谷引食。下焦主出,气不化则小便不利。此营卫之变

,不输布于三焦而然,虽病变不一,其尽因营卫之所致”。故营卫关乎脏腑气血及其功能的正常与否。“

不特营卫自病当注意,即脏腑有病,亦当顾及营卫也”。

浅谈阴阳在六纲辩证体系的应用

阴阳五行学说本属于中国古代哲学范畴,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辩证思想,而后作为一种思维方法渗透到中医学中,积极的推动着中医学三大理论体系(五行理论体系,阴阳理论体系,经络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完善。各理论体系归属于不同的思维方法,因此在具体应用中切记夹杂,做到思路纯正才能体现真正的理法圆融!

首先关于中医学中的阴阳学说做一简单梳理:

阴阳学说,在现代的《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中,只是简单的提出和叙述了其在中医学中的一般运用,做一简单整理总结:

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即人体的脏腑经络形体组织结构的上下内外表里前后各部分之间,无不包含着阴阳的对立统一。

2概括人体的生理功能:对人体的生理活动,无论是生命活动的整体还是就各个部分都可以用阴阳进行抽象化的概括说明。

3,阐释人体的病理变化:阴阳失调主要表现为阴阳的偏盛偏衰和互损的状态和病机。

4用于疾病的诊断:用于四诊资料的归类以及疾病症候的概括。

5,指导疾病的治疗及用阴阳归纳药物的四气五味和升降沉浮

6,指导中医养生防病

但是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具体应用精髓当属于三阴三阳的理论框架模型,这些是课本中所没有具体和系统提到的,三阴三阳理论作为一种分类法则在中医学中的具体应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经络的命名分类

2运气学说的六气分类

3就是今天所讲的重点:运用于《伤寒杂病论》的六纲辩证体系

三者共同以三阴三阳进行分类和理论指导,但是其赋予的理论内涵和概念以及时序各不相同,不能彼此混淆,否则,将发生理论错位,导致学术体系的混乱。

经方的六纲辩证体系属于阴阳理论体系,它是囊括理法方药在内的整体,以整体观为主导思想,以“阴阳学说”为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以阴阳先后天,卫气营血,三焦胃气等为生理病理学基础,通过严格的分析法则,进而体现辨证论治诊治特点的严谨的科学的理论体系!

下面,就经方六纲体系中阴阳理论的具体应用从三方面做一简单讲解

(一)阴阳在六纲体系基础概念中的引用

阴阳在基础概念中的引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A阴阳先后天B卫气营血C三焦胃气

A阴阳先后天:

1先天之阳居下焦,先天之阴居上焦。先天真阴真阳为一对阴阳,禀受于先天,为生命之根!

2后天上焦属火,真阴所居之处。真阴与火为一对阴阳,真阴不制则阳火上炎作乱。

3后天下焦属水,真阳所居之处.真阳与水为一对阴阳,真阳不蒸则饮水停聚为邪

4后天的水火也构成一对阴阳,通过有序的水升火降,互相作用而维持人体正常的阴阳转化链(卫气营血)的平衡。

深入理解先后天阴阳的关系,希望大家仔细阅读体会《师承实录》中的阴阳化论。

B卫气营血:

气为阳,卫(津液)为气中血,属于阳中之阴。

血为阴,营为血中气,属于阴中之阳。

营卫是气血的中间体,气化津液,津液化血,血化营,营化气,反复循环,如环无端,组成了卫气营血互相生化的平衡链。

C三焦胃气

三焦(包括表里):上焦为火位,下焦为水位,中焦为发挥枢纽屏障以及化物作用的土。三焦为卫气营血生化运行布散的通道,三焦表里之道畅通(即无外邪,痰饮水湿食淤的等阻滞),则卫气营血正常布散周身,维持阴阳平衡。

胃气指人体正常的食欲和消化功能,为卫气营血的后天源泉,胃气和则气血的化生源源不断,卫气营血和则胃气得到充养而发挥正常的功能。

总结一下三者之间的关系正常人体依赖卫气营血之间协调的关系来维持自身的阴阳平衡,气血的交合转化依靠营卫来完成,卫气营血之间正常的生理依赖于机体正常的气化才能达成。正常的气化过程包括:①下焦蒸腾津液②津液通过三焦表里通道布全身③全身各处卫气营血正常正常的交合转化。而正常的气化可以由这三方面的因素影响制约:①下焦真阳对水液的蒸腾②焦真阴和火的制③三焦和表里通道的畅通

大家也许注意到了,在整个《伤寒杂病论》中,仲景很重视津液和胃气,之所以重视津液其原因就是由于津液气化链条中重要的中间物质,也是发挥人体防卫和濡润作用的主要物质。而中焦胃气是水火发挥正常生理作用的基础,所以伤寒方证中甘草大枣的配伍在方子中多次出现。大家看书的过程中对这个问题要做一下总结思考。

六纲辩证不谈脏腑经络并非抛离或者刻意回避脏腑,其实卫气营血之所以能够正常的化生平衡,这恰恰是脏腑活动功能正常的具体表现。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六纲体系所言的阴阳就是从先后天阴阳·卫气营血·胃气等角度出发,对脏腑经络等活动所反应出的生理病理现象,所做出的抽象化的分类概括和总结!

老子言: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充分体现出阴阳是通过一种互动般的相互作用,达到一种相互融合的和谐状态。这种状态存在于人体,则人体健康,在六纲体系中,这种状态的维持就依赖真阴真阳,卫气营血,三焦胃气的共同协作而完成。人体具有自动维持和恢复这一动态协调平衡的能力与趋势。但是阴阳的这种动态平衡一旦遭到破坏,又失去了自和能力,则人体由生理状态进入了疾病状态甚至死亡。而经方药物治病的主要目的则是通过药物恢复阴阳(卫气营血)的自和功能,由此引出下一个话题

(二)阴阳对六纲辩证内涵的指导

六纲就是太阳,少阳,阳明,少阴,厥阴,太阴。伤寒的六纲是一个病理性的概念,而并非经络,并非指脏腑,而是六个判断疾病规律的法则,是医生通过望闻问切搜集到患者的临床症状,然后对症状进行病位(表半里),病性(寒热),病态(虚实)的归类整合,最后才得出的六纲归属。

万物分阴阳,则疾病同样分阴阳,三阴三阳是对阴阳辨病的进一步细化。六纲通过病位病性病态(六纲实质)而网罗了所有的疾病。

六纲病可以单纲发病,也可表现为合病,并病,系属病。

六纲辩证和五纲脏腑辩证同属于中医的辩证方法,但是两者都是基于中医四诊资料,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去认识疾病,我们可以把他们理解为不同角度的疾病归类法,脏腑辩证以五行为指导思想对疾病辩证归类,六纲辩证以阴阳为指导思想对疾病进行归类。就好比西医内科学,其主要分类疾病的纲领主要就是从人体九大系统出发的。

一个好的疾病归类我认为就其实用性而言应该具备一下三种特点

1,指导治疗

2,判断预后

3,便于交流

其实后世所言所创之五行脏腑辩证理论其本质已经发生迷失,其表面说理似乎很圆满,但是很多时候我们便掉进了五行生克的圈里跳不出来,含混不清,更别说交流了,真正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也因此造就了诸多“医者意也”的中医印象派人才!迷失本来面目的脏腑辩证就是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恩师称其为梦幻理论。

较后世之脏腑辩证而言,六纲辩证完全具备了以上三条的优势,辨六纲—辨卫气营血(明病机)—选方证,整个辩证过程很直观,更可贵的是其交流方便,易于学习和传承,其中的奥妙大家仔细体会!切记:万病不离阴阳,阴阳不离六宗,寒热虚实表里尽在。临证类而归之!可惜后人在认识伤寒理论的过程中,首先迷失了六经本意,其次把《伤寒杂病论》所示的仲景六纲大法人为割裂,而言以六经(经络)辨伤寒,以脏腑辩杂病,犯了严重的本质错误!

一切法门,明心为要。医者,书不熟则理不明,理不明则识不清,临征游移,漫无定见,故药证不合,难以奏效。请大家深思!

(三)阴阳脉法

刘师在《金匮增补》中关于脉讲的很明了,脉象,有阴阳脉法,脏腑脉法,经络脉法。而六纲辩证应用的是阴阳脉法。

各种病脉均是在人体在疾病的正邪相争中形成的,六纲之病有表里,虚实,寒热,半表里,半虚实,半寒热,按照脉象的浮沉,迟数,虚实,弦杂来侯疾病之表里虚实寒热和错杂。

诸脉按照搏动的太过与不及,皆以阴阳统之,太过为阳为实为热,不及为阴为虚为寒,这七脉为阴阳整体脉象的总纲:浮在表,沉在里,迟多为寒,数为病热,虚为不足,实为有余,弦为表里居中,当有错杂,

阴阳脉也有分部:寸部主上焦和头面,关主中焦,尺主下焦和腰腿,左脉管身体左侧,右脉管身体右侧,身体那里有病,就会在那个部位的脉上表现出异常。

关于阴阳脉具体脉象主病和分类,《金匮增补》中均有详细说明,条文中也有具体的渗透讲解,望有心的朋友细读体会!

"阴阳不离交合,气血不离营卫,脏腑不离经络"

-----竹林跟师成哥学内经,对恩师气血理论的参悟。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与本”。

所以阴阳相应之道,是天地、万物、生命、精神,乃至疾病现象的最根本的规律。

那么,根据规律而言,人,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世界除了物质、除了物质运动以及物质运动所遵循的规律之外,再也没有永恒的东西”,所以,人,就是个物质!气血是构成机体的物质基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源泉。

构成人体的物质基础理论是什么?黄帝内经,伤寒论,解剖的、生理的等等中西医,都有不同的理解。如黄帝内经,将人体置入自然之中来放大,将人体脏腑肢络,比喻为海河山川树木;伤寒将人体置入太阳月亮之中,将脏腑中的腑为空,空的东西像是在宇宙空间,可以装下很多东西,所以把腑为阳,肝脏就像是月亮升入地下,地下是“实”的,“实’的东西在下面,不见太阳,只有月亮,所以为脏为阴。。。。。。这是两千年以来,黄帝岐伯和张仲景,都已经对:人,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早有了形象的说明了。只不过现在的人们,尤其是那些执着的科研人士,处于对自己有力的价值提升,把两千年以来的圣贤们的古语言,转化为形象的比喻罢了----如气血,将气血比喻为河流,将脏腑比喻为山川,肢络比喻为森林等等,其实这些都是现代人的沽名钓誉而已!

关于气血:

一,人之生以气血为本,人之病无不伤及气血。所以,“治病之要诀,在明气血”。所谓调和气血,是根据气和血的不足及其各自功能的异常,以及气血互用的功能失常等病理变化,采取“有余泻之,不足补之”的原则调和气血,使气顺血和,气血协调。它是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原则,适于气血失调之候。(《医林改错》)

二,气血关系失调,常常表现为气血同病,故治疗则应调整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使气血关系恢复正常状态。气病血必病,血病气必伤,气血两者,和则俱和,病则同病,但“气为主,血为辅,气为重,血为轻”(《医学真传?气血》)。所以“气血俱要,而补气在补血之先,阴阳并需,而养阳在滋阴之上”(《医宗必读?水火阴阳论》)。此虽指治疗虚证而言,实为治。血之准则,一言以蔽之,治血必治气,气机调畅,血病始能痊愈。

三,早在《内经》,就对气血的生成、循行、生理功能等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并认为气血不和是疾病发生的基本病机。如《素问。调经论》说:"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五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素问。举痛论》强调说:"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灵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难经。二十二难》说:"气主煦之,血主濡之。气留而不行者,为气先病也;血壅而不濡者,为血后病也",对气血的作用进行了高度概括,并着重指出气血运行不畅可导致疾病。关于气血的病理变化和证候表现,《内经》中就有详细的描述,并始载“气虚”、“气脱”、“气逆”、“血虚”等证名

四,“汉。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及《伤寒论》是我国最早的,理法方药比较完善的,研究杂病及外感热病辨证论治的专书,虽未单独列出气血疾病的专章,但将气血理论融汇贯通于各有关病症中,对后世临床医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金匮要略,惊悸吐下血胸满瘀血病篇》及《伤寒论》关于蓄血的内容,即是对血病中出血及瘀血病机和治法的论述。。。。。

综上所述,气血理论,是来源于我们的老祖宗,不是现代人的发明独创!

在我跟师成哥学习以及以后看到成哥的研究,他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没有通过虚构的比喻、华丽的语言,而是充分的理解《内经》的本身,从脏腑、经络、精神、营卫等的务实态度,来阐明“阴阳不理交合,气血不离营卫,脏腑不离经络”的动态系统,运用到实际医学临床中来,如人迎寸口脉,看似通过简单的调脉,调理脏腑,实则还有大小循环的升降原理。如若用大江河流山川来形容,难不成又不是沽名钓誉了呢?所以,成哥就是用近乎最平实的科学态度,来说明而杜绝浮躁华丽的神秘色彩!

那么《黄帝内经》又是如何来分析人体结构的呢?上焦犹如人体内部的天空,是人体最重要的空间之一。上焦宜清亮,不易浑浊。上焦清亮,能量便可流通畅顺;中焦为联系上焦与下焦的枢纽,为下焦能量上升的通道,中焦脏腑细胞群相互横向撞击,产生消化的动力,加速了血液的回流,认为人体的营气来源于中焦。下焦是制造人体能量的工厂,是推动能量运动变化的动力所在。下焦能量如火山爆发,以撞击和推动中焦的能量。命门乃是人体能量的根基,下焦能量贯布全身,认为卫气来源于下焦。而任督二脉是最大的人体能量运动变化总枢纽。认识到人体的循环是小循环推动大循环运动。大循环的运动力大小,与小循环的回流有一定的关系。将“营”、“卫”、“气”、“血”的概念与现代医学“细胞”、“物质”、“能量”的概念联系起来,“人与天地相应也”、“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如:人生活在大气之中,随时受外邪之侵,无论是风暑湿燥寒火所伤,必然造成气凝血阻,气凝则氧不足,令人呵欠,身困,想睡,严重的凝为水或痰,水饮痰气,呛支气管为咳。血阻则细胞气不能外送,而造成身痛,甚至腰痛、骨节痛、一身尽痛。如:人之一身,气血周行,日行于阳凡廿五周,夜行于阴,也是廿五周,故一昼夜行五十周于一身,然水与血必呈气的现象,才能穿经走脉,气乃火所化,水与血无火则不能化气,此火乃心火与命门相火,命门相火为肾中之火,化水为气,肝风吹动,气乃行于一身,心火化血为荣气,血乃高营养品,随时被氧化而生热,故火能延续而温四肢百骸,故气有余便是火。如: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是说:清者为营,血管之中称为动脉血。初经肺吸新氧气滤过,经心房排动而出,故澄彻鲜红也。浊者为卫,既回血管中之血,亦称之静脉血。当未回入肺脏之前,浊质多存于血中,其脉管青黯而不鲜明也。营在脉中,即发血管均在人体血脉里层,卫在脉外,这是营卫循环的关系。血的来源是中焦吸收饮食的精微,通过气的作用成为营气分泌津液入脉中,内注五脏六腑,外养四肢百骸。这就是说气的来源:一是天空之氧气,呼吸入肺,二是水谷之气,从饮食而入于嗌养分而成。由此证明营卫气血来源和经络的关系。。。。。

营卫循经外应天地、内应身心上下表里、周而复始。强调这营卫循着经络的轨迹运行。

又为营卫循经升降沉浮的运行,贯穿为人体的整体系统。

营气之理,以受纳饮食谷物为最可贵。水谷入胃,它生化的精微,就传于肺脏,流溢于五脏,布散于六腑,任其精华部分流行于经隧火中,常常营运而不休止,终而复始,这可说是和天地间的规律是一样的。所以营气首先从手太阴肺经出发,流注于手阳明大肠经,上行流注于足阳明胃经,下行到足背,流注于足大趾间,与足太阴脾经相合;上行抵达脾经,从脾的支脉,上注于心中;由此沿着手少阴心经,出腋窝,下沿臂内侧后缘,流注到手小指之端,与手太阳小肠经相合;由此上行越过腋外,出于眼眶下的内侧,流注到眼内角,然后再上至巅顶,下行于颈项,与足太阳膀胱经相合;又沿脊柱向下经尻部,下行流注于足小趾之端;再沿着足心,流注到足少阴肾经,循经上行而注入肾脏,从肾注于心包络,外散于胸中;再沿心包络脉,出腋窝,下行前臂,入两筋的中间,入掌中,直出手中指之端,再转回来流注到无名指的尖端,与手少阳三焦经相合;由此上行注于膻中,散布于上中下三焦,再从三焦流注到胆腑,出胁部,注于足少阳胆经,下行到足背,又从足背流注到足大趾间,与足厥阴肝经相合;循肝经上行至肝脏,再从肝脏上注于肺中,向上沿喉咙后面,入鼻的内窍,从鼻外孔分清足厥阴与督脉的不同。其分支别行的,上行额部,沿头顶中央,下行项中,沿脊柱,入骶骨部,这是督脉的循行通路;由此再通过任脉,络绕阴器,上过毛际,入于脐中,向上沿腹内,入缺盆,复向下流注到肺中,又从手太阴肺经开始循环周流。这就是营气运行的经路,手足两经逆顺而行的常规。

以命门为中心,以经络为网络,以心调气。外应天地,从任脉到督脉;内应身心表里上下,和天人,营卫循经运行达到周身于一体的生命过程。

在治疗原则上,打破病名,参考症状,即:不受现有病名的限制,参考症状,重视营卫循经运行与脉诊,重视虚、实、不平的三种状态,查找异常状态的病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形成了“论病不外盛衰,论诊不外虚实,论治不外补泻的‘成哥人迎寸口脉’的传承和创新”;形成了“外应天地任督二脉的能量运行,内应主证身心表里上下,气有定舍,因处为名,上下中外,分为三员。筋、脉、肉、皮、骨所形成的器官、脏腑构造的上中下三部连同表里间三层,天地日月心肺整体气机”的平实、实用的‘成哥内经针法’。实乃是医学之瑰宝!

六经阴阳(精气血津液)辩证

亘古以来辩证方法多种,脏腑辩证、六经辩证、阴阳辩证、三焦辩证、卫气营血辨证等等,如果不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就很难准确辩证。六经辨证并非只辨伤寒,温病、杂病俱在其中。人身十二经脉统分六经,经络所过的病变,《灵枢经》:“是动则病”就是说,人体脏腑病变反映在经络上,并且会反映在一定的穴位上,通过观察其病变就可找出六经所属,六经就是阴阳气在各经络脏腑组织器官的概括,经就是“常”的意思,恒久不变,所以可以统领万病。阴阳经气统之为任督二脉,任脉(在身体的前正中线)统领一身之阴脉,也就是手足三阴经脉;督脉(在身体的后正中线)统领一身之阳脉,也就是手足三阳经脉。

任督二脉需三阴经、三阳经经脉滋养,交通则水火既济,道家谓之小周天,佛家称之为中脉。阴阳二气合一,周流不息,身轻神清体健,百病不生。

因此,阳足则阴精化气不外溢,阴精足则阳气生化不息。

细分之,三阴有手足三阴,三阳有手足三阳。三阴三阳中各有阴阳,阴为精血津液,阳为君火、相火,二者合一就是气,六经表里合一循环往复,如环无端。

病理状况下,寒与湿、饮、痰、瘀同类,属阴邪,无论内伤生冷还是外寒内侵都伤人阳气,阳气虚则身重懒言,昏昏入睡,四肢清冷,畏寒重,口不渴,不思饮,或渴喜热饮,大便稀溏不成形,小便清长,脉微细,四肢清冷,属阴证。

寒与湿、饮、痰、瘀同类,属阴邪,得温热药而经过汗、吐、大便、小便排出体外,这个过程就会出现排病反应,《内经》云:“药不瞑眩,厥疾不廖”。

寒湿得热则化,瘀得温则行。湿、痰、饮宜温化。视其六经所属,分经辨阴阳用药,只要剂量足,效如桴鼓。

临床中痰饮病往往与瘀血合一而病。

因此六经辩证结合阴阳(精血津液、气)可以涵盖临床上的各种病证。

人生于精气合一,死于精气分离。精化气元气足,恣意淫欲精气泄而元气虚,风寒暑湿燥火,乘其虚而入,断淫欲守精气,方可延年益寿。中药、导引、温灸熏熨、食疗等法无不在复阴(蓄精)以回阳(养气)。

《内经》言:“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水阴而火阳。水寒而火热。水火交而化“气”,气藏水火。

阴阳有生理和病理之分,生理上阴(水、寒)就是精微物质(精血津液),阳(火、热)

寒热分阴阳。真寒也就是阴寒(阴证)则阳气少,真热(阳证)则精津液耗。真寒属阳虚(阴证),真热属阳盛(阴虚,阳证),虚热有阴虚(精微物质少)发热和阳虚(阴证)发热(虚阳外越)。病理上阴是湿、痰、水饮、寒、淤,阳是真热(津液亏而火盛)。真寒则用温热药(辛、甘淡、发散回阳类),真热则用苦甘寒酸咸药,阴虚发热则用甘淡寒药,阳虚发热要回阳化气药(淡附子、干姜、肉桂、生甘草等),实热用苦咸寒药。辛甘化阳,酸、苦甘咸寒化阴。

阴阳辨证要仔细,有神阳证无神阴,二便反应真消息。

肾司二便之开合,少阴虚寒大便溏,小便也是清和长。

小便灼热渴饮冷,此是阳证很分明。

大便色白或色青,口渴饮热或不渴,此属阴寒盛在中;

大便色青渴饮冷,四肢逆冷格阴证(阳热在内格阴寒于外故四肢逆冷),急下存阴承气行。

冬天怕冷,夏怕热,口渴饮热溲短黄,精亏津亏分明象,乌梅白糖四逆汤。

若值夏天汗出多,小便短黄口饮热,此属精亏津液缺,乌梅白糖复阴液。

阴结便秘大便干,溲频淡黄口不干,或者口渴喜热饮。

阳结便秘口干渴,渴喜冷饮溲黄赤。

烦躁潮热或盗汗,口渴饮冷真阳证;

五心烦热或盗汗,渴不思饮或喜热,溲频便溏虚阳越。

唇口青白目无神,声低息短但欲寐,身重懒言体畏寒,饮食无味吐清涎,舌质青滑或黑润,苔白浅黄舌滑润,津液满口不思饮,口渴思饮不欲咽,或者口渴喜热饮,小便清长大便溏。大便色白如陶土,阴寒极盛少阳阻,大便色青质糟粗,太阴阳明阳气虚,口气腥臭寒热杂,寒多热少食不下,脉息无神是阴证。舌虽无苔但口润,二便自利口不渴,专注回阳无差错。

阴虚面目唇口红,精神矍铄不知眠,口臭气粗声音亮,恶热身轻大便干,溲赤黄短烧灼热,口渴饮冷饮不休,六脉长大有力气,舌苔干黄或黑黄,全无津液满口刺,烦躁潮热或盗汗,干咳多痰或少痰,脉息有神是阳证。口渴饮冷身发热,二便不利烦谵语,身冷如冰形如死,此是热极内潜伏,阳不达外似纯阴,此时还需验口气,口气虽微热气蒸,舌根虽红但不青,急宜攻下存津液,莫认阴证误性命。阴寒阳热是阴阳,只在真假作文章。真热口渴小便黄,渴喜冷饮下肚肠,有神烦躁不安宁。真寒溲频面色苍,无神倦怠但欲寐。真热口渴喜冷饮,假热漱水不欲咽,真热便干面红赤。假热面赤溲清长,真热息热气粗长,真寒息冷气短微。真热舌焦苔干黄,真寒舌青苔水滑。阴极似阳属戴阳,面红目赤溲清长。阳极似阴肢冰霜,

口渴饮冷小便黄,鼻息炙热便溏青。真假寒热来斟酌,阴证阳证断无错,真热阳证苦甘寒,真寒阴证温热汤。识得阴阳造化机,疑难杂病有处医。先天立极是水火,水火既济无沉疴。

太阴虚寒大便溏,肝脏因此遭了殃,乙肝病毒逞威风,附子干姜作文章。少阴阳虚溲清频,精微下泻眸不润,头昏腰痛也是因,回阳救逆四逆汤。白血病是阴寒邪,寒彻骨髓白C增,

西医只知杀白C,徒将阳气杀戮尽。此病中医少阴病,太少两感麻附辛,太阴虚寒面枯黄,伸手便来理中汤。少阴虚寒四逆汤,简便廉验神功藏。艾滋病是阴阳离,西医验血便可知,

常人验血一条线,艾滋血液两分离。阴平阳秘精神治,阴阳离绝精神绝,和合阴阳中医药,简便廉验最神奇。

第二节伤寒杂病与温病

寒伤毛窍为伤寒在表,伤藏腑为直中,性皆收引、凝滞;寒病宜温之热之、宜发散。温病属于疏泄类疾病,属于中气自病,汗出热不退、呕吐腹泻等等。温病适宜收敛、温润。杂病属于伤寒与温病之外的疾病,也就是气血精津液对自然六气与人文环境产生的应答反应。仲景先师单立杂病篇,其实辩证仍不离阴阳,治法也不离温润、发散、与收敛。

温病(彭子益)开宗正义第一篇

仲景曰:“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

具备太阳病的指征,但是发热的过程出现口渴,不恶寒的就是温病,医者不明温病根源而误用汗法,发汗后身体灼热的是风温。亘古至今,温病本源明之者少,彭子益先生深明此病根源。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温病乃人身本身之气自病,非由口鼻而入,非伏去年的寒,变成今年的温。认为温邪由口鼻直入中道,认为伏邪变温,于是以去邪为主义,遂用去邪之药。去邪之药,最伤本气,本气受伤,病必加重。及至病加,犹以为邪难去,比比然矣。认为本气自病,自知用调和本气之药。病去身安,乃无遗误。抱本气自病的原则,以研求《温病条辨》、《温热经纬》所载证状与其方法,自能得着适当的妙处,而不为其所持原理的错处所误”。

实际上温病就是太阴、阳明病变,津液升散太过所致,收之敛之,温之润之为正法,乌梅白糖汤,扁鹊三豆饮为正方。

伤寒病起于荣卫,终于脏腑,荣热卫寒,腑热脏寒,腑热则实,脏寒则虚。脉象紧数,按之明爽,病人神色清明。温病起于荣卫,终于气血,荣卫气血,皆热不寒,皆虚不实,脉象或洪或小,按之躁急模糊。病人神色昏晦。亦有强壮之人,脉象较实者。虽脉象较实,仍按之模糊,不似伤寒脉象之明爽。特强壮之人,少有病温病者耳。世谓右脉大为温病、左脉大为伤寒,事实上不尽然。

温病者,人身木火偏于疏泄。金气被冲,而失收降之令,水气被泄,而失封藏之能。水不藏则相火益事飞腾,金不收则风木益事泄动。上焦则津液伤而热气冲塞,下焦则相火泄而元气空虚,中焦则中气衰败,交济无能。一年的大气运动,春升夏浮,秋降冬沉。春温夏热,秋凉冬寒。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身春木之气,升动生发失其常度。则温气病焉。此乃人身本气之病,非中今年之温,由口鼻而入,非伏去冬之寒,变为今春之温。不过虽是人身本气自病,必须感受时令偏于疏泄的大气,引动里气,然后病成耳。

伤寒论云: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此乃借温病以分别伤寒之言,非专为温病整个说法立言。温病的事实上,常有得病一日,发热之中仍带恶寒者。不恶寒之发热作渴,脉象应无虚象,而事实上则脉虚者甚多,且多不渴者。脉虚之温病,关系生死较脉不虚者迅速。温病诸书,对于脉虚温病的方法,少注重者,大概遵守论文,与由口鼻而入伏寒变温病的讹传,未及就六气的事实上寻原理也。温病实证少,虚证多,实证易治,虚证难治。此篇注重虚证,因正当厥阴风木之时,阳气幼稚故也。如果脉实,则易治矣。虚证如肆用散药凉药必死。实证的实字,乃比较上的实,非真正的实,所以温病的下证,无承气汤证。只有黄龙汤证。黄龙汤详下文。

伤寒表里之分。为荣卫腑脏,温病表里之分,为荣卫气血。亦有病在肠胃者。如两感温病,则责在肾家。各详下文。病在肠胃,乃肠胃自病。病在荣卫气血,乃荣卫气血自病。自病的意义,无人讲求,皆王叔和误解内经文字,后人又盲从叔和之故。叔和误解内经详下文。

伤寒易治,温病难治。伤寒表里寒热,界限分明。温病表里皆热,界限难分。此篇于难分之中,求分之之法。能分得出,然后用药有着落也。

温病分纯温病,兼感寒温病。初起头疼身痛,先恶寒后发热,发热之后但热不寒,神智昏迷、精神倦怠,此病在荣卫也。舌无苔,脉洪虚躁急模糊、轻按多重按少。发热大者,方用乌梅白糖汤。肥乌梅五枚,白糖一两。舌无苔,脉虚小者,方用扁鹊三豆饮。黄豆黑豆绿豆各三钱。乌梅证三豆证,是为不兼感寒之纯温病。

若脉洪虚,发热之后,仍兼恶寒,是为兼感寒温病。于乌梅白糖汤中,加绿薄荷一二钱,若脉虚小,发热之后,仍兼恶寒,是为兼恶寒温病。于三豆饮中,加薄荷五分至一钱。惟兼恶寒之脉,必不纯虚,必重按兼有弦紧之象。弦紧乃收敛闭束之象,纯虚之脉,只向外疏散,不向内收敛闭束也。病人所在地,冬春无大风,冬不鸣雷。少纯虚温病。

人身荣卫。荣属木火,其性疏泄,卫属金水,其性收敛,主管表气,而根于里气。节令一交木气,大气降极而升,疏泄起来。中气不足之人,本身的荣气,即随造化的木气升动疏泄。乙木为风木。甲木为相火,里气的乙木升而甲木不降,则相火外泄。荣气与木火升泄,故发热。热由木火升泄,故发热而不恶寒。荣卫失和,故头痛身痛,相火外泄的多,故发热甚大。火泄中虚,故神智昏迷、精神倦怠也。

此证脉象洪盛,乃木火外泄。重按虚微,乃木火之虚。虚者,木火升泄自伤本气也。病在荣卫之时,外泄之相火,正在浮游,尚未化生定在之热,故舌上无胎。乌梅酸收,降甲木安乙木,敛相火而大补木气。木气动于上必虚于下,故乌梅为风木要药。收而不濇,能生津液,温病尤宜。白糖能补中而不横滞,与乌梅酸甘生阴,最宜温病虚证。故服之病愈。若发热仍兼恶寒,是感大气之疏泄,又感大气之收敛,而本身卫气,闭束不舒,故加薄荷。以开卫气之闭束也。脉来躁急模糊,根本动摇之象。

此证,外证与乌梅汤证同,但脉不洪虚而虚小。虚小者,木气本虚,一经疏泄便无力也。黄豆黑豆、养木气中平疏泄,兼降胆经养津液。绿豆养木养中,兼清肺热。故服之而愈。如右脉重按不虚,加淡豆豉三钱以宣滞。此方平淡和养,最宜温病。如发热之后,仍兼恶寒。是感大气之疏泄,又感大气之收敛,而本身卫气闭束不舒,故加薄荷以开卫气之闭束也。豆须煮成即服,不可隔夜。生用莫炒。

乌梅汤收外以安内。三豆饮养内以和外。皆温病初起虚证的极效方法。温病脉实为顺,脉虚为逆。乌梅汤证,小便长者乌梅忌用。改用三豆饮,加倍煎服。三豆证小便短者,加白饭豆三钱。以利湿气。惟病人所在地,冬春风少,冬不鸣雷,大气中木气不伤,人身的木气较足,乌梅黄豆补木之品,只宜轻用。疹病亦然。疹即小儿之温病。

内经曰:温病虚甚者死,木火之气泄而不复故也。泄而不复,中气之虚。中气不虚,木火虽泄,金气能收,火仍归水。木气得根,必不致死。难经曰:温病之脉,不知何经之动也。可见其虚也。三豆饮原方系红饭豆、黑豆绿豆。红饭豆即点心铺做洗沙之红豆,能除湿气,伤津液,故改用黄豆。红饭豆,世误用赤小豆,有大毒。黄豆养中养木养津液兼降胆经。温病疹病要药。

脉气洪虚,与虚小者,面色多红。面色红者,火浮于外,必虚于内。凉药下咽,即生变故。此医家之所忽。如认面红为内热,故意用凉药以清内热,必一泻而死。脉虚故也。

伤寒论立桂枝汤以治荣病之疏泄,立麻黄汤以治卫病之收敛。桂枝汤之芍药,全在收敛木火,乌梅三豆亦全在收敛木火。惟温病里气大虚,故不能用芍药之苦寒。乌梅三豆并补里气之虚。温病表里俱热,故不能用桂枝生姜以助热。不能用炙草红枣以补中,而乌梅三豆,却有补中之能。如兼卫气闭束而恶寒,兼用薄荷以通卫闭,亦伤寒论麻桂各半汤之法所变通之法。不过桂枝汤麻黄汤之荣卫病,有表里之分。温病之荣卫病,表里之分不显,而全是里虚之病耳。乌梅白糖汤三豆饮治温病,下咽即能汗出病解,出汗的理由,详原理下篇荣卫中。用此方见效之后,自能知道《温病条辨》用银翘散桑菊饮的根本全错。发热为荣气之疏泄,恶寒为卫气之闭敛,神昏倦怠为相火离根,故用乌梅三豆以平荣气之疏泄,薄荷以开卫气之闭敛,相火离根,中下虚惫,故用乌梅三豆平和补益木气之品,不能用其它苦寒伤中之味。此中关系,非比寻常。况且木气偏于疏泄,都缘金气不能收敛。叶天士谓温病首先犯肺,逆传心包。叶虽不知温病原则,却已认识肺金不可伤。其谓逆传心包,因不知温病是本身木火疏泄伤肺之病,心包之脏木火自病也。

温病脉虚身乏、身痛、发热恶寒,是兼感寒温病。葱豉汤葱头三五个,淡豆豉五钱,不加盐,煎服。豆豉和木气以治温,葱头散卫气以治寒,平稳之方也。如不恶寒,忌用葱头。不恶寒单发热,乃纯温病,黄豆一味煎服亦愈。豆豉宣散亦不可用。黄豆润津液益中气养木气,而平疏泄故效。兼有卫气闭敛之证据。葱性疏通卫闭,其性平和,豆豉宣滞不伤中气,取效甚宏,故宜用之,比薄荷稳也。

乌梅三豆饮证,如脉不模糊,不洪不虚,重按较轻按有力,面色不浮红,昏睡不醒。是兼感寒温病,病在荣卫,里热已作。此肺金收敛力大、将木火疏泄之气,敛成有定在之实热。宜加减三豆饮金银花天花粉玉竹各三钱以清热、枳实薄荷各一钱以清肺闭、黑豆绿豆淡豆豉各三钱以养木气,兼清木热,而舒通胃滞也。乌梅黄豆皆是补品,脉不虚忌用。若舌有干黄苔,加生大黄生甘草各一钱以消胃热。此证不愈,即成下文病在气分病在肠胃两证。

发热,咳嗽,恶寒,身痛、大渴、舌胎粉白。脉象不洪、重按有力。此病在气分也。用枳实银菊散。生枳实薄荷竹叶桔梗菊花金银花天花粉玉竹麦冬贝母知母各三钱,服后热退病减,过时仍旧者,其脉必实。生枳实加成五钱即愈。粉白、如铺干粉于舌上,燥而不润,满舌皆白。满舌粉白,此为肺热之证。

咳嗽口渴,舌胎粉白者,相火被卫气闭束。成为有定在之热,热胜克金,热伤肺家气分也。肺气热逆、故咳嗽。气热津伤,故口渴。气热津凝,故舌胎粉白。菊花金银花天花粉玉竹麦冬知母贝母,清肺热以顾津液;薄荷竹叶桔梗枳实,破肺气之实滞,故服之病愈。脉重按有力,是气实之象。实则不模糊也。此方服后,必大汗而解。汗出之先,有发狂者,有发战者,热深故也。亦有热深脉伏者。

治温病须先分别相火浮游,与热有定在两个时期。病在荣卫,舌上无胎,为浮游时期。舌上有胎,为定在时期。浮游时宜收回相火,定在时宜清降定热。浮游时用清药,火不可清也。春初之火,只见不足,不见有余。火如被伤不能归于水位。化热灼津,上焦清虚之境,神明所出之地,尘敝烟熏,枯干窒塞。种种昏迷烦喘,气短呃逆,甚而吐血躁扰,手足瘈瘲,昏厥不语,败证迭出。如现烦喘等证,乌梅三豆两方合用自愈。不加薄荷。上焦之热愈盛,下焦之火愈虚,既现败证,其火更虚。降火而不伤火,是为治温病之大法。必热实气实脉实,热有定在,如枳实银菊散证,乃可用清热通气之药,以清定在之热。

枳实银菊散,不用黄连。因其性大寒,不惟伤火,并且败中,况黄连性极干燥,最伤津液,温病初起所忌。此病脉既有力,仍只用清凉疏淡之品,因脉之有力,乃相火化热伤津之热,非火土之气之实。相火所化之热多一分,下焦相火即少一分。相火少一分,中气即虚一分。倘用黄连大寒之药,火土一伤,必贻后患。津液再劫,必增纠缠矣。

枳实银菊散证,小便必长而次数多,或小便点滴俱无,或泻稀黄水,皆气分热也。气分热而木气之疏泄更甚,故小便长而次数多。气分热而津液胶固,故无小便。肺与大肠相表里,气分热及大肠,热气主动,大肠金气受热不能收敛,故泻稀黄水。见此证状,切不可认小便长多为小便清利,更不可认无小便为脾湿而用苓泽利尿,更不可认泻稀黄水为虚而用补濇。肺气热清,诸证自愈。《温病条辨》之银翘散、竹叶牛蒡桔梗等药,破肺气伤肺液,连翘除湿伤津,疏散力大,温病大忌。肺气再伤,收敛更减,疏泄更甚。肺津再伤,水源枯竭,上焦更不能清降、相火更逆,木气更枯,则病重矣。

乌梅汤三豆饮葱豉汤,加减三豆饮,枳实银菊散,服后病愈,皆自然出汗。温病忌发汗,因温病乃疏泄之病,用药发汗,则疏泄而又疏泄,多致于死。自然出汗者,荣卫复和,火降中复,圆运动复原也。凡病出汗而愈,皆自身圆运动复元之故。

温病为木火上冲,肺金不能收敛之病。木火上冲,既已热伤肺金,只宜清肺家之热,不可清木气之温。因木火冲于上。必虚于下。知肺热当清,木温当养,便将温病的根本解决。温者,木气之生气也。

病在气分证中,加日晡潮热谵语,腹满拒按。舌苔由白转黄,燥而且厚。脉象右大而实,左则小弱。方用加减黄龙汤。大黄枳实厚朴各一钱,元明粉五分,党参二钱,当归柴胡炙草各一钱,白芍二钱,分三服。

病在气分,失于清降,则热结肠胃而成潮热腹满苔黄之下证。自当用承气汤下之,但热虽实,胃并不实。且气血均为热所伤耗,只宜大黄等味轻剂,并用参归补益气血,炙草补益中气,柴芍疏解木气。如一服,半日后放臭屁,腹已不满,右脉已平,无论已否得下,即止后服。虽未得下,脉平腹不满,已不拒按,是热实已解,黄苔亦将自退,不能再受下药。如脉已平腹已不满,而身热不退,用三豆饮浓煎以养中滋木,热即退矣。因温病只有虚证,无有实证故也。如服后,半日不放臭屁,腹仍满,仍拒按,脉仍不平,再服一服,得下稀粪少许即勿再服,即能热退人安,养息即愈。

以上各方,乃治温病大法。无论何证中兼见他证,如乌梅汤证兼见面红目赤,三豆饮证兼见羞明咽痛、枳实银菊散证兼见小便长多,或无小便,加减黄龙汤证兼见泻稀黄水等,皆仍用乌梅三豆等本方。因病之状态虽异,病之原因则同,原则既同,方法亦同。

相火既化成有定在之热,平日气分偏热之人,热即入于气分。平日血分偏热的人,热即入于血分,血分既热,舌色即现绛赤,脉象即转弦数,身热不退,口干而不饮,心烦夜不成寐。方用加减黄连阿胶鸡子黄汤。阿胶生地龟板鳖甲各二钱,赤芍丹皮黄连各二钱,鸡子黄一枚,生调,分二次服。

阿胶生地龟板鳖甲以养血而平热、赤芍丹皮以活血而清热,黄连降心火以除烦,生鸡子黄补中气温肾阳补津液以交心肾。虽系热伤血分,亦由心经心包经火气不降,自现本气。火气不降自现本气者,中气虚而肾阳不升也。故用鸡子黄补中气,补肾阳以交心肾。脉虚甚者加炙甘草一钱以补中。如舌绛赤而有黄苔,鸡子黄炙甘草忌用。肾阳升则心火降。徒降心火不升肾阳,不能成功。鸡子黄关系此病极大。

中下阳虚,故身热不退。血热而心气不降,故心烦,肾阳不升,故不成寐。热伤血,故口干。热甚则火衰,故不能饮,血被热伤,不能养木,木现木气,故脉弦。中气虚,故脉数。

生鸡子黄对于此病之身热不退,夜不成寐,关系极大。生鸡子黄、大温大补,脾肾之药也。此病之不寐,一方面由于心火化热,不能下降。一方面由于肾阳耗泄,不能上升。生鸡子黄与黄连配合,鸡子黄温升肾阳,黄连清降心火,心肾相交,是以能寐。心肾之交,责在中土。鸡子黄温肾阳,补津液,又能温补中土。中土补起,热乃能退。此方之用黄连,全是与鸡子黄配合的关系,而阿胶又能和其燥也。

热在气分,气分热清,则荣卫和而汗出病解。热在血分,非养血清热,病不解也。如舌色绛红,中有黄胎者,是胃间兼有热滞。须于凉血养血之中,加牛蒡子槟榔各五分,研末。重者加枳实五分,研末。吞服,徐徐去之。然后可用生鸡子黄。小便短者,加乌梅二枚。如口渴能饮能安眠者,去鸡子黄。此则病轻,单是血热也。

温病忌用燥药升散药发汗药,忌下忌温补。总宜养风木敛相火保肺液保中气。如有定在之热,舌上必有胎,用清凉去滞清轻之品,莫伤胃气为治。

两感者,本身木气疏泄偏胜,伤及肾家藏气,肾阳外泄,肾气空虚,又感时令疏泄之气之病也。此病极危险,一为肾气丸证,一为大青龙汤加附子证。

恶寒发热,乃荣卫之郁,寒热不甚,而全身倦怠,则荣卫之败也。两足困乏者,肾气微少也。神志昏迷脉弱而散者,肾阳外散,中气无源。肾阳外散,则心神失根,中气无源,则脉息不振也。肾气丸附子以回肾阳,桂枝以回肝阳,以定木气之根,地黄滋津液养风木,山萸肉敛浮阳补木气平疏泄,山药补肺金助收敛,丹皮去木滞清瘀热,苓泽扶土气也。肝肾阳复,心神有根,中气有源,土气健运于中,荣卫升降于外,故病皆愈。

单感时气之疏泄,肾气能自固藏,病轻。既感时气之疏泄,肾气又被拔动,故易致死。此等病证,一服辛凉,汗出腹泻即死。

大青龙汤加附子证。此方见湖南主席何健手抄伤寒古本。其证恶寒发热,身痛如被杖,头痛如斧劈,口干欲裂,烦满而渴,脉时浮,时沉时数,时细,方用大青龙加附子汤。

此肾阳素亏,又病感寒温病也。恶寒发热者,里气亏乏于内,荣卫郁阻于外也。身痛如被杖者,肾阳不能达于外,卫气不能外发也。头痛如斧劈者,肾阳离根上冲也。口干欲裂,烦满而渴者,上焦津液,被卫气闭敛之热烧灼也。脉时浮时沉时数时细者,下焦无阳,中气失根,不能安定也。方用大青龙汤。麻黄桂枝各一钱,杏仁二钱以开卫闭,生石膏二钱以清卫气闭于上焦之热,炙草二钱生姜一片红枣二钱以补中气,加附片三钱以回肾阳也。

此证头痛而至如劈,脉又摇摇无定,肾阳拔泄,并于头上,其中下之虚极矣。非附子炙草不能挽回根本。口干而至烦渴,上焦燥热极矣。又非石膏不能回复津液。身痛如杖,卫气郁极,非麻黄桂枝不能调和荣卫。温病而用麻桂,其中必兼有卫闭也。

此病用此方,非老手确有把握,不可试用。可用三豆各三钱加薄荷一二钱煎汤,调服肾气丸五钱以代之。薄荷可代麻桂,三豆可代石膏杏仁甘草红枣。肾气丸之山药熟地丹皮,有补津液之能,山茱萸附桂可回肾肝之阳,茯苓泽泻有益中土。荣卫司于肝肺,根于中气,而起源于肾家。注重肾家以达荣卫,实为此病根本治法。见效而不犯险。

大凡外感之病,脉象微弱,或洪虚,原因皆是内伤。如浮沉细数不定,则内伤至极矣。不治内伤而徒治外感之药,无不耗散伤内者,内益伤病益重矣。脉象浮沉细数不定,为用肾气丸的根据,药店的肾气丸,内有车前牛膝,过利小便,不合此病。须用桂附地黄丸便合,即古方的肾气丸。

本篇温病方中之乌梅三豆肾气三方,皆内伤之要法,皆事实上常有,前人书中所无。前人书中何以无内伤治法,只因王叔和将内经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二句经文的冬寒的寒字,认为风寒的寒字,谓冬日伤了寒气,登时病作为伤寒,登时不病,寒毒藏于肌肤,来春发作。化为温毒。遂认温病为毒气,所以用药皆以解毒清热为主。不知温病全由内伤也,更不知春温的温字,乃天人的生气也。知温病为天人的生气为病,自知设法以保其生,自不致将人治死也。

温病若发现于冬季,病势极险。因温为木气疏泄的本气,春温为木气疏泄的正病。冬季寒水封藏不密,木气拔根,故冬温人死最多,惟乌梅白糖汤最能挽回。若冬温上热下寒,足冷如冰,速服桂附地黄丸救之。冬暖必起温病。

冬至前后,气候不寒而反热,发生鼠疫。发热,神昏,气微,心乱。兼证不一,此为主证。鼠疫者,冬温之死证也。大气冬时主藏,寒则能藏。今寒反成热,已经封藏于土下水中的阳气,发泄出来。阳气拔根,遂病鼠疫。鼠生活于地面之际的土中,今土中无阳,不能生活,是以鼠死。人人于此时,呼吸土中无阳的大气。本身下部,阳气逆腾,无不头晕身乏者。本身的中气,尚能维持圆运动之常,虽身乏尚不致于病倒。一经感受大气的刺激,或为饮食所伤,中气的圆运动分开,遂随阳根发泄的大气以同病。阳根发泄,则下部空虚,阳逆于上,则上部充热,阳逆下虚,所以人死。此时用凉药清热,下咽即死,上部虽热,中下阳虚故也。惟乌梅三豆并用,乌梅一两,黄豆黑豆绿豆各五钱,加白糖二两以补中气,加杏仁泥五钱以降肺气,小便不利者,加红饭豆五钱以利小便,无不特效。乌梅能收敛,由右逆升的阳气,降回水中。三豆能清上部的热,不寒中气。阳泄化热,肺气不降,故加杏仁泥以降肺气。中虚脾湿,小便不利,故加饭豆以利尿。惟治救迟延,中气已脱者,已吐血者,则来不及耳。未病时,日日服之,亦可预防。此方曾于丙辰冬绥远鼠疫,经同学实地试验,功效不虚。同学并有用理中汤加天花粉治效者。盖病的名目不同,病的原理则同。所以绥远鼠疫猖獗之时,一降大雪,遂澈底消灭。降雪则大气的阳根回复下降,人身的阳根亦随之回复下降故也。著者曾用西药之稀盐酸葡萄糖先后服下,最效,盐补中气,酸能收敛上部化热的阳气,使之下降,复其本位,葡萄糖大补下部肾家阳气,并补中气也。宇宙大气的圆运动,乃大气中的阳气,降于秋、藏于冬、升于春、盛于夏所成。人身的阳气,亦降于右,藏于下,升于左,盛于上。宇宙的冬季,人身的下部,阳气皆宜顺藏,不可逆升。冬季阳升,此之谓逆,阳气逆升,是为拔根。由右降下的阳气,乃万物生命之根,冬季寒的寒字,即是阳气下藏的事实,不寒反热的热字,即是阳气逆升的事实。阳气逆升,所以热也。并非热而后阳气逆升也。大气的中和,为生物生命的原素,冬季阳气当藏而即藏,即是大气的中和。此中和的力量,地面之际的土中最多。鼠穴地而居,向来在大气中和的中心点生活。今土中的阳气拔根,中和变成毒厉,鼠感受最切,失其生活之常,所以鼠死。人之感受在鼠之后,所以鼠先死,人后死。惟中气充足阳不逆升的人,则不死耳。虽暂时不死,呼吸阳气拔根的大气,终难免死。冬不寒而反热,中和变成毒厉。一降大雪,热降入地,阳仍归根,毒厉仍变中和。此宇宙自然的疗法。乌梅三豆白糖稀盐酸葡萄糖,亦宇宙的自然疗法,降其逆助其藏而已。福建鼠疫盛行时,飞机飞过疫地境内,常常自己堕落,有疫的地方,大气的圆运动含有鼠疫的逆性故也。

温病数日,午后增热,头痛胸闷,舌苔润腻而不加渴,此为湿温。病难速已。方用三仁汤薏苡仁三钱苦杏仁泥三钱蒄仁一枚半夏二钱生甘草一钱白糖五钱乌梅二枚

温病乃相火浮散,木败金伤,中下大虚之病。数日之后而成湿温者,火在土下则生气,火在土上则生湿。火浮于上至于数日之久,土下无火,所以湿生。湿生则土更败也。热为湿气所缠,故觉热增。其增于午后者,土气动于未时,金气动于申时。五行之性,虚则自动。土气动则湿起,金气动则敛结。热与湿合,金又敛之,故热增于午后也。

方用薏苡仁健土燥湿,蒄仁半夏温运中气,杏仁降肺金,开敛结以降相火,湿病最伤津液,薏苡杏仁皆温润养中,不伤津液之品,中气运则相火降,相火降则中气运,肺金降相火更降。浮散于外使人发热的相火既已降入中土以下的水中,木气得根,能行疏泄作用,湿气自消。湿消热降,头自不痛,胸自不闷,土下火复,是以病愈。《温病条辨》方中,惟三仁汤最妙。杏仁开金气之结以收相火,功参造化之方也。

治湿温不宜燥烈之品,原方厚朴删去为妥。加乌梅者,补木气以利尿,收相火以退热。既有甘草又加白糖,加白糖为乌梅之辅也。

凡发热之病,愈治愈热,皆不知热是相火不降使然,相火不降,又是中虚使然。肆用凉药以伤中气,故愈治愈坏。虚热之脉,其象必虚,得食之后,其热必减。若发热而小便不长,皆可用加减三仁汤极妙。小便长而多者,忌用苡仁乌梅。乌梅补木气助疏泄,倘小便长多而用乌梅,必小便不止,气脱而死。

病在荣卫,舌无苔,脉洪虚,乌梅白糖汤,归回相火,补益风木,恢复津液,疏泄滞气,补益中气,病即自愈,不坏也。病在荣卫,舌无苔,脉虚小,三豆饮补益木气,养中息风,病即自愈,不坏也。兼感寒者,加薄荷,以开卫闭,不坏也。病在气分,舌苔如粉,咳嗽作渴,枳实银菊散,清热去滞,降肺调中,病即自愈,不坏也。病在血分,舌绛脉弦,身热不退,夜不能寐,加减黄连阿胶鸡子黄汤,养血清热,补中温肾,病即自愈,不坏也。病在肠胃,舌苔干黄,谵语日晡潮热,腹满拒按,加减黄龙汤,泄热养胃,病即自愈,不坏也。理路分明,方法各当,一经误治,或汗或下或补,将分明的理路,混乱不清,遂成坏病。坏病之中,先分虚实,证治列下。

其脉实者、则热不退而烦扰潮热谵语脉转沉细。坏病大概,不过如此。脉实的实字作滞字看,不可作虚实的实字看。

无论脉虚脉实的坏病,只要大便不泻,即不致死,虽迟至十余日以至二十余日不大便,亦吉。如滑泻不止,便成死证。因温病乃上盛下虚之病,不滑泻者相火虽散漫于外,中气未亡,圆运动的根气尚存。只要相火下降,中气复旺,旋转升降,自能复圆。如滑泻不止,下焦早已空虚,再加滑泻,则空而又空,中气全灭,圆运动的根气全消,故死也。前人谓大便泻乃热有出路,认为佳兆,此湿热病的佳兆也,非温病所宜也。前人于温病喜用下药,亦盲从王叔和伏寒变为温毒之故。切须认清,不可含糊。

脉虚坏病,无论舌上有无黄胎,先以乌梅汤酸甘相得,徐徐饮之,自能热退身凉微汗而解。凡用乌梅汤,如脉有热,兑入清茶半杯。热退之后,舌上黄胎者,再以大黄末一二分,作三次开水吞下,以清胃滞,自然胎退思食,调养而愈。如温病过汗,热而神昏足冷者;用西瓜汁或冬瓜汁调服肾气丸三钱,或用三豆饮调服亦可。清温并用即愈。

脉实坏病,脉既转沉细,必脉沉细有力。此为津液被热灼伤,经络燥结。而烦扰不安,中气之虚极矣。先用生党参二两生石膏三钱煎汤热服,养中生津,清润燥结,必得安眠。安眠之后,烦扰自止,然后用枳实银菊散原方三分之一,加柴胡厚朴大黄各五分,每日申酉服之,以清热去滞。再用草果槟榔片各五分每日煎汁,少少饮之,一日二次,数日后必大泻稀水臭粪,战栗出汗而愈。泻稀水臭粪者,裹气和而积结通也。汗出者,里和而后表和。战栗者,荣卫失和已久,复和不易也。

坏病愈后,调养甚难,多有三四月方能复元者。坏病治法,最宜细心,最宜静耐,因良医治病,多系接手坏病之故。

日久不大便者、必自己欲大便,方是大便之时。自己不欲大便,切不可妄用下大便之药、以夺中气,以伤肠胃津液。自已欲大便大便不下,乃肛门干燥,注射当归水润之,或服当归一钱,大便即下。如仍不得大便,是肛门之间有燥粪数枚,因津液缺乏不能送出,非内服润药所能送下。须用手术,取出肛门燥屎,余屎自下。

乌梅汤治脉虚坏病。养津液收相火复中气。服汤得微汗,内外调荣卫和也。西瓜汁肾气丸治脉虚坏病,生上焦津液,以清肺热,复下焦元气,以生中气也。枳实银菊散,治脉实坏病,通滞气以调升降。清积热以复津液。升降与津液俱复,中气旋转,肠胃活动于内,荣卫调和于外也。原理甚简,不过一面服药,一面静候自已的圆运动回复耳。切不可求速而进重剂以致祸。

人身收敛之气能生津液,阴气也。疏泄之气最动相火,阳气也。温病之理,疏泄太过收敛不足,本是阴虚。但阳气疏泄于外,化作邪热,里阳愈少,故系阴虚亦系阳虚。仲景于温病戒汗下者,因温病是虚证,当保养阴液尤当保护阳根也。有人问曰温病既是阳虚,何不用热药以补阳、不知温病之阳虚,乃水中相火浮于水外也、相火浮于水外,乃木气疏泄,肺金不收。养木气,平疏泄,以收肺金、只要肺金能收,浮出水外之相火,自然归回于水内。此温病补阳之法也。伤寒发热,由于胆经不降。温病发热、不止由于胆经不降,且由于肾水不藏。温病若用热药补阳,必定增加灼肺之热,并且煎枯肾气之水。肺肾之阴再伤,岂不阴绝而死。肺肾之阴再伤,不能收藏相火,相火全出,外热更加,岂不阳亡而死。收降相火归于肾水、此种补阳之法,内伤病中用处甚多。

温病的病源,全是疏泄偏胜,收敛不足。疏泄偏胜,最伤阴液,最泄阳根。盖能收敛则气降而液生,能收敛,阳根乃能下藏,能收敛,然后疏泄可不偏胜。收敛之气,肺金主之,脾胃为肺金之母,脾胃足肺金之收敛方足。中气在脾胃之间、故治温病之要、在养阴液保阳根,尤要在保中气。必津亏热起、烧着肺家,始可用清凉之品,以泄热保肺。必津亏络濇、气机阻塞,始可兼用去滞之品、以活络清气。必津亏热盛、伤及血分,始可兼用凉血之品,以养血。必津亏热盛、热积胃家、始可稍用寒下之品,以清胃。内经曰;温病虚甚者死、因不能用补药之故也。虽不能用补药,然相火下降,热回下焦,津液续生,藏住相火,津液生而相火藏,中气自然回复,即是天然补药。所以大散大寒固是错误,大补亦非所宜,补则气机益滞,中气益难回复也。

六经阴阳(精气血津液)辩证[刘文澄]2

温病脉是虚象

体壮的人,得了温病,热盛脉实,一经清解,便无余事。然体壮之人,得温病者少,体壮则中气足,荣卫平,收敛常旺,疏泄不至偏胜,相火不至外泄,故少得温病。即得温病,安卧片刻,中气旋转,荣卫复和,自然汗解,不成病也。惟体虚的人.中气不足,疏泄易于偏胜,易得温病。其脉模糊躁急,皆是阳根不固,阴液亏伤,木火外发,金水内竭,中气不守。故难经曰:温病之脉,不知何经之动也。亦有热深脉伏、疾数不明,服清凉之药.热退脉显者,乃是实脉o

温病忌发汗何以温病非得汗不解

发汗二字,误却医家不少。须知仲景伤寒论之麻黄桂枝汤,皆发汗之方,其中自有得汗之理,并非麻黄汤桂枝汤将人身的汗提而出之也。缘人身阴阳之气,和合则治,分离则病。既分离又复和合,则汗出也。人身气降化水,水升化气。脏腑荣卫之气,升降调和。气化水而不滞,水化气而不停。一病外感,脏腑之气郁于内,荣卫之气郁于外,气水化生之间,即停滞不通。汗即停滞的水气,此为作汗之原素一也。荣卫分离而又复合,阴阳交通,即生津液,一如夏日酷热,一旦天气下降,地气上升,阴阳气通而降雨泽,此为作汗之原素又一也。具此两种原素,所以荣卫一和、自然汗出而病解。经方发汗,实际上乃调和荣卫也。此理自古至今,未明于世,何发之有。

伤寒阳明腑病忌发汗、服承气汤得大便后,病人安卧而通身得微汗,而病解。三阴脏病忌发汗,服四逆汤后亦通身微汗,而病解。并非承气汤四逆汤发汗,亦脏腑荣卫之气复和之故。温病忌发汗,亦与桂枝杨证忌用麻黄之理同。温病之得汗而解,亦与桂枝汤证用芍药敛荣气以与卫气平,自然得汗而解之理同。不过不可用桂枝生姜大枣炙草热性横性之药耳。

温病出疹之关系

温病得汗而愈,便不出疹。不得汗,则木火内郁而出疹。出疹有吉有凶。由于阴液续生而血热外达,所出之疹与出汗同,吉疹也,疹出则病愈。由于阴液内竭,热灼血干,所出之疹凶疹也,疹出则病加。吉疹色红而正,凶疹色赤而黑。但色黑固然是凶,色红亦有凶者。中气将脱,表里分离,荣卫无归则疹出而红,疹虽已出,人亦不活,此色红未可为吉也。疹出而黑,阴气已绝,故凶。然热极亡阴,阴气但能续复,外出之疹虽黑、内竭之阴已生。仍可转凶为吉。

其实诊断温病之吉凶,全不在出疹之关系,全在腹泻不腹泻,胸紧不胸紧。如腹泻胸紧,便伏死机。缘人身之气,阳位在上,而根于下,阴位在下,而根于上.腹泻不减,则阳根亡于下,胸紧不减,则阴根亡于上,是以人死。

世人谓疹不出,则温邪之毒必攻心而死,盖都认为温病是外来温邪入了人身作病,与认为寒气变温,藏于肌肤,至春始发之故。温病原理,非明了造化的圆运动不能知道,又何怪乎。温病出疹,乃温病结果上的事,其原因并不在疹。叶天士治温病,谓宜速速透斑透疹,亦认为外来温邪入了人身为病,要赶紧把外来之邪透出耳。不然则亦认为温是内伏着去年的寒毒。伏毒二字,王叔和之遗祸也。王叔和是搜集仲圣伤寒杂病论原文的功臣。他于医理,完全是门外汉。

温病汗下之过

温病全由疏泄偏胜,阴液耗伤,相火外泄,阳根微少,中气薄弱之故。如再用燥烈开泄之药发汗而助疏泄,相火益泄,阴液益耗,阳根益微,中气益虚,是以登时病重,或至于死。此汗之过也。寒下之药,性往下行,亦能减少疏泄之气,然寒下伤中、多有下后病加重者,亦有下利不止、以至于死者。不过不似汗之登时奇变耳。温病大便泻下,前人认为热有出路,然脉虚忌泻,根本大防,岂可忽诸。

温病与燥病之分别

温病发热,神志昏迷,脉来虚散,模糊躁急.向外疏泄。燥病发热,神志不昏,脉来弦聚,不躁急模糊,向内收敛。《温病条辨》之银翘散一方,连翘桔梗竹叶牛蒡薄荷。皆疏散而大破肺气之药。桑菊饮一方,较银翘散不大伤肺。但桑叶破肺之力亦不小,此二方乃肺金燥结内敛生热之方,温病乃木火外泄,肺金虚散之病。如当服本篇乌梅汤,三豆汤之温病虚症服之,无不热加病重,腹泻而死者。燥气为病,由外向内,是实的,温气为病,由内向外,是虚的。实者热实肺气实也,虚者肺气虚,木火虚,中气虚。虚而用银翘散与桑叶石膏,肺气再伤,至死不知其所以然。伤寒论,风温病,发黄,惊痫,失溲,直视,身重,息鼾,语言难出,无一不是肺气伤极之坏证。《温病条辨》开首二方,即大伤肺气,可怕。北方少燥气病,金气凉降能澈底也。西南方多燥气病,金气凉降不能澈底也。北方秋凉之后,愈降愈深,由凉而寒,由寒而冰,相火之气,既收于土下,即藏于水中。来春开冻,相火出土,万物发生,不出奇病。西南方秋凉之后,忽又大热。已经收降入土之相火,又复逆升于土面。降而复升,凉而复热,凉降入土的金气,被逆升出土的火气,拒格不下,遂裹速火气而燥结于中气之际。燥病之脉,不浮不沉,弦结于中,其故在此。金气燥结,升降不通,病症发作,有不可以常理论者。世乃称为秋温。燥病肺气实,温病肺气虚,金气之病命木气负责,虚实相反,所以银翘散桑菊饮治秋燥见功,治春温见过也。西南方四季皆有燥病,故银翘散桑菊饮四季皆宜,然一遇温而不燥之病,亦复用之,死矣。吴鞠通的温病条辨,应改称燥病条辨。

温病误用石膏必死

石膏,阳明燥金病之润燥开结之药。极寒相火,极败中气。故伤寒论白虎汤用石膏,必曰外无大热。石膏本以清热,既无大热,何必用之。不知石膏清热,乃清内热。内果热矣,外即无大热。因人身火气内藏,病则内热,内热则外寒。火气外散,病则外热,外热则内寒。内寒则禁用石膏。仲圣怕人不知此点,故于用石膏之条文,一则曰外无大热者,再则曰口渴心烦背微恶寒者,无少阴证者。外无大热的大字,因胃实的热证,内外皆热,故外无大热。外热如大,即相火外泄的多,内必寒也。口渴则燥热伤津也。背微恶寒者,背乃胸之阳,燥热灼伤胸部津液,热盛在胸,则背部之阴,不能交于胸中之阳,故背恶寒。凡热证之恶寒,皆热盛于内,阴为阳拒,不能相交,阴现本气之故。无少阴证,无少阴内寒证也。伤寒阳明燥金一气独胜,既热且燥,既燥且结,伤耗肺液胃液,为唯一燥证。故用石膏清燥开结。温病虚证,外热内虚。石膏败火寒中,温病服之,无不一泻而死。石膏治燥病之实者,即伤寒阳明白虎汤证是也。温病由内疏泄外出,燥病由外收敛内入,出外则虚,入内则实,病源各异,岂可忽诸。本篇枳实银菊证之口渴,可用石膏。然究非阳明实证,而是相火烧灼肺液之虚证。用麦冬等清热较为稳妥。麦冬与石膏同性而寒中之力较轻。

以上温病全篇摘自《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了悟本篇则明造化浑然一体,本坏则末乱。

治则

临床辩证,先辨伤寒,百病皆因寒而起,再辨温病与杂病。先观神气(精化之气)之有无,望为四诊之首,次察中气之盈亏,再辨六经也就是称量精血津液的盈亏而选择发散、温润、与收敛之法。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温病歌诀

〈一〉温病定义: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是温病。

脉阴阳浮又自汗,身重多眠鼻息鼾;

语难汗出身灼热,是为风温诊不难,

此为津亏精气虚,理中滋阴方不误。

〈二〉伤寒与温病的鉴别诊断:

1.伤寒病

伤寒病起之荣卫,终于脏腑细酌参。

荣腑皆热卫脏寒,寒热虚实应祥辨;

脉象紧数按明爽,神色清明真伤寒。

2.温病

温病亦起之荣卫,终于气血皆属热。

荣卫气血热不寒,皆虚不实是明征,

脉象洪、小按躁急,神色晦暗是温病。

《二〉病机、论治:

阴主成形精津液,阳主化气阴为根,

阴气生津又收敛,阳气疏泄动相火;

疏泄太过气不足,温病之机在外越,

上行就是汗和吐;下行就是尿和泄。

温病之治戒汗下,保养阴液阳根摄。

第三节六经阴阳(精血津液)辨证法

太阳病

太阳概论

太阳,在外为肤表与毛窍,在上为头、颈肩背,在背部贯五脏六腑之俞,在内为手太阳小肠(标热)、足太阳膀胱(本寒)及其经络所过。心为胸中之太阳。

太阳之功能:分清泌浊,敷布阳气。因此太阳为一身之主气,太阳病则气机敷布异常。全身体表之毛窍属于太阳所属,具有推陈致新,吐故纳新之功,春夏宜常开,开则清气敷布体表,润肌肤,营关节,濡筋腱,秋冬宜常敛。太阳之开把体内的阳气输注于体表与外界大气进行能量交换,使人体保持恒定的温度。

《素问》天元纪大论:“太阳之上,寒气主之”,所谓本也。六微旨大论:“太阳之上,寒气治之”。人身皮毛汗窍之功用,在交通阴(太阳寒水)阳(内生之火热),也就是吸入外来的寒气,来中和体内的热气,形成太阳寒水(汗液、小便)排出体外,使人体始终处于阴平阳秘状态。

凡风、雨、寒、暑之邪,乘人气(水火所化之气)之虚而外中伤于皮毛,留止经络、筋骨者、肌肉者,皆为太阳病。《灵枢》五变篇:“百疾之始生也,必生于风、雨、寒、暑,循毫毛而入腠理,或复还,或留止”。仲景所谓太阳病有六:“中风、伤寒、温病、痉病、中湿、中暍是也”。

总论

寸关尺三部俱浮者,太阳伤寒也,以其脉上连风府,故头、项痛,腰脊强。

足太阳经脉在人体背部为五脏六腑之精气输注于背部之俞穴之连线,所以太阳为一身精气的总汇。六气伤人,气勇(体质壮实之人)者,气行则已(正气驱邪外出),气怯(精气亏)者则著(留注)而成病。

太阳为一身之藩篱,手太阳小肠把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化太阴、阳明之气敷布体表,寒邪难以入侵,太阳为开,即便入侵,也是郁而化热(太阳不开),《内经》言:“在外者发而越之”,麻黄汤主之。

寒伤太阳,寒性凝滞,太阳不开,玄府(毛窍)闭塞,少阴气化不升,外不得化汗而出,小便(属浊气)难下。因此少阴虚寒者,凡遇太阳玄府闭塞即用四逆汤少加开太阳之专药(麻黄)佐之,事半功倍。

太阳开之太过(疏泄太过)就是太阳伤风病,脉浮缓,发热,汗出,鼻鸣干呕,啬啬恶风、淅淅恶寒。桂枝汤主之,桂枝汤滋阴补阳温润中上二焦,灌溉阳气于四肢,其方剂配伍辛甘化阳,苦甘化阴,阴阳合一,温气一团。

太阳为六经之首,一身阳气聚集于此,太阳为三阳,水火所化之气,阳气敷布体表,周流全身,太阳是由三个阳(爻)组成的,阳(爻)多所以叫太阳,卦象是乾,乾健也,六十四卦为水火既济。

太阳代表手、足太阳,也为一身之藩篱。太阳为三阳,因为阳极,所以阴寒最易生,伤寒占大多数。手太阳是小肠,有分清别浊之功,足太阳是膀胱,储藏和排泄尿液之功。

太阳经证可分太阳伤寒和太阳伤风。

太阳伤寒,寒为阴邪,其性收引、凝滞,所以头项强痛,身痛腰脊痛,寒闭玄府毛窍,所以无汗,肺与皮毛相表里,玄府闭塞,肺气不宣,所以喘促,太阳与少阴相表里,太阳伤寒直中少阴,少阴坎阳被寒邪所侵不能化气入膀胱,膀胱为之不利,小便难下,这在常人看来就是瘀阻膀胱,哪知这是太阳不开!这时麻黄开太阳,附子入肾助肾阳,细辛直搜寒邪,再配合四逆汤助少阴化气,血得热而行,湿得温而化,膀胱病变如癃闭(西医属于前列腺增生肥大,前列腺炎)只要药量足效如桴鼓。

太阳为寒邪所伤,玄府不开,水道闭塞,小便全无,则水走大肠,大便为之溏泄,此病夏天见之太多,而西医认为是什么细菌病毒感染,妄用抗菌素、抗毒素,而在中医治法仅三个字:开太阳。辩证应用麻黄汤、葛根汤立竿见影。

营血素虚之人,感受风邪(太阳伤风),自汗、乏力。此为太阳开之太过,应合之,桂枝汤之类可用,加附子效更佳。

在此说说麻黄,麻黄用药取其茎,中空而多节,按照象数理论,物以类聚,所以走皮肤窍道,因此体表病变,关节病变,用之捷效,又因为其中空与膀胱同象,所以也可治疗膀胱病变。时人只知见瘀血即活血化淤,不知玄府宜开,开则气血畅达,不知阳气虚则血行迟缓,助阳则血行无阻。

证治

太阳伤寒(太阳不开)

病人恶寒轻发热重,头项脊痛,身痛,骨节疼痛、腰痛、苔薄白,无汗或有咳喘、脉浮紧,此时小便清澈或者淡黄,则为太阳伤寒证。宜开太阳,麻黄汤类。或直取手、足阳明、足厥阴肝经经筋以指代针即用金刚禅指拨之,则患者立刻出汗痊愈。太阳伤寒以无汗、疼痛为首要认证。

歌诀:

太阳本是阳之大,小肠膀胱是属辖,寒水伤之毛窍闭,体实之人热易发,头痛项强微恶寒,麻黄汤方急急煎,麻黄汤中用麻黄,意在毛窍被闭伤,辛温合桂来开达,杏仁入肺滋太阴,以防辛温肺叶伤,炙草补中助气化,清升浊降气机通,咳嗽腹满效堪夸。

太阳伤风证(开之太过,或阴阳两虚)

则有头痛、项强、身痛、发热、出汗、恶风,鼻鸣、干呕,苔薄白,脉浮缓等表现,小便也清;治宜辛甘化阳,苦甘化阴,燮和营卫。太阳伤风以有汗、恶风、头项强痛为首要认证。

方用桂枝汤或者桂枝加附子。

歌诀:

风伤于卫阳气伤,气伤营阴不归藏,外泄变汗营也伤,和调营卫桂枝汤,桂枝汤中桂草姜,作用辛甘来化阳,芍药甘草加大枣,苦甘化阴去和阳,阴阳合一化成气,营足卫强体健康。

指针疗法:取足太阳、阳明经筋。

太阳病营虚伤寒颈项强(温病)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咽喉疼痛,葛根汤主之。营血素虚(伤精之人),出汗后伤寒,寒束毛窍,项背强急,用桂枝汤燮和营卫,麻黄开毛窍散寒邪,葛根辛甘生津解肌热。

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三两(去

右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余如桂枝汤法将息及禁忌。

歌诀:

汗出伤寒精气伤,毛窍闭塞颈项强,恶风无汗咽喉痛,葛根汤方来煎尝。

太阳与阳明合病

太阳与阳明合病,营血素虚之人平时必多汗,畏风,感寒之后气虚不足亦抗邪化热出汗而解,必自下利(大便稀),葛根汤主之。

蓄水证(阴证饮停膀胱)

发热,汗出,烦渴或渴欲饮水,进水则呕,小腹胀满

小便不畅,脉浮。治宜化气行水,兼解表邪。方用五苓散。

指针疗法:阳明、厥阴、少阳经筋。

太阳少阴合病

伤寒之后,太阳不开,少阴阳虚气化不利,口不渴,无汗,恶寒、咳嗽,水停膀胱,小腹胀满,小便难下。处方麻黄附子细辛汤合四逆汤。

歌诀:

恶寒热少病少阴,寒束太阳气不升,少阴虚寒太阳寒,麻黄附子细辛痊,再加四逆增效验。

指针疗法:取足太阳、阳明经筋。

蓄血证

太阳伤寒之后,少腹急结或硬满、狂躁、小便自利、脉沉涩、舌紫暗或有瘀斑。治宜泄热通阳、活血化瘀。方用桃核承气汤。

歌诀:

少腹硬满或躁狂,瘀停膀胱热气伤,泄热化瘀通阳气,方用桃核承气汤。

指针疗法:取足太阳、厥阴经筋。

津亏伤寒(里热表寒)

太阳病伤风(营虚津亏内热之人)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无汗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

风伤卫,寒伤营,营血素虚之人极易出汗,再伤寒之后,毛窍闭塞,所以无汗身痛,伤寒身痛恶寒,伤风出汗恶风。

大青龙汤

麻黄甘草生姜大枣桂枝杏仁石膏

营虚伤寒咳喘

营血素虚之人,卫气不足,经常自汗,再伤于寒风,则身痛咳喘而无汗或微汗,,小青龙汤主之

小青龙汤

麻黄细辛芍药甘草(炙)桂枝(各45)五味子20半夏28干姜45

上方八味,以水2000ml,先煮麻黄,减二升,掠去上沫。内诸药,煮取600,去滓,温服200ml,一方无干姜。

太阳病尿血

太阳病(太阳不开,毛窍被寒所闭)失治,寒气陷少阴,少阴清气不升,尿血不止,大便稀溏,宜开太阳助少阴气化。处方麻黄附子细辛汤合四逆汤。

《素问?热论篇》:“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内经?灵枢经脉篇》:“足太阳之脉“头痛、目似脱、项似拔、脊痛、腰似折”,属于足太阳经的经脉病候。太阳腑证中的少腹急满、小便不利或自利,也因足太阳经脉“络肾,属膀胱”之故。

太阳暑病

暑为热邪,其性炎热,易伤津液,只在暑季(或极热之环境)发病,此病是由少阴虚寒,心肾阳虚,阴寒内存导致虚阳外越于外,及至夏日暑热与外越之阳二阳合一煎灼津液,导致大汗亡阳而虚脱,法宜积极回阳救阴,处方四逆汤加生晒参治之。灸关元,命门。指针足厥阴肝经太冲穴上经筋。

太阳痹证(厥阴太阴合病)

项背强急疼痛,关节肿大甚至变形,汗出、恶风,如现代的肩周炎、关节炎、类风湿、风湿、强直性脊柱炎均属此类。此由营血素亏再感于寒,寒伤营,湿滞营中之气,风伤卫,营卫俱伤,导致血脉不能周流,使痰饮流注关节所以肿大疼痛甚至变形。

处方:桂枝加附子汤,颈项僵硬加麻黄葛根适量,关节肿大变形,加麻附辛,威灵仙、薏苡仁,白术茯苓陈皮以补脾祛湿。

处方如下:

桂枝45生白芍45生甘草30干姜60大枣12枚生附子30麻黄20葛根10细辛10白术30陈皮30茯苓30威灵仙30佩兰30肉桂10薏苡仁30

血虚久痹:四肢逆冷,脉微欲绝,体虚自汗,头昏乏力,关节疼痛,小便清长,大便稀溏宜当归四逆理中汤化裁治疗。

处方

当归15桂枝45白芍药25干姜25细辛5通草10生甘草30大枣12枚(擘开)黄芪30生白术10党参15川附子25生川乌(打粉)10生姜100六付水煎服分四次服用。

用高压锅煎煮,水没过药即可,盖上阀门煎煮,开锅后计时间,15分钟停火,待压力减下来后,倒出来,再加上水水没过药即可,如此煎三遍合在一起分四次三餐后服用。

说说桂枝,桂枝其用全在皮,而诸书说去皮,是传写之误,桂枝气轻善走上肢,故上肢病变,心肺痰饮可温而化之。

太阳病证八卦解

太阳主开,开则气机敷布,背部阳气充足,耐寒。太阳病就是太阳(乾)被寒、湿所伤后造成的。乾为头、颈肩、背,骨节,凡太阳经所过均包含在内。

太阳是由三个阳(爻)组成的,阳(爻)多所以叫太阳,卦象是乾,乾健也。太阳代表手足太阳(经),也为一身之藩篱。手太阳是小肠有分清别浊之功,足太阳是膀胱,储藏和排泄尿液。太阳病由于病邪性质、感邪轻重和体质强弱等因素,太阳经证可分中风和伤寒两类。

太阳经证

太阳伤寒(太阳不开):一阳被伤是伤寒(病理卦象兑上缺,兑为秋,瑟瑟秋风,习习凉气),卫阳被寒所侵先伤上一阳爻,如果正气充足(也就是其它二爻本身不病),这时寒郁化热出现发热,寒为阴邪,其性收引,所以头项强痛,身痛腰痛,寒闭玄府毛窍,所以无汗,肺与皮毛相表里,玄府闭塞,肺气不宣,所以喘促,邪在表未入里所以脉浮紧,热未里传,所以小便清澈或者淡黄。发散风寒(开太阳)可用麻黄汤类。

太阳伤风证(太阳开之太过):为外伤风邪之意,二阳伤寒为中风(病理卦相震),素体阳虚(中阳虚弱),寒邪入侵之后营阴受伤,卫气不足,卫气者卫外而煦肢体也,因此出现发热,恶风,自汗出,头痛,脉浮缓等。甚至可出现鼻鸣,干呕,主要病机是营卫失调,调和营卫可用桂枝汤类补阴和阳,敛津液,营卫调和则腠理致密。

太阳腑证

少阴虚寒,坎阳素虚,太阳寒邪直传(中)足太阳膀胱,膀胱气化不利产生蓄水证,五苓散,兼太阳表证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太阳寒邪伤阳,阳少气化不利,导致水蓄膀胱,可用五苓散。太阳寒邪不解郁而化热循经而入膀胱,热结膀胱,络脉损伤则蓄血,处方桃核承气汤,久则三阳俱伤气不摄津血可产生小便尿血不止(阴证),用药回阳化气,四逆汤、配合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六经阴阳(精气血津液)辩证[刘文澄]3

阳明病

阳明

阳明为中空之器,卦象离(中虚),水谷之海,手阳明大肠传导之官,主液,足阳明胃,腐熟之官,六腑之部位,《内经.本脏篇》:“六腑者,所以化水谷而行津液者也”。手足阳明所过所出现的病全为阳明病。

《素问》六节脏象论:“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难经》第三十五难:“小肠者,受盛之腑也。大肠者,传泻行道之腑也。胆者,清净之腑也。胃者,水谷之腑也。膀胱者,津液之腑也。小肠谓赤肠,大肠谓白肠,胆谓青肠,胃谓黄肠,膀胱谓黑肠,下焦之所治也”。

阳明为合(阖),《难经》第四十四难:“七冲门何在?然:唇为飞门,齿为户门,会厌为吸门,胃为贲门,太仓下口为幽门,大肠小肠会为阑门,下极为魄门。阳明之官能主吸纳水谷之精微以养身,七门以闭为常,故曰阖”。

六气之中燥气主之。水谷乳糜经肠胃而成糟粕者,由阳明燥气之所化也。若燥气太过(合之太过),则大便鞕,燥气不及(合之不及)则便溏泻。

凡食饮不节,起居不时,六腑失和者,皆为阳明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水谷之寒热,感于六腑。太阴阳明论:阴者,地气也,主内。故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其受病之部有口、张路玉《千金方衍义》:“齿者,骨之余,属肾,而实阳明所司”。

总论

寸关尺三部脉俱长者,阳明受病也,当二三日发。以其脉侠鼻、络于目,故身热、汗出、目疼、鼻干、不得卧,此言太阳之热传阳明。

阳明合之不及,也就是开则大便溏泻,又分阴阳。太阳阳明合病见上。

阳证腹泻

阳证小便黄赤,大便灼热稀溏,口渴饮冷,葛根黄芩黄连甘草汤主之。

阳证便秘

阳明宜合,合则腐谷化食;合之太过,津液被灼,谷食干结胃家实,大便秘结,肚腹胀满,口渴能饮,小便黄赤属承气汤证,宜增液承气汤。

手太阳小肠所化生的热量是阳明之火的根本,又靠自身的水谷精微所产生的阳气充养。阳明之气的功能,尚需要手足少阳与手足太阳之配合,才足以完成它腐熟水谷,传导糟粕等,从而产生阳气与津液的作用。这叫做“二阳合明”。

阳明病证八卦解

二阳合明为阳明,阳明主合,合则五谷得以腐熟,二个阳爻在下,一个阴爻在上,卦象为兑,兑为口,宜合,藏而不能满,平时的胃脘是温热一团的(卦象离)。阳明包括手阳明大肠(经)和足阳明胃(经)。胃腐熟水谷以化气血,大肠传导糟粕以化津液。

阳明食积

暴饮暴食,食积阳明腑气不通,或积而疼痛,或郁而发热,其热与太阳病发热不同,太阳病发热往往兼有体痛,而食积发热是腹痛伴有发热,或者贪凉饮冷,或者寒滞中焦脾胃(戊己土),腹中冷痛喜按压。

治疗方法:

通用方:

陈皮、生山楂、神曲、麦芽、生姜各30克烧水喝,可加适量红糖。

分治法:肉食积滞,山楂陈皮各30克烧水喝;米面积滞,神曲、麦芽、生姜各30克烧水喝;

鱼虾蟹子:紫苏、山楂、陈皮各30克烧水喝;

乳食积滞可用乳酸菌奶口服。

贪凉饮冷引起的腹痛可用生姜红糖汤食疗。

清淡素食是健康之本,上方是为不知道素食利益的人权宜设计,动物食品是在为细菌、病毒提供营养。

阳明阳虚

与太阴虚寒同治,以其表里相通,表寒则传里。饮食生冷则直中。法宜温中散寒,理中汤或者生姜红糖汤调理,或者灸中脘、关元、足三里。

《素问?热论篇》云:“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挟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灵枢?经脉篇》云:“足阳明之脉“腹胀……狂、疟、温淫、汗出”。手阳明之脉“口干”。这是阳明病的来源。阳明在手经属大肠,在足经属胃。《灵枢?本输篇》云∶“大肠、小肠皆属于胃”。在生理上,胃与大肠相连,在病理上也息息相关。故阳明经感受热邪,极易产生胃肠腑气不通的病变。

阳明病经证

太阳病不解,邪热循经传入阳明,上之爻被邪热填实,二阳与邪热交织成病态乾卦,乾为大赤,所以发热(大热)、面赤、口渴、心烦,饮冷饮,舌苔黄燥,脉洪大等,只有无形之邪热,没有有形之燥屎。主要证候(阳证实热):身热,出汗,口渴喜冷水,心烦,苔黄而干燥,脉洪大。治宜泄热存津。白虎汤类主之。

指针疗法:取太阴、阳明经筋。

阴明腑证

邪热陷阳明日久,津液被灼,粪便不下(病理卦象乾),乾为坚硬,邪热与燥屎并存也就是“胃家实”,多简单的三个字,言简意赅。

主要证候(阳证阴虚):大便秘结,腹满而痛(拒按)、潮热、汗出、烦躁、谵语、舌红、苔黄燥。

临床表现:日晡潮热,手足汗多,腹中鞕满胀痛拒按,大便秘结,腹中转矢气,烦躁,甚则神昏谵语,狂乱,不寐,舌苔黄厚燥或苔焦黑燥裂,舌边尖有芒刺,脉沉迟实有力或滑数脉。治宜通便泄热、急下存阴。方用大承气汤或用增液承气汤。

阳明病歌诀

(一)阳明病经证

太阳不解入阳明,二阳邪热交成病。

发热面赤脉洪大,出汗心烦苔黄燥。

渴喜冷饮无燥粪,泄热存津白虎煎。

(二)阳明腑实证

邪陷阳明津被灼,便结腹满痛拒按。

潮热汗出燥谵语,舌红苔黄或燥黑。

脉沉迟实或滑数,泄热通便急存阴。

此是阳明胃家实,三承气汤因证施。

少阳病

少阳

少阳者,手少阳三焦之部位,行于上肢中侧,足少阳决断之官胆所过之经络部位,在下肢外侧中部,凡是少阳所过之病变皆属于少阳病。

《素问》疟论:“热气盛,藏于皮肤之内,肠胃之外,此荣气之所舍也”。又曰:“由邪气内薄于五脏,横连募原也”。

《灵枢》本输篇:“肺合大肠,心合小肠,肝合胆,脾合胃,肾合膀胱。少阴属肾,肾上连肺,故将两脏。三焦者,中渎之腑也,水道出焉,属膀胱,是孤之腑也,是六腑之所与合者。营卫生会篇: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魏念庭曰:三焦者,无形而以躯壳为郛郭,是躯壳即其形也。本一气而分三,亦以躯壳之上、中、下分之也。肺与心居上焦之中,肝、胆、脾、胃俱居中焦之中,肾与大小肠、膀胱居下焦之中。上、中二焦分界处,有上连心主包络之大膜为护卫。中、下二焦分界处,有傍连两胁下,后连脊骨,辅裹肾之脂膜为周布。截然三界,原有天、人、地之义也。至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之说,正于无形中取象也。如雾者,拟之天气之正象,论人身温热之气浮而上也。如沤者,气在水上,论人身中段气在血中之象也。如渎者,气凝于血中,如水之在地而水中莫非气也”。

少阳为枢,少阳居半表半里之位,其气内外贯通,上下交流,具开阖出入之功能,相火之所在,故为枢。转侧不利责之少阳。

总论

寸关尺三部俱弦者,少阳受病也,当三四日发。以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凡三阳受病,未入于腑者,皆可汗而已。

少阳为枢,枢机不利则清阳不升,浊阴难降,二便清浊不分,大便稀溏,小便混浊。

太阳病传变或风寒直犯腠理,均可致少阳病;或厥阴病的阳气来复,也可能转属少阳病。总之少阳病阳气转枢不灵。以疏解邪气、调和阳气为基本治法,简称和法。

少阳病主证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喜呕。往来寒热。

证治

少阳病阳证湿热(伤阴)

胸胁胀满而疼,不思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口渴喜冷饮,目眩,苔黄脉弦。治宜疏调气机,和解少阳。方用小柴胡汤类。

指针疗法:阳明、少阳经筋

少阳病阴证痰饮

口苦,咽干,目眩(眼花),舌苔白滑,舌两边有齿痕,或水滑质青,脉多弦象。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四逆汤主之

太阳少阳合病

少阳病兼太阳主证伴发热、微恶寒、自汗,肢体疼痛。治宜和解少阳、调理营卫。方用柴胡桂枝汤,取穴同上,酌情加大杼风门肝俞合谷大椎等,多针少灸,平补平泻。

少阳太阴合病

太阴湿困可造成精汁不能下泻化谷腐食而上泛于口,所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往来寒热,口苦,咽干,目眩,心烦喜呕,苔白或薄黄,舌两边有齿痕,舌苔水滑,食不下,脉弦等,柴胡桂枝干姜汤合泽泻白术饮或加四逆汤或理中汤化裁主之。

少阳阳明合病

少阳病兼阳明证,主证伴日晡潮热、大便不通、脘腹胀满。治宜和解少阳,通调腑气。方用大柴胡汤。

《素问?热论篇》:“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疼而耳聋”。《灵枢?经脉篇》:“足少阳之脉“口苦……心胁疼……汗出振寒、疟”。这是组建少阳病的依据。主要由于手足少阳经脉皆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布于胸胁之故。

少阳枢机

少阳经气沟通联系着躯体两侧胸胁,是人体的表里通道。风寒之邪留阻于此,则少阳之气外不能转枢透达走背而出太阳之表则恶寒,内不能枢转阳明之里,致胃家之阳热反郁于里则发热,换言之,邪凑少阳,阳气不能助太阳阳气之开则寒,反入里益阳明阳热之合则成热。邪留于此阳气游离转枢之处,不能全塞,又时不通,正邪分争,时而能枢泄阳热,热泄则身凉,邪气不爽而复作恶寒,因而寒热往来。这是阳气转枢在表与里、开与合之间的障碍。太阳主阳气敷布于外为开,开之不利太阳病则发热重、恶寒轻。阳明主聚合阳气于内,阳明病恶热,是太阳邪热内传阳明。

由于邪阻少阳,津液不能敷布转枢,反成饮邪郁阻于胆,胆气上逆,故见口苦、咽干、目眩。口苦、咽干、目眩皆相火上走空窍而为病。邪阻经络,结于胁下,或郁于胸中,三焦失于枢转,故胸胁苦满。本病尚可出现经脉所过的各种症候,这些就是我们临床辨证的依据。

少阳与它经合病

少阳病寒热往来,胸胁苦满是阳气转枢不利的小柴胡汤证。若兼太阳伤风证,是柴胡桂枝汤证;若少阳病迁延,兼伤风且腹中胀满食不下,邪气滞留,气液不枢,痰饮结于胸胁是柴胡桂枝干姜汤证;若少阳病,痰热扰心而兼胸闷烦惊,小便不利,是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若少阳邪热耗伤阳明之阴液,兼见潮热者,为柴胡加芒硝汤证;若少阳热邪传阳明致胃家传导阻滞者,是大柴胡汤证;若热邪下迫大肠致下利腹痛,是黄芩汤证;若邪热入血室,宜小柴胡汤加凉血之剂,随证治之。柴胡气香能开太阴,味苦能助少阳枢转经气体液。

少阳病歌诀

三部俱弦少阳病,枢机不利阳不升;

便溏溲浊阴不降,口苦咽干目眩晕,

往来寒热喜呕吐,泄火滋阴“和”为贵。

阳证湿热小柴胡,阴证痰饮柴桂姜。

表里通道风寒阻,津液不敷少阳枢,

少阳诸经同合病,柴胡汤方加减施。

太阴病

太阴

太阴者,一身之阴液之总汇,是人体最大的营养系统。其气则营卫、津液,其质则肌肉、脂膏,皆其所属也。《素问》六节脏象论:“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经脉别论:“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腑;腑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痹论;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慓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灵枢》邪客篇:“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荣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以应刻数焉。卫气者,出其悍气之慓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五癃津液别论:“水谷皆入于口,其味有五,各注其海,津液各走其道。故三焦出气,以温肌肉,充皮肤,为其津;其流而不行者,为液。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入于骨空,补益脑髓。人之所赖以生者,天气与水谷。天气入鼻,由肺而传于周身;水谷入口至胃,由脾行其精气津液”。近世生理学谓之淋巴液,其精气曰淋巴球,入脾化为白血球,入肝化为红血球,为荣养人身之要素,故曰荣气。卫气即脂膏中津液,其气之盛衰,上应月光之盈虚,以其为卫护人身之要素,故曰卫气。荣养系统在阳明部位者曰乳糜腺,在少阳部位者曰淋巴腺,在太阳位者曰脂肪腺。

太阴为开,太阴营养系统,主为阳明行其精、气、津液,故曰开。六气之湿气主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湿盛则濡泻”。王启玄曰:“湿盛则内攻于脾胃,脾胃受湿则水谷不分,水谷相合,故大肠传道而注泻也。以湿内盛而泻,故谓之濡泻”。

凡内伤外感失治,而致营养系统元气之湿不化者,皆为太阴病。随其脏腑阴阳之偏,而有虚实寒热之分。湿之质即水也。肺为水之上源,湿郁于里则化而为痰。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解惑论》谓此吐当是吐痰。《素问》生气通天论云:“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是也。湿淫于表,则为风水”。《素问》水热穴论云:“其本在肾,其末,皆积水也。脾主为胃行津液而恶湿,若湿盛而郁于阳明部分则为自利,若挟胆液而瘀热外发于大阳部分则为黄疸”。《灵枢》决气篇云:“津脱者,腠理开,汗大泄;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色夭,脑髓消,胫酸,耳数呜”。《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痉项强,皆属于湿”。本论云:“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痉。风病,下之则痉”。

太阴与阳明为表里,太阴病实热即是阳明病热证,阳明虚寒则太阴虚寒病。

总论

寸关尺三部脉浮沉不一,缓而迟者或沉濡者,面黄洁,太阴受病也,以其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

太阴宜开,主内,开则清升浊降,合则腹满食不下,大便秘结,气喘懒言。开之太过,必自下利,大便稀溏。

1太阴寒湿

太阴病主要表现为腹胀满,呕吐,食不下(食欲不好),腹泻时疼痛,受热或触按时则感舒适,口不渴,舌淡红,苔白,脉迟或缓。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舌淡苔白,脉迟缓而弱)。太阴是三阴之首,其病证的部位在腹,性质属寒,属湿、多虚。治宜温中散寒、健运脾阳。方用理中汤(身体羸瘦)、四逆汤(形盛气虚)类。

指针疗法:太阴、阳明少阳经筋。

《素问?热论篇》:“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疼而嗌干”。《灵枢?经脉篇》:“足太阴之脉“食则呕,胃脘疼,腹胀善噫……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疼、溏、瘕泄、水闭、黄疸、不能卧”。这是组建太阴病证的依据。手太阴经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系于咽喉。足太阴经脉上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故太阴病以腹部(脾胃)、咽喉(食道)病证为主。

2、阴结便秘(阴证)

腹满、便秘、口不渴或渴喜热饮、小便黄不灼热,食不下或食欲不振,脉迟或缓。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四逆汤主之。

3、太阴伤燥

冬之时本应寒而反温阳气不能归藏,燥伤津液,咽喉干痛、灼热,全身发热,此时应滋阴泻火润燥,或者用乌梅白糖汤滋阴生津。

处方

葶苈大枣泻肺汤加麦冬、鲜橘皮、生姜、生甘草、甜桔梗。

葶苈子10大枣3枚掰开麦冬15鲜橘子皮1/3个生甘草15甜桔梗10水煎频频服。

乌梅10白糖30(后下),直到小便清长为止。

指针疗法:少泽穴,也就是手小指甲外侧尖部用力按压。

4、阴证腹泻

大便溏泻,小便清冷而长,口不渴,舌苔白,脉迟,四逆汤主之。大便溏泄,口不渴,小便正常,理中汤之类主之。

5、阴证黄疸

面色晦暗,大便稀溏,口淡不渴,小便自利或不利,茵陈术附汤。

面色晦暗,大便清谷不化,转侧疼痛,呕吐,食不下,属于太阴少阳合病,柴胡桂枝干姜汤合理中汤主之。

面色晦暗,色黑,小便黄,口不渴,大便稀溏,属厥阴太阴、少阴病,当归四逆理中汤加味主之。

6阳证黄疸

太阴病湿热黄疸,小便黄赤,口渴引饮喜冷饮,面目黄,大便秘结,腹满身热,茵陈汤合五苓散主之。

7着痹

郑钦安大师谓:太阴以湿为本(太阴之上,湿气主之,故也),阳明为中气(胃与脾为表里),太阴为标(主外,是本经之标、本、中三气也)。夫痹者,不通之谓也。经云:“风寒湿三气,合而为痹。”风胜为行痹,寒胜为痛痹(行痹流走作痛,着痹痛在一处),风为阳而主动,风行而寒湿随之,故流走作痛;寒为阴而主静,寒停不行,风湿附之,故痛有定处。风寒湿三气,闭塞经络,往往从本经中气化为热邪,热盛则阴亏而火旺,湿热薰蒸,结于经隧,往往赤热肿痛,手不可近,法宜清热润燥。若忽突起,不赤不痛,则为溢饮所致,又当温中除湿,不可不知也。

着痹属寒湿着于肌肉组织,肢体沉重冷痛,法当祛湿散寒,薏苡仁汤主之。

8太阴伤风

风若流于腑,则口苦,呕逆,腹胀,善太息,柴胡枳实芍药甘草汤主之。

柴胡枳实芍药甘草汤方

柴胡120芍药45枳实10(炙)甘草45(炙)

右四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9太阴津亏

太阴病,下利口渴,发热汗出,此为脾津竭,脉当虚数而涩,人参白术生姜大枣甘草饴胶汤主之。

人参白术生姜大枣甘草饴胶汤方:

生晒人参45白术45生姜15切大枣十二枚甘草30(炙)饴胶30左六味,先煮五味,去滓入饴烊化,分次服。

10行痹

湿(寒)挟风邪走串作痛,痛风是其一种,痛风属于太阳少阴病,膀胱气化不利,少阴虚寒,心肾阳气亏虚,血脉不能周流,痰湿留注关节。法宜开太阳,助少阴气化,寒束太阳方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四逆汤,久虚血痹脉微细欲绝,四肢逆冷用当归四逆汤治疗。

11五饮证

郑钦安大师谓:“夫饮者,水之别名也,即以一水字括之,不必另分名目。名目愈多,旨归即晦,学者更无从下手,故仲景列于太阴。太阴主湿,湿即水也(本经是水,复得外来之客水),水盛则土衰,土衰即不能制水,以致寒水泛溢,或流于左,或流于右,或犯心下,或直下趋,或化为痰,种种不一,故有五饮之说焉。经云:“脾无湿不生痰。”即此一语,便得治五饮之提纲也。治法总不外健脾、温中、除湿、行水、燥脾为主,因其势,随其机而导之利之,即得步步立法之道也。

13温病

温病属于疏泄太过的疾病(太阴津亏,少阴精亏),汗出而热不退,小便短少色黄赤则用乌梅10白糖30熬汤服用,小便清澈即痊愈。

12崩漏

太阴虚寒,中气亏虚,气不摄血,崩中漏下病作。舌苔厚白属寒湿用理中汤。

舌苔薄白、头昏乏力时而心悸属气血两虚,用归脾汤加干姜。

太阴病歌诀

太阴阴液之总汇,营养肌体益营卫;

太阴宜开湿气主,为阳明行精、气、津。

内伤外感若失治,营阴会被湿来困,

此皆易生太阴病,虚实寒热要辨清。

手太阴湿郁为痰,足太阴病吐腹满。

太阴阳明相表里,太阴病湿阳明寒,

阳明寒湿太阴病。太阴寒湿宜温化,

太阴阴虚精津亏,甘寒温润正相宜。

少阴病

少阴

少阴,五脏包括心肾,心卦象离中虚,有血管经脉之象,肾卦象坎中满,主水液,有血液之象。《灵枢》决气篇:“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壅遏荣气令无所避,是谓脉”。本神篇:“五脏主藏精者也。肝藏血,血舍魂;脾藏荣,荣舍意;心藏脉,脉舍神;肺藏气,气舍魄;肾藏精,精舍志”。痈疽篇:“肠胃受谷,上焦出气,以温分肉,而养骨节,通腠理。中焦出气如露,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血和则孙脉先满溢,乃注于络脉,皆盈,乃注于经脉。阴阳已张,因息乃行,行有经纪,周有道理,与天合同,不得休止”。肝脾二脏为生血器,心脏为发动机,是循环系统之中枢;肺脏为气息推陈致新滤清器;肾脏为泌溺及化精器。魂魄神意志,是五脏神经之官能。经络为血液运输之道路。毛脉孙络为血液散布之究竟。人身气血调和,水火既济则无病。而气血之调和,水火之既济者,全赖血脉循环之作用。其中有所瘀而不行,致肾水不上升则烦,心火不下降则躁。而渴衄咽痛,下利清谷,小便色白等证作矣。《内经》以心肾属之少阴,而本论少阴篇中多心肾之证者以此。

少阴为枢

水谷之精气经肝肺二脏而化为血液,外以充肌温肤,内以化精养神,上下周流,循环不息而居太阴厥阴之间,故为枢。

六气之热气主治之,《素问》离合真邪论:“真气者,经气也。热者,人身之阳气”。皮肤为太阳寒水之属有调节体温之能,故少阴之热与太阳之寒相对待。

总论

少阴以其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若面红赤,脉浮沉不一,细而微者,伤在少阴也。

少阴为枢,转枢太阳、厥阴,少阴宜气化,少阴气化则小便自如,膀胱开合有度,身体轻健;气化不利则枢机不转,小便清冷而长或点滴难下,脉微细,但欲寐。少阴的阳气来源于肾中元阳,即命门之火及心之君火。它枢转敷布、温煦着全身脏腑组织,是生命之根。它一方面温煦着太阴脾家与阳明胃家,使阳明得以“合”,太阴得以“开”,使水谷之精得以形成与敷布全身,并受水谷之精的不断充养,以维系着自身的恒存。能藏精化气,使太阳有充足的阳气敷布于表,司其卫外的功能,以及使水津排泄,这是少阴作为太阳之里的很重要的机能,其阳气又游离敷布于少阳,以使气液枢转全身上下、内外,协调全身。

提纲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素问?热论篇》:“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灵枢?经脉篇》:“足少阴之脉“口热、舌干、咽肿上气、嗌干及疼、烦心、心疼、黄疸、肠澼”,手少阴之脉“嗌干心疼”。手少阴经脉挟咽,舌乃心之苗窍,足少阴经脉挟舌本,络于心。心为君火,肾属寒水,水火相济,则心肾协调,水不制火,使阴虚火旺,虚火随经上冲,则生下虚上实之证。

病入少阴则阴阳两虚,心脑为之失养。

证治

少阴病主要表现寒化与热化。

1、寒化证(阴证)

恶寒,不发热、身倦,嗜睡,手足清冷,小便清长自利,口不渴,腹痛,四肢沉重疼痛,脉微细或沉。四逆汤类主之。

2、少阴伤风

风伤少阴,面目浮肿,脊痛不能正立,隐曲不利,甚则骨痿,脉沉而弦,此风邪乘肾也,柴胡桂枝汤(小柴胡汤合桂枝汤主)之。素来阴阳两虚之人,气虚津亏,少阳枢机不利,凡能转动之处,皆少阳之属。

柴胡桂枝汤方

桂枝23芍药23甘草15(炙)柴胡60半夏15人参(生晒参)23黄芩23生姜23大枣六枚(劈)右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3、热化证(阳证阴虚)

心烦、失眠,口渴,饮冷,大便正常,脉沉细数。黄连阿胶汤主之。

方剂组成:黄连、黄芩、阿胶、鸡子黄。

4、少阴病急下证

少阴病,自利清水,粪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饮冷者,下之,宜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生大黄、芒硝、枳实、厚朴

5少阴精亏

口渴饮热叫精亏,冬天怕冷夏怕热,补之以味,乌梅、菟丝子、桑椹子、枸杞、生地、熟地之属,配合大辛大热的川附子、干姜之属来化阴为气滋润五脏六腑四肢百骸。

处方举例

小便短少,口渴饮热,脉沉细弱,舌质淡,舌苔少,全身乏力,四肢倦怠,腰痠腿沉,属于精亏阳虚。

处方

大剂四逆汤或者当归四逆汤加乌梅、菟丝子、桑椹子、枸杞、生地、熟地、生晒参。

6少阴病证八卦解

少阴一个阴(爻),阴少所以为少阴(卦象离),阳(爻)多本身不病,二阳抱阴是为心(离),少阴阴中藏精津,少阴病则阳不伸(阳气减),恶寒、踡卧但欲寐。虚阳外越于上则扁桃肿大不变色,头昏,头胀,高血压,四肢逆冷也是其原因;

坎阳被伤变成坤,死气沉沉谁知因?太阳邪热传少阴(病态乾卦,离中阴爻被邪热填实),阴伤之后精津损,烦躁口渴多冷饮。

少阴包括手少阴心(经)和足少阴肾(经)。足少阴肾卦象为坎,二阴抱一阳。正常情况下,心火下降肾水上升形成一个既济卦,化成热融融的一团气,也就是太阳的来源。这融融的一团热气是生命之根,今人不知珍惜,贪凉饮冷,日耗其阳,日久阴盛阳虚,虚阳被盛阴逼外,四肢烦躁,高血压、脑溢血、脑梗塞等病要发作;口渴而不喜冷饮,或喜而只漱口而不欲咽,咽喉炎等病要发作。

总之少阴病以虚寒为主,多见少阴寒化证,少见少阴热化证。

少阴寒化证:是指心肾阳气不足,病邪入内,从阴化寒所表现的全身性虚寒证候。

表现:恶寒,手足厥冷,呕不能食或食入即吐,小便清长,下利清谷,蜷卧欲寐。虚阳外越则脉沉细,身反不恶寒,手足心热,面赤,口渴喜热饮,脉微欲绝。

处方:四逆汤类回阳救逆。温灸关元,足三里。

少阴热化证:是指少阴阴虚阳亢,从阳化热而出现的里虚热证候。

表现:口燥咽干或痛,心烦不寐,小便黄赤而短,或腹胀不大便,舌尖红赤,脉象细数。

处方:黄连阿胶汤类滋阴清热。

少阴病的特点:少阴寒化,口渴饮热,脉微细,但欲寐。少阴热化,口渴饮冷,脉微细数,烦躁欲寐。

少阴病歌诀

少阴五脏为心肾,手、足少阴心和肾。

心之卦象离中虚,有如血管静脉象。

肾之卦象坎中满,肾主水有血液象。

少阴为枢

水谷精微源脾胃,经由肝胆化生血。

在外充润于肌表,在内化养精气神。

居于太阴厥阴间,上下周流循不息。

少阴气化转枢忙,温煦敷布体安康。

少阴主病

少阴为病转枢难,脉象微细但欲寐。

手少阴心挟于咽,心为君火济肾水。

舌乃是心之苗窍,病患嗌干与心疼。

足少阴肾挟舌本,络之于心属寒水。

口热舌干病少阴,咽肿心疼肠澼患。

水火相济体协调,水多火少阳虚见。

虚火上冲眠不安,下虚上实疾病现。

厥阴病

厥阴

厥为手厥阴心包与足厥阴肝及其经脉为其所属,精神意识之主宰、脑髓为其中枢,志意是其妙用,而主宰全体知觉运动之机关也,心包与肝经及其经络所过之病变为其所属。

《素问》至真要大论:“厥阴,两阴交尽也”。五脏生成篇:“诸髓者,皆属于脑”。脉要精微论:“头者,精明之府。厥成为巅疾”。

《灵枢》决气篇:“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本藏篇:“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精神,即生理学所谓神经系统。志谓神经末端。意谓神经中枢。其在太阳之部者,有骨以为之干,而知觉锐敏,能随意运动。在阳明及少阳之部者,除九窍外,皆知觉迟钝,不能随意运动,名曰自和神经。然在太阳及阳明部位者,有感斯应。在少阳部位者,则常动不休也。

厥阴为合(阖),精气血液化为脑髓,藏于骨内,居至幽之所,二阴之气化至此而尽,故曰厥阴为阖。六气之风气主治之。风者,天之号令,由阴阳二气磅礡而生。人身精神志意之妙用,全借元气之风以为运动。风气太过或不及,则失和而为病。在太阳部位者,四肢厥逆。在少阳部位者,消渴寒疝及厥热进退。在阳明部位者,呕哕下利,皆神经失和为所致

总论

寸关尺三部脉浮沉不一,俱弦微弱者,面青黑,肢青冷,伤在厥阴也。以其脉循阴器,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此三经受病,己入于腑者,皆可下而已。

厥阴宜合,合则肝血足清阳升,四肢暖;开则女子阴冷宫寒,少腹冷痛,不孕,男子囊下湿,阴囊缩,不育。

提纲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厥阴病是六经传变的最后一经,处于阴尽阳生之际,是正邪交争,进退消长的关键时期。阳胜则热,阴胜则寒。症情多表现为寒热交错、上热下寒、舌黄而干、脉弦或沉伏。治宜滋阴、清热温寒、安蛔降逆。方用乌梅丸汤类审视阴(血津液)阳(生理之火)之盛衰而用药。

指针疗法:厥阴,太阴、少阳阳明经筋

《素问?热论篇》:“六日,厥阴受之,厥阴之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灵枢?经脉篇》:“足厥阴之脉“胸满、呕逆、飧泄”,手厥阴之脉“胸胁支满,心中澹澹大动……烦心、心疼”。这是组建厥阴病的依据。除了反应手足厥阴经脉的病理变化外,还与脾胃虚寒有关。

证治

厥阴证主要表现为手足清冷,消渴,气上撞心,心中发热而痛,虽饥而不欲食,太阴误治则出现脘腹冷痛,腹泻,呕吐,甚或呕出蛔虫。

1、厥阴阴虚

消渴(口渴饮冷),气上撞心,心中发热而痛,虽饥而不欲食。一贯煎去川楝子化裁。

2、厥阴阳虚(厥阴寒证)

少腹冷痛,男子茎中寒,阴冷、囊下湿,囊缩,精少不育;女子阴寒宫冷不孕,带下清稀,经血色暗,崩漏。脉微细欲绝,手足清冷者当归四逆汤主之。转侧不利,自汗怕冷,大便稀溏者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四逆汤主之。

3、厥阴伤风

仲景曰:风为百病之长,中于面,则下阳明,甚则入脾;中于项,则下太阳,甚则入肾;中于侧,则下少阳,甚则入肝;病变不一,慎毋失焉。风病,头痛,多汗,恶风,腋下痛,不可转侧,脉浮弦而数,此风邪干肝也,小柴胡汤主之;

小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半夏半升(洗)甘草三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劈)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歌诀:汗出恶风转侧难,风中厥阴之为肝,胁痛头痛小柴胡,气机枢转治不难。

4、厥阴头痛

呕而胸满巅顶痛者,手足逆冷,实际上是太阴厥阴合病,吴茱萸汤主之

吴茱萸汤: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

5、虚劳

房劳、辛劳、心劳之人精血亏虚,阴阳两伤,气机升降失常,夏天畏热、冬天怕寒,四肢逆冷,小便清长,手足心出冷汗,动则自汗,头昏、心慌、乏力、气短,昏昏欲睡,腹胀满不欲食,甚至大便溏泄,腰酸腿沉甚至疼痛,男子精少不育,女子宫冷不孕,男子囊下湿,女子经少色黯。此时之病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单经病变,涉及多经。

当归15桂枝45白芍药25干姜25细辛5通草10生甘草30大枣12枚(擘开)黄芪30生白术30党参15川淡附子25乌梅30六付水煎服分四次服用。

用高压锅煎煮,水没过药即可,盖上阀门煎煮,开锅后计时间,15分钟停火,待压力减下来后,倒出来,再加上水水没过药即可,如此煎三遍合在一起分四次三餐后服用。

6、厥阴热利

四肢逆冷,口渴饮冷,大便色纯青稀溏而下,肛门灼热,此属热结大肠,白头翁汤主之,大承气汤也主之。

白头翁汤:秦皮黄连黄柏白头翁

厥阴病歌诀

〈一〉总述:

厥阴在手为心包,在足所属厥阴肝。

精神意识是主宰,中枢脑髓志意妙。

主身知觉和运动,经路病变为其属。

〈二〉病证:

厥阴主病六气风,精气血液化脑髓。

藏于骨内居幽所,二阴气化至此尽。

厥阴合则肝血足,血足阳升四肢温。

开则女子阴宫寒,少腹冷痛生育难。

男子囊湿缩不育,调和阴阳治不难。

〈三〉病机、治则:

六经最后传厥阴,阴尽阳生正邪争。

进退消长是关键,阳胜则热阴胜寒。

症情表现为多端,寒热交错细琢参。

上热下寒舌黄干,在脉现弦或沉伏。

治宜清热温经寒,安蛔降逆治则验。

乌梅汤方急急煎,平衡阴阳体安泰。

消渴气上撞心下,确是胃中津液亏,

胁痛隐隐不欲食,饥是釜中无水润,

一贯煎去川楝子,滋阴生津肝胃安。

巅顶疼痛厥阴病,寒湿留在太阴经,

湿困太阴厥阴寒,阳气不能达巅顶,

吴茱萸汤用枣姜,意在散寒祛湿殃,

吴萸味苦气臭温,降浊又能治寒藏,

生晒参味苦微寒,生津醒脾补阴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