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床前明月光”中的“床”到底是什么意思?

 惊涛拍岸849 2015-05-05

  继央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之后,以“电视国学”为核心概念的节目迅速进入人们视野。在昨晚江西卫视《挑战文化名人》中,李白的“藏头诗”这种情形在网上持续挺长一段时间了,最新段子是,他成功预言了世界杯。可叹的是,这些预言式的李白藏头诗虽然都被证伪了,却仍有不少人信以为真。到底国人对李白的认知有多么浅显?

  当晚《挑战文化名人》首播节目中的一道题就惊到了观众——“床前明月光”是李白的千古名句,其中床指的是什么?A、李的睡床;B、放墨宝的书案;C、井台上的围栏。但当这道题的正确答案公布后,现场观众大都惊到了,节目中公布对“床”的正确解释是“C、井台上的围栏”。有现场观众就此很疑惑地与导演组探讨,“我怎么记得小学时听语文课的印象是,床就是床呢?现今脑海里,关于这首诗的配图仍有‘床’的画面。”有此疑惑的不是少数观众。《辞海》里明确注释,床是“井上围栏”。李白此诗作于唐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现在的湖北安陆。把“有井水处”称为故乡。而蒙曼在《百家讲坛》里也曾讲过,“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其中“床”,也不是卧榻的意思,而作“井栏”解。

  据悉,对于这一问题,其实一直以来是有争议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唐诗选》、詹锳主编《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对《静夜思》中的“床”未作特别说明,都认为是指睡床。而最早对“床”的字意产生疑问的是郭沫若先生。他的疑问是:“如果睡在床上,那一定是在房间里,房间里怎么会结霜呢?”2008年,收藏家马未都在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上,提出了“床前明月光”的“床”就是马扎子,“在唐代以前门窗都非常小的,门是板门,不透光的,窗非常小,月光是不可以进入室内的,尤其当你的窗户上糊上纸,糊上绫子的时候,光线根本就进不来,所以李白说得很清楚,我在院子里坐着。”而井栏一说也得到不少学者赞成,认为床前明月的光亮,怎么会让李白疑心是地上的霜露呢?难道李白的卧室里面冷得都结霜了不成?如果是这样,这么冷的天气,李白非但没有被床前的霜露冻得发抖,居然还有心思去欣赏天上的明月,低下头来思念故乡,很不可理解,所以在井栏赏月可能性很大。记者随后查阅“床前明月光”百度百科,更惊讶地发现,井栏,不是“床”唯一的注释,“床”有五种说法:1、指井台。2、指井栏。从考古发现看,中国最早的水井是木结构水井。古代井栏有数米高,成方框形围住井口,又像古代的床。古代井栏又叫银床,说明井和床有关系。古代井栏专门有一个字来指称,即“韩”字。3、“床”即“窗”的通假字。4、取本义,即坐卧的器具。5、马未都等认为,床应解释为胡床。胡床,亦称“交床”、“交椅”、“绳床”。现代人常为古代文献中或诗词中的“胡床”或“床”所误。至迟在唐时,“床”仍然是“胡床”(即马扎,一种坐具)。据介绍,江西卫视《挑战文化名人》是一档季播节目,每星期日21:15播出,预计播出12-15期。记者 陈洁

原标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