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目前,我手上还一段非常难得的、珍贵的小短文。我感觉很值得我们心理老师所拥有。主要是教我们心理老师,如何跟不愿意来咨询的学生建立好咨访关系。很值得珍藏,反复研究、运用。还可以再补充

 中外比上 2015-04-21
目前,我手上还一段非常难得的、珍贵的小短文。我感觉很值得我们心理老师所拥有。主要是教我们心理老师,如何跟不愿意来咨询的学生建立好咨访关系。很值得珍藏,反复研究、运用。还可以再补充
非志愿个案难处理的原因之一,是个案通常因为犯错才被强制辅导,使得个案会将辅导老师看成是校方的代表,而非是帮助他的人,来辅导室是被处罚而非被帮助,造成双方形成对立关系。所以,要使非志愿个案改变,首先就要使其变成「自愿」个案,并且化彼此的敌对为友善的辅导关系
初期参考问句:*「发生这样的事情了,你希望我如何帮你?」*「你会希望我怎么帮你来面对(或改变)你的父母(或同学)?」*「我听过学校的教导主任、班主任谈过你的问题,现在我特别想听听看你的想法,尤其和他们不一样的想法,也许有些什么是他们没有看到的?」
当个案说不知道时的参考问句,*老师以接纳的态度说:「好像这个问题你目前『暂时』不晓得,如果你知道时,一定要告诉老师」*共情个案;「好像不太愿意回答,等你愿意回答时,再告诉老师。」*「如果你知道的话,那你会知道什么?你会怎么回答。」
当个案不说话时的参考问句*「我不会直接要求你应该怎么做,我在这里就是想帮忙你,让你如何能够不用再到这里来接受辅导,这就我们的目标」*「你觉得在晤谈过程中我们讨论些什么,能让你不会再被要求过来与我谘询?」*「你希不希望你可以做点什么让你自己、让你的情况变得更好?」*「是谁要你接受辅导?对方希望你有什么改变?是什么让他们觉得你需要改变?他们会如何评估你的进步?他们觉得要你改变到什么样子,就可以不用再被找来谈话了?」*「你需要什么样的帮忙,让他们不会再管制你?或者,如何才能说服他们你已经真的改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