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填空题:“生活是

 真友书屋 2015-04-29


哲思君

生活的意义问题不是那种需要或能够给出确切答案的问题。的确,它更像是一则不可或缺的隐喻或是对生活的看法和洞察,从中你可以看出自己正扮演着何种特定的角色,有着哪些合理的期待。这个问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你对它的看法从多方面决定了你未来生活的走向。

正是我们对生活的看法决定了我们在其中所能发现的意义。我们追寻“生活的意义”的问题,就是在问自己“人的本质是什么?”不同的答案就代表了你的人生哲学。因此,也才会有人说哲学就是生活的实践。而哲学,其实本来就源于对生活的困扰、挫折和痛苦,否则谁会去思考这些令人如坐针毡的问题。

在看下面的文章前,大家可以先做一下这道填空题:“生活是____。”欢迎把你的答案分享给大家。

作者 / 罗伯特·所罗门 凯思林·希金斯

摘自 / 《大问题》

译者 / 张卜天

 


也许,我过去生活得不对头吧?”他脑子里突然出现这个想法。“但是又为什么不对头呢,我做什么都是兢兢业业的呀?”他自言自语道,接着便立刻把这唯一能够解决生死之谜的想法当作完全不可能的事,从自己的脑海里驱逐掉了。

——列夫·托尔斯泰《伊凡伊里奇之死》


生活的意义是什么?这是最难回答、最需要回答同时又是最模糊不清的大问题。认真的读者往往会回避正面作答,因为他们知道这个问题是很难说清楚的。“意义”一词的意义本身就是不明确的,因此,对它的回答并不总是一种字面上的真理,可以用论证和理性加以辩护,然而,正是理性才使回答成为可能,才使对这个问题的追问成为必然。


意义的意义


对于我们当中的大多数人来说,生活意义的问题最可能在我们情绪低落或命运多舛的时候产生,这个时候,我们的头脑大都处于混乱状态。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不对事情进行哲学思考或一般性思考的时候,生活似乎充满意义。我们有试要考,有汽车的滤油机要更换,有宴会要参加,有数天后的一次重要面试要准备等。然而,一旦我们有时不得不进行抽象思考,就会清楚地发觉,这些小的目标和期待无一能够担负起生活的意义。于是,我们的精力开始转向那些更大的事情——快乐、事业、成功、权力和爱情。然而好景不长。《传道书》的预言隐隐传来:“万事皆空。”于是,我们开始超越生活本身来寻找生活的意义,这也是哲学的最终问题。


生活的意义是什么?首先,我们必须清楚这里的“意义”是什么意思?有的时候,某种东西(一个标记、一个词)的意义就是它所指向的某种超越自身的东西。“小心狗”这个标记可能指向某条看不到的很大很凶的狗,“苏格拉底”就是苏格拉底的名字。如果以这种方式来理解意义,那么我们就可以说,每个人生活的意义就是他的生活所指向的无论什么东西。但这会是什么呢?有些人可能会说。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指向周围的其他人(家庭、朋友、同事等),所以生活的意义就是他人;还有人认为,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指向更大的共同体、国家或整个人类:也有人主张,生活所指向的是我们的造物主,所以生活的意义就是上帝。但“指向”的概念在此处显得很是单薄,人们完全可以反驳说,生活井不指向任何东西,生活就是生活。但这似乎并未给我们提供问题的答案。也许,问题出在把意义当成它的所指上。


我们可以说个别的词和标记有所指,但这必定是在某种语境或意义共同体之内才是可能。指向要涉及语境,生活中也莫不如此。我们每一种特定活动的意义可以由习俗和它的目的来解释。但我们能以类似的方式解释全部生活的意义吗?不错,极少数人可能确实会把他们的全部生命奉献给惟一的目标,比如赢得革命的胜利,或者寻找癌症的治疗办法等。然而大多数人却不可能如此一心一意,他们的生活并不能像这样简单地加以规定,但这并不意味著他们的生活缺乏意义。我们可以在语言学中问一个词的意思是什么,但我们却不能从理智上对整个语言的意义发问,比如“西班牙语的意义是什么?”这样的问题就没有任何意义。因此,或许我们可以这样说,追问作为一个整体的生活的意义是没有意义的,但这似乎说明我们不可能给出这一关键问题的解答。


然而,当人们问及生活的意义时,他们头脑中所想到的往往正是这些外在于生活的超越的东西。这些东西可能极为重要,甚至就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但需要指出的是,在某种意义上,这并没有彻底解决问题,而只是把它延后了而已。有四种回答值得说一说:即认为自己的孩子是生活的意义,认为上帝是生活的意义,认为来生是生活的意义,以及在绝望中忙不迭地认为生活没有意义。


1. 孩子作为意义


许多人会说,生活的意义在于他们的孩子以及他们孩子的孩子。然而,只要我们仔细琢磨一下,就会发现这种回答会导致一个很奇特的推论。如果生活的意义不在于women自己的生活,而在于他人的生活,那什么才能使他们的生活有意义呢?——他们的孩子。但什么又给他们孩子的生活以意义呢?——他们孩子的孩子,依此类推。人们总是试图以这种方式为将来抽象地谋划一个全然安宁快乐的地方——哲学家们称之为乌托邦,这就是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孩子的孩子生活的样子。但这又怎样使他们自己的生活有意义呢?对于那些快乐地生活在乌托邦中的远亲来说,生活的意义又是什么呢?问题依然存在。成功的配偶往往会一起回首他们共同奋斗过的岁月,并且都认为那才是他们所度过的最美好的时光。难道快乐本身就显然是生活的意义吗?


2. 上帝作为意义


对于生活意义的一种传统回答是:上帝。事实上,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一种观点,对于那些信仰上帝的人来说,这个问题根本就不成其为问题,在上帝的存在受到怀疑之前,生活的意义从不会成为困惑。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大哲学家、最虔诚的基督徒奥古斯丁问这个问题的次数要多于任何无神论者;马丁·路德,还有在他之前和之后的许多基督教思想家也是如此。认为单凭信仰上帝就回答了生活的意义,这只是又把问题回推了一步:上帝为什么要创造我们?他指望我们什么?他创造我们是为了什么?有些人认为,上帝把我们创造成为某种特殊的东西,我们不仅是“按着他的形象造的”,而且也是为了代他完成使命而来到地球。然而,如果他是无所不能的,那他为什么还要这样做?是为了证明什么吗?(向谁证明?)是为了满足虚荣心吗?我们为什么要认为,自己之所以被创造出来,是为了实现某种特殊的使命或目的?如果事实的确如此,那么什么才是这个使命或目的?正如基督教的大思想家们早已认识到的,问题还停留在原处。什么才是我们生活的意义?信仰上帝似乎只能使问题显得更为棘手,而并没有解决它。


3. 来生作为意义


有些人认为,生活的意义可以在作为今生之回报的来生中找到。然而,不论你是否相信有这样一个“来生”,这种形式的问答总是很奇怪的:认为今生今世只是相对于来生才有意义,这就等于说——就像《传道书》中所说的那样——今生是无关紧要的和没有意义的。然而,在这个无足轻重的今生中,我们应当如何行事才能使来生得到报偿呢?仅凭信仰?善行?尽情享受生活?发掘艺术潜质或社会潜力?使异教徒皈依?学习烹饪?问题又一次在原地打转。我们可以这样进行追问:如果今生是如此无关紧要,那么什么才能保证来生更有意义呢?是此世短暂,彼世长久吗?但如果生活本身——哪怕只是其中的几分钟——是无关紧要的,那么永恒的生活又有什么意义呢?如果一堂课上了一个小时你仍然兴致勃勃,那么即使课还要再上十个小时,你也不会感到厌倦。另一方面,基督教思想家,特别是过去几个世纪的基赘教思想家们常常认为,只有对于那些尽情享受今生的人来说,来生的报偿才是可能的。于是,我们的问题又出现了:怎样才算尽情享受生活?发现今生是有意义的是什么意思?


4. 没有任何意义


此外,还有一些哲学家——以及今天的许多学生——持另外一种意见,他们会说,生活其实没有任何意义。用于表达这种看法的用语通常是荒谬。“生活是荒谬的。”他们会这样说,也就是生活并无意义。而且这也是信仰或不信仰上帝的人都会持有的一种看法,尽管最极端、最彻底的表述均源自那些不信仰的人。例如,法国哲学家阿尔贝·加缪在《西西弗斯的神话》中说,荒谬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共同感受:


在任何一条街的拐角,荒谬感会袭上每一个人的脸孔…

有时候布景倒塌了。起床,电车,四小时办公室或工厂里的工作,吃饭,电车,四小时的工作,吃饭,睡觉,星期一二三四五六,总是一个节奏,大部分时间里都轻易地循着这条路走下去。仅仅有一天,产生了“为什么”的一问,于是,在这种带有惊讶色彩的厌倦中一切就开始了。


需要指出的是,在一个人的生活中,这些答案中的每一个可能都是无比重要的。就像许多人所做的那样,一个人当然可以全身心致力于培养自己的孩子,把生命全都奉献给上帝也是可能的(尽管人们通常说得多,做得少),然而,这些体面的回答并未解决我们的问题,因为它们仅仅是把问题沿着原有方向推进了一步而已。我们孩子的生活意义是什么?人应当怎样服务于上帝?我们需要的答案是在自己的生活之中,而不是在它之外,对于那种认为生活毫无意义或荒谬的看法,同样的话也是适用的。加缪有时会基于自己的无神论来为这种观点辩护:如果没有外在的意义,那就不会有任何意义。但外在的意义未必就是生活的意义,况且由上帝的不在场(如果他果真不存在的话)并不能推出生活就没有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语言学家们现在认为,意义必须在语境中才能找到。一个词之所以有意义,并非仅仅是因为它的所指,而更是因为它在语言中的含义。于是,我们也可以通过类比的方式说,生活的意义只有在我们的生活情境中才能找到,而不能诉诸生活以外的什么东西。对于一个真正为上帝活着的人而言,把自己献给上帝回答了生活的意义:对于一个真正为孩子活着的人而言,孩子回答了生活的意义。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只要一个人能够真正把生活致力于生活毫无意义这一命题,把人们通常赋予生活的有时是自以为是的错误而有害的意义清除掉,那么虚无主义——即认为生活毫无意义——同样可以赋予生活一种意义。加缪似乎就是以这种方式活着的。


生活的各种意义


生活的意义问题不是那种需要或能够给出确切答案的问题。的确,它更像是一则不可或缺的隐喻或是对生活的看法和洞察,从中你可以看出自己正扮演着何种特定的角色,有着哪些合理的期待。这个问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你对它的看法从多方面决定了你未来生活的走向。比如说,你抱着生活就是“狗咬狗”和人人为我的态度去经商或上学,那么你就会把所有人都当作自己的威胁和对手;你不会做到完全诚实,而且无论如何都不会从与他人的交往中得到乐趣。人们会逐渐觉察到你的竞争敌意,开始不信任你,甚至会偶尔用一些让你恼火的行为来检验你的意图。于是,你不久就将发现自己的确身处一个“狗咬狗”的气氛中——这种气氛在很大程度上正是你自己造出来的。所以生活意义的问题并非只是发现的问题,它也是一种重要的创造活动。你自己的哲学仅仅在部分程度上是对你已有世界观的表述和澄清,因为你所提出的哲学也将为这种世界现的形成助一臂之力。于是,有些对世界持一种晦暗的悲观情绪的哲学家,会故意把他们的哲学表述得甚为欣喜和乐观,这不是为了欺骗自己,而是为了改变自己,其中的确有一些人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1. 生活作为一场游戏


如果生活是一场游戏,那么它就不会被严肃地对待。游戏是一种自足的活动,即使它的确增添了某种东西(比如打篮球提高了你的协调能力,跑步提高你的耐力等),游戏的意义也在于玩本身(“游戏的输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怎样去玩。”)不过,有人因此便会以狂热的竞争眼光来看待游戏。以这种方式来看待生活,就是把生活当作一场不间断的你死我活的斗争。因此,如果你认为生活是一场游戏,那么追问一下这种游戏属于何种类型也是重要的。有些游戏仅仅是为了消遣,有些游戏是为了证明你的优越(摔跤),另有一些则是为了消磨时间(单人纸牌),有些游戏别具交际性(桥牌),有些则是有意制造紧张(下高赌注的扑克游戏),有些旨在伤害对手(拳击)。许多作家都曾把生活看作一种游戏,比如三十多年前,排在畅销书榜首的就是埃里克·伯恩《人们玩的游戏》。


2. 生活作为一个故事


“生活是对艺术的模仿。”相对于柏拉图的“艺术是对生活的模仿”,英国剧作家和散文家奥斯卡·王尔德曾这样针锋相对地写道。显然,我们的生活并不是断断续续的。也不是朝向唯一一个大目标的。而是因循着某个相当详尽的剧本、故事或传记不断展开着的,我们一边前行一边构造着这个剧本。故事的轮廓以及我们所扮演的角色可能首先是由我们的家庭和文化所赋予的,其次是由我们身处的环境赋予的。把生活当作一个故事,就是以一种特殊的时间方式来思考生活,把生活看成不断展开的情节和个性的连续发展(19世纪的德国哲学家称生活为一种“教育小说”,即一个青年人在经历生活中的各种追求、失望和发现的过程中的个人发展)。当我们做出生活中的决定时,我们经常发现自己所使用的标准也正是评价文学作品或电影时所采用的标准: 它有趣吗?令人厌烦吗?有悬念吗?是否得体?时机选得如何?是否过分?


3. 生活作为悲剧


毫无疑问,我们每个人都会死。但这个事实往往会被忽视,死亡会被看成一件倒霉事、通往来生的路或最终的灾难。如果我们把自己的生活看得少一些戏剧性,视之为《哈姆雷特》、《麦克自》、《奥赛罗》或《浮士德》的稍逊一些的版本,那么就会发现,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悲剧的一些关键要素(某些悲惨的缺陷、判断的错误、严重的矛盾等) 。它们伴随著我们的一生,直到最后与死亡同归于寂。在小说《局外人》的结尾,哲学家加缪让一个角色说出了这样的话:


“人人皆为兄弟,等待他们的是同一个结局——死亡。”


与游戏隐喻相反,悲剧隐喻把生活变成了一个严肃的、不愉快的过程,尽管偶尔也会碰上一些快乐的事情,但生活终将有一个不可抗拒的悲惨结局。在这种观点看来,活得好意味着把一个人的悲剧角色扮演好——英雄式地承受它,也许时而孤独地发出几声哀鸣。


4. 生活作为喜剧


“生活是一个玩笑。”也许并非如此,但相对于把生活当作悲剧,这样想或许能使人重新振作起来。长期以来,笑作为生活中的一个要素,甚至是作为好生活所特有的要素,是备受忽视的。关于笑,柏拉图没有费多少笔墨,不过在其苏格拉底对话中,他确实赋予了幽默以很深的含义。16世纪的荷兰哲学家伊拉斯谟(Erasmus)写了一本有关人类生活的非常深刻的书,名曰《愚人颂》。 即是对人的愚蠢进行颂扬。尼采所虚构的先知查拉图斯特拉被(他的动物朋友)教诲不要太过严肃,要享受欢笑与无常。当然,幽默有各种各样的。既有好的,也有糟的;既有令人不快的,也有冗长杂乱的。有些思想家可能会强调幽默所含深意的重要性,但另一些人会说,笑本身就是重要的,而不应是笑声背后的东西。不过,笑话应当在短时间内就能奏效,一个花费过长时间去讲笑话的人很容易使人觉得乏味。然而也有一些更为严肃的喜剧,它们不是一个劲地做诙谐独白,而是关于抱负与挫折、欲求与失望的一个个故事。它们没有用加缪所说的“光缪”进行加工,而是赋予荒谬以一种幽默的含义,悲剧和喜剧可以在“黑色幽默”


5. 生活是一种使命


基督徒经常教导说,生活是一种使命,是一种把他人也变成基督徒的使命。然而,把生活当作一种“召唤”的并不仅仅是基督徒。比如,德国诗人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就把自己生活的使命描述为诗歌创作,以使德国人获得一种文化身份;哲学家黑格尔(大致与歌德同时)则把法国大革命之后用哲学来澄清世界的意义当作自己的使命;政治激进分子经常声称,自己生活的使命就是解放被压迫的人民,或是反抗自己国家的暴政;科学家有时会认为,自己的使命就是增加人类的知识或治疗某些可怕的疾病;有了孩子的人经常认为,他们的使命就是好好培养自己的孩子,尽力使他们生活得更好。如果一个人的使命首先是道德上的,那么这种使命就会依据其道德哲学进行表述。一个像边沁那样的功利主义者,会把一切行动都基于最多数人的最大幸福这一目的之上;而一个像康德那样的伦理理性论者则会说,我们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我们的道德人格,通过履行理性所规定的义务来使世界变得更好。


6. 生活作为艺术


“把你的生活当作一件艺术品去过。”德国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尼采这样写道。他所认为的生活不是一个故事,而是一件像雕塑那样的艺术品。人的生活就是为自己打磨出一个形体,“塑造性格”,发展出所谓“风格”那样的东西。德国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冯·谢林把全部生活都视作上帝的艺术品(我们实际上就是上帝的学徒)。艺术家经常把生活的使命感简单地描述为“创造”,但在他们看来,创造活动本身与他们的努力结果是同样重要的。大致说来,这种看法就是主张要活得漂亮。即使无法做到,也至少要活出风格,活出“格调”。由是观之,生活应被当成一件艺术品来评价——或令人感动、激动人心、设计合理、富有戏剧性、色彩斑斓,或粗俗不堪、冥顽不化、让人留不下记忆。


7. 生活作为一次冒险


无论是把生活看成艺术还是一个故事,这都是令人振奋的,但这样一来,生活的价值就成了文学作品或雕塑的价值——它们的形态、合不合潮流、对旁现者的吸引等等。但生活不必总是考虑整体的形态或在观者看来是什么样子,也可以富有美感和令人激动。“尽情享受”生活、听天由命、迎接挑战和刺激也会让人心动不已。把生活看作冒险就是如此,一个人活着可以甘冒风险。让自己沉醉于各种技巧和不确定当中,这当然不是生活在所有人心目中的形象。


8. 生活作为欲望


把生活看作欲望,往往会同西西弗斯神话把生活看成连续不断的受挫联系起来。希腊寓言中的这类形象是坦塔罗斯,众神罚他永世被囚在一串葡萄的不远处,他老想去接近它,却总是无法得到。这个故事的近代版本是浮士德,近代的一些最伟大的剧作都是因他而写的。浮士德为了他的欲望而活着,当一个欲望被满足时,它马上就会被另一个欲望所替代。生活就是这样一个接一个无休止的欲望。一个只求“挣钱能够养家糊口”的人最后会发现,他其实还想要更多的东西,于是这又成了新的生活目标,直到它被满足为止;但到时又不够了,他发现自己还想要更多的东西,于是只好这样无止境地走下去。这并不是说生活就是受挫,因为这些欲望通常都能得到满足,而是说生活就是永无休止的欲望,人不可能最终获得满足。正是欲望和欲望的满足才赋予了生活以意义,没有欲望便是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


9. 生活作为荣誉



荣誉是一个随时间而不断变化的概念。在荷马的《伊里亚特》中的希腊人看来。生活本质上是真正做到无愧于集体的期待,在战斗中证明自己,不以任何方式使自己丢脸。这并不是说你不能有不佳的表现:当国王把阿基里斯最宠爱的一个女奴从他身边夺走时,阿基里斯像小孩一样在帐中生起了闷气。但当他返回战场为其最好的朋友复仇时,他又重新赢得了荣誉。对于那些希腊英雄来说,荣誉是比生命本身更重要的东西,如果需要在光荣地死去和不光彩地活着之间做出抉择的话,他们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但荣誉的概念并非仅限于军事英雄。苏格拉底也是为荣誉而死的,但不是在战场上,而是在牢狱中,为的是表明他重视原则甚于自己的生命。然而,我们的荣誉概念却并不如此清晰。无论怎样,生活的意义都在于尽你应尽的义务,无论是为了上帝、国家、家庭、朋友还是你的雇主。


10. 生活作为学习


有一种常见的看法是把生活当作一种学习经历。当然,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所有这一切的确是个问题,但至少有些学习本身就是让人满足的。也许,这种满足本身就是学习生活的全部意义所在。只要有了什么糟糕的经历(比如失恋、由于吸烟被学校开除等等),我们就会把它们“记录在案”,有些人感到有必要经历尽可能多的东西:“什么东西都要至少试一次”,仅仅是为了知道它是怎么回事。在他们看来,“尽情地享受生活”就意味着什么都做一遍。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说法对于不同的人有着非常不同的含义: 把生活当作一种使命的人尽情享受生活的方式是尽一切可能来实现自己的使命;把生活当作悲剧的人会把这种说法理解为相当程度地受苦。我们学习是为了什么?由来已久的答案是,学习出智慧。相应地,沉思的生活自古以来就是哲学家的建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