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做了个鱼头炖豆腐,吃着,吃着,他突然怀念起前几天吃过的酸菜鱼,遂兴致高涨地跟我谈论起了怎样做鱼。我哑然失笑,就他这纸上谈兵的水平,还指导我?正说得热闹高兴,冷不丁,他冒出来一句,好久没吃粉蒸鱼了,你没忘做吧? 呵呵,粉蒸鱼,在家乡其实也就是道家常菜,平常也吃,彼时,并不觉得有怎样的特别味美,有时,做的时候还嫌麻烦,在家做,蒸制的蒸笼是没有要求的,可大可小,(餐馆里,一则美观,二则出于成本的考虑,一般用的是特制的小蒸笼)。但一定是要用竹制的蒸笼,笼里还须得铺上一层干荷叶(取荷叶之清香),再佐以细粉丝垫底,上铺鱼块,调味蒸制即可。以此类推,还可做出粉蒸肉,粉蒸排骨,粉蒸鸡。反正,只要你愿意,所食之物都是可以将之上笼蒸制的,只是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调味罢了。 酿,也是种做菜的手法,所谓地酿,即是将剁碎的肉末,用另一种食材包裹起来,在赣南大地,用来酿的,首推豆腐,家有客至,或是聚会小酌,酿豆腐都是餐桌上的一道佳肴,酿豆腐虽然简单实惠,但也是项细活,先将大块的豆腐切成比两指稍小的细长条,中间再剖开,但只能剖到豆腐的一半,否则,细嫩的豆腐将会在填塞肉馅时散裂,酿完后,煎酿的火候也得把握好,锅不能太热,太热则易烧焦,也不能太凉,凉则失却了煎 制的香味。现在,用来酿的馅已不再只是单纯的肉末了,中间还可加虾仁,香菇,牛肉也被尝试着用来做馅了,在原来,馅是随着季节转换的,有新韭时,割一茬韭菜酿进豆腐里,鲜香味纯,而到了五,六月,家乡的菜节时,(专门有个庆贺蔬菜成熟的节日,因为是初夏,各类蔬菜都是旺盛期,纷纷摆上了餐桌),辣椒,茄子,苦瓜都是可以用来酿的。 家乡还有个奇特的习惯,爱将鱼,肉放在做过饭的锅里,将之慢慢焙熟,焙干,经过这样处理的鱼和肉特别地香,也特别地好吃。有这种习俗,究其原因,一是因为原来的条件所限,(几十年前怎可能家家有冰箱,这样加工后的食物能保存较长时间)。再则也是环境使然,(那时,都用灶做饭,饭好后,锅底还有许多的炭,先人们干脆就利用了)。每次回娘家,他就爱吃这种肉跟鱼,老母亲知道他好这口,一般都会事先焙一点给他解馋。 我离家也十几年了,虽然有做家乡菜的基础,但因为口味,环境的变化,做得已不是那么的地道,这也许是他总说我手艺大不如前的原因。 七月份的时候,父母过来看望我,老母亲竟然不辞千里给我背来了一堆毛薯,(一种地里的东西,与淮山相似,不知学名称谓,姑这样称之)。呵呵,知女莫若母,她知我多年未吃此物了,定是想得慌了,在家时,我就爱吃用这做来的薯包,偏每次回去都不是时候,所以,五六年间竟未吃得。 想念荷包炸,米粉肉,酿豆腐,蛋皮卷,腊肉酸菜,火腿红菇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