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帚菜![]() 栽培类型:一年生花卉 株高:30-150cm 叶色:嫩绿、红色 喜阳光,喜温暖,不耐寒,极耐炎热,耐盐碱,耐干旱,耐瘠薄。对土壤要求不严。极易自播繁衍。 株丛紧密,株形呈卵圆至圆球形、倒卵形或椭圆形,分枝多而细,具短柔毛,茎基部半木质化。单叶互生,叶线性,线形或条形。植株为嫩绿,秋季叶色变红。花极少,花期9-10月,无观赏价值,脆果扁球形。 果实扁球状五角星形,直径1~3mm。外被宿存花被,表面灰绿色或浅棕色,周围具膜质小翅5枚,背面中心有微突起的点状果梗痕及放射状脉纹5~10条;剥离花被,可见膜质果皮,半透明;种子扁卵形,长约1mm,黑色。气微,味微苦。 地肤-产地分布及采集地肤,主要是集中在我国广泛栽培。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植株,晒干,打下果实。 地肤-成分地肤 主要含皂甙,并含维生素A原。 营养成分:每100g鲜茎叶含抗坏血酸39.0mg,尼克酸1.6g,蛋白质5.2g,此外还含有胡萝卜素、维生素B1等多种营养成分。 地肤-功能主治性寒,味辛、苦。 清热利湿,祛风止痒。用于小便涩痛、阴痒带下、风疹、湿疹、皮肤瘙痒 地肤-药理地肤子水浸剂(1:3)在试管内对许兰氏黄癣菌、数种小芽胞癣菌和星形奴卡氏菌等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地肤-功用地肤 强壮,利尿,明目,有溶解尿酸作用,适用于尿酸过多的疾病,如尿路结石,疸后皮肤瘙痒症,尿酸性痛风等并可用于夜盲症。其嫩苗亦有利尿消炎,清热明目作用。嫩苗和叶做菜蔬;种子药用,称“地肤子”,能利水、通淋,除湿热;外用治皮癣及阴囊湿疹。种子含油约15%,供食用和工业用。种子含三萜皂甙。本种有一变型,扫帚菜f.trichophilaSchinz.etThell.,分枝极多,紧密向上,植株全形为卵状圆形或倒卵形;叶狭线形,常见栽培。植株做扫帚用;嫩叶可食;种子药用,强壮、利尿,治皮肤病。用种子繁殖。性耐碱,抗干旱,喜向阳地势和有丰富腐殖质的疏松土壤,在一般土壤中也生长良好。 地肤-食谱食用地肤的幼苗及嫩茎叶可炒食或做馅,也可烫后晒成干菜贮备,食时用水发开。但老茎叶质变硬、纤维多。 地肤炒肉丝 原料:地肤苗250克,猪肉50克。 调料:姜末、料酒、精盐、味精、酱油、食油、白糖、淀粉适量。 制法 地肤 1将地肤苗洗净,入沸水锅焯一下捞出,用清水多次冲洗,挤去水切段。 2猪肉切丝,加入料酒、精盐、酱油、淀粉等,拌匀腌片刻(如猪肉中有肥肉。宜加少许白糖,使其中的肥肉加温后爽口)。 3烧热炒锅,放生油,随即放入腌过的肉丝,旺火快炒,至肉丝散开并转色,放入姜末炒几下,即放入焯过的地肤、盐,翻炒均匀,即可出锅盛盘。 特点:菜色鲜绿,味鲜美、爽口。 功效:此菜补阳益气,可减轻目赤、阴虚干咳症状,也可作食疗菜。 地肤苗饺子 原料:地肤嫩苗(或嫩茎叶)500克,肉馅、饺子皮适量。 调料:精盐、味精、白胡椒粉、酱油、食油各适量。 制法 将地肤嫩苗洗净,下沸水中焯一下捞出,用清水洗后挤去水分,切碎,加肉馅、盐、味精、胡椒粉、酱油、食油等搅匀,做成馅,包饺子(或馅饼)。 特点:馅碧绿、味鲜美。 原产地:欧洲及亚洲中部和南部地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