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女经
——中华女子人生十四个重大时期的礼道大纲
温信子敬撰
1、孩提之年:孩提一岁至二三岁,始随师长学而有习,初学礼之思、礼之法、礼之道。 2、垂髫之年:女孩儿二三岁至八九岁,养成良好习惯,始创独立之能,助母小劳,从善避恶,形以善像,以满天性。 3、总角之年:少女八九岁至十三四岁,了解男女有别,确立提防心,树立博爱心,树立正确的七情六欲观,博其学,广其识,塑造谦敬之德。减少任性放纵之言行,不去嫉妒他人,不去嫌贫爱富,不自负傲慢,好学上进,与人为善,诚修“机敏顺应之道”。 4、豆蔻年华:少女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重视学习,恪守洁身自爱之道,不早恋,莫轻信他人,也不要轻信所熟悉的人,谨防坏人引诱,提高洞察力,渐修女工(针线活、烹饪宜达到手巧之能;琴棋书画、诗词曲赋达到一专多能),习惯于以礼待人。 5、青春年华:少女十六七岁至二十三四岁,防范小人之心处处在线,中学、大学时期不恋爱,注意加深和拓展“女子四行”修养,践行“三四九九六人生之道”(提倡以“德才兼备”为基本素养标准,积极接受和承传道育、德育、术育“三育一体化”教育培养模式,此谓之“三”;积极践行“战胜野蛮、克服无知、从善如流、可明明德“人生四大文明”成长之道,,此谓之“四”;在德、能、勤、言、容、工、绩、俭、廉等九个方面下功夫,,此谓之一“九”;积极践行真、善、美、爱、义、贞、淑、贤、圣“九至而九美”之道,此谓之二“九”;积极践行文明化、本色化、社会化、表率化、文化化、贤明化“六化人生”,此谓之“六”。故亦谓之“三四九九六文化人生之工程”)。故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6、窈窕年华:女子二十四五岁至三十一二岁,完成而立之道。通过立学,来确立社会化之健康人格,可谓“立德”;通过端正人格,而确立自我之生活观、人生观、世界观,可谓“立道”。通过进入职场,而获得经济自立,可谓“立身”。立身,即通过立德,而安身,至存身。通过经济自立,而取得婚姻家庭生活之资格,可谓“立家”。故“而立”,可谓立学、立德、立道、立身、立家,简称“五立”。礼之为五立,规范成习,而立之礼成也。 7、婀娜年华:亦称“有成之年”,为女子三十二三岁至四十三四岁之间。走好成就之道,深化内在美和外在美,把握好得失之道。随和、好学、深修、贞固、豁达、淡泊,有所为而有所不为。 8、疏朗年华:女子四十五六岁至五十五六岁,巩固发展自身优势,丰富爱好情趣,积极渡过更年期,继续打造好脾气、好习惯、好风度等优雅品质,关注和提升身心健康质量。 9、耳顺年华:女子五十五六岁至六十一二岁,顺其自然,处之泰然,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与隔辈人共同成长。可创“六十而立”之道,利益己及他人和社会。 10、至善年华:女子六十一二岁至七十一二岁,沉稳而祥和,宽容而慈爱,平易而质朴,放下而简约。有余力者,可再补其识,饱读诗书,深化学养,以便活到老,学到老,奉献到老,安康到老。 11、洪福年华:女子七十一二岁至八十一二岁,冷暖自知当随缘,防风防火又防寒,不争不评亦不怒,平易近人返童颜。宜以健康平安生活为重点,以淡然心态指导自己的言行。 12、耄耋年华:女子八十一二岁至九十一二岁,以平平安安为主,兼有回忆而录之,以留其经验教训于后人。时至耄耋之年,人之宝也。庆幸之,欣赏之,赞美之,顺让之,娱乐之,亲亲之,满足之,尽其孝,敬其道。有一位老人,姓王,名焕礼,九十一周岁了,还时常到国家图书馆去读书,眼不花,耳不聋,思虑敏捷,识字极多,可谓活字典。学到老,助人之学到老,是其最快乐的日常生活。 13、期颐年华:女子九十一二岁至百岁,少给晚辈找麻烦。有什么需要,视晚辈之力而提之,不可妄图。兴致所需,择力所能及之好,适宜而行,以促安养,则足之也。 14、天赋年华:女子百一二岁至百八十岁,精神不耗,起居有常,饮食有度。 2013年3月8日,根据温信子所辑录的《女礼经》整理缩写而成 二稿于2015年5月4日
作者:现代女学、现代妇学、女子国学、坤学、坤道智慧学、坤典文化开山者,坤家学派创立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