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胆病证候源流 --转帖[[胆病证候源流 &...]]-中医治疗-六二易学中医网

 苏桃 2015-05-01
胆病证候源流


    胆既是六腑之一,又是奇恒之腑,与肝相表里,有关胆的生理功能,《内经》已有较明确的论述。《灵枢?本输》云:“胆者,中精之腑。”《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说明胆的生理功能主要是储存排泄胆汁及主决断。胆的生理特性有二,一是主决断,并与人的勇怯相关,是六腑中唯一与神志有关的腑;二是藏精汁,有异于六腑之泻而不藏,故又属奇恒之腑。对胆的病证的认识,在历代医家的医著中论述不甚多,直接以胆命名的病证仅有胆胀、胆咳、胆瘅、胆厥等数个,多数与胆相关的病证是以主证为特征,分属在胁痛、黄疸、呕吐等病证中。下面就历代医家对胆病证的认识总结如下。

    中医对胆病证候的认识亦始于《内经》,《内经》中记载了“胆胀”、“胆咳”、“胆瘅”等病证,以症状描述为主,兼论病机及针灸治疗。《灵枢?胀论》云:“胆胀者,胁下痛胀,口苦,善太息。”《灵枢?经脉》云:“胆足少阳之脉,……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虽未言病机,但据症推测,证候当是肝胆气郁。《素问?奇病论》云:“帝曰:有病口苦,取阳陵泉。口苦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病名曰胆瘅……此人者,数谋虑不决,故胆虚气上溢,而口为之苦。”提出了口苦之胆虚气逆证。《内经》还论述了胆逆犯胃证,《灵枢?四时气》云:“善呕,呕有苦,长太息,心中澹澹,恐人将捕之,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甘,胃气逆则呕苦,故曰呕胆。”此外,《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又云:“胆病者,善太息,口苦,呕宿汁,心下澹澹,恐人将捕之,嗌中??然,数唾,在足少阳之本末,亦视其脉之陷下者灸之。”以上两段论述还包含了胆郁生痰,痰气扰乱心神,心神不安之证候。

    至东汉,张仲景首创辨证施治,将外感病按六经辨证,提出了少阳证,《伤寒论》第266条云:“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与小柴胡汤。”第96条云:“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小柴胡汤主之。”本证的病机为外邪客于少阳胆经,胆经气机不畅,张仲景创立小柴胡汤,和解少阳,成为后世治疗胆经病证的基础方。此外,《伤寒论》还提出少阳与阳明并病,即少阳邪气未解,又内传阳明,症见大便干结,呕不止,心下急,烦躁等,治以大柴胡汤。总之,《伤寒论》创立了辨证的方法,同时提出了胆病的第一个证。

    至晋隋时期,脏腑辨证的方法开始发展,有了关于胆病证候的专门论述,《脉经》卷三云:“胆实,左手关上脉阳实者,足少阳经也。病苦腹中气满,饮食不下咽,咽干,头重痛,洒洒恶寒,胁痛。”“胆虚,左手关上脉阳虚者,足少阳经也,病苦眩、厥、痿,足指不能摇,?,坐不能起,僵卧,目黄,失精目?目?”《诸病源候论?五脏六腑病诸候?胆病候》云:“胆象木,王于春,……其气盛为有余,则病腹内冒冒不安,身躯习习,是为胆气之实也,则宜泻之。胆气不足,其气上溢而口苦,善太息,呕宿汁,心下澹澹,如人将捕之,嗌中介介,数唾,是为胆气之虚也,则宜补之。”以上两篇主要论述了胆病的虚实证候,是对胆病证候的根本概括。

    唐《千金要方?卷十二?胆虚实第二》云:“胆实热,左手关上脉阳实者,足少阳经也,病苦腹中气满,饮食不下,咽干头痛,洒洒恶寒,胁痛,名曰胆实热也。胆虚寒,左手关上脉阳虚者,足少阳经也,病苦眩、厥、痿,足指不能摇,?,不能起,僵卧,目黄,失精目?目?,名曰胆虚寒也。”本篇在《脉经》论述的基础上,将胆实辨为胆实热,胆虚辨为胆虚寒,增加了寒热辨证,并且,《千金方》创立了温胆汤等数张方剂,治疗胆病神志不安,虚烦不得眠,温胆汤成为后世治疗胆郁痰扰,虚烦不眠的经典方。

    宋代,提出了心胆两虚之证,《严氏济生方》云:“……或因事有所大惊,或闻虚响,或见异相,登高涉险,惊忤心神,气与痰涎,遂使惊悸,惊悸不已,变生诸证。或短气悸乏,体倦自汗,四肢浮肿,饮食无味,心虚烦闷,坐卧不安,皆心虚胆怯之候也。治之之法,宁其心壮其胆气,无不瘥者。”《太平圣惠方?治心脏风虚惊悸诸方》亦云:“心虚则多惊,胆虚则多恐,此皆气血不实,脏腑虚伤,风邪所干,入于经络。心既不足,胆气衰微,故令神思恐怯而多惊悸也。”本证基于心主神志,胆主决断与勇怯,心胆两虚为主,或有外邪所干。

    金元以后,对胆病证候的认识越来越深入,证型也更加细致、规范。《丹溪心法?胁痛?附录》有云:“胁下痛,发寒热,小柴胡汤。肥白人因气虚而发寒热,胁下痛者,补虚用参芪,退热用柴胡、黄芩。调气止痛用青木香、青皮。瘦人胁下痛,发寒热,多怒者,必有瘀血,宜桃仁、当归、红花、柴胡、青皮、大黄、栀子、草龙胆。”从方证而言,此处胁痛当属胆病。朱丹溪在辨虚实的基础上,具体提出了气虚及血瘀两种病机。尤其值得提出的是,朱丹溪将证与体质联系起来,指出“肥白人”多是气虚证的体质基础,而“瘦人”则易患血瘀证。

    《症因脉治?内伤腹胀?六腑腹胀》明确提出了胆胀病的主要病理是肝胆气郁,书中云:“肝胆主木,最喜条达,不得疏通,胆胀乃成。”其治疗用柴胡清肝饮,本方现在仍是临床常用的疏肝理气方。《症因脉治?胆火不得卧》又提出胆火扰心之证,云:“胆火不得卧之证,膈寒不利,胁肋胀满,胆火乘脾也。心烦躁乱,恍惚不宁,胆涎沃心也,甚则目黄目赤,夜不能寐,此胆火不得卧之证也。”

    皇甫中在《明医指掌》中云:“湿热盛而两胁痛”,虽是言湿热内盛导致胁痛,但据胁肋为肝胆之分野,则本病当属肝胆湿热。《临证指南医案?疸》篇中云:“阳黄之作,湿从火化,瘀热在里,胆热液泄……。”言湿热蕴结在胆,胆液外溢,发为黄疸。临床中肝胆湿热之证是胁痛、黄疸等病的常见证型。

    《张氏医通?郁》云:“上焦,阳也,卫气所治,贵通利而恶闭邪,郁则津液不行而积为痰涎。胆为咽之使,胆主决断,气属相火,遇七情至而不快,则火郁而不发,火郁则焰不达,焰不达则气如焰,与痰涎聚结胸中,故若炙脔。”论述了胆气郁结,化火生痰,结于胸中之郁证。

    总结以上历代医家的认识,可以看出,胆病证候理论的发展是以《内经》理论为指导,以临床实践为基础的,从简单的虚实辨证,逐步完善,形成今天的理论。目前临床胆病的常见证型如气郁证、湿热证、火热证、瘀血证、胆胃不和证、胆郁痰扰证、气虚证及邪客少阳证等在古典医著中都有论述。当然,由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生活条件的不断变化,疾病也在发展变化,对疾病的认识必然随之改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