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5年世界免疫周,重新认识卡介苗

 长沙7喜 2015-04-24


卡介苗发明于1921年,其英文简称是BCGB是杆菌的意思,CG分别是两位法国微生物学家----卡默德和介兰的姓氏首字母。人们虽然无法直接从字面上知道卡介苗的作用,但它所预防的疾病却是鼎鼎大名,那就是结核病。

卡介苗是为了预防结核病而专门研制的。结核病是一种严重损害健康的古老传染病,以肺部表现居多,因此通常被称为肺结核。鲁迅就在小说《药》中描写过用人血馒头治疗痨病(结核病)的情形。

人类一直在寻求预防和治疗结核病的良方。直到卡默德和介兰偶然发现,传种几十代的玉米发生了品种退化,变得又矮收成又差,自此受到启发。经过13年的连续工作,他们经过总共230代结核杆菌的培养,终于收获了无毒的结核杆菌。将这样的活结核杆菌制成疫苗后,人们终于有了预防结核病的重量级武器----卡介苗。

然而,虽然卡介苗发明后,全球总共有超过数十亿人次接种了卡介苗,但遗憾的是结核病仍在全球广泛流行,并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世界卫生组织于1993年宣布'全球结核病紧急状态',并确定每年324日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在我国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中设有专门机构防控结核病,其重要性与防控艾滋病相当。

正是在这种困境中,关于卡介苗的争论一直存在着。美国从未将卡介苗列为常规疫苗。一些西方结核病负担较轻的国家,也已经取消新生儿接种卡介苗,转向广泛检测潜伏的结核病。然而,卡介苗绝非完全无效,同样的研究也显示卡介苗对于预防结核性脑膜炎和播散性结核有75%86%的效果,同时还能预防麻风病。世卫组织仍建议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为新生儿接种。

我国是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结核杆菌受感染人数超过5亿,基本上每3个人中就有1人受到感染。基于我国的结核病流行情况,接种卡介苗后预防结核性脑膜炎和播散性结核的收益仍超过其不良反应的风险,因此,新生儿接种卡介苗仍是我国的结核病防控措施之一。1986年我国发布的接种程序中要求新生儿接种卡介苗,7岁复种,12岁再复种(限农村)。由于没有证据表明复种有助于预防结核病,而且有证据显示复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1997年我国遵循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取消了卡介苗复种。

卡介苗只是缓兵之计

卡介苗之所以饱受争论,关键在于它无法给人们提供长久的对结核病的免疫力。

目前,包括我国在内的多数国家都将卡介苗列为新生儿计划免疫必须接种的疫苗之一,也被称为'出生第一针'。不过,卡介苗最多只能够提供3~4年的对结核病免疫力。

所以,指望卡介苗作为预防结核病的唯一武器显然不够。卡介苗能够为人们提供的,只是在面对结核病时的'缓兵之计'

卡介苗的主要作用是预防发生在儿童身上的结核病,特别是能防治那些严重类型的结核病,如结核性脑膜炎。但是,卡介苗预防成人肺结核的效果则相对较差,因此接种后并不能绝对保证从此不被结核杆菌感染。所以卡介苗的实际用途,是让那些有可能感染结核病的儿童拥有一定的抵抗力,使他们免于被结核性脑膜炎等严重结核病在短时间内夺去生命,为他们赢得治疗机会。

结核病现在是一种完全能治愈的疾病,'十痨九死'的时代早就不复存在了。只要能够接受'规范且完整'的短程督导治疗(DOTS),85%~95%的结核病都可以在6-9个月内被治愈。

所以,即使小时候打过卡介苗,也并不意味着人就对结核病具有免疫力。卡介苗并不能带给人们长久保护,只是一种'缓兵之计'

预防结核病,还是要与预防其他传染病一样,做到勤洗手、多通风、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