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36、】小青龙加石膏汤合苍耳散加味治疗过敏性鼻炎30例临床分析

 乐山有大佛 2015-05-04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小青龙加石膏汤;苍耳散

  过敏性鼻炎即变态反应性鼻炎,是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与鼻部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及一些非特异性因素有关,临床以鼻痒、喷嚏、流清涕、鼻塞为特征。发病率较高,秋冬多见,也好发于春季。现代医学中虽有许多抗组织胺药物及种各脱敏疗法,但效果尚难令人满意。中医称之为“鼻鼽”。笔者收治30例,现将治疗经验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0例患者中,男18例,女12例。15~35岁20例,35~55岁10例。

  1.2 诊断标准 反复发作鼻痒,频发性喷嚏,流清涕,鼻塞和嗅觉消失,所有病例均做过敏源实验阳性。

  1.3 治疗方法 小青龙加石膏汤:麻黄、桂枝、芍药、细辛、干姜、五味子、半夏、生石膏。合苍耳散以祛风除湿、通鼻开窍;加蝉衣、白蒺藜、荆芥、防风祛风脱敏、解表散邪,加川芎引药上行,气病治血。随证加减:兼脾虚加黄芪、五味子、诃子;兼肾虚加覆盆子、金樱子、肉苁蓉;大便干结加枳实、槟榔。病情缓解时,长期服用补中益气汤或贞芪扶正冲剂,以补脾、益脾、固卫。

  2 结果

  2.1 疗效评定标准 患者鼻痒、喷嚏、流清涕及鼻塞等症状消失,2年以上无发作者为近期治愈;18个月以上偶因感冒引起1次发作者为临床治愈;1年内有1~2次发作者为好转。

  2.2 治疗结果 经治疗30例,8例近期治愈(37%),临床治愈18例(60%),好转4例(3%),近期治愈和临床治愈占97%。

  3 典型病例

  患者,男,16岁。2002年2月10日就诊。患者咽痒,鼻痒,喷嚏,流清涕2年,每逢气候寒冷或春季时即易发病,此次因气温下降,寒流来临而复发,证见咽痒鼻痒,喷嚏频频,鼻流清涕,头痛头重,舌淡尖红苔薄白,脉浮数。诊断为鼻鼽,辨证为痰饮内伏,又外感风寒,致使肺气失宣,鼻窍不利。治则解表温肺化饮、祛风通窍止嚏。方药以小青龙加石膏汤合苍耳散加味:麻黄10 g,桂枝10 g,干姜10 g,芍药10 g,细辛10 g,半夏10 g,五味子10 g,生石膏30 g,苍耳子10 g,辛夷10 g,川芎10 g,蝉衣10 g,白蒺藜10 g,荆芥10 g。水煎,分两次服。服上药4剂,痒消涕止,喷嚏减轻,头痛微减,复诊以原方加菊花12 g,蔓荆子12 g,又服3剂,诸症痊愈,3年未复发。

  3 体会

  中医辨证求因,由于鼻为肺之窍,肺为娇脏,主气司呼吸,外合皮毛,涕又为肺之液。故过敏性鼻炎多责之于肺。正如《素问玉机真脏论》所云:“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而脾“中央土以灌溉四滂,其不及,则令人九窍不利。”肾“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因此,过敏性鼻炎虽说病在肺,但与脾、肾亦密切相关。盖肺、脾、肾与机体免疫状态关系密切,肺脾肾之气健旺,机体免疫功能正常,而肺脾肾任何一脏亏虚,都可影响免疫功能。气一虚,一则主水化津液功能失调,易于形成水湿,痰饮之宿根:二则卫表御邪功能不足,易于感受外邪。内因宿根,外感风寒,邪正相搏,肺气不得调,津液停聚,鼻窍窒塞,遂致喷嚏,流清涕,正如《证治要诀》所载:“流涕者,脑冷肺寒所致。”

  从以上分析可见,过敏性鼻炎皆因内在伏痰、宿根,又外感风寒而发。小青龙加石膏汤为表里双解之剂,方中麻黄解表平喘,桂枝、芍药调和营卫而解散表邪;细辛辛温,发表散寒、温肺止咳;干姜辛温大热,为温中、散寒、化饮之品;五味子酸温,为收敛补药,治咳逆上气,劳伤羸瘦,补虚强阴;细辛、五味子、干姜三味合用,为治寒饮咳喘之要药;半夏降逆,燥湿化痰,和胃降逆;生石膏清热除烦;合苍耳散以祛风除湿、通鼻开窍;加蝉衣、白蒺藜、荆芥、防风祛风脱敏、解表散邪;加川芎引药上行,气病治血。诸药合用,共奏外散表寒、内蠲水饮之功,于理于法皆合其度,故奏良效。

  本文来自网络,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