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下篇

 bdcxrh 2023-09-09

[chapter] 六条: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本条言温病之证状。

解曰:脉浮、头项强痛、发热、恶寒之「太阳病」,如见身热而口渴,不恶寒者,则非「伤寒」,乃为「温病」。
    「太阳病」之「伤寒」,其热借血液充于肌表之故。热在表层,体腔内之黏膜层,水分尚未被热灼,每不见口渴,且因表层受寒邪之束缚,水液不能外散,更不见口渴。本条发热,与「太阳伤寒」之发热不渴,此不同者一也。「太阳伤寒」,以寒邪外束有恶寒证,本条则不恶寒,此不同者二也。故初起只热而不恶寒者,名曰「温病」。「伤寒」与「温病」不同点如此。由此观之,「温病」无表寒之证,其热则内外皆热。热势炽甚,则黏膜之水液为热蒸发而干,故口渴。表里皆热,故不恶寒。
    清季以前之医家,每谓「伤寒」由外而入,「温病」由内而发。一以其初病之恶寒与不恶寒为别,其实皆为时令感症,惟病原不同,病菌亦异尔。《内经》有「冬不藏精,春必病温」,仅言感「温病」者由于体虚之故,言其因素,未必尽然。又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言病毒久伏于里,一旦乘机爆发而成,此言病因,有些意义。又曰:「先夏至日者为温病」,仅依时令而名,更无意义。故《内经》之言亦简而欠实际。余谓「温病」之发,仍为外入,属细菌感染病。病不限于季令,天时经久温暖而燥,即有此类生物繁殖,人感之而即病。其病灶以在呼吸系与神经系为多,不影响于肌表,故无「恶寒」一证现象。清代叶氏诸医家谓温邪由口鼻吸入,是有见地。
书名《伤寒论》之「伤寒」,为包括一切外感之热病而言,所谓「伤寒」者,外感病之总名也。故《难经》有曰:「伤寒有五,曰『中风』,曰『伤寒』,曰『湿温』,曰『热病』,曰『温病』」。五者皆外感之病也。「太阳病」之「伤寒」,则五者之一。本条之「温病」,亦五者中之一,于此提出,殆与「太阳伤寒」作分辨耳。
尤在泾曰:「此『温病』之的证也。『温病』者,冬春之月,温暖太甚,所谓非时之暖,人感之而即病者也。此正是『伤寒』对照处,『伤寒』变,乃成热,故必传经而后渴;『温邪』不待传变,故在『太阳』而即渴也。『伤寒』阳为寒郁,故身发热而『恶寒』;『温病』阳为邪引,故发热而不恶寒也。」
张璐玉曰:「发热而渴,不恶寒,提挈『温病』自内而发之大纲。凡初病不恶寒,便发热,烦渴,三四日间或腹满,或下利者,此『温病』也。若先恶寒、发热,三四日后表邪传里,变烦渴者,此又『伤寒』热邪传里而显内实之故也。」
徐灵胎曰:「发热而渴,『少阴』津液先亏,病在『太阳』。反不恶寒,明是『温病』,而非『伤寒』矣。」
本条之脉证、舌证:以经验所得,其脉必滑数,尺部更显明有力;舌质红绛,舌苔薄白而燥,或无苔而燥。

[chapter] 七条:若自汗出,身灼热者,名曰「风温」。
本条言「风温病」之证状。

解曰:「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若兼见自汗出,身热不因自汗而减轻,以手按之仍灼热者,名曰「风温」。
本条与上条之发热,皆由体温增高,直接刺激体温调节中枢,因而体温中枢调节发生变化。产热中枢活动亢进,体温提高之后,就又转来刺激散热中枢,故自汗出。虽然产热和散热趋于平衡,然此时存留在体内之热量仍此正常多,所以身热不因自汗而减轻。「太阳病」以有汗者为「中风」,无汗者为「伤寒」。「太阳中风」有汗出,此则亦有汗出,但渴、烦热而不恶风为异,故曰「风温」。
六、七两条,一言「温病」,一言「风温」,正与二、三两条言「中风」、「伤寒」作对照。「伤寒」之发热,无汗且恶寒;「温病」则发热,无汗而不恶寒;「中风」之发热,有汗而恶风;「风温」则发热,有汗而不恶风。两两相照,先后对立。仲景如此序列,殆有意示人以纲领欤。
「温病」兴「风温」,二而一者也。病因、病灶相同,第以患者之体质不同而异。大概阴虚之体,心肾之脏气不什强者,感之即为「风温」,而病变亦迅速,每成下条之险证,医家在临床上极须注意。
本条原文首句为「若发汗已」,辞义欠通。观下条「风温」之证状,有自汗出,可见此「汗已」为「自汗出」之误,应改正之。

[chapter] 八条:「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发汗者,小便不利;若被下者,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瘈疭;若火薰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本条言「风温」之脉证与不能以「伤寒」之汗下常法治之之义。

解曰:「风温病」之为状,其脉不论「寸口」、「趺阳」,皆见浮象,身灼热,自汗出,全身转侧觉重而不敏活,终日昏昏多睡眠,鼻息必粗如鼾声,舌本强而语言甚难出。若与「麻桂」之辛温剂发汗,则内部之水液涸而变为小便不利之坏症;若与「承气」之苦寒剂泻下,则液脱于内而变为直视、失溲之坏症;若与火灸、火熨逼其出汗,则火毒内攻,血球破坏而变为血球解体性,或称溶血性黄疸,其火攻之剧烈者,则神经亦受火毒之刺激而不宁,变为惊痫,时时发生抽搐瘈疭之壤症,甚则身黄如火薰,成为烟黄之象,凡此者为逆治之所致。如只与发汗或火灸之,则一逆尚可苟延时日,若既下之,又复下之,或更灸之熨之,则一逆再逆,朝不保夕,促其寿命。
「风温病」之脉阴阳俱浮者,以产热中枢机能亢盛,血液沸腾,向外奔涌,故其脉皆浮。并且见汗出者,以热向外涌,水液蒸发,汗腺亦受刺激而开放也。身重者,以后脑神经为热蒸,又失水液之涵养,致运动钝而重也。多眠睡者,太脑神经亦受热灼之故也。息必鼾者,亦属脑神经灼伤之故,且热向外涌,津液发灼为痰,痰热交阻于咽喉,呼吸不利而激动声带故也。语言难出者,舌咽神经亦热伤,复以热痰阻滞于咽喉之故。病之原因固在热之亢盛,而其症结之所在,则在脑系,故此症与今之所谓脑膜炎症相近似,与「风温」犯肺之发热咳嗽者不同也。初学者毋作为一般「风温病」看乃可。
本条「风温」之为病,为产热中枢机能亢进,散热中枢机能亦亢进,但不敌产热中枢机能之亢盛,故汗出而身仍灼热。且汗为血液中之水分与各组织之水液,经热之薰蒸已容易干涸,再加散热中枢机能之刺激汗腺,而蒸蒸汗出不已,其水液更易于涸竭,亟宜以甘寒之剂,清其热而增其液。医者若不知此理,误以治「伤寒」常法施之,以辛温助热发汗,或汗下劫液伤里,与火热薰灼等治法,则变症百出。故仲景特提出诫之曰:若发汗者,若被下者,若被火者等,则见如何坏象,学者能不凛然而深切志之耶。
「风温病」既有如是之灼热,复有汗出之消耗,其内部之水液已不能支,若再汗之,腹腔部水液亦趋出为汗,则肾与膀胱无资源以分泌,是以小便不利也。
本条之「风温病」,既不可汗,亦不可下,以气血正向外奔腾,遽与攻里泻下,则内无接济,津液脱于下,即西医所谓脱水症状,或因之虚脱,膀胱括约肌因而失职,而为小便不禁之失溲。脑神经亦为厥逆,发生两目直视,盖脑神经本为热伤,且夺其腹腔部津液之资源,则失其所养而厥绝也。且膀胱之开阖,其中枢神经亦在脑系,脑系厥绝,故直视与失溲亦同时共见也。
汗、下既不可,火攻更非所宜。火薰、火灸有火伤毒素,微则刺激血液循环亢进,血压增高;重者破坏血球,毒质溶入血中,成为血球解体性或称溶血性黄疸。故本症以火攻之,微则为黄色,成为溶血性黄疸也。如火攻之剧者,脑系原受热伤,再加剧烈之火毒刺激,于是知觉神经不得宁静,发生反射之亢奋而为惊痫。运动神经不宁起亢奋,则时时发生手足抽掣之瘈疭。瘈为筋脉挛急,疭为弛纵,一急一纵,乃抽掣不已。而皮肤之微黄色,因火毒更重,溶于血中更多,皮肤亦变为若火薰之烟黄色矣。
本条「风温病」之脉证、舌证:脉为阴阳俱浮,其实浮且兼滑数,方合其灼热之证状。舌质必红绛,舌苔薄白或薄黄色。

[chapter] 九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本条辨病发于「阴阳」之大纲及推测其病愈之期。

解曰:疾病之始也,有发热之证状,或兼恶寒者,称之曰病发于「阳」。如初病只有恶寒而不发热者,则称之曰病发于「阴」。发于「阳」者约经七日可愈,发于「阴」者约经六日可愈,以生成数之七为「阳数」,生成数之六为「阴数」而推之也。
一部《伤寒论》,论列病态。以「阴阳」为总纲,以「表」、「里」、「半表半里」为三领域。「表」再分「阴阳」,「里」再分「阴阳」,「半表半里」亦分「阴阳」,以此成为「三阳」「三阴」六大门。称「阳」者多热,多实。称「阴」者多寒,多虚。「表」之「阳」称「太阳」,「表」之「阴」称「少阴」。「里」之「阳」称「阳明」,「里」之「阴」称「太阴」,「半表半里」之「阳」称「少阳」,「半表半里」之「阴」称为「厥阴」。
「阴阳」二字之释义颇泛。以寒热分「阴阳」,寒者为「阴」,热者为「阳」。以「表里」分「阴阳」,「表」为「阳」,「里」为「阴」。以脏腑分「阴阳」,脏为「阴」,腑为「阳」。以上下分「阴阳」,上为「阳」,下为「阴」。以左右分「阴阳」,左为「阳」,右为「阴」。以气血分「阴阳」,气为「阳」,血为「阴」。以虚实分「阴阳」,虚为「阴」而实为「阳」。其他以躯体组织之内分泌液、水分、血浆等有物质者谓之「阴」。身体之扺抗力、细胞之新陈代谢力、各脏腑之自然机能等属于无形者谓之「阳」。一部《伤寒论》所言「阴阳」之意义大率如此。
发热而恶寒者,谓病发于「三阳」之「太阳」。无热而恶寒者,谓病发于「三阴」之「少阴」。初病每自表始,以其有热,称之为「阳」;以其无热,称之为「阴」。虽然,「太阳」、「少阴」皆主于病之在「表」,所差者为发热与不发热耳,而虚实之分,亦于是判焉。发热恶寒者,寒邪外束,「正气」未弱,能鼓舞血液向外与之抵抗,故起发热之证状,即称之为「太阳病」。若寒邪外侵,「正气」已弱,不能鼓舞血行与之抵抗,则但寒而不热,即称之为「少阴病」。故含有生理机能之充实性,有抵抗病毒之能力者,亦可称之曰「阳」;含有生理机能之衰弱性,已失却抵抗力者,亦可称之曰「阴」。「阴阳」之意义明,乃可读中医书。
病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之说,不可拘泥。生理机能中,原有抵抗病毒之一种能力,慎药之人与夫乡农山居者,往往受病之后,节劳慎食,休养数日,即不药而愈,此即生理机能中自然发挥抵抗病毒之能力也。但几日得愈,则视病体之年龄、强弱、环境与病邪之轻重而不一致。大率与气候亦有关系,五日为一候,地球之转动与赤道线距离远近,气候每有变更,与病体之影响至大。试观虚弱病者往往至节令时,即觉不舒适,甚至有旧病复发者。可见古人定运气之说,亦有所见而作也。七日愈,六日愈,殆即从五日一侯,气候转移关系而来,一候不愈再经一侯,事诚有之。至于阳数七,阴数六之说,则出于《河图》生成数之词,属于数理。言七日六日而愈者,古人囿于「阴阳」数词之说,乃有此论,似未可尽信也。

注:生成数为「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其大意为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必阴阳合而后万物能化生。如今日言化学之理,必二种不同性质之物相合,始起变化作用之意。以天地代「阴阳」,水、火、木、金、土代天地间之一切物质;一、二、三、四、五代水、火、木、金、土之数。自一至五,等于「孤阴」、「弧阳」,不起变化。自五加一,乃起生化作用,其意为「阳生」者「阴成」,「阴生」者「阳成」。从五起者,以万物土中生也。五加一为六,六为偶数,偶为「阴」,故曰「阴数」六也。五加二为七,七为奇数,奇为「阳」,故曰「阳数」七也。

[chapter] 十条:「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似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本条言病将传变之预行医治法。

解曰:「太阳病」头痛、发热等至七日以上,「正气」渐复而病自退。仲景不解其为生理机转之故,乃以传经之理释之,谓行其经已尽故也。若病仍不退,有欲作再传一经之势者,针「足阳明」之穴,使不能传其经,即可自愈云。
注释本条者,有谓日传一经,「六经」传六日,至七日「六经」已传遍而不愈者,则又从「太阳」起而再传之。有谓「太阳病」至七日以上自愈,为一经已行尽,可以自愈,不愈则再传「阳明」,故针「足阳明经」以泄其邪,使其不能传而自愈云云。虽然,仲景《伤寒》所言之「六经」,确为《内经》所谓之「六经」。但一经有一经之病状,日传一经,当日变其病态,六日至「厥阴」,七日复至「太阳」,亦应见六日「厥阴病」之消渴、吐蛔等证状,至七日一变而为头痛、项强之证状矣。恐古今医家未有见如此之证状者。果有之,曷不早为针治,必待七日见其再传而为之耶?日传一经之说,不攻自破。六日行「太阳」一经,亦不合理。即以《内经》之义言,营卫之气流行,一日一夜漏水百刻,五十周于身,则人身十二经,气血流走一昼夜有五十次之多,计算二刻钟即一周于身。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呼吸定息,脉行六寸。「足太阳膀胱经」,《内经》言其长为八尺,十三呼吸即可行尽其经,如何需七日以上始行尽其经耶?果需七日以上始行尽其经,何以一二日之间,即见「少阳」或「阳明」甚至「厥阴」之证状者?可见亦不合理。柯韵伯亦大斥日传一经之非。要之,《伤寒》之「六经」,即《内经》谓所之「六经」。《内经》有云:「一日太阳,二日阳明,…」,安知其非以「日」为「曰」字之误耶?本条之言「行其经尽故也」,乃仲景解释其「太阳病」自愈之理,彼未知生理机转之故,以理想行其经尽强解之。见其病态转变,则以再经强解之耳。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非言,确能使头痛、发热等自解。然则既有其效,传经之理当合矣。曰:是又不然。仲景未言针「足阳明」何穴,周禹载谓「趺阳脉」,柯韵伯谓针「足阳明」之交,陈修园谓针「足三里」,莫衷一是。按「足阳明」与「足太阳」之交为「睛明穴」,「睛明」不能治腹痛、发热等证,凭空理不求实际,可谓荒谬之极。「趺阳脉」为「冲阳穴」,「冲阳」古人禁针,出血堪虞,亦是凭空理之谈。「足三里」比较切于实际。以「太阳病」头痛、发热等证,其血液大多奔放于表层与上部,「三里」一针能引血压下降,头部充血即趋下行,而头 痛可愈,脑系之压迫遽减,生理机转可为之一变而汗出热解。依澹盦经验,当取「头维」、「足三里」、「内庭」诸穴,可确实收效于俄顷。总之,仲景虽未明生理机转之故,欲解其理,欲求其治,理想《内经》之义而推测之。针「足阳明」经而收效,信乎传经之理为不误,即笔而出之耳。本条真义,「太阳病」头痛不解,有传经之势时,针「足阳明」经。

[chapter] 十一条:「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本条为预测「太阳病」欲解之时。

解曰:「太阳病」将欲解退之时,每在「巳时」至「未时」之间。
此解不过随文释意,求其真义,既不可得,征之实际,亦不尽然。按《伤寒》六经皆有欲解时:「太阳病」从「巳」至「未」上;「阳明病」从「申」至「戍」上;「少阳病」从「寅」至「辰」上;「太阴病」从「亥」至「丑」上;「少阴病」从「子」至「寅」上;「厥阴病」从「丑」至「卯」上。理不可解,事待征验,仲景必有根据与体验而得。百余注家,皆以天地感应之气与「阴阳」之数为解。言之成理,岂信而有征耶?有待进一步之研究。录数则于下,以供参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