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黎族纹身,刻在人体上的文化遗产

 廿氏春秋 2015-04-24

?

走进海南黎村,你会发现在一些黎族阿婆的脸上、手臂上、腿上等部位,有深蓝色或蓝黑色的纹饰。这就是传说中的海南黎族纹身。

对于黎女纹身的起因众说纷纭,但主要有“图腾说”、“ 认祖说”、“防掳说”、“忠情说”、“求美说” 等。黎女文身被一些研究黎族文化的学者称为“刻在人体上的敦煌壁画”。


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在谪居海南期间,与黎族人过从甚密,故有“久安儋耳陋,日与雕题亲”的诗句。这里的“雕题”,指的就是黎族的纹身习俗。


黎族的纹身习俗自古有之,要说有多古老就有多古老。记述黎族起源的口传长篇创世史诗《吞德剖》提到,黎族先祖是天狗和婺女星结合降生于凡间的一对兄妹,天帝想让兄妹俩回到凡间结为夫妻,就命手下为妹妹绣面文身,好让哥哥认不出来。这个说法向我们讲述了黎族文身几乎是种族与生俱来的。而记载黎族纹身习俗的最早的书籍,则可追朔到先秦古籍《山海经》。其文曰: “伯虑国、离耳国、雕题国、北朐国,皆在郁水南。郁水出湘陵南海。”文中的“雕题国”,指的是有纹身习俗的部落,据考证就位于海南岛,书中所记就是今黎族先民的纹身习俗。

黎族人认为纹身可以避邪护身,同时又具有审美和身份的内涵,对妇女来说尤其如此。也有男子纹身的,但是并不多见。对于崇尚纹身的黎族部落来说,不纹身的妇女会被视为男女不分,容貌不美,缺乏教养,违逆宗族。这样她们在社会上就没有地位,很难嫁出去,即使出嫁了也当不了主妇,受到歧视。未纹身的女性死去时,必须在丧礼上用墨按传统文身图式为死者绘身划脸,等同于给死者补办纹身,这样处理后才入葬于本家族所属的墓山。只有纹身的妇女,死后才能被自己死去的祖先辨识和接纳。


黎族纹身反映了图腾崇拜的遗制。各峒有各峒的图式,世代相传,沿袭不变,这样纹身的图式自然就成为该族的标识。古代书籍关于黎族纹身的看法各有不同。宋代地理名著《岭外代答》认为黎族妇女文身具有“成年礼”的含义:“海南黎女,以绣面为饰。盖黎女多美,昔尝为外人所窃,黎女有节者,涅面以砺俗,至今慕而效之。其绣面也,犹中州之笄也。女年及笄,置酒会亲旧。女伴自施针笔,为极细花卉飞蛾之形,绚之以遍地淡粟纹,有皙白而绣文翠青,花纹晓了,工致极佳者。惟其婢不绣。”清朝笔记《黎歧纪闻》则认为文身具有婚姻的标志:“(黎)女将嫁,面上刺花纹,涅以靛。其花或直或曲,各随其俗,盖夫家以花样予之,照样刺面上以为记,以示有配而不二也。”宋朝地理总志《太平寰宇记》认为文身也是财富和身份的标志:“(黎族)尚文身,豪富文多,贫贱文少。但看文之多少,以别贵贱。


黎家女孩长到十二至十六岁,就得接受纹身了。母亲或者纹师先对受纹少女进行一番说教,让她明白纹身的意义从而主动配合文师的工作。有时候少女不想受纹,家人也会采取强制措施使其就范。


纹身图案多种多样,绘于不同的部位有不同的含义。划于脸部两颊的纹图代表“福魂”,划于上唇的纹图代表“吉利”,划于下唇的纹图代表“多福”,划于手臂上的纹图代表“平安”,划于胸上的纹图,代表“财富、多子多福”,大腿上划纹图等代表“避邪护身”。

纹身工具为带一根刺的文针。上山选取带刺的白藤或红藤,在藤的一端留下一根锐利的刺,其它的刺都要剥去,制成纹针。除了纹针,还要备一根如筷子大小的小木棒,在定纹时用以打击文针。文身染料是取自家种的两种染料草,黎语叫“干香”和“干拜”。先把染料草放在盆中浸泡长达七天,即制成青蓝色的料水。使用时,用小碗盛料水,并加入适量的炭末。

纹身的绣法是纹身时,纹文师用灯心草蘸上料水,用小木棒敲打带刺的纹针,在皮肤上刺出小孔,以点成线,用点和线组成各种纹图,然后沿着预定的纹图把料水沁入受文者的皮肉内。纹师一般是有纹身经验的中老年妇女。

夏天气候炎热易流汗,冬天寒冷创口易开裂,春季则农忙,因而最适合文身的季节是秋天。纹身是一件大事,要选择吉日良辰。牛日、猪日、龙日等日子是纹身的吉日,而虫日、火日、猴日等日子则不甚吉利。他们认为,虫日划纹,纹口溃烂,火日划纹,纹口如火烧般疼痛,猴日划纹,纹图像猴子乱抓一样错乱。纹身通常不在家屋或者村中公开场所进行,而是选择在“布隆闺”或者山上草寮里进行。文身前,要举行文身仪式,杀鸡摆酒,向祖先告明文身者的名字,以便文身者到了另外一个世界后能与祖宗相认。文师折下一根树枝,象征性地把场地轻拂一遍,然后把树叶挂在房门外面,提醒外人不要进入。文身完毕后,要煮龙眼树叶水洗身。主人家大摆酒席庆贺,并酬谢文师。

纹身是一种皮开血流的苦事,且可能会引发皮肤溃烂等问题,因此被历代统治者所明令禁止。尽管如此,黎族妇女纹身的传统一直传承未断。时至今日,仍然有少数黎族妇女身上保留着纹身的印痕。




黎族纹身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黎族母系氏族社会的遗存,体现了黎族自身的族源意识、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这些用血肉之躯展现出来的神秘图案,为黎族文化增添了斑斓色彩。

由于自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起年轻的黎族姑娘已经不再纹身。目前海南岛仅剩下为数不多的带有纹身的黎族同胞。而且也多是60岁以上的阿婆。再过二三十年,随着这些同胞的离世,黎族纹身也将永远的消失。因此我们说,这些建在的黎族纹身阿婆就是一部活着的黎族历史书籍。刻在身上的历史文化遗产。

本文编辑:裸奔的跳蚤

本文文字:孔山人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监制:激励上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