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伤寒论六病结构即是五运六气模式

 johnney908 2015-04-30

内经五运六气依据六子卦模型建立

伤寒论六病结构即是五运六气模式
由上模型环布成圆图则有下图:
 

伤寒论六病结构即是五运六气模式

此图模型即伤寒论结构本源。病分为六层,病在最外层为太阳病,最内为厥阴病。不少现代中医认为太阴是至阴,从这个模型看很明显是理解错误。《素问?至真要大论》说:“……愿闻阴阳之三也,何谓?歧伯曰:“气有多少,异用也”。《素问?天元纪大论》说:“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也”。故知中医命名三阴三阳实为依据上图气之推移而定。阳气在外从最多至最少:太阳-阳明-少阳。而阴气则从最少到最多:太阴-少阴-厥阴

伤寒论六病结构即是五运六气模式

六病中又各分六经之各自为病。例如太阳病可分为:太阳经之为病,阳明经之为病等等。《伤寒论》中第一要定义是何种病,即知晓病在六层中哪个层次中,是最外的太阳病还是最内的厥阴病,所以伤寒中有各层病的条文,然后再辩是何经之为病,层次分明,条分缕析。例如条文: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太阳病, 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以上是从六病层次来论述。为横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以上以六经各自为病来论述。为纵。

 

例如病在外层太阳,寒气为病,如果中寒气即发病,则会依次传六经而变化,此定义为伤寒;如果中寒气而在冬季不发病则来春为温病。寒气致病有两种变化形式,而以伤寒传经最具典型,适合依次为例撰写医书,以此可以涵盖六经诸病变,所以仲景以伤寒为例著书示人以规范。而其他五气之为病并不传经,只是因为医生误治或其他原因而转移,或者与其他六气并发为病,这些都可以依照已经有的伤寒论述而找到解决方法。

 

只是辩病一法仲景未有明言,但是如何辨别是三阳病还是三阴病却只字不提,通篇《伤寒论》主要是以伤寒为例对六经为病的症状进行描述给出药方,使得后人只能掌握六经为病却无法定位六病,只有纵而无有横。而历代不少医家把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人作为太阳病总纲,以此来确认为太阳病,此则为谬。因为细读“太阳病”诸条对比“太阳之为病”,则知不同也。太阳病可有六:或中风,或伤寒,或温病等,但伤寒病发太阳经则必然“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两者不同明矣。后人为了调和这种不协调,搞出个“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三者俱备那一定是太阳病,但若是仅具其一,或仅具其二,也可算太阳病”,其实就是不明纵横差别所在,自说自话罢了。太阳经之为病不一定病在太阳,六病皆可;太阳病也不只是伤寒,中风温病皆可也。

 

拿《伤寒论》太阳病篇来讲,它分上中下三部,首先定位是外层太阳病,伤寒论主论太阳寒水之病,而此太阳病之伤寒病又分三阴经三阳经来讲解治疗。上篇先论伤寒发病于太阳经,中篇论伤寒病发阳明经,下篇论伤寒发病于少阳经。所谓“病发于阳”指伤寒病发于太阳经,阳明经或少阳经。“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其含义在《外经》中有言明,阳腑为七,阴脏为六,伤寒日传一经故也(详细解读见博文从手足三阴三阳术数模型辩三焦心包… 伤寒论六病结构即是五运六气模式。此亦有力佐证 “伤寒病是分三阴三阳经来讲解”的观点。不管伤寒病发于阳还是发于阴只要是在太阳病层次都不可下,要在欲解时发汗可愈,若误下则结胸或作痞。这里可以看出辩病的重要性,如果辨病错误则会采用错误治疗手段,如太阳病误认为阳明病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