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朝义净法师前往印度取经:海上漂8个月

 whswdn 2015-04-24

  我国历史上着名的求法高僧,除了人们熟悉的玄奘,还有一位与广州有着不解之缘的唐代僧人——义净。

  义净法师出生于公元635年,以玄奘为自己的学习榜样。同样是西行取经,玄奘走的是陆路,而义净走的是一条迥然不同的路:穿越南海惊涛骇浪,历经艰险,到达印度。

  义净的“西游”历程,从广州出发,亦自广州上岸归来。作为唐代南方海上交通中心,广州留下这位高僧的不少足迹。

  从广州只身前往印度取经

  在中国对外交通史上,僧人占有重要的地位。根据史料可知,早在西汉末年,佛教就沿中亚古道传入中国。至魏晋南北朝时,中外僧人的互相往来达到了一个高峰。这时僧人们走的主要仍是陆路。而到了唐代,随着海路交通的进一步畅达,经海路西行的中国僧人数量大增,几达半数以上。义净就是其中最着名的一位。历史上三位最着名的求法高僧中,东晋法显是走陆路前往,经海路回国;唐代玄奘来往皆循陆路;只有义净是经由海路来往,且在南海波涛中穿行两次。

  义净时期求法僧更多地选择海路,与陆上丝绸之路的逐渐衰落有关。这同时导致印度僧人东行也多借海舶之力。这一时期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亦有了很大提高,海陆两途的此起彼伏势在必行。约在唐高宗咸亨二年(671年)初,义净从齐州南下,经濮州、曹州、扬州,到广州。本来一路上有多位僧友计划同行,但因各种原因相继离去或止步于广州。当义净11月从广州出发时,已是身单影只。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义净法师

  义净在其着作中如是描述旅途中的艰难:“长截洪溟,似山之涛横海;斜通巨壑,如云之浪滔天。”在惊涛骇浪中颠簸20天后,义净抵达位于今印尼苏门答腊岛的古国室立佛逝。他在这里停留了半年学习佛学,之后在室立佛逝国王的大力支持和资助下,来到其属国末罗瑜国(位于今马来半岛的南端)。两个月之后,又乘船北行15天,抵达位于今马来西亚吉打州一带的羯荼国。673年12月,乘王船西进,抵达裸人国(位于今孟加拉湾尼科巴岛),再转而向西北航行约半个月,到达东印度的东部港口耽摩立底。这时已经是673年的2月了。义净从广州启程到抵达印度,用了16个月,除了在陆上停留的时间,漂泊在海上就达8个月之久。 转自米尔军情网 http://www.miercn.com

  归途遇劫贼所幸经书未丢

  山东济南长清区张夏镇的通明山上,有一座“义净寺”。我国以高僧名字命名的寺院并不多,仅有“玄奘寺”与“义净寺”等寥寥几所。

  北京大学王邦维教授是着名的义净研究专家。按照他的说法,义净西行求法,受两位前辈高僧法显和玄奘的影响颇深,特别是玄奘。玄奘于贞观十九年(645年)从印度归国,声望隆于天下,当时义净已经11岁,开始懂事了,“至少从师傅那里,也知道了这件事”。第二年他的亲教师善遇法师去世,按照义净的自述,很可能此时他已经有了前往西天求法的想法。664年,玄奘在长安逝世,葬礼极为隆重,“京邑及诸州五百里内送者百万余人”。王邦维认为,“这时义净很可能也在长安。如果是这样,玄奘的葬礼一定会给他留下很深的印象。玄奘去世后,义净去印度的决心更坚定了。”

关注米尔军事网微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