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反垄断下一步如何走?

 安然如狮 2015-04-25

 

我国《反垄断法》自2008年生效以来,年岁尚短,但从2013年以来,特别是国家发改委执法强度显著增大后,在海内外吸引大量目光。有人错误地认为中国反垄断执法热度空前仅仅是昙花一现。事实上,以中国这么大的经济体量而言,现在查处的案件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中国反垄断仍存在着巨大的执法空间。

我认为,未来反垄断执法的数量和强度将保持一个相当强劲的上升势头。有两点趋势应当是确定的:

第一,反垄断的执法面将更广,执法部门关注的领域将深入各个行业。2014年,工商总局已经受理包括微软案件在内的9件反垄断案件,涉及软件、烟草、电信、保险、旅游、公共事业等领域,涉及的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内资的公司制企业以及行业协会等。

第二,反垄断执法重心将愈发贴近老百姓的普通生活。2013年伊始,发改委便大规模调查惠氏、雅培、美赞臣等外国奶粉商纵向限制价格案件。调查处罚结果促使这些奶粉商进行整改,中国市场上“洋奶粉”的价格出现普遍下降。2014年,发改委对汽车行业的反垄断监管,使得奥迪奔驰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纷纷下调汽配件价格,消费者因此获益。

当然,反垄断执法过程中存在需要注意的问题。一方面,在2014年的反垄断执法过程中,外界常常质疑我们有“选择性执法”。我建议在执法目标的选择上,应更加公开化、透明化。另一方面,在执法的过程中,执法机关应当更加注重程序正义,即严格遵从《行政处罚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最后,执法部门可以适当借鉴、吸取反垄断执法较为成熟的国家的执法经验,从而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我国的反垄断执法。

根据我国《反垄断法》第十条第二款的规定,省一级反垄断执法机关的执法权源于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的授权。而在实践中,国家发改委采取了普遍授权的方式,国内的省级行政区内的地方发改委都拥有反垄断执法权。与之不同的是,国家工商总局采取个别授权的方式,根据案情不同,有针对性地对地方工商行政执法部门进行授权。

基于此现状,在反垄断地方执法中,应当更加强调以中央层级为主,地方层级为辅的执法理念。基于反垄断案件的复杂性和专业性,地方反垄断执法机关的配合无疑是案件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配合执法的过程中,地方的执法行动应当要及时报备给上级机关。案件处理中出现的重要事项,应严格遵从上级机关领导。在这一点上,国内、国外都是类似的,如美国反垄断执法主要由美国司法部、联邦贸易委员会负责,而欧盟则是由欧盟委员会竞争总司来负责反垄断执法。

此外,加强对地方反垄断执法人员专业素质的培训也非常必要。反垄断不同于一般市场执法,涉及到经济、法律等诸多方面。执法人员在判定某一行为是否为垄断行为时需要进行必要的经济分析,方能作出正确的法律判断。这就要求基层执法人员不仅具备深厚的法学功底,而且还必须拥有较好的经济学素养。

至于反垄断常态化对汽车行业的影响,可以借用一个时髦的词:新常态。我国的反垄断也将迎来新常态。未来,积极的反垄断执法会是常态,公众将对此见怪不怪,我国的反垄断执法覆盖面将更大更广,反垄断案件将会越来越多,并将与国际接轨。

反垄断的常态化或将催生汽车行业部分相关的法律法规的修改、废止和更新。反垄断的常态化将促使行业内的经营者更加重视自身的反垄断合规工作。针对汽车业的反垄断执法将促使中国市场与全球市场趋同。

第一,对汽车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而言;反垄断的常态化或将催生汽车行业部分相关的法律法规的修改、废止和更新。2014年8月,工商总局公告停止实施汽车总经销商、汽车品牌授权经销商备案工作;引发诸多乱象的《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的修订版文件,新版《汽车销售管理实施办法》也在酝酿。

第二,对汽车行业的经营者而言;反垄断的常态化则将促使行业内的经营者更加重视自身的反垄断合规工作。长期以来,由于中国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外国经营者对本国市场与中国市场往往是两副嘴脸。在自己国家被视为违法的行为,在中国却敢大肆施行。反垄断常态化将把中国境内反垄断合规水平提高到与美国、欧盟等其他法域相同的程度,甚至更加严格。同时,反垄断的常态化也将促使国内的经营者们开始重视并着手反垄断合规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第三,对于购买汽车、享受汽车售后服务的消费者而言;反垄断常态化无疑将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我国《反垄断法》根本目标是通过维护竞争来保护消费者利益。通过持续地对整车、零配件、售后服务领域的反垄断执法,将进一步促使汽车售价和服务费用走向合理水平,从而帮助汽车行业的消费者以更低廉的价格享受到更好的服务。

第四,针对汽车业的反垄断执法将促使中国市场与全球市场趋同。汽车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一方面,对于社会民生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能够有力地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汽车行业涉及到很多不同的经济部门,不仅仅是原材料的跨行业,就零部件的生产和整车的装配而言,就体现了很强的全球化协作性,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由此,反垄断执法在未来也将体现出更明显的全球化特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