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颅内皮样囊肿的MRI诊断

 xlglsz 2015-04-30

清楚地显示肿瘤的范围以及与颅底的关系;(3) 显示皮 样囊肿破裂后所致的并发症优于 CT,如化学性脑膜炎、血管痉挛、脑梗塞。 3.4 鉴别诊断 3.4.1 气颅: 脑室和蛛网膜下腔脂肪滴 CT 扫描有时与气颅混淆,病史和 CT 值 的测定有助于两者鉴别。动态观察气颅的气体常短期内吸收或移位。气颅的气体 在 MRI 扫描任何序列均呈极低信号,很易与脂肪滴区别。 3.4.2 脂肪瘤: 罕见,病变常位于中线、胼胝体区、四迭体和小脑上蚓部。病 灶常为单发,密度均匀,可有瘤壁钙化,常合并有胼胝体发育不良。 3.4.3 表皮样囊肿: 较皮样囊肿多见,亦起源于外胚层,但其内不含有皮肤附 件,常位于桥小脑脚池等偏中线部位。密度或信号类似于脑脊液,其特点是病变 向邻近的蛛网膜下腔蔓延生长。 3.4.4 畸胎瘤: 常见于三脑室后及鞍上,发病年龄较小。亦可破裂,在蛛网膜 及脑室内出现脂肪滴。其典型者由三胚层构成,CT 平扫可见脂肪、软组织和钙 化,增强后病变多有强化。MRI 表现为混杂信号,肿瘤可见不规则强化。 医学笔记 参考文献: [1]Osborn AT. Diagnostic neuroradioliology. Mosby 1995 635

[2]Schijiman E Monges J Cragnaz Ret al. Congenital dermoid sinuses dermoid and epidermoid cysts of the posterior fossa. Childs Nerv Syst 1986 2:83 [3]Abramson RC Morawetz RB Schlitt M. Multiple complications from an intraranial epidermoid cyst: Case reported and literature review. Neurosurgery 1989 24:574 [4]尚京伟,戴建平,高培毅,等.颅内皮样囊肿的影像诊断.中国医学影像技 术杂志, 1998; 14:898 [5]隋邦森,吴恩惠,陈雁冰.磁共振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5, 22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